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湖南書院對聯大全

湖南書院對聯大全

雙峰書院,位於湖南湘鄉(今屬雙峰)。原為義學,清乾隆十年(1745)知縣張天如建。二十五年知縣張董達改建為書院,以前有雙峰山,故名。嘉慶二年(1797)重修。道光五年(1825)知縣胡鈞率邑人程大閭修講堂、後齋。二十二年邑人黃道炳捐建文昌殿、東西齋各15間。同治二年(1853)增建文塔於書院對岸。從學者日眾。八年曾國潢、程以敬、朱堯階等擴建齋舍16間、廳堂3間,規制大備。羅澤南、王龍文等曾肄業其中。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校士館,次年改為高等小學堂,蔡和森曾就讀於此。1941年改為湘鄉縣初級中學。1951年始置雙峰縣時,與湘鄉第二女子職業學校合並為雙峰縣壹中。

衡峰疊嶂千層秀;

湘水瀠波壹派青。

清代呂南村題雙峰書院

 

兩派交流,好向此間尋活水;

雙峰對峙,更從何處仰高山。

清代朱堯階題雙峰書院

東山書院

東山書院,位於湖南茶陵。創建於元代,是宋末元初湖廣影響最大的三家書院之壹,也是湖南元代最大的私家書院。創建人陳仁子,字同甫,號古迂。是茶陵東山(今腰陂鎮東山村)人,南宋鹹淳十年(1274)中漕舉第壹名,授登士郎。五年後,南宋滅亡,元朝定鼎後,他屢拒朝廷征召,隱居東山,罄其家產,築東山書院。此後聚眾講課授徒,著書立說、刻印圖書。為元代著名私家刻書者之壹,東山書院的刻書業為當時湖南第壹家。東山書院是以刻印圖書為主的書院,著名藏書家、學者葉德輝在《書林清話》中載:“(東山書院)有名為書院,實為私刻者。”東山書院又名陳氏古遷書院、陳氏家塾,以此名稱刻印了大量圖書。據歷代諸家書目記載和現存傳本統計:刻有《增補六臣註文選》六十卷、《夢溪筆談》二十六卷、《文選補選》四十卷,《新刻續補文選纂註》十二卷、《牧萊脞語》二十卷、《二稿》八卷、《尹文子》二卷、《說苑》二十卷、《迂褚燕說》三十卷、《韻史》三百卷、《唐史卮言》三十卷、《葉十林詩話》三卷、《考古圖》十卷等。其中《增補六臣註文選》為陳仁子校補,《尹文子》、《文選補遺》、《續文選補遺》、《迂褚燕說》、《韻史》、《唐史卮言》、《牧萊脞語》等系陳仁子編撰。《增補六臣註文選》、《文選補遺》、《牧萊脞語》、《唐史卮言》被清代的《匹庫全書》輯錄。東山書院刻印的圖書印制精美,很有特色,紙張潔白有韌性,耐收藏,被歷代藏書家視為珍品。多為歷代朝廷內閣藏書,稱之為“茶陵本”。如《夢溪筆談》(東山書院刻本)自宮廷流落民間後,為清代著名藏書家汪士鐘“藝蕓精舍”珍藏秘本。嗣後散出,流落香港,為香港某收藏家所得。1965年,這位收藏家家道中落,要拍賣這部書和其它古籍善本。引起了學術界關註。這年11月,由周恩來總理批準,高價買回,由北京圖書館收藏。1975年12月,國家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了這部古籍圖書,名為《元刊夢溪筆談》。由此可見東山書院的刻本之珍貴。今存傳世刻本在北京圖書館、北大圖書館和湖南、重慶、南京、浙江、河南以及臺灣中央圖書館等大圖書館均有收藏。東山書院的圖書刻印對後世影響深遠。明、清兩朝,茶陵私刻圖書蔚然成風,成為當時湖南省三大刻書中心之壹。即茶陵為全省私刻中心,長沙為全省官刻中心,寶靖為全省坊刻(商業性)中心。

萬世綱常第;

六經道義門。

元代陳仁子題東山書院

 

 

觀瀾書院

觀瀾書院,位於湖南武武岡(今屬洞口)。原為清武岡州同知駐地。清嘉慶十三年(1808,壹作道光二年)邑人貢生袁敏捐錢萬緡創建。置田162畝,實為義學。光緒間湖南新政時期,受湘水校經書院、時務學堂影響,士紳陸孝達、王佐龍等將觀瀾與鰲山、峽江書院“壹律改課實學”,課程分為經義、史事、時務、輿地、兵法、算學、方言、格致8門,因師資及經費關系,實開前5門課程。

