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博物館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光復路6393號,集文物收藏、收藏、研究、展覽、教育、服務於壹體,館藏青銅器、古錢幣、陶瓷、古書畫、碑刻、郵票及各類工藝品20余萬件。以下盤點雲南省博物館收藏的20件珍品。
這件陶罐長12.6厘米,寬9厘米,高12厘米。用沙和灰陶做成母雞形狀,蹲著。嘴巴兩邊各有壹個泥泡,看起來像玉米;全身用虛線裝飾,象征羽毛;背部和尾部飾有三排胸釘圖案作為雞翅。大墩子遺址出土了雞、牛、羊、豬的骨骼。除了馬,六種動物幾乎都有,說明當時家禽養殖業發達,雞形陶罐是原始造型藝術中家禽的反映。1972出土於雲南省魏初市元謀縣大墩子遺址,現藏雲南省博物館。此壺構思巧妙,制作精美,造型優美。是原始社會不可多得的藝術傑作,是雲南新石器時代最具代表性的陶器。
這件青銅禮盒高43厘米,長76厘米,是戰國時期古雲南用青銅材料制成的禮器。其造型由兩頭牛和壹只老虎巧妙組合而成。這件青銅器是雲南較大的壹件青銅器。其特殊的組合造型,使得整個青銅表殼重心穩定,大小和諧,運動均衡。壹只強壯的公牛為主體,牛的四條腿為案腳,牛的背部為橢圓形案,壹只老虎在撲騰。有壹只悠閑的小牛站在大牛的肚子下面,頭尾微微露在大牛的肚子外面,說明大牛為了小牛犧牲了自己的保護。1972出土於雲南省玉溪市江川縣李家山24號墓,現藏雲南省博物館。該器造型奇特,構思新穎,既有中原四足案的特點,又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具有很大的藝術欣賞價值。它是我國青銅藝術品中的傑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寶,是國寶。
這個裝置的高度是34.5厘米,蓋子直徑是16.6厘米。對象以壹頭肥胖而矯健的“高封牛”為中心,有巨大的角和脊,周圍是老虎和鹿。牛是雲南人飼養的主要牲畜,也是肉類的主要來源,代表財富;威武兇猛的老虎是雲南人崇拜的對象,象征著權力;輕盈矯健的小鹿比喻和平寧靜的主題。腳的概念更是獨特,以三個跪著的俑為腳,這些青銅俑用手和頭支撐身體。看似龐大的身軀與精致的跪俑形成鮮明對比,危在旦夕,誇大了貝殼容器的主人擁有“龐大”的財富。1972出土於雲南省玉溪市江川縣李家山22號墓,現藏雲南省博物館。這三種動物都是用失蠟法結合圓雕鑄造而成。線條流暢,造型生動,在相互對比中表現出憨厚的牛、威武的虎、溫馴的鹿的特點。在迄今發現的所有青銅貝中,這種足是珍貴的。
這口銅棺重2571公斤,長2米,寬0.62米,高0.64米,厚1.2厘米,棺壁兩側布滿回文圖案。棺蓋外觀鑄有鷹、燕、虎、豹、豬、鶴等圖案。棺蓋是兩塊蓋板,兩塊蓋板組合成人字形,棺蓋上的蓋是屋頂形。棺材底部的四個末端有支撐角來支撐棺材離開地面。除了象征墓主人身份和權力的1豹頭青銅杖外,棺內還有大量青銅器皿和其他隨葬品。其中,武器有青銅矛和劍;生產類別包括銅鋤、銅桿、銅鐮刀、打緯刀、卷布軸等。家用電器有銅杯、豆子、勺子、湯勺、筷子。樂器有銅鐘、銅鼓、銅葫蘆笙等。此外,還有兩座青銅房屋,以及青銅豬、牛、馬、羊、狗、雞。1964出土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劉暢鎮大博納村,現藏雲南省博物館。這口青銅棺材由青銅制成,工藝精湛,花紋細致,設計精美。不僅保存完整,而且是省內出土最大的青銅器,全國罕見,反映出當時的青銅鑄造水平已經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此器高38厘米,蓋徑30厘米,銅鼓形,有底有蓋。