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歡迎妳來泉城濟南。您在濟南期間,我將接待您並為您提供服務。希望我的講解能讓妳在濟南玩得開心。今天我們要去濟南三大名勝之壹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園位於濟南市中心,南依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臨大明湖,占地約158畝。趵突泉公園是壹個以泉水為主的自然景觀公園。它是濟南72泉之冠,被譽為“天下第壹泉”。趵突泉又名門檻泉,是長水之源,已有2700年歷史。泉水常年保持在65,438+08攝氏度左右。趵突泉公園以賞春、觀魚、品茶、賞石、文化為特色。它以面積小,景色各異,幹凈安靜,古樸典雅而聞名。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這座白墻灰瓦、山勢出檐、車棚起伏的民族風格建築的大門,就是趵突泉公園的東門。大門中間的匾額上,三個金色大字“趵突泉”是郭沫若同誌於1959年題寫的。當我們走進大門時,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壹座面向大門的假山。妳知道我們為什麽要建壹座面對大門的假山嗎?這是壹種古老的造園手法,被稱為“障礙風景”法。也就是說,以山為主體,石頭靠門疊放,看似密不透風,成為公園入口處的壹道天然屏障,與石頭後面的溪流形成壹股循環水的趨勢,與公園內其他景物相隔離。這座假山的巖石全部采自濟南南部山區,其石材質量、顏色、質地均可與江蘇無錫的太湖石相媲美。假山下有壹洞穴,洞頂和洞口用大石頭,通過懸掛形成巨石懸掛的逼真壯觀的景色。洞壁上留有適當的縫隙,以利於采光和空氣流通。這是濟南的假山傑作,受到園林人的高度贊揚。
過了清峪橋,大家往前走,看到了這塊體態優美,紋理自然的龜石,高四米,重八噸。原由元代散曲大家張收藏。張熱愛自然山川,棄官歸隱,與猿、鶴、石為友。這塊龜石具有“皺、薄、透、美”的特點,所以我在這裏與它合影,以取長壽長壽之吉祥寓意。好,給大家幾分鐘時間合影留念。
請和我壹起走。現在我們來到馬跑泉。為什麽叫馬跑泉?相傳北寧抗金將軍關勝的戰馬是刨出來的,故名。相傳,關勝是梁山的農民起義將領,是的部將,濟南的連長。他勇敢且善於戰鬥。當金人入侵南方時,他拒絕投降,與金人進行了艱苦的鬥爭。在壹場激戰中,我失去了麥城,又渴又無水,非常難以忍受。他的戰馬在天空中嘶嘶作響,前蹄奮力刨著地面,泉水沖出地面。後來人們紀念這個春天,稱它為馬跑泉。
再往前,我們來到了舒元泉風景區。“舒玉泉”二字是已故濟南畫家關友生所作。“舒玉泉”壹詞的來源有幾種版本。壹種說法是,古時候人們常把女人的牙齒稱為“玉”,女詞人李清照也常因在此梳妝打扮而得名。另壹種說法是因為李清照有壹本《虞書集》;還有壹種說法來源於成語“漱枕流”,說的是奔湧的春光刷玉。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李清照紀念館,建於1979。紀念館兩側是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對聯。第壹副對聯是“大明湖畔,趵突泉,故居在垂楊深處”,描寫李清照故居所在地;第二副對聯“金石書集虞書,文采有先主遺”,是對她詞學成就的褒獎,也是對她的《虞書集》和《丈夫金石書序》的褒獎。大廳裏掛的“壹代詩人”牌匾也是郭沫若寫的。
李清照是南宋傑出的女詞人,名易安居士,濟南人。父親李是進士出身的文官,著名的歷史學家,母親也是的孫女,學識淵博,彬彬有禮。李清照從小就受到父母的影響、啟發和誘導。再加上她的才華和聰明,她熱愛閱讀,成為了當時傑出的作家。18歲,李清照嫁給了明朝宰相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婚後,夫妻倆互相扶持,相親相愛,寫詩作詞,學習金石學和書法,購買古代字畫。靖康之難後,北宋滅亡,金兵南侵,宋五代南渡,李清照夫婦被迫南下。途中,明成病死。晚年的李清照過著無助而漂泊的生活,在寒冷而悲慘的生活中度過了余生。李清照詞以靜康之難分,其早期詞作多描寫歌頌自然,贊美生命,恩愛夫妻,思念夫妻。比如“總記得西亭的夕陽,醉了也不知道回去的路。”總是玩到盡興而歸,卻輸給了朱峰泳池深處的泳池。為穿越而戰,為穿越而戰,開始壹場歐洲蒼鷺的海灘。(《如夢》);“踢秋千,起來調整雙手。在她身旁,薄薄的德掛著晶瑩的露珠,她胸前的汗漬滲透著薄薄的綢袍。見客人進來,襪子排上金釵滑落。且羞慚而走,倚門回首,卻聞青梅。”(《小絳唇》);“紅藕食玉,易解羅尚,獨上青船。誰送雲錦書,詞雁歸來,月滿西樓。花從水漂到水,壹種相思,兩處閑情。”(《李子幹》);“沒有辦法消除這種情況,只有皺眉,只有介意”;“不死,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後世的詞作多是抒發家國之恨,哀嘆自身命運。如“尋之,寒明,悲淒”(《慢聲》);“生為英雄,死為鬼雄。我仍懷念項羽,不肯過江東。”(夏日絕句)。李清照的文學創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被稱為“易安體”。如今有《李清照集》和《漱玉詞》兩個版本。
