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求問功夫傳奇:點穴和輕功真的有那麽神奇嗎

求問功夫傳奇:點穴和輕功真的有那麽神奇嗎

從懸疑說歷史:秘境觀察之歷史探秘(本期嘉賓——北京體育大學副教授李士英)2000 年,北京西單商場壹個普通的看門人李仲軒表露了壹個讓人震動的消息,傳說中的《武穆遺書》是真的存在的。他甚至公布了其中的部分口訣,《武穆遺書》是《射雕英雄傳》裏大家都爭搶的寶物,傳說中正是這本書讓郭靖成為了壹代大俠。當時嶽飛的後人把它交給丐幫幫主洪七公保管後,人們就不知道它的著落了。壹本書真的會讓妳變成戰無不勝的俠客,幾張紙就能給妳刀槍不入的身體嗎?難道傳說中的武林秘笈真的存在過?讓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壹看,歷史上真實的武功是什麽樣?壹、中國功夫天下無敵? 據說很久以前,少林寺的和尚通過禪修和刻苦的鍛煉,終於創出了流傳千古的中國功夫。天下功夫出少林,經過後人不斷的研修和演變,又發展出不同的流派,如今中國功夫在銀幕上更是了得,很多外國人覺得凡是穿功夫服的中國人都是武林高手,只要壹揮手就能揚起千層浪,壹跺腳整塊地皮都能飛起來,其不可思議的程度簡直可以與歐美的魔幻大片相媲美。您還記得當年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嗎?那是老外公認的最棒的中國功夫片,片中章子怡等人在林中和城墻下的打鬥被譽為史上最出色的十場打鬥之壹,同時這部影片也被老外賦予了另壹個稱呼——“年度最佳魔幻片”。看到了嗎,在老外眼裏真正的中國功夫,與其說是壹種武功、運動,倒不如說是魔法、特異功能更為恰當。雖說有些誇張吧,但如今影視劇看到的中國功夫確實有些離譜,像甄子丹執導的《龍虎門》,據說裏面很多鏡頭都是真招實打的,但結果拍出來怎麽看怎麽像是假的,至於其他的壹些電影就更離譜了,動不動就飛身上房,高來高去如履平地,舉手投足之間,強敵灰飛煙滅,這就是傳說中的功夫嗎?咱老祖宗要有這本事還打什麽八年抗戰啊,找幾個武功好的到海邊壹發功,還不就把日本弄沈了?!那麽真正的中國功夫是什麽樣的呢?實在中國功夫是壹種中國文化的體現,它是百種文化底蘊和實戰中的技巧結合在壹起的壹種演變。而電影本來就是壹種藝術,它肯定會把壹些東西誇大、誇張化,但是不代表說沒有這樣的現象或者說沒有電影中提到的某種功夫。電影更重要的是壹種意境,簡單點說,壹推掌就看見水中千層浪激起來,那是電影的誇張,但是真正功夫中的推掌還是有壹定的威力的,固然未必有那麽誇張,但推起壹缸水還是沒題目的。此外中國功夫中有壹部分講究快,“指如疾風,勢如閃電”,這有點誇張,但出手快過眼鏡蛇的攻擊速度倒是有可能的,而且出手比眼鏡蛇快的人,實在也沒有什麽大不了。在非洲,土著抓蛇的時候,他們的手都比眼鏡蛇快,壹下子就能捉住蛇的喉嚨。此外前陣子還有報道說,壹個小女孩,空手就能把壹塊鐵條給劈斷了,而手壹點題目都沒有,您想想估計這個功夫力道要是練出來,也是蠻可怕的。說到空手劈鐵條,不管是劈鐵條,還是開磚頭,在中華武術中練習手掌的功力都是相類似的,但您看準了可不是鐵板,要是鐵板壹塊,那可是劈不斷的。就算是鐵條也得是相對薄壹點的長條形的鐵條,要是太寬了也是劈不斷的。雖說經過鍛煉的人,在這方面要比凡人強,但您別忘了任何東西都是有極限的,不可能達到無窮大的厚度還能去劈斷。而且常年地進行這樣專業的系統的練習,還會導致手掌發生變化,最嚴重的有骨骼合攏現象出現,就是骨頭縫消失了,骨關節變為壹體。那麽常年練武的人,攻擊力到底有多大呢?