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褒禪山記》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歸途中遊覽了褒禪山後,以追憶形式寫下的壹篇遊記。該篇遊記因事見理,夾敘夾議,其中闡述的諸多思想,不僅在當時難能可貴,在當今社會也具有極其深遠的現實意義。?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更成為世人常用的名言。遊褒禪山記文言文翻譯及註釋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遊褒禪山記文言文翻譯及註釋資料,僅供參考。
遊褒禪山記文言文原文
遊褒禪山記
作者: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huā)山(褒禪山,舊稱華(花)山,位於安徽巢湖市含山縣城東北7.5公裏),唐浮圖(1)慧褒始舍於其址,而(2)卒葬之;以故(3)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4)者,褒之廬冢(zhǒng)也。距其院東五裏,所謂華(huā)山洞(5)者,以其乃華(huā)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pū)道(6),其文(7)漫滅,獨(8)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huā)?如?華(hu?)實?之?華(hu?)?者,蓋音謬也(9)。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10),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11)五六裏,有穴(xu?)窈(yǎo)然,入之甚寒,問(12)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余與四人擁火(13)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14)愈奇。有怠(15)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16)余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壹,然視其左右,來而(17)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18)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19),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20)明也。既(21)其出,則(22)或咎其欲出者(23),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24)余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25)深而無不在也。夫(27)夷以(26)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28)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有誌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誌與力,而(29)又不隨(30)以怠,至於(31)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xi?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32)至焉,於人(33)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誌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34)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35)!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36)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37)也哉!此所以(38)學者不可以(39)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40)蕭君圭君玉,長樂(41)王回深父(fǔ),余弟安國(42)平父(fǔ)、安上純父(fǔ)。
至和元年(43)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遊褒禪山記文言文註釋⑴浮圖:梵(f?n)語(古印度語)音譯詞,也寫作?浮屠?或?佛圖?,本意是佛或佛教徒,這裏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詞活用作動詞,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這裏指山腳。
⑵而:連詞,並且。卒:死,去世。之:指褒禪山麓。
⑶以故:因為(這個)緣故,譯為?因此?。名:命名,動詞。禪:梵語譯音?禪那?的簡稱,意思是?靜思?,指佛家追求的壹種境界。後來泛指有關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禪師、禪子、坐禪、禪房、禪宗、禪林、禪杖等。褒禪,慧褒禪師。
⑷慧空禪院:寺院名。廬冢(zhǒng):古時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師長,在他們死後的服喪期間,為守護墳墓而蓋的屋舍,也稱?廬墓?。這裏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蓋的屋舍。廬:屋舍。(壹說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墳墓。禪院:佛寺。
⑸華山洞:南宋王象生《輿地紀勝》寫作?華陽洞?,看正文下出應寫作?華陽洞?。以:因為。乃:表示判斷,有?為?、?是?的意思。陽:山的南面。古代稱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陽?,山的背面、水的南面為?陰?。名:命名,動詞。
⑹仆道:?仆(於)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⑺文:碑文,與下文?獨其為文(碑上殘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滅:指因風化剝落而模糊不清。
⑻獨:唯獨,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這裏指的是碑上殘存的文字。猶:還,仍。
⑼今言?華?(huā)如?華(hu?)實?之?華(hu?)?者,蓋音謬也:漢字最初只有?華(huā)?字,沒有?花?字,後來有了?花?字,?華?花?分家,?華?才讀為hu?。(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華?的古音而寫的今字,仍應讀huā,而不應讀?華(hu?奢侈、虛浮)實?的hu?。按,這裏說的不是五嶽中的?華(hu?)山?)。言:說。蓋:承接上文,解釋原因,有?大概因為?的意思。謬:錯誤。
⑽側出:從旁邊湧出,記遊:指在洞壁上題詩文留念。
⑾上:名詞活用作動詞,向上走。窈(yǎo)然:深遠幽暗的樣子。