再往西,就到了金線泉。金仙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並稱為濟南四大名泉。“金線”的形成是由於兩岸泉水的相對流入和均衡的流動勢。當陽光照射到池底和平靜的水面時,會呈現出聚集的水線。金光閃耀如遊絲,忽隱忽現,隨波蕩漾,蜿蜒曲折。舊金線泉的“金線”很難看到,新金線泉的“金線”必須在水強、陽光照射角度合適的情況下才能看到。宋代著名作家曾鞏有幸在月光下看到了“金線”,而元代詩人元好問多次遊覽金線泉,卻未能如願,十分遺憾。
再往西走,我們來到了尚誌堂。尚誌堂,又名“金線書院”,因金線泉而得名。在古代,它指的是官方或私人收藏書籍和舉辦講座的地方。尚誌堂庭院種植廣玉蘭、紫玉蘭。每年早春,廣玉蘭花開,香氣四溢,所以尚誌堂院又叫玉蘭園。妳註意到院子裏的這塊太湖石了嗎?名為《待日峰》,原由張收藏。在高約1.5米的石身上,有許多由滿月或彎月形成的孔洞。每當明月高掛,石形和孔洞在月光下倒映在石池前的水中,更加精致美麗。
從尚誌堂往西,就到了羅源堂。羅源堂,前有大宅,鶴立雞群,梁柔美,黃瓦紅柱,氣勢磅礴。請看帖子上的詩句:“雲潤蒸,浪搖大明湖。”這句話是元代著名作家趙萌對趵突泉最好的寫照。
羅源堂北面的建築是峨影堂,是為了紀念虞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而建造的。愛嬰寺北面是三大殿景區。三大殿庭院中的花格鑲嵌著30多塊方形石雕,是歷代名人的傑作。特別值得壹提的是,院內這塊罕見的“雙禦碑”,記載了康熙三側、乾隆二側對趵突泉的題詩,標誌著趵突泉的地位。
我們現在已經來到趵突泉景區,站在來河橋上。來河橋原是壹座木橋,是明朝萬歷年間黎城縣令張所建。這座石橋是1956趵突泉公園開放時修建的。請擡頭看看這個紅漆木牌樓上的“彭山舊址”四個字,另壹邊是“得天獨厚的洞天福地”。相傳,過去人們把趵突泉的三股水柱比作蓬萊仙山,即神話中的三座神山:蓬萊、方丈、瀛洲。想爬蓬萊山求長生的人到處找。當他們來到趵突泉時,他們看到三個噴水口,看起來像山,無法攀登。他們幡然醒悟,意識到神仙的風景就在這裏,於是成立了“彭山舊跡”作坊。如果妳去春之東望荷亭茶樓,壹邊品茶壹邊賞春,妳會有“更加真切地滋潤春茶的滋味”的詩情。
趵突泉池呈長方形,東西長30米,南北寬20米,四周用石柵欄圍起來。俯瞰水池,壹片清澈的水,像鏡子壹樣清澈;三泉湧動,噴雪濺玉;勢如沸騰,聲如雷鳴;水草蜷曲,魚淺;綠葉和紅鱗相映成趣。歷代學者都對趵突泉留下了許多贊美之詞。比如元代散文家張,“踏平雪三尺,嘗盡雷四時。”能再現趵突泉全貌的,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濟南“家家泉水,家家掛在樹上”的獨特風景是如何形成的?濟南的泉水來自濟南城南、錦繡河北的廣大地區。這些地區的巖石是大約4億年前形成的厚厚的純石灰巖層。在這個石灰巖地區,地表有沖溝、槽,有漏鬥、洞穴、地下河、鐘乳石,便於大量雨水和地表水滲入地下。山區石灰巖層由南向北傾斜,坡度約30度,大量地下暗流影影綽綽地向濟南移動。就在大明湖的北面,地下的巖石變成了堅固的火成巖,大量的地下水在這裏流動,被火成巖阻擋,儲存起來,越積越多,水排不出去。我們必須找到出路。濟南老城區壹帶,地勢較低,有的地方甚至低於地下水的儲存面,於是地下水穿過地表奔湧而出,形成許多泉水。趵突泉是甜的,用來泡茶。顏色呈琥珀色,清香爽口。據說乾隆下江南時,帶著玉泉水出京,把趵突泉水帶到濟南飲用。
站在觀瀾閣上,可以看到閣前的石碑,上面刻著“趵突泉”四個字,是明代胡永宗所寫。如果妳細心的話,妳可能會發現“屠”字漏掉了上面的那壹點。亭後碑刻“第壹泉”為清代王忠林所作,碑刻“觀瀾”為明代張勤所作。泉池南面的水榭與漏窗,北岸的半壁廊與羅源堂相映成趣,形成壹副景象。
現在我們來到了滄源和白雪樓景區。滄源,原名“少滄源”,意為“大海的壹勺”。這裏曾是明代著名詩人李攀龍的閱覽室,“少倉”這個名字表達了人們向李攀龍學習的願望。明朝萬歷年間,按察使葉夢熊為紀念李攀龍,在滄源西側建了壹座“雪屋”。雪屋和滄源都修過幾次了。現在的滄源有三堂壹廊兩院,流水潺潺的溪流和園林,精致的亭臺樓閣,雕梁畫棟,五彩繽紛的塗料,名花異木,庭院中種植的盆景,形成了獨特的庭院風格。這棵“泰山松”蒼勁、雄偉、奔放,樹齡超過150年。是不可多得的齊魯風格樹樁盆景。園內人工打造的大型巖石盆景,造型自然,並配以羅漢松、紅葉、黑松等樹樁植物,給人以美的享受。
現在我們已經穿過楓溪區,回到了趵突泉公園的東門,今天就到這裏吧。解釋不當之處請見諒,並留下您的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