國外作過壹組測試,李小龍的出拳力度是 277 千克,而空手道的出拳力度可以達到 370 千克,跆拳道的出拳力度是 416 千克,拳擊能產生的力度是 453 千克,這就相當於壹個大鐵錘向下重擊的力度了。相比之下,從這個數據來看,似乎中國功夫在打擊力度上是最弱的了。堂堂國術,竟然在世界各種搏擊術中是攻擊力最低的,這也太讓人難以接受了,但您先別著急,咱們中國有句老話不知道您聽說過沒有,叫做“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通過這句話您就可以看出來,咱們中國功夫更多的是比較看重腿部的力度。當然就世界範圍來說,說到腿,很多人以為泰拳當中的腿法要更厲害些。但是從技術體系上講,首先泰拳跟咱們的武術比較接近,再有壹點是泰拳運動員的技術。他們的特點是功力比較強,所謂的功力,就是他們的腿、肘、膝硬度比較大,在這壹方面,他們的特點是逼壓式的打法。前幾年說實話,咱們的散打選手還真打不過人家,人家的功力,人家壓迫式的打法,我們隊員是很難適應的,經常屬於被動挨打的地位,不過這幾年慢慢適應了,隊員的水平、功力也都有所進步,所以這幾年的對抗賽相對來說,好了壹些,我們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點,如揉、抱、摔等技術的運用,給泰拳選手造成有效的打擊。實在高手過招,除了力道之外,還更看重的是巧勁、寸勁,像中華武術當中,有很多的招式套路,往往就是利用這些寸勁來出奇取勝的,比如說常見的太極拳就是典型的四兩撥千斤,以巧勁取勝,還有壹直被傳得神乎其神的點穴,也是靠有效的局部打擊,來克敵制勝的。但是目前我們所了解到的中國功夫,很多還是在小說和影視劇的層面上,很少有人真正見過中國功夫的對決到底是個什麽樣子。拋開散打比賽不算,現今能找到的真正意義上的功夫對決,估計只有 1954 年在澳門的壹場比賽了。1954 年 1 月 17 日,香港兩個頂極的武林高手,太極派掌門人吳公儀與白鶴派掌門人陳克夫,在澳門舉行了擂臺比賽,真實的對打只持續了兩分鐘。“第壹回合開始公儀用七星勢,快步跳躍,陳克夫則采用白鶴拳對敵的雙手向前架式,互相對峙。陳先攻,用遊鬥之法,壹觸即退,保持間隔,不讓吳近身發揮太極的優點。吳於稍探陳虛實後,便采用以靜制動,等對手壹近,就擊其前臂麻穴,雙手輕如打棉花狀態。戰至不久,吳穿破陳的護手,擊中陳面,陳立即使出白鶴拳的‘豹子連環手’密集進攻,猛攻十多招,拳拳打近吳面部,逼吳至繩邊。吳閃身出繩間,瞬間以‘翻身撇身追’掛擊,陳鼻部中拳流血,吳連環追擊,雙方以中路架式對打。由於陳鼻流血不止,染滿白衣,評判主任何賢急忙鳴鐘。這個回合本來應是五分鐘,只打了兩分鐘就停。休息時何賢見陳血染征袍,問他還繼續否?陳表示流鼻血並沒關系,休息後可繼續再戰。第二回合,陳仍采取急攻戰略,吳則減少走動幅度,以逸待勞,陳繞步走了半圈,即使出‘白鶴兜羅手’閃電擊中吳的腰部,但吳的太極最善於小圈子貼身短化,不單沒有受傷,反而借力抽空左手,右手使出‘肘底看槌’擊中陳的胸部,隨著重擊陳右前臂,致令陳右手失去戰鬥能力,不得不高腳踢吳。吳以陳此舉乃屬犯規,於是以牙還牙,用左分腳反擊。裁判見兩人似乎都動了真火,生怕再打下去會失事,有違慈善本意,即由評判主任按鐘叫停,此回合只打了壹分鐘。經評判團緊急商量後,決定戰果為雙方不勝,不和,不敗而告終,結束比賽。”這是當年比賽的壹段描述,很多人恐怕也都看過那段視頻,但為什麽事後所有觀看的人都對武術失去了信心?讓我們從實戰角度再看中國功夫。二、中國功夫在實戰中有用嗎? 看過當年擂臺賽錄像的人估計都有壹個感覺——打得太丟臉,和平時影視劇中看到的中國功夫根本是兩碼事。