有八個人腰上刻著有線狩獵圖案。他們腿上綁著寬帶,腰上綁著,手裏各拿著壹件武器追逐野獸。蓋子上鑄了52個數字和1頭豬和1只狗。鼓面中央有1對蛇形盤繞的圓柱,1只老虎站在圓柱頂端。在柱的右邊和前面是三個裸體的人,他們被綁在手臂後面或戴著鎖枷,作為祭祀用的祭品。騎在四人肩上的1貴族婦女,可能是主持祭祀儀式的女奴主。兩邊還有1鼓。1955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石寨山1號墓,現藏雲南省博物館。此器反映了古滇神秘的祭祀文化,真實再現了古滇殺人祭神的場景。它是目前所見到的唯壹壹座殺人祭祀柱的青銅雕塑,細致逼真地再現了雲南社會生活的重大事件。它不僅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且堪稱“青銅鑄造的無聲史書”,是國寶級文物。
這套編鐘被命名為王典編鐘,因為它與王典的印章在同壹個墳墓中出土。大小不壹,每件的花紋基本相同,最大的40.3厘米高,最小的29.5厘米高。鐘體呈瓦形,上寬下窄,頂部有半圓形按鈕,瓶口扁平;鐘面兩側鑄有四條龍紋,相向而行,拖尾卷尾。喇叭口飾有蛇紋和方格紋。編鐘上雕刻的龍與中原文化中的龍是壹樣的,只是它的身體是壹條蛇。這說明中原與雲南的文化交流壹直很頻繁,雲南王接受了中國文化的代表——龍,並將龍的形象鑄在編鐘上。蛇是雲南常見的動物,有“那曼蛇種”之說。人們視蛇為自己的圖騰保護神,可以作為雲南的象征。最好的例子就是把雲南王的印章鑄成蛇的形狀。龍頭蛇的組合是雲南本土文化與中原文化相結合的體現。滇王墓中的編鐘既顯示了墓主人的高貴地位,也反映了滇王喪葬儀式對中原傳統禮樂制度的服從和重視。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石寨山6號墓,1956,現藏雲南省博物館。這套王典編鐘造型規整,裝飾華麗,尊貴非凡,體現了中國傳統禮樂制度對滇國的影響。它不僅是古滇的“王者之聲”和“廟堂之樂”,也是古滇人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是迄今為止唯壹在滇出土的有龍紋的樂器。
這個裝置高50厘米,直徑25厘米。經考古鑒定為西漢時期的器物。這個裝置是壹個典型的束腰圓筒,底部是平的,下面是腳。腰部兩側飾有虎形耳朵,老虎向上攀爬,無論是整體造型還是細節都非常逼真。老虎向上爬,張著嘴咆哮,尾巴垂下來,就像兩只真正的老虎附在身體兩側。器皿蓋上有四頭壯牛圍繞中心逆時針轉動,中央有壹個帶圓柱柄的托盤,托盤上有壹個騎士騎著高馬的形象。四頭牛交錯排列,在封面平面上逆時針行進,每頭牛卷曲兩角,力量強大。1956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石寨山10號墓,現藏雲南省博物館。此器皿采用鑄造、焊接、貼金等工藝,極大地豐富了器身的造型。這是壹個典型的腰束圓柱殼存儲容器。以劍鎏金騎手的形象,表明墓主人生前擁有極高的權力和地位,從中可以看出神秘的古代“滇國”文明的輝煌,是壹件國寶級文物。