⑿問:探究,追究。深,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深度。則:副詞,用於判斷句表示肯定,相當於?就?。窮:窮盡。
⒀擁火:拿著火把。擁,持,拿。以: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
⒁ 見:動詞活用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⒂ 怠:懈怠。且:副詞,將,將要。
⒃ 蓋:表猜測的發語詞,大概。尚:還。不能十壹:不及十分之壹。不能:不及,不到。
⒄ 而:表遞進的連詞,並且,而且。
⒅ 則:表假設的連詞,那麽。至:動詞活用作名詞,到達的人。加:更,更加。
⒆ 方是時:正當這個時候。方:當,正在。是時:指決定從洞中退出的時候。
⒇ 以:相當於?而?,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明:形容詞或用作動詞,照明。
(21)既:已經,?以後。其:助詞。
(22)則:副詞,就,便,表示前後兩事緊密相承或時間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責怪。其:那,那些。
(23)其:第壹人稱代詞,指自己。而:連詞,表結果,以致,以至於。不得:不能,極:盡,這裏有盡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夫:這,那,指示代詞。
(24)於是:對於這種情況,因此。焉:句末語氣詞。
(25)之: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譯。得:心得,收獲。
(26)以:因為。求思:探求、思索。而:連詞,表遞進,而且。無不在:無所不在,沒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問題廣泛全面。
(27)夫:表議論的發語詞。夷:平坦。以:連詞,表並列,而且,並且。則:表假設的連詞,那麽。
(28)而:可是。觀:景象,景觀。險遠,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29)而:因而。焉:兼詞,相當於?於此?。
(30)隨:跟隨(別人),?隨?字後面省略?之?。以:連詞,表結果,以致,以至於。
(31)至於:這裏是抵達、到達的意思,不同於現代漢語用在下文開頭,表示提出另壹話題。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昏惑:迷亂。以:連詞,表目的。相(xi?ng):幫助,輔助。
(32)以:相當於?而?,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焉:兼詞,相當於?於此?。這壹句在?焉?後面省略了?而不至?。
(33)於人:在比如人(看來)。為:是。
(34)其:加強反問語氣的副詞,難道。孰:誰。
(35)得:心得,收獲。
(36)謬其傳:把那些(有關的)傳說弄錯。謬,使?謬誤,把?弄錯。莫能名:不能說出真相(壹說真名)。
(37)何可勝道:怎麽能說得完。勝,盡。
(38)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謹慎取舍。
(39)以:以(之),因此。悲:嘆息
(40)廬陵:現在江西吉安。蕭君圭,字君玉。
(41)長樂:現在福建長樂。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純父?的?父?同。
(42)王安國,字平父。王安上,字純父。
(43)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號。臨川:現在江西臨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寫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後在謄寫時才把姓名寫出。根據書稿編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樣。[1-8]
遊褒禪山記文言文翻譯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裏築室居住,死後又葬在那裏,因此後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當初慧褒和尚墓邊的廬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裏,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壹百多步,有壹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現在將?華?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壹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裏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裏,有個幽深的洞穴,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聽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懶於前進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壹,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享盡遊洞的樂趣。
因此我便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大都能有所收獲,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問題深遠而廣泛全面。道路平坦距離又近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道路艱險而又偏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沒有意誌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誌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誌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輔助,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心誌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還有誰能譏笑他嗎?這就是我得到的收獲了。
我(返回)到那倒在路上的石碑時,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取舍的原因了。
(同遊的)四個人: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氏王安石記。
遊褒禪山記創作背景從文章後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字樣,據此可知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趙禎)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寫的。當年4月,王安石從舒州(今安徽潛山縣)通判任上辭職,在回家探親途中遊覽了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作者敘述他和幾位同伴遊褒禪山所見到的景物,以及遊山經過,並以此為喻,說明要實現這大理想,在研究學問上要?深思而慎取?。我們知道,王安石是主張變法的,青年時他就有誌於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政策。但他也認識到,改革不可能壹帆風順,必將遇到重重阻礙,要成功,?誌、力、物?缺壹不可,但?物?與?力?不可強求,壹個人要想為社會有所貢獻,我們能做的只有?盡吾誌?。?盡吾誌?思想正是王安石後來百折不撓實行變法的思想基礎,也是他文章應?有補於世?、?以適用為本?思想的具體體現。
