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青銅鉤的功能和樣式融入了大量的遊牧文化特征。在春秋時期,雖然很少有文字記載他們過去的輝煌,但通過鉤上的獸氏族徽和圖騰圖案,可以反映出與眾不同的裝飾圖案,從壹個小的角度勾勒出古代西北少數民族的歷史往事。
[關鍵詞]青銅帶鉤;遊牧文化;工藝
[摘要]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青銅鉤的功能性和風格融合了大量遊牧文化的特征。春秋時期馬背上的民族,雖然很少有文字記載他們昔日的輝煌,但由神獸和圖騰徽鉤上的圖案,卻能反映出他們圖案的鮮明裝飾,並從中窺見地球上古代西北少數民族過去的小小輪廓歷史。
【關鍵詞】青銅鉤;遊牧文化;工藝
春秋時期流行於各諸侯國的青銅鉤,是當時王公、貴族、名流炫耀身份和隨身攜帶飾物的奢侈品。其大量的出土和傳世以及豐富的藝術造型堪稱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史上的壹朵奇葩。青銅鉤的制作要考慮機械裝置的機械原理,是集高超的裝飾造型技術和金屬冶煉技術於壹體的古代工藝美術精品。從現代人體工程學分析,帶鉤主要是嵌在皮帶上的金屬扣件,方便長時間騎行的騎行者調節腰部受力範圍的寬度和老化程度。腰帶可以包裹下腹部的內臟,使其不被高頻強震動磕碰損傷,起到固定和支撐的作用,類似於西醫骨科的石膏夾板。湖南長沙陳家大山出土鉤子、絲帶等物品。有的竹簡上寫著:“絲帶有鉤。”這種脫扣式的部件,是男性進入男權社會後,掛武器、印章、錢包等小件的個人配飾。河南洛陽中州路西段出土的春秋中期墓葬中,出土了壹件水鳥形銅帶鉤,這是我國發現最早的銅帶鉤。
鉤子的發展和應用可以說是貫穿了當時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其進行系統的考察和研究,不僅可以還原壹個立體的歷史場景,而且對於了解歐亞大陸變遷中人類群體的交流與融合、古代人在金屬冶煉技術上的發展與創新、工藝美術與日常生活的完美結合過程等都具有重要意義。鉤的文化歷史意義體現在它在氣候變遷、信仰圖騰、審美情趣、服飾變遷、冶煉鑄造、軍事外交、文學詩詞、民族融合、區域經濟實力(手工業制造和貿易)等方面的永恒光彩。如果說通過研究以女性為主的銅鏡可以反映出社會的陰柔之美,那麽通過研究男性佩戴的鉤子可以更有力地勾勒出剛健陽剛的尚武精神。
第壹,從玉扣到青銅鉤的變化
早在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遺址,就在墓葬的腰部發現了壹個手工打磨的長方形玉扣。這是原始先民服裝發展的初始狀態,也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用於服裝使用的玉扣。從巨石文化的玉扣到青銅文化為代表的鉤,其功能和材質都經歷了壹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開端的歷史意義不亞於1891年美國芝加哥機械師賈德森發明的拉鏈。工業文明推動的拉鏈是近代十大發明之壹,石扣的歷史意義與拉鏈非常相似。
中國人對玉情有獨鐘,視玉扣為吉祥之物。《後漢書·五行誌》記載:“光祿勛史館墻下有少年。如果妳看著他們,妳會得到壹個玉鉤。稱之為吉祥。”另壹部《神仙傳》描述了漢代的壹個趙女子,生來有鉤有拳,五指不能伸。有壹次,漢武帝打獵途中路過河間,“觀氣者說有個怪姑娘”,於是漢武帝召見她,趙的女人張開手,掌心緊握壹只玉鉤,故名“茍夫人”。這兩個例子從另壹個側面反映出,在漢代,先秦時期遺留下來的玉扣還在使用。隨著部落的征服、科技的進步和文化的進壹步融合,興盛於春秋時期的青銅扣逐漸取代了先秦時期的玉扣。主要原因是青銅具有壹定的韌性,當時的金屬冶煉技術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時間成本。從漢末到魏晉,青銅鉤逐漸被其他材質的帶扣所取代。