因此有人推斷這二位估計從來不練散打,所以真正交手的時候發揮不出來;但也有人以為,高手過招都是點到為止,沒有真打,所以外人是看不出來的。更有甚者聲稱,就這二位的打法,看上去和街邊鬥毆沒什麽區別,要真碰上個搞散打的壹定死得很丟臉。這裏面實在有壹個誤區,最實用的格鬥技術往往看起來是很直接、很簡單的,相反在電影裏往往是誇張的,它是把壹個最簡單的動作復雜化、誇張化,比方說可以用轉半圈完成的,它甚至轉壹圈,這是為了讓您感覺到那種效果,那種動作的壹個氛圍,讓您感覺到很好看,這兩個角度不壹樣。咱們看電影跟看實際現場的比賽,是不壹樣的。舉個例子,看劉翔 110 米跨欄,您會看到他的氣力和速度非常的簡捷,那麽欄與欄之間能用兩步,他絕不會用三步,能用壹步他也絕不會用兩步,他會很簡單地去跨欄。但是您看劉翔的廣告就不壹樣了,那裏面的動作是很漂亮的,很悠緩的,不過那不是比賽,那是廣告,要效果,所以是不壹樣的。真正到了對抗,就像剛才說的那場“陳吳之戰”,它就很簡單了。妳壹下我壹下,就跟我們說的 100 米跑,可能很多人不愛看 100 米跑,由於過程非常簡單,兩個胳膊壹搖,腿壹邁往前沖,就這樣很簡單的動作。但是也有很多人愛看它,尤其是搞運動的就會說,看上去很美啊,美在哪兒?美在它的氣力,美在它的速度,這就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作為對抗當中的美和演練當中的美是不壹樣的,得看您審閱的角度。但是不管美也好,實用也罷,為什麽真正用起來的功夫怎麽看都像是街頭鬥毆似的呢?我們日常學習的壹些功夫套路,關鍵時刻能用得上嗎?實在這就比如說,假如您跟壹個人在實際對抗的話,不可能先紮壹個馬步再想怎麽出拳吧,那樣的話就完全把武術模式化了。武術打研究出來那天起,它就是壹種互相搏擊的運動,武術套路的表現方法就是把所有的搏擊方法串聯起來,表現出來,但並不代表說在對抗過程中就壹定要按套路來做。如今現實生活中,把實戰和傳統套路最好地聯系起來的人,那就得數功夫巨星李小龍了。傳統功夫真的不實用嗎?據了解,李小龍生前曾經在私人筆記中記下了傳統功夫在實戰中是如何應用,並且繪制了具體的圖解。今天人們看到的很多李小龍影片中的武打畫面,實在都是筆記中記載的功夫的實際應用,後人在研究這本筆記時發現其中很多招式都是傳統武術中最常見的,只是很少有人想到將它應用到實戰中。三、實戰中的傳統功夫 不知您是否發現,固然目前國內武術的流派非常多,但是說到具有實戰意義的武術門派卻是鳳毛麟角,那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實在這跟武術的發展歷史有很大的關系。武術從明清時代往後門派眾多,而且多是以套路的形式來呈現。套路是把這些武術動作串接起來的壹種呈現,它中間有很多連接的動作和創意性的動作,另外再加上壹個身體所表現出來的動作,這些連接在壹塊的動作就組成各門各派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武術套路。但是這些套路當中實際用於對抗中的動作,假如要把它們提煉出來的話,實在並沒有多少。但並不是說傳統套路在實戰中就沒什麽用了。壹個經過系統練習的人和沒有經過練習的人是肯定有所不同的。當然還得說任何事情都是有度的,從男人和女人兩個性別角度講,在生理機制上就不同,肌肉氣力也會有所差異。例如,受過系統練習的女孩和沒有受過練習的男孩在壹起廝打,女孩壹定有贏的概率,但是假如這個男孩也是壹個有壹定氣力和壹定基礎的人,那麽女孩即使受過練習也很難打得過他。此外,像四兩撥千斤就是壹個在實戰中非常典型的借力打力的方式,而且假如咱們在實戰中要是實在打不過的時候,還有壹個最簡單的方式,那就是逃跑。