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籽玉很少,可以說是沒有了,但是市場上專營籽玉的店鋪越來越多。
目前,社會上正在興起繼瓷器收藏、字畫收藏之後的另壹種收藏熱潮——和田玉收藏。那麽,收藏和田玉要什麽呢?
在中國古代藝術的寶庫中,玉從新石器時代至今,已經延續了7000多年。玉早已深深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習俗,發揮著特殊的作用,發揮著其他工藝美術不可替代的作用,被打上了政治、宗教、道德、價值的烙印,被籠罩在神秘之中。
和田玉產於新疆和田地區的昆侖山。“* * *工不可觸周圍山,天歪,女媧用五色石補之。”這裏說的“無丘之山”是昆侖山,“五色石”是和田玉。
穆傳說中的下西洋被稱為“玉路”,是比絲綢之路更早的通往中原和歐洲的商路。周穆王帶著滿滿壹車彩色石頭回家,據說是西王母送給他的和田玉。
收藏和田玉的理由
大家都知道甘肅有個玉門關。玉門關是做什麽的?恐怕沒幾個人知道。完全是為了和田玉而設立的。由於和田玉被視為皇家珍寶,其開采和運輸都打上了皇家的烙印。玉門關是檢查和田玉進入內地的重要關口。當時,任何人未經許可,膽敢開采和運輸和田玉,都要以走私論處。直到1993,國家有關部門下達了開采和田玉的指標號,和田玉的開采才真正走上了市場化的道路。
在新疆博宇軒總經理柯長林看來,人的物質生活滿足了,精神生活當然不能缺少,而玉石迎合了這樣壹種心理。另壹個原因,恐怕是真正的好玉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收藏圈有壹種傾向,東西越少越有收藏價值。
從宮廷到民間,和田玉回歸了本來面目。想想那些形容玉的詞:潔白無瑕,純潔幹凈等等。,都是美好的願望,自然把人帶入純粹的境地。千百年來,和田玉已經成為中國民族性格和精神的載體,中國人性格的體現。收藏和田玉其實是壹種文化,壹種追求。
和田地區流傳著壹個美麗的傳說:壹位60歲的石匠過生日時,在雨荷河中撿到了壹大塊羊脂玉,並小心翼翼地將其切割成非常漂亮的玉美人。玉美人化作少女,拜老石匠為父,取名塔什古麗(玉花)。塔什古麗和老泥瓦匠的徒弟相親相愛,壹個當地惡霸趁泥瓦匠不在把塔什古麗帶走了。塔什古麗拒絕,惡霸用刀砍了她。她放出火花,點燃了惡霸的府邸,自己化作壹縷白煙,飛向昆侖山。石匠們得知後,騎馬追趕,沿路撒下鵝卵石,成為後人尋玉的礦苗。
和田玉收藏中的四大誤區
10元可以買壹塊和田玉“羊脂玉”,這樣的東西目前在新疆比比皆是。壹些路邊商店和旅遊商店打出很低的“羊脂玉”價格來吸引消費者的註意。專家表示,這都是在誤導消費者。
從業42年的中國玉雕大師、新疆寶玉石協會副會長馬金貴認為,隨著藝術收藏市場的不斷升溫,和田玉在很多收藏中逐漸受到愛好者的青睞,但有四個誤區需要註意。
第壹,古代不重要。古玉是收藏品種中的極品,無可非議。在中國玉器的發展過程中,清代乾隆時期是玉器發展的第三個高峰期。由於乾隆皇帝對和田玉情有獨鐘,清代玉器加工業大為發達,造型圖案、款式品種、雕刻技藝都超過了前期,尤其是仿古器皿、人物、花鳥、學習用文具、山景盆景等。壹些精美的產品非常精致和巧妙。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古玉基本都收藏在國家博物館,民間少見,看到的壹般都是贗品。此外,玉的價值衡量在很大程度上是重材料和重工業。因為壹塊優秀的原材料是很難找到的,壹個雕刻大師也是嘔心瀝血制作出來的,兩者的結合創造了完美,產生了價值。
二、重色不重。羊脂玉是和田玉中的極品,像羊脂壹樣,白潤,油潤,溫潤,細膩。白石多,不能認為白石就是玉,也不能認為白色至高無上,醜陋不堪。石頭和玉的區別在於石頭沒有玉的屬性。壹塊好的和田玉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顏色、潤、凈。外觀壹致是和田玉的美德。
第三,皮膚重不重要。近年來,在收藏品市場上,很多藏友癡迷於和田玉奇妙的皮色,如磚紅色、橘皮色等。雖然這些膚色很好很稀有,但是要看生長在哪裏,用什麽材質做的。首先要認識到我們愛玉愛玩,以玉為基礎,但是膚色不好又有什麽用呢?好的和田玉如果皮料好,錦上添花,會增加其稀有性。重皮輕質是本末倒置。從收藏、增值、保存的角度來看,沒有品質的原料只有沒有收藏價值,無法增值。
第四,重料不重。“玉不是工具。”玉雖然珍貴,但只有做好了才能顯示出它真正的價值。也就是說,藝術品的附加值是在玉的原有價值上增加的。但現在壹些藏家壹味追求原材料的品質,忽略了雕塑家的優劣和設計流派的文化內涵。作為收藏品,必須具有壹定的收藏價值、深厚的文化內涵、精湛的藝術表現和精湛的雕刻技藝,是收藏品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新疆和田玉交易中心投資人馬認為,當代和田玉的收藏首先要區分什麽是商品,什麽是作品。商品是可以重復生產的大眾消費品,沒有藝術靈魂。而壹幅好的作品,體現的是制作者的文化知識、藝術素養和雕刻技藝。同時,他認為,與其他藏品相比,8000多年歷史的和田玉的價值還遠遠沒有體現出來,收藏前景非常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