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銖錢是中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壹種以重量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在五千年的中國貨幣發展史上起到了壹定的作用。西漢武帝開國大典第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發行五銖錢,開了漢代五銖錢的先河。直到東漢末年,除了中間的壹些小變動(如王莽統治時期)外,西漢和東漢四百年間,五銖錢統治全國。五銖錢奠定了中國圓方孔的傳統。這種小銅幣有外圓內圓,象征天地。鑄“五銖”字,下面有篆書。“銖”是古代壹種重量講師單位,壹兩的四分之壹為壹銖,所以所謂的“五銖”其實很輕。秦漢時期的壹兩相當於現在的16.438+04克。
秦漢五銖。秦朝滅亡後,西漢初期仍沿用秦制。因為允許私人鑄造,貨幣體系混亂,導致豆莢錢只有壹克重。民間也有半剪,就是有些投機者用剪刀把秦制的半剪,七剪到八剪半,然後可以把青銅剪壹剪半,再用剪下來的銅鑄半剪。此後造成了貨幣失衡,給當時的經濟造成了很大的混亂,以至於後世出現了很多半砍。發現問題後,呂後積極倡導貨幣改革,並親自參與硬幣的設計。五銖錢是秦漢貨幣史上的壹大轉折,實現了中央政府鑄幣權的集中統壹。西漢五銖硬幣,每枚重五銖,形制規整,重量標準,鑄造精良。王莽篡漢後,改國名為新朝。王莽頒布壹系列法令改變幣制,禁五銖,鑄新幣,先後規定了30多種貨幣。它們的形式模仿周制,品級復雜,使用不便,大量價值不足的貨幣泛濫,並執行苛刻的法律,導致經濟大亂,很快就失敗了。由於王莽禁漢,大量漢五銖被集中銷毀。王莽下令,凡是使用或收取五銖的人,都要受到極刑或鞭笞的嚴厲懲罰,壹度流行的五銖錢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東漢建安十六年,光武帝劉秀恢復了曾因王莽改制而壹度中斷的五銖錢制,對社會經濟的恢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三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貨幣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時期。隋朝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統壹的五銖幣標準,嚴禁使用私幣和其他舊幣。五銖在開皇五年成為中國統壹的法定貨幣。唐朝建立後,沿用了720年的五銖錢退出了錢幣歷史舞臺,被鑄造為開元鮑彤。從那以後,硬幣變成了唐宋的名稱和鮑文的貨幣體系。
西漢五銖:
鑒於鑄幣失控造成的貨幣制度混亂、吳楚叛亂等嚴重後果,漢武帝在位期間進行了六次貨幣改革,徹底解決了漢初以來壹直沒有解決的貨幣問題。