當您跑得越來越快的時候,輕功也就出現了。壹段20 世紀 50 年代武術高手的對決場面,打破了人們對中國功夫的幻想,難道中國功夫只是簡單的廝打嗎?傳說中的輕功、點穴、內功,真的存在嗎?20 世紀 30 年代,每當夜幕降臨,總會有壹個黑影出現在京城的房檐屋脊之間。幾年的時間裏,這個黑影幾乎光顧了當時北京的所有商家和富戶,而被盜現場除了壹只糖紙疊成的燕子之外,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他是誰?壹時間人們議論紛紛。人們說,他身輕如燕,踏雪無痕,後人更是傳說他的輕功了得,並根據他的事跡拍攝了很多影視作品。小說、電影中的輕功在真實生活中的原型又是怎樣的呢?四、輕功真的存在嗎? 喜歡看功夫片的人經常可以在電影中看到這樣的鏡頭,壹些俠客整天飛來飛去,飛檐走壁,壹會兒草上飛,壹會兒水上飄,究其原理,他們都是憑借著微小的支撐點,借力就能夠如同行走在陸地上壹樣。但說實話,這事聽著總覺得不靠譜,踏雪無痕的感覺,實在是太誇張了壹點。真實的輕功,固然談不上飛檐走壁,但還是有壹定技術含量的,至少可以在攀登墻壁的時候,比較靈活壹些吧。所謂的飛檐走壁實際上是需要借助壹個支點,如墻角、巖壁之類的,和現在的部隊練習的翻障礙差未幾,簡單來說,輕功只是身手靈敏的意思,沒有著力點,憑空肯定飛不起來。那麽所謂的輕功也不是無窮的輕,就拿跳高來說,壹個人到底能跳多高?能跳到房上嗎?咱們現在世界紀錄也無非兩米多高嘛,是吧?就算現在的跳高紀錄是兩米多高,他也不能跳到房上去,由於屋子都三米多高了。在咱們過去傳說當中,壹些輕功形容人能到房檐上去,到墻頭去,這裏面實在是有壹定的技巧的。他通常會借用壹些繩索、壹些墻壁的棱角,基本上通過攀爬,是可以達到墻頭上去,而不是說像咱們電影裏所描寫的,壹跺腳就到墻頭上去了,沒有那麽矮的墻頭。但是這種攀爬能力,在墻頭上做各種各樣動作的能力,也是中國武術當中的技能之壹,沒經過幾年的刻苦練習,壹般人是做不了的。 1994 年深秋,北京城裏人心惶惶,怎麽了呢?據說京城出了壹個特神的賊,能飛檐走壁,還專偷四合院。壹個月的時間,犯案十幾起,可失主居然連個賊影都沒看見。後來在遠南運動會開幕的時候,他又壹次作案,這次終於被人給發現了。當時,警察與四周的百姓壹大群人,把他逼到壹個死胡同裏面,大家心想,這回妳跑不了了吧,可妳猜怎麽著,妳都想不到,這賊向上壹躥,連助跑都沒用,噌的壹下,嘿上墻了,那墻可是有兩米多高啊,他踩著墻就跑了,在場的人都看傻啦。這事過後,北京東、西城的很多居民都談“飛”色變,這“飛賊”的本領是越傳越神,似乎他是“燕子李三”轉世似的,直到他落網之後好久這事才平息。首先聲明,這可是當年發生在北京城的真事,這事過後很多人對另壹個題目忽然有了愛好,那就是輕功到底是怎麽練成的呢?當時關於練輕功有很多民間的傳說,其中壹個就是先拿壹個大筐,裏面裝上很多的小鐵球,然後練功者就沿著這個筐沿在上面走,以後每隔壹段時間就從筐裏取出壹個小鐵球,日深月久,這個輕功就練成了。不過這方法是否真的管用,還真沒聽誰說自己練過。那麽通過什麽樣的練習能達到這種對發力點良好的控制的感覺呢?難道真是靠筐裏放鐵球來練嗎?您還別說,在咱們傳統的練習方式裏還真有這壹項,就是在土筐裏頭放重物,然後在筐沿上面進行練習。現在的武警部隊,包括消防員,他們練習那些攀爬能力時,實際上有很多技巧跟傳統武術是完完全全壹樣的,您在生活當中可能經常看到消防員,借助繩索爬到四層高,或者橫著爬豎著爬,借助墻壁爬,借著水管爬上去,這些在過去都是傳統武術練習的內容之壹。經過這種特殊練習的人,真的能達到身輕如燕的地步嗎?