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是皖南三大山系之壹,其主體是壹條由花崗巖巖體構成的強烈斷隆帶。除沈積巖外,大部分邊緣地區是由花崗閃長巖組成的褶皺斷塊的輕微隆起帶。九華山地處北亞熱帶,既受濕潤季風的影響,又受山區海拔和地形的制約,因而具有溫和、濕潤、涼爽的山地氣候特點。
九華山北臨長江,南臨黃山,東臨太平湖,西臨池州,方圓100多公裏。主要有99座山峰,最高的十座王峰海拔1342米。九華山總面積約120平方公裏。九華山,從山麓到天臺山,到處都是著名的寺廟和眾多的文物。有華城寺、沈約殿、匯聚寺、百歲宮等古剎78座,佛像1500余尊,文物1300余件,包括明朝萬歷皇帝頒發的詔書、藏經、其他玉璽、器皿等。
2006年,以九華山為主體的九華山風景區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九華山風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09年,九華山被授予國家地質公園。2019 4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公告,批準九華山為世界地質公園。
秋浦河漂流:秋浦河漂流發源於皖南山區石臺縣秋浦河(森林覆蓋率87%)。河水清澈如秋,兩岸風景如畫。秋浦河漂流段最具特色:兩岸古樹相融,河灘險急,李白“水車嶺、鴕鳥灣、魚梁壩”皆重現。乘竹筏漂流的遊客可以追尋詩歌的蹤跡,體驗唐詩的魅力。木筏漂流,全程15公裏,途經14險灘,礁石種類繁多。妳可以劃著皮劃艇在水中激情沖浪。遊客可以在河堤上推著石磨,蹬著水車,在水上餐廳品嘗秋浦漁家竹筒飯,在沙灘上燒烤,在河灣遊泳捉魚,在古柳林裏弓著身子打獵,是漂流休閑的好去處。
平天湖景區:平天湖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東南部,包括省級風景名勝區岐山和平湖及其周邊地區,規劃總面積42.9平方公裏,其中平天湖水域面積12平方公裏。
平天湖風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南有九華聖地,西有秋浦仙境,杏花村、九華天池等景點與之毗鄰。被中央電視臺2014評為中國十大最美賞月地之壹,現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景區有五大功能模塊:安徽平天湖國家濕地公園(平天湖休閑廣場)、國家級水上訓練基地、國際遊艇俱樂部、休閑文化商業街、生態度假別墅。
平田湖風景秀麗,自然生態環境優越,文化積澱深厚,被譽為“城市明珠”。這裏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景色宜人。
石臺縣仙浴山景區:仙浴山橫跨東至縣和石臺縣,是東至、石臺、祁門三縣的交界處,是黃山的西脈。仙浴山主峰海拔1376米,為皖南第四高峰。具有皖南山水的自然屬性,文化上具有徽派特色。仙浴山,顧名思義,是神仙居住的山,這裏曾出現過“七仙女下凡”的奇異天象。
仙浴山風景區是壹個集優美的自然生態和悠久的古遺址文化於壹體的生態文化旅遊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曼根關古會道,建於唐代,至今保存完好。這裏有“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國富硒第壹村”——大山富硒村,甚至還有舉世聞名的大峽谷——七彩玉谷,這裏有吳麗清觀光茶園、田放富硒觀光茶園等歷史著名茶園。仙浴山有著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原始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古老而豐富的文化遺產,被稱為“神仙居住的地方”。
醉山野原生態旅遊度假區:醉山野風景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石臺縣境內,北接石臺縣和貴池縣,西接任麗鎮和雞灘鄉。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57.2平方公裏,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136.75公頃,占總用地面積的2.37%。規劃區以自然資源為主,兼有人力資源。主要開發建設“天佛園”、“黃崖峽”、“鄯善景區”三大旅遊功能區。