這個裝置的高度為65.8厘米,底部直徑為45.2厘米。它是由兩個鼓焊接和鑄造而成的。上鼓蓋單獨制作,通過活動扣與鼓身連接,下鼓與底部焊接鑄造。該裝置在上鼓腳焊接4只臥鹿,下鼓腳焊接4只臥牛,軀幹與腰部之間有4個繩耳。封面上有三個人扛著鑄就的長劍立體狩獵場景。其中兩個騎著馬,左手牽著韁繩右手拿著武器,騎著馬殺1跑鹿。有1人被黃金覆蓋;另有1人站在掩護中央,雙手持長兵器(已傷殘),試圖再殺壹只1鹿。這個人前後有1只狗,試圖撲向兩只鹿。兩位騎士的馬下還有1兔子和1狐貍。兩個鼓都覆蓋有凹版線。有11只犀鳥展開翅膀朝同壹個方向飛來。腰部是狩獵圖,分為四部分,分別描述獵人持矛狩獵野豬、鹿的場景;腳下是各種動物互相爭鬥的場景,被闊葉植物分成4組。下鼓由7只飛鳳組成;腰部描繪了各種動物和植物,也分為四個部分,包括虎與牛之間的戰鬥,虎與豬之間的撕咬,鹿與鷹。1956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石寨山71號墓,現藏雲南省博物館。這個容器是唯壹壹個表現狩獵場景的疊裝鼓形殼容器,蓋子上的圓形雕刻場景與鼓上的凹版圖案完全壹致。無論是器物的造型、紋樣的組合與布局,還是裝飾紋樣的雕刻技術,都相當成熟,對研究石寨山文化的貯貝器、雲南的人口構成、生態、動物群都有重要意義,是國寶級文物。
這個鼓高46厘米,直徑68厘米。鼓面飾以太陽紋,外分14芒和5暈,飾以各種幾何圖案。這件銅鼓最引人註目的是胸前裝飾的船紋記錄了壹場盛大的祭祀活動。船上很多人都是巫師,槳手,舵手等等。大家各司其職,四艘祭祀用的船由柱子上高掛花紋的船打頭,然後繞著銅鼓順時針航行。鼓胸飾以船紋,共4組,每組船示4-5人,人物頭上有羽冠;腰鼓上裝飾著牛、鳥、舞者等。,圖案生動自然;四只耳朵裝飾在胸部和腰部之間。1919出土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阿章寨,現藏雲南省博物館。此鼓造型端莊,鑄造精細,裝飾華麗,光澤不銹,規整流暢,具有濃郁的雲南地域文化特色。它是雲南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銅鼓,代表了石寨山銅鼓的最高成就,是國寶級文物。
燈高42厘米,小雕像燈是壹個赤裸的男性小雕像,跪坐在地上,頭上和手上各有壹個燈盤。它實際上是由兩個手臂,壹個軀幹和壹個頭部組成,分別鑄造,然後組裝在壹起。1986出土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個舊市黑馬井古墓葬,現藏雲南省博物館。此燈鑄造精美,從人物面部表情來看,具有明顯的地方民族特色。它是西漢漢文化與雲南本土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屬於漢代精品銅燈。
母璽起源於漢代,盛行於魏晉。小海豹可以嵌套在大海豹裏,所以叫母海豹。此主印高約1.5厘米,長約1.8厘米。大印為“孟騰之印”,小印為“孟騰”。字跡清晰,封印法雅馴服。由於銅的氧化作用,母印中嵌入的二印和三印無法提取,無法看清其當時的形制和文字,於是工作組將其帶回省博物館,試圖將其分離,可惜音信全無。與銅印同時出土的有壹枚布幣、壹枚銅帶鉤、五枚銖幣、陶俑、瓦片、雜器等。劉備死後,南鐘氏造反,丞相諸葛亮平定了南方的動亂,留下了孟獲的傳奇。1955這幅王嘉良在雲南省昭通市東郊二平寨的照片,現藏於雲南省博物館。這枚青銅印章制作精美。母印上部有立體紐扣,造型精致生動。它的主人孟騰可能是華南將軍孟獲的壹員,是華南孟姓為代表的西南地區人民逐漸融入中華民族的壹個有價值的證明。
這張圖縱向96.5 cm,橫向46.3 cm。這是壹幅絹本水墨作品,描繪的是深秋的景色。淩雲出的群山,清澈的溪流,突兀的巨石,長長的松樹,點綴著尋親的貴胄,盡顯呵護林泉的優雅。畫框的右上方,有作者的楷書“郭大臣”,應該是按照畫院的順序寫的。傳世,現藏雲南省博物館。這幅畫筆法細膩,構圖工整。應該是在早春畫之前畫的。它是郭現存的壹幅早期作品,代代相傳。是難得的宋代名畫佳作,國寶級文物。