實在與其說身形輕巧,不如說是懂輕功的人對發力和自身的肌肉組織的控制能力上有壹些訣竅。通過這種控制,使他在做壹些事情,比如說跑步、上樓,這樣壹些日常動作的時候,會比壹般人要好很多,同時也會給人壹種身體輕巧的感覺,但這是他的發力點的題目,而不是他身形本身的題目 。講個發生在武術學院的故事吧。大家都知道,女生宿舍晚上是要鎖門的,但是有壹些時候難免有些特殊情況,比如見男朋友或者可能出去辦事回來比較晚,宿舍的門關了,敲值班室又不太好意思,怎麽辦?這個時候,武術學院女生的上風就體現出來了,她們會爬墻。兩三米高的墻,利用壹個支點,壹個簡單的支撐點,在充分發揮身體的靈敏和協調能力的條件下,就可以輕松地爬上去,甚至能爬到二樓的陽臺上去。從壹樓吊到壹個支點上面,再壹借力就翻到二樓陽臺上去了。您想想,甭說就壹個支點了,給您條繩索,您能爬上二樓嗎?壹般人要是沒有經過練習的話,壹定是不敢的。這種能力要求人利用手上的氣力,腰腹的氣力,而且要身體很靈活,有這種協調能力,才能在那種比較艱難的環境下,攀爬過去,而壹般人是絕對達不到這種水平的。總的來說,武術當中跳躍性的、靈敏性的東西,是需要練習的,這是必須要練的,所以無論傳統武術中,還是現代武術中,都離不開這種練習,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輕功。看來輕功也不過如此。不過多數人對於武術的幻想,除了輕功之外,還有另外壹個非常神秘的特技,那就是——點穴。給您講壹個前陣子在長春發生的真事。有壹個八十歲的老漢,沒事在街上正遛彎兒呢。忽然他發現前面有壹個人神情特別不自然,再壹看,您猜怎麽著,那個人居然把手伸進了旁邊壹個正在等車的婦女的包裏。這不是小偷嗎?老漢心裏壹緊。然而他不著急、不著慌地走到小偷背後,用三個手指朝著小偷的太陽穴“嘿”就這麽壹點,壹米八的壯小夥子,就老老實實躺地上了。小偷自然最後被送到了公安局。點穴真會讓人轉動不得嗎?太極與延年益壽有聯系嗎?內功真的存在嗎?讓咱們繼續揭秘中華武術。五、點穴真的有那麽神奇嗎? 點穴是咱們經常在很多武俠片當中看到的壹門功夫,現在“指如疾風,勢如閃電,葵花點穴手”已經成了點穴的代名詞了。不過這可不是空穴來風,中醫是咱們中國很傳統的壹種文化,那是被全世界所推崇的壹種醫學,其中穴位就是中醫當中很重要的壹個方面,所以也不排除有壹些技法是通過穴位來實施,從而達到壹定的效果這種可能。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日常當中最常見的壹個應用——牙疼,當您掐壹個穴位時,持續用力捏它壹段時間,這樣的話,您就會相應地感覺到減少了壹些疼痛。例如,運動員在練習過程中,經常有很多的損傷,那麽在緩解肌肉疼痛的時候,也會利用壹些中醫的穴位來作壹些推拿,從而達到減緩肌肉疼痛的壹種效果。那麽這種穴位運用到實戰中會有攻擊作用嗎?攻擊作用壹定是有的,還甭說穴位了,隨便打到人身上什麽地方,它都有攻擊效果。題目是穴位的位置比較難把握,因此在實際的對抗當中,在雙方都處在高度戒備、快速運動的狀態下,點穴的正確性很難有保證,因此就不壹定有很高的作用。此外,人體的很多薄弱部位,實在恰正是穴位所在的部位,比如後腦、太陽穴等,打擊這些部位效果是很明顯的,所以人們往往把擊打這些部位和點穴聯想在壹起,時間久了就變得越發的誇張了。說不重要的穴位可能會有多重要,點完了之後會產生什麽樣的壹種反應。但目前就實際效果來講,真正要去掐到某個穴位,無非有壹些酸疼,壹些麻的感覺,至於像小說裏甚至武俠片所描寫的,使人喪失了行動力,壹動不動了,這個效果基本是沒有可能實現的。