該項目以山水綠色生態環境為基礎,以休閑度假為核心功能,以景觀觀光、山野休閑、文化體驗、體育運動為重要補充,將成為新的旅遊經濟模式下,集觀光、休閑度假、運動、生態人於壹體,自然景觀獨特、服務設施先進、地域文化濃郁的山野極具吸引力的生態文化休閑度假區。
東至龍源旅遊度假區:龍源旅遊度假區,又名江南農業科技園,位於東至縣大渡口鎮,沿江而建,毗鄰國際濕地美麗的金聖湖畔。是皖南地區最大的度假村,也是皖江地區唯壹的五星級度假村。2014年底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2065438+21,2006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龍源旅遊度假區有遊客接待中心、度假別墅、垂釣中心、休閑娛樂中心和戶外運動中心。是集觀光、娛樂、體育、農業開發、科學研究、科技培訓為壹體的高科技園區和旅遊度假區。
青陽蓮峰海雲風景區:蓮峰海雲風景區位於九華山蓮花峰。它位於九華山的背面,是九華山山脈的第壹高峰。因常年雲霧繚繞,景色壯觀而得名。因蓮花峰形狀酷似文房四寶中的筆桿,故又稱“筆架山”,景區400畝,保護區1000畝。蓮花峰雲海是九華山後山旅遊帶的重要接待景區。如果依山而建,就會營造出壹種景觀,園即是山,山即是園,引人入勝,渾然天成。
慶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西漢元豐二年(前109),設立陵陽郡。唐天寶元年(742),青陽縣遷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壹,藏王菩薩道場,九華山位於縣城西南,佛教文化歷史悠久;青羊戲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老民間戲曲,京劇鼻祖,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連戲、儺戲、九華民歌廣為傳唱。境內古跡眾多,人文景觀豐富。古文化遺址120余處,古墓葬、古建築、碑刻摩崖數百處。
九天仙寓景區東:九天仙寓景區東,位於安徽省東至縣東部的葛公鎮,屬黃山余脈,位於東至、石臺、祁門三縣交界處,海拔1.376米,是黃幹、秋浦河、杜堯的發源地。
九天仙寓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景區以皖南最大的瀑布群命名。九天仙寓景區有幾個重疊的瀑布,其中有壹個高100米的單瀑布。水流終年不斷。山高林深,氣溫低。冬天有冰瀑,冰裏面有水。
九天仙寓景區生態完整,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大鯢、麋鹿、雲豹、獼猴等珍稀動植物。隨著海拔的變化,動植物物種的分布也是截然不同的。同時還有徽州古道、高潮村古建築、同春茶館、韓世忠-梁紅玉古跡、洪鈞洞等人文景觀,以及巖落坡、紅旗嶺、玉龍洞等自然景觀。
九華天池景區:九華天池景區是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池州市瑪雅,距國家5A級景區九華山25公裏,距池州市主城區、池州火車站、長江旅遊碼頭15公裏,距滬渝高速九華山出入口5公裏。
主要景點有九華山、石臺牯牛降、仙浴山、百丈崖、池州杏花村。
石臺縣蓬萊仙洞景區:蓬萊仙洞景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石臺縣任麗鎮杜村,距縣城6公裏。此地是晚唐著名詩人杜荀鶴的故鄉。
蓬萊仙洞是壹個多層次、多階段、多堆積的大型溶洞,全長3000多米,總面積20000多平方米。它是壹個立體交叉結構,分為四層:天洞、中洞、地洞和地下河。主要景點有迎賓殿、探海長廊、東海龍宮、童鳴宮、密仙宮、成小玉宮、銀河長廊、瑤池、南海、陰超殿、送別客廳等景點10余處。蓬萊仙洞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
石臺縣玉龍洞景區:玉龍洞是與太平湖相連的省級風景名勝區,距舉世聞名的黃山50公裏,距佛教勝地九華山25公裏。玉龍洞口,像張開的鯉魚嘴,噴出清澈的水,終年不幹涸。洞總長5000多米,有壹條清澈的地下河貫穿其中,雄偉壯觀。洞內奇石眾多,形態各異,有荷花盛開的,有樹木勻稱的,有僧人朝聖的,也有鐘鼓齊鳴的,極為傳神。有東海、南海、北海、西海“四海”,有蓮花宮、月宮、清溪宮、鯉魚宮、玉眠宮、白鰻宮、墊江宮、犀牛宮、藏樂宮、天宮、聚寶宮“十壹宮”。遊客不僅可以徒步參觀,還可以乘木筏漫遊。奇妙的景色與水下的聲音、海浪、燈光交織在壹起,令人迷惑又有趣。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李商隱、杜荀鶴等都在這裏留下了優美的詩篇。阿明詩人何因對魚龍洞的描述最為貼切:“清泉生幽谷,紅日映蒼巖,魚龍生奇,塵土造異日。”
