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西秦腔”的概念是廣義和狹義並存的。廣義是指廣泛流傳於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省(區)的秦腔,狹義是指起源並流傳於西秦故地(今陜西寶雞、鹹陽、甘肅天水)的秦腔。就曲牌及其發展演變而言,對廣義的“西秦曲牌”仍有許多意見,主要爭議似乎是發源於陜西的西調、三肥、秦腔是現代秦腔,還是發源於甘肅的西調、秦腔、隴東調、甘肅梆子。其實,只要簡單概括壹下爭議的焦點,就不難發現,狹義的“西秦腔”恰好有這兩個“起源”的重合。這種“西秦腔”因起源於先秦都城永城(今陜西鳳翔)至唐肅宗宜豐縣鳳翔府,壹直被稱為西府,故又稱西府,或稱西路秦腔、西路梆子。說“西路”有兩個原因:壹是沿襲了宋代至元代設置的“秦風路”建制,以鳳翔府、古周琴(今甘肅天水)乃至蘭州命名。第二,從聲腔盤的形成和表演風格來看,與東路(主要指通州梆子和Xi安亂彈)相比,它包含了西府話中“打道”、“套路”、“道數”的含義。我出生在鳳翔,我開始了我的藝術家生涯。本人經常特別關註關西秦腔的起源和發展,可以在壹無所知的情況下列舉壹二,以期討論。在鳳翔縣文化館至今仍收藏的民間工藝文物中,有兩塊長約1米、寬約40厘米的木版年畫《門神》的印刷圖版,上面清晰地標註著“明鄭德九年盛世畫局”的字樣從他們“門神”(秦瓊、景德)的服飾、體態推斷,都是戲曲人物,很可能是以當地流行的秦腔人物為原型。據始興畫局後人——鳳翔南小李村之子易、太力平所載,所有“戲畫”印版(如回荊州、兩堂祭杯等。)第壹次雕刻都是先找當地知名藝人穿上戲服“落墨”(即照樣勾勒人物),然後描繪。民國初年,西府著名秦腔歌唱家侯烈(俗稱趙成)應邀專門裝飾了關公的塑像,以至於春秋館,壹個位於東關的“京城會館”(俗稱陜西會館),余鳳祥先“失墨”,甚至在他死後不久就留下了“侯烈塑像驚鬼神”的謠言。上世紀80年代初,在被禁十余年的傳統戲劇恢復的同時,西府古廟會中的“戲臺戲”也悄然恢復。這種在寺廟落成、神像(塑)被“開光”或“舉行”的當天,在寺廟前舉行的慶祝儀式,在整個過程中被筆者目睹了好幾次,尤其是那些口音,包括秦腔和胡美的板狀風格,西府清曲和道情的節奏,以及時而出現的類似京劇或漢劇的咬字、發音、拖腔,聽著活靈活現的西府秦腔藝人王德民,據有關資料記載,這種流行於西秦的“臺戲”,歷史上稱為“秦升”、“秧歌”或“雜戲”。《中國戲曲誌·甘肅卷(提要)》載:“明永樂元年(1403),鳳翔府派鳳翔秧歌隊到甘肅馬營驛城(今高臺縣紅巖鄉沙河村馬營崗子)慶祝千戶演出,後留守。”說明西府秦腔起源早,流行早。事實上,早在秦獻公從鳳翔遷都溧陽,而後秦孝公遷都鹹陽之時,西府曲子(稱“秦腔”)與民間說唱“快板調”和廟會“崇尚好調”就經常被戲子們吸收在壹起演唱,其間還吸收了“涼州曲”、“贛州曲”、“龍山調”的許多唱法和表演。唐代有永州才子費誌谷被召入宮的記載,明代萬歷年間(1577-1620)手稿傳說《壺中蓮花》中有明確記載“西秦戲二犯”。可見,這種發源於陜西西部、甘肅東部的西秦戲,不僅在先秦時期就已初具雛形,而且在明代中期也達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據康熙年間(1662-1722)、的鄧、雍正的綿竹盧繼永的詞、李的戲、吳太初的小鋪等記載,西府秦腔真正的高峰在明末清初。時至今日,西府“四班”之壹的華清班(俗稱張家班),無論原周至縣張喜安、張明,還是後來“賣箱不賣姓”的張榮慶,都是在明朝崇禎年間(1628-1644)創立的。在1984期間,我收集了大量的西秦戲曲諺語和民間俚語,用於編纂鳳翔戲曲誌。其中有壹句話叫“戲曲不東,拳術不西”(意思是想上課唱戲不要東,想學武不要西)。因為爭議,我趁機拜訪了西府著名的秦腔藝術家孫福民先生(俗稱孫雙田),請他詳解。誰不知道我國東邊的山東、河南(少林寺)自古就是武林高手?應該是‘拳不東,戲不西’,還不如說‘東路戲’或者從我們‘西路’傳過來!"這壹點可以從荀彧先生主編的《陜西戲曲誌總序》中得到證實:"在西秦故地(即西府以鳳翔為中心的地區),結合當時的民歌和俗語,形成了所謂的'西秦戲',又稱'亂彈戲'。後來西秦腔流到東府,在通州壹帶,繼承了元雜劇的遺風,形成了梆子戲,後來被稱為通州梆子、同蒲梆子或鄯善梆子。歐陽予倩先生在《中國戲曲研究資料初步收集》的序言中也談到了同樣的觀點:“陜西梆子分為西路和東路,乾隆年間由四川魏長生、花旦帶到北京的西秦腔,可能就是陜西的西路梆子……”出生於西府秦腔世家的著名藝術家呂先生說,他年輕時(20世紀二三十年代)曾跟隨父親在寶雞、天水等地學習。剛開始在孫福民等前輩的指導下學習表演《斬顏良》時,連唱《昆曲》《吹鼓戲》。他還能記得年輕時經常被劇團分配演哪咤時唱的那句“吹戲”:“我家住黃花崗,排行老三”及其對應的西路秦腔表演套路。只是後來,有了以Xi安為中心的藝術傳媒和相關的文化產業(唱片、劇本等。)逐漸占據主導地位的“西路”藝人在效仿吸收先進“打道”的同時,也不經意間采用了自己“獨創”的唱法。值得註意的是,這其中有壹個重要的時滯,即20世紀20年代以後,xi安以易俗社為代表的新秦腔“後來者居上”的勢頭,並不能取代西府秦腔或西路梆子此前的地位。從相關資料可以看出,文中正式看到的西府秦腔劇名,其實是在建國後才產生的,同時也產生了東府(東路)秦腔和中路秦腔的參照物。但在西府秦腔或西路梆子的流行區,永遠只有西府、東府或西路、東路。尤其是建國前,壹個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即使西府、西路,壹旦到了Xi安,也算東府、東路,沒有中間道路。鳳翔鳳儀社原副會長黨先生、程先生曾告訴我,1934鳳儀社成立之初,按招、輪班演出的藝人,有西府、蘭洲的,也有東府、安的。於是,180多人的戲劇社被分成了兩個演出單位,壹個叫“東路班”,壹個叫“西路班”。當時,當、Xi安的著名學生劉毓中先生、東府著名學者余巧雲等相繼來鳳翔演出時,他們在戲牌上和觀眾的口耳相傳中都被稱為“東路”秦腔大師。
上一篇:《晉史》卷83傳21下一篇:浙江版西遊記連環畫,西遊記連環畫的《西遊記》連環畫河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