早期文獻中記載的鉤的使用和研究也是從漢代開始的。王逸的《鮮卑註》,魚潛和的《楚辭·鉤絡帶註》,高郵的《淮南子註疏訓》註等等。到了宋代,呂大臨不僅把六件鉤列入考古圖中,而且還標出了出土地點。曾到過晉國的宋代官員龍大元,著有《古玉圖冊》12插圖,並對鉤進行了實物研究。同代人胡在其《洞清錄》中,將鉤按工藝和造型系統地分為六類,並將傳說分為三代和秦漢兩個時期,為後世相關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清代吳大輝撰寫《古玉圖考辨》,用鉤對三幅圖進行了考辨。同朝的阮元寫了《雞骨寨鐘鼎彜器註》,其中有幾處帶鉤銘文,結論是“帶鉤皮具歷史悠久”。直到近代,王國維《考胡夫》記載:“欲知帶制,必從鞍制求之。”認為馬具起源於鞍部,也就是說,馬術鞍部是鉤發展的主要基因。包爾漢和馮佳還討論了“鮮卑國洛帶”的相關問題。王對鉤的介紹也在出土實物的基礎上作了比較研究。
在國外學者中,屬於阿勒泰語系分支的日本和韓國學者對起源於遊牧文化的鉤的研究有整體的了解。日本學者熊昌廣民不僅有系統的認識,還在其著作《帶鉤的學習》中引用了280多個不同風格的實例進行分析。藤田豐八、江上波夫、白鳥倉吉等日本學者也對“鮮卑國洛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與東北亞學者相比,歐美學者較少涉及這方面的研究。1966年,B·卡爾格倫在斯德哥爾摩《遠東博物館學報》第38期發表文章,介紹了兩位瑞典收藏家收藏的600多件中國古代鉤針藏品,並進行了壹定程度的分類研究。
二、貴金屬鑄造技術的傳播與部落遷徙的關系
早在兩河流域的高拉遺址(公元前4000年奧貝德末期),墓葬中就出土了大量金箔制成的戒指、花飾和月牙飾。這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頂峰,也是人類金銀工藝品的最早實物。後來,在穆斯卡拉穆杜墓(薩爾貢時代公元前2900-2370年前)出土了用細線雕刻的假發和金頭盔,體現了蘇美爾人高超的金屬制作技術。古埃及新王國時代第18任法老圖坦卡蒙的棺木中也出土了大量黃金隨葬品。由此可見古代地中海沿岸地區貴金屬冶煉和工藝美術的發展水平。此時黃河流域的先民還處於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陶器和巨石文化)。
中國商周時期的金銀器屬於初級階段。就在3000 ~ 4000年前的川西平原,突然出現了壹個與鄰國生活習俗大相徑庭的部落政權。他們以畜牧業為主要經濟形式;以鷹為圖騰,崇拜目光敏銳者;著裝為方便騎行和壹次拍攝的短裙;與用鼎和斧象征王權的殷商文化相比,其金面具和金杖與美索不達米亞政教合壹的信仰象征高度壹致。留下的青銅人像的身體特征被描述為大眼睛、高鼻子和胡須的民族特征。先進的金屬冶煉制造技術及其文明程度明顯高於周圍的農業部落。雖然這個消失得無影無蹤的神秘部落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從三星堆文化留下的諸多實物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外來文化基因都是古代人口遷徙帶來的。戰國晚期王維墓出土的《穆傳》講述了公元前10世紀下西洋到中亞的故事。書中記載“昆侖山”內有沼泉、虎、豹、熊、狼,還有大型巨石建築“黃帝宮”,與現在南疆昆侖山的物種分布和自然環境有較大差異,但與北疆阿爾泰山的景象高度壹致。先秦時期記載的周穆王下西洋不是官方的,這是不夠的。然後,舉以下例子進行對比分析。1948期間,前蘇聯考古學家魯登科在阿爾泰山地區發掘了壹批石墓。男性和女性的墓葬都塗有香料。它的手臂、大腿和軀幹上都畫有紋身:壹只貓尾巴上有翅膀的動物,壹只鷹頭獅,壹只嘴裏有角的鹿。隨葬品極為奢華,有大量的馬遺骸、馬具、盔甲、地毯、絨襪、木制品、角蛋白制品、毛皮、珠子和金器,還有豎琴、單面鼓、麻籽和假胡須。還有絲綢、玉器、漆器、銅鏡、青銅器等源自中原。
1976年,殷墟商人王武丁之妻傅浩墓出土大量新疆和田玉。由此可以推斷,西域與中原的商業往來自古就有。
對於青銅鉤在地理和空間上的孤立分析和比較,是值得後世專家學者商榷的。這類似於遊牧文化因缺乏文字傳承而被中原知識分子誤解。
第三,線束衍生設計對社會變革的影響
《史記·趙時嘉》:“趙武靈王說,費祎曰:今我將騎射胡夫以教百姓,而天下議論我。我能怎麽辦?”據記載,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主動吸收西北遊牧民族騎馬作戰的優點,進行“胡夫騎射”的軍服改革,大力發展騎兵及相關配套裝備的生產和研究,開疆拓土,實現稱霸。