玉龍洞位於安徽省南部石臺縣七都鎮。洞穴幽深,奇石眾多,形態各異,冬暖夏涼。進入洞穴不久,就能看到兩塊石頭,壹塊像龍,壹塊像魚,分在兩邊,四處尋找愛情。“玉龍洞”的名稱由此而來。省級風景名勝區玉龍洞,位於石臺縣東部六都鄉玉龍村,與太平湖相連,距舉世聞名的黃山50公裏,距佛教勝地九華山25公裏。玉龍洞口像張開的鱷魚嘴,壹股股清水噴湧而出,終年不幹涸。洞總長5000余米,有壹條清澈的地下河貫穿其中,起初極其狹窄,後又開闊,雄偉壯觀。
石臺縣牯牛降景區:牯牛降景區位於石臺縣和祁門縣交界處。是皖南三大高山(黃山、清涼峰、牯牛降)之壹,距石臺縣城22公裏,主峰海拔1,727.6米,總面積6700公頃。
牯牛降分為主峰景區、靈山景區景區、雙龍谷景區、龍門景區、觀音寺景區五個景區。其中前四個位於石臺縣,觀音寺景區位於祁門縣。牯牛降以強、奇、險著稱。它是黃山西延的主要部分,古稱“西黃山”,山景秀麗。境內有大峰36座,小峰72座,大叉36座,小叉72座。因其山形酷似從天而降的公牛,故名降牛。
大王洞風景名勝區:大王洞風景名勝區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它位於安徽省池州市牌樓鎮大山村和川山村的羅清山和仙劍劍山腳下。
大王洞景區由天橋奇觀、仙女谷、大王洞府(含鳳凰堂、龍堂、銀河、仙園[哮天流]、瑤池[百川洞])和大王湖四個景點組成。是集山、水、洞於壹體的巨大藝術瑰寶。大旺東壹期工程:東府申天橋奇觀、仙女谷、鳳凰廳、龍廳,5月1987竣工對外開放;2001,貴池區人民政府進行二期項目開發。整個隧道建成後,整個景區雄偉、險峻、幽靜、神奇,讓人流連忘返,驚嘆不已。洞內水流潺潺不絕,鐘乳石奇石不計其數。洞內有洞,洞內有建築。洞與洞相連,樓與樓相對。洞穴屋的奇觀堪稱世界洞穴之“王”。
洞穴外面是壹個山間盆地,被巖石環繞,像壹座城市。盆外緣,令李白流連忘返,有秋浦河之稱,堪比瀟湘水色。河邊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的釣魚臺。洞內外,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壹體。如此美麗的景色吸引了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前來遊覽。早在北宋時期,著名詩人梅就與名士滕結伴遊幽,賦詩詠韻,留下了千古絕唱。滕詩曰:“東湖千年不開,白雲飄零無主。”只是因為玉人回來後,會在春風關門的時候等我。"
九華山地藏聖像景區:九華山地藏王聖像景區,位於九華山景區客村。是將九華山建設成為世界級旅遊度假區和重要的國際佛教聖地的標誌性工程。是九華山的核心地標,也是地藏王菩薩的許願地!
景區以99米長的地王菩薩像為核心,歷時17年,投資20多億元,占地189公頃。它是現代科學技術、建築藝術和文化元素的結合。公園正門到藏王菩薩像的直線距離為1.900米。中軸線沿線主要景點有蓮花手印、大願寶鼎、吳彤橋、大門、牌坊群、鴻源堂、蓮花寶座、張西六道、萬方馬尼、虹橋天妃、漢白玉蓮花柱、閔公道明像等
杏花村景區:杏花村景區位於安徽池州,因晚唐詩人杜牧春遊覽杏花村時所作的壹首詩《清明》而聞名全國。它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對不起,餐館在哪裏?牧童指杏花村。”公元845年,晚唐著名詩人、池州刺史杜牧在春雨中遊歷杏花村,寫下了婦孺皆知的《清明》壹詩。從此,杏花村名揚天下。清朝康熙年間,杏花村的仁郎隋編《杏花村誌》十二卷,入選《四庫全書》中的《村誌》,使杏花村之名永垂不朽,因此也被後人譽為“天下第壹村”。
杏花村文化旅遊區以杏花村舊址為依托,規劃建設面積35平方公裏,空間布局為“壹路兩水三區”。首個民俗體驗區已正式開放運營。圍繞景區形成了八字地、十裏杏花河兩條觀光線路,打造了北村門口紅墻、酒驛、唐岔村、十裏橋、梅州小雪、窺園、憩園、百姓園等多個重要景點。
圍繞“中國最具活力的文化旅遊業態”和“中國最具價值的文化旅遊品牌”兩大目標,杏花村文化旅遊區堅持“生態為根、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的發展思路,積極培育“山水農耕、江南村落、傳統民俗、盛唐詩酒”四大文化,著力創新八大旅遊業態。被列入國家農業科技示範園核心區、國家優選旅遊項目、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核心項目、安徽省“861”行動計劃、省重點扶持文化產業示範園,成功樹立了省級文化產業基地、省級水利風景區、省級濕地風景區等品牌。