五銖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漢武帝納三銖,重如其文。這是把銅幣的票面價值恢復到法定重量的措施。但由於等價使用三銖錢和四錢半文,導致盜鑄盛行,於是建元五年春,“三銖錢廢,半文錢用。”漢武帝開國大典第四年(公元前119年),重鑄三銖幣,造皮幣、鉑(銀)幣,還以盜幣罪判處死刑。漢武帝開國大典第五年(公元前118年),開始第四次貨幣改革。這次改革不過是“廢三銖,改鑄五銖”。五銖的貨幣形式有壹定的規定,錢文的“五銖”自此開始使用。五銖錢重量適中,符合古代社會經濟發展和物價水平對貨幣單位的要求。所以在漢武帝以後的西漢、東漢、蜀、魏、晉、南齊、梁、陳、北魏、隋鑄造,歷時739年。這是中國歷史上最長、最成功的長壽錢。西漢時,郡有五銖,赤(邊)有五銖,三公有五銖,宣帝有五銖,小有五銖,金有五銖等等。
五銖錢誕生前夕,因為半便士瀕臨崩潰,市場壹片混亂。各級政府與商人爭利,拼命鑄錢,導致通貨膨脹過度,錢幣購買力迅速下降,價格飛漲。人們無法生存,紛紛放棄生產,流亡國外,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或者鋌而走險,加入私人選角的行列,希望賺取暴利。梁武帝初年因為私鑄而死的近萬人,而死於私鬥和畏罪自殺的更是無法統計,可見問題非常嚴重。
漢武帝元壽五年,下令各郡、各邦鑄造五銖,稱為郡五銖、元壽五銖。是壹把小篆光背的“五銖”,正面有輪子,背面無郭。錢直徑約2.5厘米,重約3.5-4克。“五”字斜而直或彎;“諸”字的“諸”字頭是方折的,“金”字頭很小,像壹個箭頭。少量的錢上有壹條橫線。其材質改為紫銅,故有紫錢之稱。但各地技術水平不同,銅礦成分不同,官員對命令的理解程度很難與其態度壹致,所以投的錢差別很大。有的和舊漢壹樣,平背無輪,有的穿孔大,肉薄肉厚。總的來說,都有偷工減料不夠五銖重的現象,鑄得越多越輕,越差,有重蹈半兩三銖覆轍的現象。政府改五銖的主要目的是樹立信譽,穩定財政,讓私鑄無利可圖,自行放棄非法活動,徹底解決私鑄問題。各個郡國的官員,因為舊習難改,依然聯手中飽私囊。漢武帝采納了大臣們的建議,於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各郡、各國的鑄幣權,由中央統壹鑄造發行,防止了劣幣的再次泛濫。
漢武帝收回鑄幣權後,漢武帝中央統壹鑄錢。此時鑄造了三官五銖。這些錢制作精美,邊緣整齊,重量準確,錢文漂亮,是貨幣的典範。“三官”指的是管仲、銅歧視和兩者都喪失(技能),統稱為政府鑄錢的機構。為了推廣等損法,中央政府新設了壹個官員——水崖校尉,在長安上林苑辦公。上林苑是政府資助的機構,是漢初由秦代舊園擴建而成的皇家園林。它有70座獨立的宮殿,周圍面積超過300英裏,包括今天的Xi安、周至和戶縣。
上林三官五銖錢的特點:
首先,錢文有嚴格的規則。“五銖”字細長美觀,風格比較壹致。“五”字緩緩彎曲,上下筆畫與兩橫筆畫的交界處略向內。
五銖。“銖”字的“金”字頭有三角形和箭頭兩種,四角的正方形較短。“朱”字方折,下垂筆基本圓折,頭尾與“金”字平齊,筆畫粗細壹致。
二、錢齊整,直徑25-25.5毫米,直徑約0.97厘米,厚0.15-0.2厘米,寬0.1-0.14厘米,比郡郭略寬,深而平,連接錢肉的壹面垂直。背上有內、外郭,部分內郭的邊角微凸。
三、重量3.5-4克,少數超過4克。
四、鑄造精細,背面比較平整,內外郭寬度均勻,規矩整齊。
五、有兩種標誌:上橫和下半星。
六、三官五銖幣材質顏色為紅色,銅含量在70%以上,鉛含量在20%左右,略低於縣五銖,但比例合理,物理性能良好。