郭(約1000-1090),合陽(今河南溫縣)人,北宋傑出的畫家和畫論家。他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遊歷海外,以畫聞名。熙寧元年,被召入畫院,後任翰林。景觀老師法立成創作了壹種卷雲形狀的畫筆,後來被稱為“卷雲”。郭在繪畫理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理論集中體現在《林誌》壹書中。
這只金翅鳥名叫“哥魯達”,被視為大理的守護神,是佛教八大神龍之壹。據說金翅鳥以前很兇,吃龍,後來皈依了佛教,成了佛教的守護神。此器為鍍銀金制,高18.5cm,重125g,鳥的頭飾、冠、頸、尾羽怒放,呈火焰狀,頸細長,翼向內卷飛,爪尖利,立於蓮座之上;雕刻的火焰背光插在尾部和車身之間,用5顆水晶珠子裝飾。1978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西北崇聖寺第三塔主塔頂部出土,現藏雲南省博物館。此器皿渾圓,充滿活力,選材獨特,構思巧妙,造型生動有趣,制作工藝精準。可謂精美絕倫,代表了大理金銀器工藝的高超水平,揭示了佛教民族化、地域化的進程。是雲南佛教藝術最具地方特色的神器,堪稱中國古代瑰寶,國寶級文物。
“阿育葉”出自《南詔傳》,又名“真觀音”,是佛教傳入南詔、大理後的壹種獨特觀音。這座雕像高29.5cm,重1135g。出土於大理崇聖寺千尋塔,是大理國時期最重要的文物之壹。雕像高髻,頭戴佛冠,身穿裙子,腰系花形腰帶,赤著腳。腳下有兩個方榫。船形背景燈,銀色鏤空,內有蓮花紋,外分別有優洛伯紋、朱利安紋、火焰紋。1978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西北崇聖寺第三塔主塔頂部出土,現藏雲南省博物館。這座雕像由純金打造,面容姣好,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和地方特色。被認為是最早傳入雲南的觀音像,也被稱為“雲南福星”。它是已知最大的宋代純金佛像,也是大理最珍貴的佛教藝術瑰寶和民族文物。
阿城佛,也被稱為“不朽的佛”,生活在五方佛東部。他就是早期大乘經典中主持東方凈土的佛。他象征著如來的大圓鏡智慧,能喚醒人的本性,使人從世間煩惱中解脫出來。此阿城大佛為純金打造,高8.5 cm,重1.20g,發髻溫潤,波浪發,身著齊肩大褂。左手禪定封印,右手垂於膝前,掌心向內魔法封印。1978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西北崇聖寺第三塔主塔頂部出土,現藏雲南省博物館。此圖整體造型屬於中原風格,而細水波紋頗有巴基斯坦斯瓦特風格,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此像高10.8 cm,由玉觀音像、基座、銀背景燈三部分組成。觀音像青白色,頭戴皇冠,頭戴花環,右手穿綾,左手坐著,垂目,斜倚著。座位的上部被挖空成山的形狀,下部是填石的形狀。背光以火焰條紋和金銀花圖案裝飾,中央為鋸齒形太陽條紋。1978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崇聖寺主塔被發現,現藏雲南省博物館。這尊觀音像造型典雅,保存完整,雕刻精美。它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玉觀音造像之壹,體積較大,在玉器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這幅畫長75厘米,寬56厘米。