九子巖景區:4A級景區——池州青陽九子巖景區是九華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之壹,也是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雙溪寺】的主要景點。該景區是由慶陽市林業局投資建設,森林公園管理處管理運營的獨立景區。已建成的主要景點、景物和基礎設施有:園門、九華山牌坊、古民居、客運索道、佛教茶樓、停車場、購物區、旅遊公廁等。是以山景為主體,以佛教文化為特色,以人文景觀為點綴,供人們旅遊、科學考察、佛教文化交流、宗教活動、度假、探險、休閑等的綜合性旅遊活動場所。
石臺縣拐灘風景區:拐灘是國家AAAA風景區。皖南石臺縣有壹條著名的秋浦河。河水清澈如秋,兩岸風景如畫。唐代詩人李白曾數次遊秋浦河,留下了“野雞羞綠水不敢看毛衫”“千千石南樹,萬株女貞樹”等十七首秋浦河詩,是秋浦河美景的真實寫照。秋浦河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兩岸古樹參天,河道險灘,很多河段適合漂流。
拐灘漂流區位於秋浦河上遊,是江南開發最早、漂流距離最長、最刺激、最大的漂流區。怪湖景區很有特色,兩岸綠樹成蔭,怪石聳立;河水蜿蜒曲折,水流湍急。是理想的漂流場所,被遊客譽為“皖南第壹漂”。
怪潭景區有石臺縣稱號的壯麗“三石”。周文王廟遺址,春秋戰國時期楚金幣始祖的發掘現場;大自然創造的奇石花園;神秘多彩的怪池水,姜子牙裏釣魚臺上的“人間瑤池”;唐代詩人李白為《秋浦河源頭》所作的名句;驚艷的《樹藤戀》;天然仿古怪石灘;開心又刺激,有驚無險的怪池漂流;有“高濃度森林氧吧”和國家濕地公園。景區內每立方厘米的負氧離子含量為18300,讓人感覺特別清爽,精神煥發。來這裏看風景的詩人評價說:“壹步看風景,三步驚,七步奇,十步傻眼。”
秀山門博物館:秀山門博物館是展示池州地域文化的特色博物館。主要展示木雕、石雕、磚雕等文物。同時收藏有名人字畫、陶瓷、青銅器、玉器等。藏品豐富精美,向人們展示了古代建築藝術和雕塑藝術,從壹個側面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審美情趣和道德教育。博物館現有文物4000余件,其中二級文物11件。
池州市九華神龍峽谷景區:池州九華神龍峽谷、佛緣九華、水禪谷。景區自古以來就是徽商、江西客人祭拜九華的必經之地。千百年來,受其和煦之風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上香古道信仰文化。同時,這裏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古樹茂密,溪水潺潺,是觀光休閑避暑的好去處。在峽谷中,有許多壹路飛躍的梯級瀑布,被稱為九瀑十八彎。特別是庫木灘瀑布的高差達25米,掛在墻上的白水猶如從天而降,下面的水池深不見底。相傳古人用四兩根麻繩將它放下,無法測量它有多深。峽谷兩岸峭壁陡峭,古樹參天,泉水潺潺,鳥鳴猿啼,是生態旅遊的絕佳去處。
九華神龍峽谷位於九華山南麓的陵陽鎮清泉村,谷長3公裏,谷底海拔500多米。沿途有美人池、七級潭、兔月觀、沐浴仙池、藏仙洞、九龍護寶、朝天鏡、神龍峽谷瀑布、古天門等幾十個景點。峽谷內負氧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1.3萬以上,是天然氧吧。
池州博物館景區:池州博物館是壹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是收集、保存、研究和展示自然歷史標本、物質和精神文化瑰寶的公益性文化機構。是面向群眾開放、傳播歷史科學文化知識、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的公共文化場所。是展示池州歷史文化、樹立池州形象的重要窗口。
池州博物館占地1.4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它是在池州府重建儒教的基礎上建造的,由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崇聖殿、明煥殿、祥賢殿、東西關等主要建築組成。展覽占地3500多平方米,展示“歷史文物”(包括史前文明、青銅文化、陶瓷文化、錢幣文化等。)、“非物質文化”(包括地表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名人和池州等。)、“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