遊褒禪山記作品賞析該文寫於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與他的兩位朋友和兩個胞弟同遊褒禪山後所寫。這是壹篇記述與議論相結合的散文,與壹般遊記不同,獨具特色。全文按照記敘和議論的層次,可分五段。
從篇首至?蓋音謬也?。記述褒禪山命名的由來。文章開頭緊扣題目,開門見山地先說明褒禪山又叫華山之後,接著追述之所以命名為褒禪山,是因為唐朝有壹個名叫慧褒的和尚,壹開始住在華山之下,死後又葬在華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禪。作者由遠及近,當追溯了褒禪山命名的由來之後,就把筆墨轉向眼前所見的慧空禪院上來。說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禪院,就是當年慧褒禪師居住的房舍和墳墓之所在。因為這畢竟是壹篇遊記,所以當寫到慧空禪院之後,便以它為基點,重點突出地來記敘褒禪山的名勝華山洞。?距其院東五裏,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這三句,說明華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來。接著又寫距華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況。?其文漫滅?壹句,從字面上來看,是說由於年代久遠,字跡已經模糊不清。其實,也是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識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於糾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誤讀為?華實?之?華?的錯誤。之所以要糾正今人讀音的錯誤,又旨在為下文發表感想和議論設下張本。
從?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至?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記敘遊覽褒禪山後洞的情形。這段承接第1段華山洞的方位和命名,進壹步分別就華山洞的前洞和後洞加以敘寫。前洞,?其下平曠,有泉側出?,雖有美景而不險絕,?而記遊者甚眾?,不足以遊,所以壹筆帶過。而後洞與前洞相比,則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樣平坦廣闊,遊人舉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裏?的幽深之處,需要花費氣力才能到達,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歡遊覽的人,也不能窮盡它的盡頭。然而惟其險絕,才有奇觀。因而便引起了作者與同遊者的極大興趣。於是他們拿著火把走了進去,走得越深,行進越艱難,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進的艱難與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遊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來的人說:?不出去,火把就要燒光了。?這麽壹說,大家就隨著他壹起走了出來。壹旦走出洞後,作者卻深有感慨,慨嘆自己所到達的地方比起喜歡遊覽的人,還不到十分之壹,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題字留念的人已經很少了。如果再往深處走,到達的人就更少了。這說明沒有大誌而畏於艱險的人,是不能夠深入險境而窺視到異觀的。因而又回顧自己在洞裏還沒有出來的時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繼續前進的,只是聽了倦怠者的話,隨著走出洞來,而不能極盡遊覽之樂。目的不達,滿腹憾恨之情溢於言表,由此可見作者不畏艱險的積極進取精神。
從?於是余有嘆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寫未能深入華山後洞所產生的感想和體會。這段開頭?於是余有嘆焉?壹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調,為展開議論作了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轉折。行文先從古人的行事說起,而後又回到遊覽風物上來,加以發揮議論。就古人來說,他們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都有所得,這是因為他們對事物觀察思索得深切,而沒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稱引古人,是為了借古鑒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須具有古人那種探索的精神。但事實上,並不是人人都具有這種精神的。就以遊覽風物來說,?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這種現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現。而天下的奇異雄偉、異乎尋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險遠之處,人們卻又很少能夠到達,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異觀了。那麽怎樣才能看到奇景異觀呢?作者進而又從三個方面加以論說。壹是?非有誌者不能至也?。這裏強調了壹個?誌?字。只有胸懷大誌,才有可能到達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誌,不隨隨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這裏又強調了壹個?力?字。這個?力?,是指氣力。如果氣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樣,也是不能到達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誌和氣力,而又不輕易地倦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裏又強調了壹個?物?字。這裏所說的?物?,是指火把之類的借助之物。當遊覽者走進昏暗之處的時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類的物來照亮前進的道路,也是不能到達理想境地的。總之,只有具備誌、力與相助之物這三個條件,才能到達理想的境地。這是就正面來說。反過來說,氣力可以達到而又未能達到,這對別人來說是非常可笑的,對自己來說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盡了自己的誌氣,也仍然達不到,也就沒有什麽可悔恨的了。這樣,誰還能譏笑他呢?作者從正反兩方面把道理說得清清楚楚。這就是作者遊覽華山後洞之後的心得和體會。這個心得和體會,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觀意義卻遠遠超過了遊覽,而可以用之於從事壹切事情。