它用絲綢著色。它描述了晉代著名書法家王徽之下西洋去拜訪人物畫家戴奎時,被沿途美麗的雪景所吸引。他壹路走得很慢,享受了很久。直到夜幕降臨,他才到達目的地,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在畫的右上方,黃寫道:“作於九年正月,題於二十五日。大傻逼80歲,是他81的晚年傑作。在圖片的頂部,有山峰。在山的壹側,村舍星羅棋布,村莊卻空空蕩蕩。下面是蜿蜒的小溪。畫中樹木的枯枝故意留白,表現的是尚未融化的雪。山石疊嶂,結構復雜,但勾筆簡約,只用石根的壹點筆墨,空靈灑脫。雖然這幅作品上畫的筆墨不多,但我刻意看到了層層山巒,使得畫面非常豐富。雖然只有小船和遠處的山村,但畫得更寫實;但是整個背景,空間,內容都很豐富。這正是壹個方面。傳世,現藏雲南省博物館。這幅圖簡單而深遠。畫中運用了接地氣如雪的藝術手法,用簡單的筆墨勾勒出層次感很強的遠山,以淡墨染底。它以寥寥數筆,生動地表現了雪後群山的雄偉景色,體現了黃高超的繪畫技巧。這是黃難得的傳世佳作。
黃(1269—1354),江蘇常熟人,人。擅長畫山水,成就卓著。他的作品有兩面:淺絳和水墨畫。淡絳山水豐潤圓潤,水墨畫山水瀟灑,筆法灑脫,境界崇高。
此器高11.5厘米,底徑11厘米,重320克,出土於雲南穆氏合葬墓。該裝置呈半球形,由壹片形似蓮花花瓣的薄金片組成,內外四層。皇冠上鑲嵌著紅、藍、綠、白等20多種顏色的寶石。冠頂插有壹個如意鑲嵌的寶石發夾,沿冠簪兩側插有壹對紅寶石和藍寶石。1963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穆氏墓出土,現藏雲南省博物館。這頂曾為諸侯所用的金冠,體現了錘打、雕刻、鏤空、鑲嵌、焊接等多種工藝,充分體現了明代黃金制作的高超水平。
這個裝置高6.6厘米,長22.3厘米。它描繪了壹條綠色蛞蝓,長著長長的觸角,橫臥在壹卷卷蔬菜的葉子上。口部有白色象牙的鍋掉在地上,蓋子掉了下來。大白菜生機勃勃,葉片上的葉脈雕刻清晰,潤澤潤澤,生意興隆。葉子上的螞蚱有著藍色的翅膀,兩條堅實有力的後腿,尤其是頭上的兩條觸須細如發絲,上上下下看起來精致靈動。因為象牙的密度很高,所以很難給它上色。但是,很難想象,這種象牙雕刻的大白菜、白菜,和真的壹樣栩栩如生,直到今天依然鮮艷明亮,絲毫不褪色。欣賞這件藝術品,可以使人在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片刻的寧靜和閑適。傳世,現藏雲南省博物館。此器造型典雅,刀工精湛。是體現北京特色的牙雕工藝品。它充滿了濃郁、寧靜、閑適的田園氣息,讓人在田園情趣中感受到勃勃生機。它是壹件極其珍貴優雅的東西。
20世紀初,小提琴傳入中國。當時中國的音樂教育剛剛興起。壹些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大師來中國表演,激發了許多年輕人學習小提琴。聶耳正是在這個時期了解了小提琴,並產生了興趣。1930年,聶楚兒來滬打拼;1931開頭,他用賺來的錢買了這把小提琴。聶耳的小提琴雖然做工和用料都不精致,但他用它譜寫了《義勇軍進行曲》等多首愛國歌曲,在民族危亡之際喚醒了國人的民族意識,其精神價值是無限的。後來,他的家人和朋友將聶耳的遺物,包括這把小提琴,捐贈給了雲南省博物館。這把小提琴是聶耳買的第壹把小提琴,也是第壹把演奏外國歌曲的樂器,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