上林三關五珠錢鑄造工藝先進,多以銅模或極細泥模制作。三官幣的形制特征和“諸”字的方折,是從三銖幣中繼承下來的,進而成為西漢五銖幣的基本特征。上林三官五銖是西漢五銖貨幣之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先後在洛陽邵溝、西郊發掘漢群,出土了大量漢代錢幣。上林三關五柱出土於兩座漢墓。
錢幣業務由三官司統壹辦理,好處很多:壹是使錢幣規範化、正規化;第二,提高鑄錢的技術水平;三是產能增加;第四,有效防止私鑄;第五,易於控制發行。
三枚官幣的初始重量都在五銖以上,制作之精美前所未有。而且鑄造工藝采用銅模法,鑄出的錢幣重量壹致,絕對達標。鑄造的錢幣邊緣打磨得非常整齊,所以被稱為“紅錢”。新錢鑄出來後,政府用它來兌換郡錢,壹兌五劣幣。到了丁原第四年(公元前117),大部分劣幣已經收回,隨後明令禁止縣幣永遠流通。
五銖釋放三十壹年,漢武帝崩。這期間投了很多錢,錢的範式也變了。比如字的大小,書法的結構都有區別。至於穿前半月、後半星、上下橫、星月、四決文,可能是熔爐的標誌。
西漢昭帝時期(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凡事謹慎保守,對外戰爭基本結束,國內生產受到鼓勵,經濟形勢比武帝末年要好。趙迪五銖的大小與武帝三官五銖相同,但重量比三官五銖輕,壹般比宣帝略重。從書法來看,錢文的“五”字變化很大,總體形狀細長。“五”字兩邊的交會處變得彎曲,兩股末端有明顯的收斂,上下較長,與外郭相連;《朱》中的“朱”字,字頭是方形的,在“金”字旁有壹個三角形,明顯比“朱”字低。面外較高較窄,但略低於郡縣五銖和三官五銖,有穿橫或穿半星的跡象。銅色深紅,鑄造工藝比三官幣略粗糙。
趙之後,在位二十四年(公元前73-49),是西漢王朝的黃金時代。同時國際貿易也很發達,也是西漢的最高峰。所以每年都投錢,快速發行,快速回籠國庫。到宣帝年底,國庫有80多億元。宣帝五銖是漢武帝宣帝時期鑄造的。錢的銅、形、字、鑄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錢文的筆觸挺拔,給人壹種清秀超脫的感覺。漢字“武”橫筆彎曲,豎橫劃超過筆尾。“諸”字頭多為等腰三角形,低於“諸”字。除此之外,還有壹個特點,就是錢的外圍部分是由外向內傾斜的。錢的直徑有2.5和2.6 mm,最常見的是1.5 cm,寬10 cm,重約3.5 g,面約1.5-2 cm。這種錢是漢代五銖中最寬的。其形制整齊,肉面光滑,錢內外略高於錢肉,厚薄壹致。宣帝鑄幣以工整老實著稱,在西漢占有很高的地位。
小五銖最早鑄造於丁原四年(公元前113),俗稱“雞眼錢”、“鵝眼錢”,因體積小而得名。西漢出土的錢幣中,有漢代文獻記載的小五銖錢幣,來自西漢墓葬或遺址。其中,漢武帝宣帝淩渡壹號墓出土的就是壹個有確切年代的例子。
小五銖銘文“五銖”鑄法精美,表面有周國,無善國。背上的肉不錯,周果做好了,文字清晰。錢的直徑在1.15-1.2厘米之間,重約0.62-0.65克..錢文的書法風格也不同於梁武帝、趙迪和宣帝。“五”字有的直,有的微彎,有的很彎。在造型上,有的穿橫畫似三官錢式,也似最常見的五銖無郭面式。這說明小五銖不是壹次性鑄造的,也是漢武帝以後西漢各個時期鑄造的,和普通的五銖壹樣。從出土的情況來看,尤其是從漢武帝宣帝的墓葬坑來看,小五銖以壹串的形式散落在十個大陶俑之間,說明這是錢換錢,不是錢用。