從?余於仆碑?至?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寫由於仆碑而引起的聯想。作者從仆碑上尚可辨識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誤讀為?華實?之?華?,從而聯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從山名的以訛傳訛,聯想到古籍的以訛傳訛,使作者觸目傷懷,慨嘆不已。因而又進壹步提出?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對待傳聞要?深思?而?慎取?這個提法,也很精辟。它對學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鑒別其真偽,恢復其本來面目,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導意義的。
從?四人者?至篇末。記同遊者姓名和寫作時間。
從以上五段簡略地敘述和分析裏不難看出,本文雖以遊記命題,但所寫重點卻不在於記遊,而在於寫作者在遊覽中的心得和體會,並著重寫了兩點:壹是寫華山山名的本末;壹是寫遊覽華山後洞的經過。
寫華山山名的本末時,從今人對?花山?讀音之誤,聯想到對古籍的以訛傳訛,從而指出對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態度。這既是對當時學者的勸勉,同時也是作者自己治學態度的寫照。王安石在治學方面,就頗多創見,不為前人之見所束縛。比如他與門人壹起修撰《詩》《書》《周禮》三書的經義和《老子註》等書的註疏,以代替漢儒以來的章句之學,就是突出壹例。再如他寫的詠史和懷古詩,也多半壹反常人之見。在《商鞅》詩裏寫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賈生》詩裏寫道:?壹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見解。這些見解,又都是為他打擊舊黨,推行變法革新服務的。因而也可以說他變法革新的理論和實踐,就正是他認真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結果。
寫遊覽華山後洞的經過時,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而遊者也隨之越來越少的情況,進而論述了?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要想看到?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就必須有壹個不畏艱險,壹往直前的堅強意誌,同時還要具備足夠的實力和可資憑借的外界條件。他這種力圖精進,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後來在變法革新中所表現的不怕圍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壹致的。這種積極進取精神,同他的變法革新,雖有其不可避免的歷史的和階級的局限,然而卻也能給人以有益啟示和鼓舞。
本文的寫作技巧也是比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點不在記遊,而在寫遊覽中的心得體會,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組織安排上,是頗費壹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記遊中,處處為寫心得體會搭橋鋪路,使記遊與心得體會十分和諧自然地結合起來。
文章開頭?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壹句,看來只是敘說褒禪山的原委,平平淡淡,並不新奇。但細加玩味,卻不尋常。它不僅為下文考究褒禪命名的由來起著開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關全局的?華山?二字突現出來。作者突現出?華山?,對全文的記遊和議論是有著重要作用的。可以設想,倘若讀者不了解褒禪山就是?華山?,那麽文章題為《遊禪山褒記》,而下面所記的,也就是與?華山?不可分割的華山前洞、華山後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議。隨之遊覽華山後洞,從而發表議論也將成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華山?突現出來,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對全文來說,起著先引和鋪墊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華山?而論?華山?,卻以考究褒禪山命名由來的方式來突現它,這就更顯得自然入妙了。從考究褒禪山命名的由來來看,文從字順,無懈可擊;從記遊角度來看,又順理成章,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
該文是以記遊為輔,以議論為主的特點,所以作者在記遊中寫什麽,不寫什麽,以及怎樣寫,也是經過周密考慮,嚴加取舍的。文中所寫華山、慧空禪院、仆碑和華山前洞,由於都不是所寫重點,所以都壹筆帶過。而它們的出現,又都是為寫華山後洞,特別是寫遊華山後洞作鋪墊過渡的。詳其所詳,略其所略,對所寫重點遊華山後洞,則刻意作了較為細致地記敘。作者先寫華山後洞幽深昏暗,寒氣襲人,雖好遊者不能窮;次寫入之愈深,進之愈難,見之愈奇;次寫怠而欲出者聲張出洞,同遊者遂與之俱出;次寫入之愈深,記遊者愈少;次寫既出之後,有人責備怠而欲出者;次寫作者悔恨隨怠者而出,不能極盡遊覽之余,層層深入地寫出了遊覽華山後洞的全過程。這之中有環境氣氛的渲染,有遊人的活動,有意誌不堅強者的退縮,有責怨之辭,有悔恨之語。記遊詳盡曲折,思想鬥爭波瀾起伏,這就為下文抒寫心得體會,發表議論,作了自然而然地鋪墊過渡,使記遊與議論緊密地融合起來。
再如作者寫仆道之碑,敘寫?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並從而考究今人讀音之謬,也是有意安排。它對下面針對後人對古籍以訛傳訛的現象發表議論,同樣起著鋪墊的作用,使之前呼後應,結為壹體。總觀全文,記遊為議論提供了條件,而議論則是記遊的必然發展。為突出所寫重點,作者嚴於取舍,精於剪裁,善於鋪墊過渡的寫作技巧,是值得借鑒的。正如《古文觀止》的編者所說:"壹路俱是記遊,按之卻俱是論學.古人詣力到時,頭頭是道.川上山梁,同壹趣也."作者最後又感慨倒在路邊的碑,與篇首相呼應,結構嚴絲合縫,脈絡清晰。[6] [7] [8] [9] [10]
遊褒禪山記作者簡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江右民系,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卒謚文,故又稱?王文公?。[11] 他?少好讀書?,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壹。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宋史?王安石傳》。至於《難經》《素問》《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農夫女工,無所不問?《答曾子鞏書》。[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