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拜財神,是中國傳統的漢族民俗。大家既然來拜財神,那財神爺給妳了,妳也要心存感恩。
其實我們人最缺的是智慧。壹個人若有智慧,無論怎樣的生命境界都能成為生命的財富。沒有智慧、福德,擁有得越多有時反成壹種禍害。
智慧,生命的財富
壹個人擁有大福報,必然要有與其相對稱的高貴品格。法會所講的妳若聽進去了,即便沒有直接給妳銀子,卻長養了妳的尊貴人品,妳品格提高了,戒惡修善了,那妳的福報就增加了;反之,社會上的不擇手段,壹旦做人的品格違背了這個人的福報,到手的所獲反成禍患。與妳的福德不相稱的,顯現出來的福報是有禍的。
壹個人心要平下來,即便貧窮也心安,享受貧窮的時候也是妳生命中的壹份財富。即使有錢也要慎重使用,沒花對地方也會有罪。
大家都來向天神求福報,天神卻說:天欲禍之,必先福之;天欲福之,必先禍之。即我如果想害妳的話,先給妳福;反過來,真的想讓這個人出息,長點智慧、多點品格,反給妳多些磨難,因為這短暫的幾十年裏,「磨難」會給予妳更深的生命感悟。
試想: 給妳錢重要還是給妳生命的經驗重要?
經歷磨難,妳才會有堅強的機會;高高在上的享受,是浪費妳的生命,有時肩挑壹些艱難,生命反而得到真正的成長。
為什麽大家護持三寶有福呢?
因為我們選擇的是壹條充滿艱難與風險的道路,也是世間性價比最高的壹條路,只要把我們小小的生命精力投入進去,就能產生非常大的功德力。
「空」,是積極的人生智慧
佛陀,辭親割愛,為了我們,選擇出家。
現在妳在家就可學到佛,畢竟這條路已不需要妳再去探索,依教奉行就可以了。若真覺得佛法好,那就整肅身心,浸潤其間,妳的身心世界就會發生改變,命運當下改變。
請問:若妳戴著手銬腳鐐,我說妳手銬腳鐐是不存在的,妳手銬腳鐐「嘭」沒了;被癌癥病痛折磨著,我說那是「假的」,然後妳病沒有了;妳肚子很餓,我說: 饑餓的感覺是虛妄,現在肚子飽了沒有?飽了。
這就是「空性」的道理。
「空」,是大智慧,是很神聖的;「空」並非「沒有」,不是消極的,而是了知事物間的聯系是壹種因緣,不是固定不變的,因緣是有竅門的,「空」是壹種可能,絕路逢生叫空,走到山前好像路沒了,「柳暗花明又壹村」,「空」還是「有」的 —— 妳以為妳是「人」,今天那些超度的以為是「鬼」,哪裏是「鬼」,只是業力而已;我們人、天堂也是業力的「果」,妳造天堂的「業」就會升入天堂。
「空」只是看到事物的本質「沒有」,而固定不變的自性是可以改變的。所以,「空」是積極的人生智慧。
佛教是智慧的,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佛是慈悲的,妳只要好好學佛自然會逢兇化吉、遇難呈祥。
人要追求高境界,不要自我狹隘,不給自己空間,生命壓抑,那是最殘忍的事情。狹隘的唯物世界觀就是精神空間被極度壓縮,淪為了賺錢的機器。我們所受的就是這樣的教育。
抽煙、喝酒、吸毒都是被壓抑出來的,那些明明是很痛苦的,因為妳沒有更高級的依靠;當妳獲得了精神境界時,自然就不會依賴這些。
學佛的人皈依三寶,有更高級的精神依靠,自然就從低級趣味裏解脫出來,可我們還要尋求真正的解脫,即六道輪回的解脫,這是很重要的。
天下最「癡」的人,就是菩薩
我們看到的這尊「金剛薩埵「,手持「金剛」代表宇宙的真理,「持在胸間」意即壹直安住於真理的狀態,「鈴」就代表「彌勒菩薩的布袋」,把所有眾生兜在裏面,不舍棄壹個眾生。
「金剛薩埵」,是印度話,「薩埵」意即「菩薩」,「菩薩」漢語叫「覺有情」即不僅自己「覺了」還充滿了「情感」,「有情」是指了解壹切眾生,過去都曾做過我的爸爸媽媽、兄弟姐妹,我不能自己覺悟了壹個人去享受,我應幫助所有人都覺悟,不舍得我們還在這裏迷惑、顛倒、輪回,菩薩又叫「倒駕慈航」,再「返」回到這個世界。
明明可以去享受,卻不住極樂世界,反跑到我們這苦難的娑婆世界來,他的所言所行,我們壹般也不理解。
從頭至腳,帽子、項鏈、臂釧、腳鐲等每樣飾物都有含義,代表無量劫修來的功德、品德,功德力莊嚴著他的身體——這不是爸媽肉體裏生出來的,而是功德身,是功德寶聚,每個關節、肢節都代表著無量劫來的功德匯聚而成。
當妳試著去了解時,妳的每根汗毛都會震動,因為金剛薩埵的功德藏門也同時隨之打開了。
由此方知,原來我們接觸到佛了才觸及到生命的真相、真正的生命,才觸摸到真理! 只有佛菩薩才是功德、純善,沒有壹絲垢染的真正的生命。學佛之前的那些全是假的、虛偽的,乃至很多都是罪惡的化身。