《楚辭·招魂》:“晉作犀比。”也可以推斷,金制作了大量的中亞攤式鉤,被各行各業廣泛使用。
此外,顏師古在《漢書·匈奴傳》中註:“犀為胡岱之鉤,亦稱鮮卑,亦稱師比。總有壹件事,語重心長。”張炎也說:“鮮卑,郭洛取瑞獸之名,東胡易取。”“果洛帶”是北方遊牧民族使用的皮帶。因為鮮卑人以圖騰崇拜它,所以把它作為自己部落的名稱,鑄在皮帶上作為裝飾。
周時期,“贏家”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封為諸侯。公元前821年,秦莊公在與西戎部落的武裝對抗中獲勝,被周宣王封為西戎大夫,賜與羅達壹家居住的狗山(今甘肅隴南禮縣附近)。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騎兵護送周平東進,被封為岐山以西。從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應氏”後裔,善騎乘,百余年征伐,終於統壹中原。這裏有兩條重要的線索。壹個是善於管理養馬是古代影響戰爭勝負的重要條件。另壹種是東北亞的部落整合主要來自中國西北強大的混血。
內蒙古阿魯柴登匈奴貴族墓出土的鷹形金冠帶和秦國故地的許多雕虎、雕鷹、雕蛇等黃金制成的動物或獸類,從另壹個側面反映出西戎北地部落和相鄰的中山國出土的車簾、軛金鉤飾、金龍頭平衡帽,不僅在材料上更加精美奢侈,在器物的豐富性和造型的生動性上也是五彩繽紛。鳳翔馬家莊、永城秦宗廟遺址發現的秦都獸面圖案,鑲嵌有綠松石、金泡、經濟等飾物,極為精美。東勝市碾坊區西溝畔阿魯柴登匈奴墓地,多座漢墓出土的獸鬥金扣,是西北遊牧文化影響的重要佐證。從以上文獻分析,說明青銅鉤最早的使用者,從動物裝飾造型到挽具衍生品,都是以西北遊牧文化為主的擅長騎射的民族,而不是地理上保守的農業養殖者。
四、遊牧文化對青銅鉤的主要影響
從7000年到4000年前,隨著氣候的變化和波動,自然環境和生態條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條件也相應發生了變化。氣候變化所表現出來的氣溫和降水的變化,直接影響著水系、地貌、土壤、礦物等自然要素,決定著畜牧業和農作物的生長分布和發展布局。考古學家稱之為新石器時代,氣候學家稱之為全新世大暖期。在這個最適宜氣候的時期,人類文明有了質的飛躍。首先是沿赤道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美洲的瑪雅文明,其次是溫帶地區的古代中國。這些文明幾乎都是隨著氣溫的變化而得到提升的。
然而,位於赤道附近或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古文明相繼滅亡,世界文明的中心開始向北傾斜,移向中國,而中國大部分國土處於溫帶。在隨後的幾千年裏,古代中國保持了領袖地位,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後來工業革命從歐洲開始,世界文明的中心逐漸北移到歐洲和北美。
大約從公元前1世紀前半葉開始,北半球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馴化的野馬成為歐亞草原廣大地區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隨大流,無常居,騎馬劫人,忽來忽去...已經成為遊牧文化的象征。此時,以精湛的金屬冶煉和馴馬為代表的斯基臺人在歷史舞臺上嶄露頭角。他們的勢力範圍控制著西起黑海以北,東至伊犁河下遊的廣大地區。以及斯基特文化輻射帶來的興衰,覆蓋的地域範圍也是反復變化,時而擴大,時而收縮。其遺物和隨葬品中有大量的貴重金屬、武器、馬具和生活用品,其中有動物和野獸圖案的金器和青銅器更具代表性。