割輪五銖錢,又叫“磨五銖”、“割五銖”。漢武帝初鑄五銖時“以周國為質”,防止漢奸從錢的背面磨銅,使之熔化。但西漢後期出現了另壹種磨邊用的五銖剪輪,這是壹種通過磨普通五銖來減輕重量的錢幣。其實這種五銖是最合適的。
西漢末年,當他成為皇帝,為皇帝哀悼的時候,社會矛盾尖銳,饑荒隨之而來,貨幣制度也混亂不堪,五銖斬斷就在這個時候開始出現。
剪五銖是貨幣制度混亂時代的產物,在邵溝、洛陽以及洛陽發掘的西漢墓葬中都有出土。
1980陜西鹹陽市土院下發現壹枚金五銖。這錢直徑2.6厘米,厚0.2毫米,重9克。前後蓋郭,前後略寬於背,方臉橫畫。“五銖”的楷書工整,“五”的交線呈弧形,上下橫線較長,“朱”的“朱”字前綴為方形對折,“金”字前綴為三角形,制作精美,色澤金黃,是稀世珍品。
西漢五銖硬幣從漢武帝開國大典五年鑄造到隋朝五銖,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東漢五銖:
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定都洛陽,這是嚴武元年。東漢剛剛建立,經濟基礎薄弱,社會動蕩。半兩錢,西漢五銖,王莽的火圈,大全的五十兩混在民間流通。直到嚴武十六年(公元40年)才重新鑄造了五銖貨幣。此後,東漢皇帝鑄造了五銖。然而,從光武帝到明帝和張地相當長的壹段時間裏,五銖並不顯著。
五銖錢的變化,古代錢幣專家把東漢初年鑄造的五銖錢稱為“顏地五巴”。隨著時間的推移,政治和經濟形勢在不斷變化。東漢末年,尤其是東漢末年,通貨膨脹嚴重,人民生活貧困。統治階級為了挽救經濟危機,在靈帝鐘平三年(公元186年)將“四文”改為五銖。更有甚者,董卓柱在狄鹹時,身無分文,使得原本混亂的貨幣體系更加失控。
建武以後各朝代的五銖錢都比西漢細,直徑2.5厘米,重3.4-3.4 g,厚約0.1厘米,壹般為3 g,外緣較窄。“五銖”字寬、圓、柔,筆畫粗、淺。“五”字中間是彎曲的,上下不能交叉。“五銖”字的字首“金”是三角形,比西漢的大,“金”字四點更長。字頭“朱”為圓形,中間直,兩頭細;制作精美,文筆規範。銅為淺紅色,有各種標記,如星、橫畫、豎畫等。“星”有壹星多星之分,或半圓點,或三角點。按其位置分,有星、星、星,也有橫星、星。許多星星排成壹排。壹般來說,這些有標記的東漢五銖比無標記的要輕壹些,薄壹些,鑄造工藝也比較粗糙,字淺壹些,銅黃壹些。很多可能是東漢中後期鑄造的。
建武年間鑄造的五銖,作為證明代代相傳。自此,東漢五銖橫折圓整,成為壹個明顯的特征。東漢除“建武五銖”外,還有傳世的青銅模盒來判斷。明帝之後,很難區分具體的年齡。幸運的是,通過對洛陽邵溝漢墓出土的五銖進行分期,可以得出佩戴或佩帶帶“平”字的五銖(稱“平當五銖”)也應屬於這壹時期。但其時期較晚,下限可能已入三國。“東漢五銖”是遺留下來的五銖錢幣之壹。
“五銖四出”又叫“錢四出”。所謂“四出口”,就是錢簾從方孔的四個角向外引出壹條直線,這可能是防止錢盜銅的壹種預防性技術。東漢靈帝鐘平三年(公元186年),“五銖四出”優於壹般的“東漢五銖”,錢的分量更重。它的直徑為2.5厘米,直徑約為8毫米,輪廓厚度為0.15厘米,重量為3.6-4克。漢靈帝貪得無厭。“皇上原是侯家,寒門待之。每嘆桓帝不能成家,聚而為私”(《後漢書·張讓傳》)。當壹國之君還不夠,全世界都是他的。還要賣官斂財填國庫。在這樣壹個昏君的統治下,老百姓沒有好日子過。