壹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六個黑影壹動不動地站立著,忽然,紅光壹閃,其中三個黑影沒了頭,再壹眨眼,剩下的兩個人被砍得四分五裂,轉眼間,人去樓空,地上只留下五具殘損的屍體。這是電影《笑傲江湖》中的壹幕打鬥鏡頭,在武俠電影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例子,高手往往在舉手投足間殺人於無形,這些真的可信嗎?歷史上真實的武功是怎樣呢?從科學的角度看,中國功夫真有那麽神奇嗎?六、無堅不摧的內功 俗話說“練武不練功,到頭壹場空”,在多數人的心中,上乘的武功都是通過呼吸吐納的循環,往復的招式,並且還有柔和而又舒緩的動作才能夠練就壹身內功,只有這樣才能四兩撥千斤,甚至能夠延年益壽。那麽內功真的存在嗎?有傳說中的那麽神奇嗎?如今的武術院校裏很少有人提“內功”這種說法,但壹些院校裏確實存在類似的東西,如“導引養生功”。它是在繼續了祖園導引養生學的基礎上,綜合武術、體操的動功,結合呼吸吐納的靜功,采取自我推拿,以氣血為理論指導,依經絡循環行動等,形成五位壹體,是壹種適用於成年人,尤其是中年人鍛煉的保健功。通過練習會讓人有身上發熱的感覺。但是這種練習對於抗擊打能力是沒什麽作用的,想要提升抗擊打能力還是要靠外界的對抗練習來加強。光靠呼吸,或者天天閉目養神,估計那只能進步脂肪厚度,皮糙肉厚估計也能多挨幾下打。從武術的內功角度講,練功不光是練外,練肌肉的結實發達,增加擊打對方時的氣力,除了練外以外,還要壯內,壯內就是指人外部以內的東西要進行強化練習。那麽在武術當中,所謂的強化練習,無非就是利用呼吸來配合人的動作,利用呼吸來配合人的發力,比方說當對方來打妳的時候,妳不能采用吸氣的形式,妳應該采用閉氣形式,就是屏住呼吸,這種時候肌肉是痙攣的,是緊張的,妳的內臟、妳的骨骼是壹個收縮狀態,妳能經得住對方打擊,那麽這樣的內功的練習,就是使人的身體更能夠抵抗對方的這種擊打,使妳比壹般人更加強壯,不光是外在的強壯,內部也要強壯,這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內功。那麽內功是不是也分等級呢?外在的功夫好看,誰厲害,誰不厲害,大家動動手比劃壹下就知道了,內功能看出來誰是高手嗎?應該說內功在壹般人眼中很丟臉得出高低上下來,這跟平時的武術的修煉,跟自己動作之中的配合有很大的關系,當然搞武術的人是能看得出來,好與壞可以感覺得出來的,但這對普通人來說就相對比較困難了。在彼此間的對抗當中,除了動作以外,包括雙方的心理,互相看對方的眼神,以及對於對手整體的感覺,這些都是修煉的壹部分。真正會武功的人,會對抗的人,他身上擁有的感覺也是跟別人身上不壹樣的。舉個例子說,打球好的人有球感,您看優秀的球類運動員拿起球來跟普通人壹定是不壹樣,而練功久,內在修為好的人,在對戰的時候也是有這類感覺的。說到內功,很多人壹定有壹個印象,就是每當武俠片中出現拼內功的鏡頭時,隨之而來的壹定是發功者的壹聲大喝。那為什麽在打鬥的時候,尤其是使用內家拳的時候,壹定要發出“呀”、“嗬”這樣的聲音呢?以氣助力,以聲助力,這是武術當中的壹個常用的方法。同時也起到了震懾住對方的作用。通過發聲和呼吸的調節,使身體的性能調節到最佳的狀態,使自己的肌肉發揮到最大的氣力,這個從現代科學角度也是能講得通的。我們中國武術有很多功法,如《易筋經》、《五禽戲》,方方面面壹些傳統的練習方法,它們都是呼吸配合動作,使人延年益壽達到養生的目的,這裏面就有很多也是通過內部的修煉和調節。在過去,這些東西咱們中國人在不知道這些詞匯,不知道這些解釋辦法的時候,就用自己的壹個稱呼來表達,把它們叫做“內功”。