歷史上的斯基特王國(公元前7世紀下半葉至公元前3世紀上半葉),與春秋戰國至西漢時期同時存在。《史記》、《漢書》等東方文獻稱之為塞種或尖帽塞。西方古希臘文獻,亞述編年史,甲骨文,舊約都有不同程度的記載。特別是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公元前5世紀創作的《歷史》壹書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公元前7世紀後期,希臘詩人阿利斯泰爾的旅行詩《獨眼龍》詳細描述了中亞東部的部落情況:“受阿波羅的啟發,他旅行到了埃塞俄比亞人的領地。第壹,獨眼站越過了埃塞俄比亞人的領土;然後他們穿過獨眼龍到達守護黃金的獅鷲站。最後,他們穿越了獅鷲領地,也就是錫伯族(西伯利亞)。他們的領土延伸到海洋。”文中描述,希波利亞人居住的海濱極其寒冷,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意為“北海”。
現代學者證明,阿利斯泰爾的遊記不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埃塞俄比亞人”向“斯基特”講述了“獨眼龍”和“格裏芬”爭奪黃金的故事。獨角獸的懷疑論拼法是:“arimaspu,其中arima前半部分代表壹,spu後半部分代表眼睛。”位於塔裏木盆地東南部的伊遜城,因希臘史料《伊塞頓》而得名。所以既然埃塞俄比亞人也是遊牧部落,他們的牧場應該在伊犁,阿爾泰山以南,天山以北。這個道聽途說的話讓阿利斯泰爾相信了“獨眼龍集團”。塞爾維亞名字“前半部分是孤獨的,後半部分是守望者”正確拼寫為“孤獨的守望者”。這種語言差異造成的誤會,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早的例子。
阿爾泰山自古以來就盛產黃金。前蘇聯的考古學家在巴澤雷克發掘了5座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型墓葬,從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黃金制品,其中包括壹些帶有“獅鷲”形象的飾品。由此可見,阿爾泰山北部的巴澤雷克墓的主人應該就是傳說中的“獅鷲”。他們被稱為“黃金守護者”。戰國後期以來,隨著北方部落的日益團結和壯大,主要通過阿爾泰地區的古代遊牧部落,全面地、有組織地與中原文化發生了深刻的聯系。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壹個暫時的中心論點的推廣會受到周圍其他聯系的制約。世界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三位壹體,被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華文明逐漸從“中原論”轉向“地域類型學”是必然趨勢。在“壹元論”認知體系的“中原中心論”中,國內不少學者壹致認為,以青銅金屬為主的帶鉤起源於大陸春秋時期,主要在五霸相爭的地理範圍內。僅從風格和類型學上,他們就割裂了帶鉤在整個歐亞大陸發展變化的歷史原因。他們認為:“從西亞傳入的帶鉤大多以動物圖案裝飾為主,只有鉤背和扣柱,沒有紐扣。其鉤頭彎向鉤背,與扣柱同側。無論形制、紋飾、用法都與東周鉤不同,東周鉤的起源只能在中國找到。”這個觀點不全面。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青銅鉤融合了大量來自西北的遊牧文化。雖然很少有文字記錄他們過去的輝煌,但這些在山野咆哮的騎馬民族,通過使用獸族的徽記和帶鉤子的圖騰圖案,可以體現出他們與眾不同的裝飾圖案。通過對青銅鉤的進壹步研究,使春秋秦漢時期主流社會的審美趣味和文化傾向更加真實生動。
[參考文獻]
羅誠。斯克泰人的初步研究[J].世界民族,2003,(4)。
王。Hook簡介[J]。考古學報1985,(3)。
[3]——薛。關於斯基特文化的思考[J].歷史教學,2011,(1)。
[4]蕭冰。犀牛不如西伯利亞――從《楚辭二筆》中的鉤子談古代文化交流[J]。人文雜誌,1981,(1)。
[5]鐘高。歐洲和亞洲草原居民的角色轉變[J].西方研究,2004,(2)。
[6]王立波。新疆出土文物中的動物“組合”變形藝術[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