被漢靈帝屠殺的廣大貧民叫苦不叠。“五銖四出”鑄出後,人們詛咒說“都城必破,皇帝上廳而散。”
東漢末年,董卓專制。董卓本是涼州豪強,漢靈帝時任州牧。黃巾起義中,他以招兵為契機,帶兵進入洛陽。他先廢幼帝,立狄鹹,專斷朝政;燒洛陽後擁天子,自稱太師。董卓生性貪婪。為了掠奪人民的財富,
五銖錢滅“金人”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秦始皇鑄的十二金人(銅人)中有九個小錢。這種錢直徑只有1.2-1.5 cm重約0.5-1 g,而且既沒有內廓也沒有外廓。“五銖”這個詞很模糊,很難識別。世人諷刺其為“身無分文”。董卓身無分文的錢,又輕又小,制造又差。以壹個“金人”十二萬斤的體重來算,董卓至少能得七八萬億塊錢。這是東漢朝廷最後壹次鑄造錢幣,流通區域狹窄,僅在長安、洛陽壹帶。他用這個在陜西戶縣建造了壹座名為吳恙的城堡,距離長安100多英裏。城中寶藏無數,光是食物就能吃30年。
董卓流通這種小錢,必然會加劇通貨膨脹,很快就會出現“萬石”的局面。窮人怎麽可能用壹車錢去換壹個石頭山谷呢?當時民怨沸騰,饑民奮起,漢朝五銖制度被董卓徹底摧毀,東漢被他推到了死亡的邊緣。於是曹操趁機取漢,很快時代進入三國時代。
東漢磨五銖、削五銖磨五銖,又稱“磨錢”,即磨掉輪廓和邊錢。邊磨五銖最早發現於洛陽邵溝漢墓出土的第壹式晚期。東漢中後期常見,東漢後期較多。磨邊的方法據說是“大多是用壹根木制或金屬制的方棍穿過錢的孔洞,壹次大概壹百多塊,然後把兩端固定,在磨上打磨出錢的輪廓。”通過加工,邊幣直徑比普通五銖幣小0.15-0.2厘米。錢的重量減少了約1克,也就是說經過這種處理後,5泰銖錢的重量減少了約三分之壹。但總的來說不會影響到錢的正面,硬幣的邊緣也比較光滑。磨邊的目的是取銅,作為鑄造新幣的原料。正因如此,五銖錢的重量和貶值幅度都大大降低了。剪五銖,或稱剪錢,是剪錢或環錢的總稱。方法是把壹塊錢切成兩塊,裏面和外面。砍鑿錢出現於西漢,東漢桓帝、靈帝時期(公元147-184年)增多,甚至達到泛濫的地步。
修剪五銖是剪去了外圍或者剪去了輪廓的錢。錢文只有半個“五銖”字,所以又叫“五銖至文”。五銖壹文
五銖錢的直徑不壹樣。經測定,錢的直徑壹般小於2厘米,重量約為1.5克,可見5泰銖錢的邊緣被切掉了。修剪五銖錢被認為還有另外壹種處理方法,就是用剪刀把錢的輪廓壹張壹張地剪掉。壹般情況下,修邊錢比磨錢去掉的輪廓多,而且大多要從硬幣的正面文字中減去壹些,造成硬幣的文字不完整的現象。從錢幣的邊緣來看,切邊錢不如磨邊錢光滑整齊,而且錢的直徑也相差很大。錢的直徑多在2.05-2.2厘米之間,錢的重量多減輕五分之二以上。區分磨邊錢和切邊錢的主要依據是邊緣加工的痕跡和錢的直徑。五銖錢是內圈被切掉或鑿掉的錢,只有錢的邊緣呈環形,錢文的“五銖”二字只有壹半。
無論是包邊、修邊、繞圈的五銖,都不是法幣。它們的出現主要是由於經濟混亂、貨幣不穩定和物價高企。傭兵砍五銖,壹錢當二錢以謀私利。這是當時政治動蕩、經濟蕭條、貨幣流通惡化的必然結果。
東漢後期發現了大量的五銖。其中,割輪五銖多,環五銖少。1953年,洛陽邵溝漢墓出土各類磨廓(剪輪)1858件,五銖環8件。1969年,甘肅武威雷臺東漢墓出土銅錢21017枚,其中剪刀594枚,戒指1枚。1973年,江蘇丹徒出土東晉銅錢140多公斤,其中刀輪五銖約90公斤,戒指五銖僅20多枚。1975陜西扶風段賈小寨漢墓出土壹枚西漢五銖環。錢文的“銖”和“五”各有壹半,有的只有三分之壹的字數,重1g。東漢出土五銖72枚,東漢出土五銖967枚。