那麽壹直沿用到現在了,如今咱們可以用現代科學的方法來解釋它們了,這個內功也成了壹種習慣叫法。究竟武術是壹個民族性的傳統項目,是隨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走到今天的。那麽很多剛才提到的東西都是後來到了現在社會逐漸引進的西方理念,通過這麽壹解釋就有助於我們更加清楚地理解“內功”到底是壹個什麽概念了。秘笈,無數習武的人夢想的練功捷徑,它口口相傳,難得壹見。很多人壹輩子也尋覓不到。如今的武術學校中更是沒有這樣的東西了,那民間呢?是否真如小說中寫的那樣,它只會隱藏在不起眼的地方等著有緣人的到來。七、傳世秘笈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當中人們經常會看到,誰要是得到壹本絕世的武功秘笈就能夠練就壹身絕世好功夫,當然比如說像《易筋經》、《洗髓經》這些經書,在現實生活當中都是存在的,而且前不久在少林寺,有壹位《易筋經》的傳人就向大祖傳授了最簡單的呼吸方法,沒想到現場的每壹位觀眾都能夠感受到有壹股暖流湧向全身。假如《易筋經》、《洗髓經》真的存在,那麽是不是可以推斷其他的壹些秘笈也存在過呢?實在所謂“秘笈”不過是壹本書,在沒有公布於世之前,任何內容都可以稱之為“秘笈”,倒退個幾百年,您拿本《太極十三式入門》,保不齊就成了“秘笈”呢。秘笈的神秘之處主要在於,它記錄了壹些獨特的呼吸吐納的方式,以及動作套路的運用,而這些東西恐怕是壹般人平時想不到,或者是輕易做不到的,是各門各派壓箱底、看家的東西,所以才是“不傳之秘”。那麽在現代武術教學中,師徒相授時是否還存在著不傳之秘呢?目前在壹些傳統武術的門派裏,在各地的拳種當中依然還保存著原來的傳授方式,口傳心授。但在咱們的壹些體育大學裏面,壹些體工類體校裏面,這種方式基本就沒有了。口傳心授的最大弊端就是,有壹部分內容時間長了,隨著師傅傳徒弟越傳越少(要知道過去徒弟想和師傅學武,那是件很難的事情,可能妳磕頭三個月,磕頭壹年人家都不見得收妳為徒,更何況還有什麽“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規矩),作為師傅總留了很多手不會教給徒弟,留了很多自己的絕招不教給其他人。做師傅的要保存這些技術,甚至很多練武術的人把很多東西,絕活什麽的都留下壓箱底兒,總把著不教,最後壹套拳法下來,可能核心的東西都沒有了,只剩下壹些花架子了。徒弟為了能學到師傅所有的本事,就夢想著能找到記錄了師傅所有技能的文字性的東西,壹來二去,越傳越玄,壹本簡單的“套路指南”就變成門派的“武功秘笈”了,這就是江湖上“秘笈”的由來。這都是過去留下的弊端。另外還有壹些規矩,如傳內不傳外、只傳我同姓的、不傳給外姓的,那麽在傳授武術技能的過程中,都是過去歷史上沿襲的壹些東西,在繼續的同時也限制了交流與發展。門派也是,妳跟這個門派學了技術就不能到另外壹個門派去了,這也限制了不同門派之間的相互鑒戒,使中華武術在很長的壹段時間裏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妳想想要不是當年陳清萍把祖傳的太極拳傳給了外姓的楊露禪,哪兒有今天太極拳的繁榮。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固然有壹些誇大的成分,但假如能勤加練習,即便不能以壹敵三,強身健體的功效總還是有的,所以勸您有空的時候不妨也練練武,鍛煉壹下。

  • 上一篇:求壹些歡快的歌曲。
  • 下一篇:泥娃娃寫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