地震發生了,震區的人拚命往外跑,逃命;盡管余震還在持續,有生命危險,可別人有難,「我」現在帶著糧食、錢沖進去救命,這就是「菩薩精神」,即「倒駕慈航」。
這樣我們就會了解佛菩薩,原來還有比黃金、白銀更尊貴的生命財富。
佛菩薩就是我們的典範,那妳做佛菩薩的弟子就對了,妳這個幹癟的生命就開始充電了,超越生老病死,人格亦將日趨完善。
當壹個人積累了廣大資糧,生命越來越圓滿時,「生老病死」只是妳生命中的壹道風景,絲毫不會障礙妳。當他人望洋興嘆時,對妳來說不僅自己還能帶他人超越,妳沒拉到的若扯到妳的褲角,「臨時抱佛腳」也照樣能帶走。
活出生命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惟賢長老94歲圓寂,12歲出家,做出家人80多年,監獄裏關了二三十年,到世間來示現的種種就是跟我們結緣,圓寂時就跟佛壹模壹樣。
表面看來,眾生雖健康卻是病態,所謂師父生病了,那不是病,師父功德力最大的時候就是他圓寂的時候,圓寂表示已完全進入了佛光狀態。像我們師父現在就跟佛壹模壹樣。我祈求「師父,您回來吧!」師父說:「時間未到,我現在不回來。妳們好好的,我加持妳們就行了,等人類災難更大的時候我再來。」
釋迦佛陀自兜率天降來人間,迦毗羅衛國連壹個乞丐也是菩薩所化現的,都是來為佛捧場的。
壹位菩薩「死」的時候,佛教裏叫「往生」,那不是「死」恰是「生」。他是從低級的生命境界,即從六道「人」的狀態裏脫殼而出叫鳳凰涅槃 —— 那低級的生命境界就結束了,要進入高級的生命狀態。
這是對我們已有死亡認知的徹底顛覆。
有位居士的媽媽80多歲,壹頭白發,壹輩子學佛,臨終跟家人交待:「別把我送醫院,我就在家裏。」家裏放了三天,結果她頭發全變成黑發,皺紋也消失了。他們壹看嚇壞了:「這是我媽媽嗎?」
這哪是死亡?這是生命偉大的境界。
這就活出了生命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莊子有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妳吐個水泡給我,我吐個水泡給妳,還不如相忘於大海。
現在講經說法也像吐水泡,妳若能沾到壹點還覺得味道蠻好,那是正能量。不止於此,真正希望的是大家覺悟後能相忘於法性的大海。
我們迷失於六根、六塵的境界中,培養出壹個「我執」還要找到傲慢的理由。其實就來自於壹種「內心的恐懼」、「無明」,不知道實相。
《心經》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
我們則是反過來的,「顛倒夢想」是因「恐怖」,「恐怖」因為有「罣礙」,「罣礙」因為有「無明」。妳若開智慧了,就沒罣礙也沒恐怖,沒有恐怖也不會顛倒夢想了。
在短暫的人生裏,要把這個工程給解決掉,這是很重要的。
往日誦的《金光明最勝王經》「空品」部分講得很好,那才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財富。
我們生命中最大的財富是什麽?
我們遇到佛了,佛的智慧還在世間,或說這世界的種種幻相最後都像泡沫,而佛的智慧堅固如金剛,佛慈悲到這個世界來拯救、喚醒我們,否則,輪回路上獨來獨往是很痛苦的。
壹個修行開了智慧的人,「六道」悉知悉見同時又不為其所系縛,可任意去壹道也可哪都不去,這就叫超出六道。
過去有些大德,臨走時跟大家聊聊天,最後賦詩留偈壹首,何其優雅!有的還請大家吃頓飯再走,我師父以前就親近過壹位這樣的大德高僧,把同參道友請到他的寺院供了壹頓齋,自己還到大殿裏去主法,上完供後說「妳們請用齋」,就把大殿門反關了;等飯後再來看,長老已走了。
生命何其自在!
真正的智慧就是脫離輪回
佛是三界的導師,是「胎卵濕化」四生的慈父。
妳求財神,而財神是求佛的。佛來救我們這麽大的生命課題若沒看到,僅想在三界牢獄裏去選擇戴黃金、白銀、銅鐵的手銬,那有根本區別嗎?
脫離輪回,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該求的事情。
佛法是人類的整體智慧。在任何時代,人類都需要佛法的滋潤、佛法的教育,妳享受著人類智慧的整體成果,妳生命的個體成長,從肉體到精神、心理的成熟,是繞不開的必經之路,是生命的終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