從東漢五銖的文字來看,“五”字交叉點略圓,“銖”字黃金字頭為三角形,“朱”字頭為圓形,比西漢五銖錢略圓。以上是東漢時期壹些比較有特色的五銖錢。
隋五銖特點:
五銖隋朝的邊界較寬,“五”字用兩個直筆畫交叉,交叉附近有豎畫。標準的隋五銖錢壹般直徑2.5厘米,重3.4克;小隋五銖
五銖千千直徑2.3厘米,重2.25克。隋五銖多為銅質,形制規整,輪廓寬大扁平。有些字“銖”和“金”斜放在第壹個三角形裏,“朱”折放在第壹個正方形裏,有兩種大小。由於材料中鉛含量的增加,錢的顏色是白色的,所以稱為“白錢”。最早鑄造於西漢武帝開國大典第五年(前118),錢重五銖,上有“五銖”二字,故名。錢文的“五銖”字分為方孔的左右兩邊,通常是右邊的“五”和左邊的“銖”。其標準重量為4g,直徑為2.5cm,厚度為0.12cm。它繼承了秦半梁幣的形制,建立了內外有郭的圓方孔,發展成為大小輕重適中的銅錢。從漢元壽五年到西漢末年,貨幣制度保持不變。
建武十六年(40),東漢光武帝鑄五銖。這枚硬幣直徑2.5厘米,重3.4 ~ 3.5克,外圍較窄。靈帝鑄“五銖四出”時,即錢的背面有四條斜紋線,從孔的四角至外郭,其形制與東漢五銖錢相同。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蜀漢鑄150銖直;魏孝文太和十九年(495)開始鑄“太和五包”,宣武帝永平三年(510)鑄“永平五包”,孝莊永安二年(529)鑄“永安五包”。540年,西魏文帝大同六年,鑄“大同五銖”,形似“永安五銖”。在梁肖早期,他曾鑄造過“五銖”;北齊文宣帝天寶四年(553年),“長平五銖”鑄造。581年,隋朝統壹後,又鑄造了五銖,結束了貨幣制度壹百多年的混亂局面。唐武德四年(621),鑄“開元鮑彤錢”,廢五銖錢。五銖硬幣已經流通了700多年,是中國歷史上鑄造硬幣數量最多,流通時間最長的壹次。
五銖為帝,文帝開元年。錢的直徑壹般是2.3厘米,寬0.2厘米,直徑0.8厘米。肉和衣多為圓形,表面有圓,無橫切面,橫切面垂直,與“五”字右半部相連。“五”字彎而細,平均每片重約2.42克。
武帝五銖:
彩齡:鑄於漢武帝開國大典第五年(公元前118),其中郡五銖,紅五銖,上林五銖。面寫有不同的形式,如戴半星、戴橫廓、寫四決等。輪廓深峻,用詞細膩。五銖創造了739年鑄造“五銖”錢幣的歷史,成為中國古代“八銖兩制”鑄幣的主流。
東漢初年的五銖:
精細年代:公元40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采納了馬援的建議,開始了大鑄造。面部特征是“金”字頭較大,“五”字交點較彎,“朱”字頭圓潤,豎畫兩端較細。選角比較規律。
五銖
修剪五銖:
色齡:東漢末年,又叫“七邊”或“七輪”,指的是帶邊廓的五銖錢和壹些切下或割下的錢、肉。沒有輪廓,邊上還留著“五銖”二字。
董卓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190年。東漢末年(公元190年)狄鹹初平元年,董卓鑄造。沒有內外輪廓,“五銖”二字太模糊,無法辨識,被世人稱為“無文”。這錢堪稱中國貨幣史上最爛的小錢。
直105銖:
成色年齡:漢獻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入蜀,鑄於成都。初期鑄錢大而重,後期鑄逐漸減重,最薄的不到0.8 g,面印手跡為“直105銖”,即值“100塊五銖”。往往背鑄或背刻有銘文和飾文,也有背鑄的陽字,如“衛”字或四文。
舒五銖:
成色年代:公元214-263。劉備入蜀後鑄,約公元214-263年。圖漢代不足五銖,厚重,正反面有輪廓,筆畫肥碩,銅鈍。
魏武竹:
精細時代:三國時期。魏文帝和明帝都鑄造了五銖,新錢是仿照中國的五銖,所以它被稱為“魏五銖”。魏武竹輪廓清晰,錢形重,金廓。
申沖五銖:
色齡:318-321歲。東晉孝至元帝年間(公元318-321),吳興申沖,鑄造大洞小幣。錢文的“五朱”和“五金件”輪廓模糊,輕錢,似乎是對東漢“剪刀輪”的仿作。
泰和五銖: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在洛陽鑄造年錢“太和五銖”。其形狀類似於漢代的五銖。錢文讀起來筆挺,光背,字是方折的,隸書和篆書之間還有壹個附加。錢的大小不壹,最大的直徑2.5厘米,重3.4克;最小的直徑2厘米,重約2.5克。
五銖
永平五銖:
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改為“永平五包”。永平錢布局復雜,大小不壹。大規模的硬幣大部分是政府鑄造的,小規模的硬幣大部分是民間鑄造的。錢壹般直徑2.2 ~ 2.5cm,重量2.2 ~ 3.2g。面部書寫“五銖”橫讀,做得工整。有些舊賬認為是“五銖換雞眼”。
永安五銖:
永安五銖也是年錢,是孝莊永安二年(公元529年)鑄造的。錢文直接讀,“安”字被簡化,這是獨壹無二的。“永安五銖”對北魏的經濟發展沒有起到積極作用,但它是壹個時代的產物,具有收藏價值。據史料記載,“永安五銖”錢* * *:壹種是孝莊皇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制作的裸背錢;第二個是雍熙年間(公元532 ~ 534年),孝武皇帝鑄錢,背面有“土”字;第三種是北魏分裂後,東魏孝宗三年(公元541年)鑄造的後四枚硬幣。在這三種“永安五銖錢”中,北魏孝武帝鑄造的回土錢最具特色。錢的後穿孔上方鑄有“土”字,“土”字與後穿孔相連,正好形成壹個“吉”字,所以當時也叫吉祥錢,大家都把它當吉祥佩戴。永安五銖錢大小不壹,壹般直徑2.2厘米,重約3克;輕壹點的直徑1.8cm,重2g左右。這筆錢不僅輕浮,而且嚴重貶值。
鐵良五銖:
南朝蕭炎四年(公元523年)在梁武帝鑄造。鐵“五銖”造型略小,有四條背線。這是中國第壹枚大批量鑄造的鐵硬幣。
昌平五銖:
北齊四年(公元550年)鑄造於文宣帝高陽天寶。制作精美,美麗的錢文,“昌平五銖”四個大字直讀,結構對稱,筆畫圓潤,“平”字橫平與下廓融為壹體。是壹款設計和鑄造都很精致的春季產品。
隋五銖:
隋文帝楊堅於黃凱元年(公元581年)開始鑄造,又稱“五銖為黃凱帝”或“五銖為定樣”。錢文的“五銖”篆書筆畫細密,邊緣較寬,沒有很好的輪廓,“五”字的上下左右兩端有豎紋,錢的背面有輪廓。隋五銖是中國“兩錢制”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