千重山勢撐文筆;

壹派川流見道心。

唐守中題觀瀾書院

 

無隱亦無言,俯察仰視,百物四季皆道妙;

善學還善晤,靜存動會,落花流水盡文章。

佚名題觀瀾書院

濂溪書院

濂溪書院,位於湖南永明(今屬江永)。原名宗元書院。明嘉靖中建於三元宮左,祀周敦頤。清康熙十四年(1675)知縣侯綬重建,改名“濂溪”。二十二年教諭徐尊昆修葺,訂學規16條,並置藏書,捐田畝。四十八年訂《田租條議章程》,設總理、經管等管理院產。嘉慶二十二年(1817)知縣楊耀曾重修。光堵十七年(1891)、二十六年兩增學田。本縣周兆龍、王明良、方正、周紹儀等曾為山長。清末廢。有《濂溪書院惠政錄》。

泉陵山高峰聳翠,瀟湘水兩派澄清,勝地***居遊,論大局比衡嶽洞庭,高高在上;

李式貞攮第英流,陳文肅匡時碩輔,鄉賢宜效法,願諸君把狀元宰相,早早安排。

佚名題濂溪書院

其它主要書院簡介

明經書院 位於湖南茶陵火田鄉。宋紹興二年(1132)嶽飛率部攻曹成至茶陵火田,邑人尹彥德“犒以牛酒”。飛以其為君長“當以壹經教子”,乃書“壹經堂”,並奏請國子生教其子弟。尹氏因建明經堂,同知李慶遠薦蜀人端木賢掌教其中。淳熙初,孝宗賜禦書“明經書院”額。尹伯正、尹仲正、尹申等皆受業其中,並成進士。元初建雙忠祠,祀嶽飛及宋末為國盡忠的族人尹谷。延祐間改為長生觀,尹氏子弟仍肄業其中,明、清皆然。1958年長生觀拆建為火田衛生院,舊址今為民房。

濂溪書院 位於湖南道州(今屬道縣)城西。道州為理學家周敦頤故鄉,後人因建書院,以其號為名。宋景定三年(1262)知州楊允恭奏諸理宗皇帝賜禦書“道州濂溪書院”6字,“以旌道學之源”。次年,請李挺祖為“濂溪書院掌禦書臣”,“辟臺門而摹揭”,並拓地擴建,“凡祠宇、講堂、齋舍鹹新之”。既成,集諸生肄業其中,又作記告以興學之旨:“國家之建書院,宸筆之表道州,豈徒為觀美乎?豈使之傳習文詞為決科利祿計乎?蓋欲成就人才,將以傳斯道而濟斯民也。”時設山長、齋長、主祠掌書院事務。元至正十九年(1359)山長歐誠能等重新祠宇。二十二年通判吳宥率山長戴世榮修葺,建有應門、濂溪祠、楊公祠、兩廡、誠源堂、光風霽月堂、清遠樓、愛蓮亭、瞻德亭等。又援例以周氏子孫之賢能者,世為書院山長,“以奉專祠”。歐陽玄為作《重修濂溪書院記》,戒師生“師道自樹”,“善人自期”,成為“真儒”。明弘治間知州方瓊重建。正德、嘉靖間知府曹來旬、禦史姚虞、知州王公接等均有修葺。萬歷間毀於火,二十年(1592)禦史大夫李楨重建,捐置祭田,參政吳中傳作記,辟異說而“崇正學”。明末毀。清順治十三年(1656)知州高攀龍重修正祠、禮廳。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帝賜禦書“學達性天”額,三十年司馬史修禦碑亭。乾隆十六年(1751,壹作六十年)署知州李永埰、嘉慶二年(1797)知州龍舜耕均有修葺。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校士館。位於湖南邵陽。宋治平四年(1067)周敦頤(號濂溪)以永州通判攝邵州事,遷州學於東山。後歷代均建祠並祀濂溪。元末廢為東山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參議楊逢春集諸生講學其間,以“民居環列”,“遂遷僧眾於別處”,三十壹年改建為書院,名“東山”。有景濂堂、濂溪祠、會心室等,“日集諸生於景濂堂,教以習經讀史。且講明心性之學,所造士,本末皆可觀”。崇禎末毀於兵火。清順治十五年(1658)知府張惟養始復濂溪祠。康熙元年(1652)知縣顏堯揆增修。“書院略有成規”。十壹年,知府李益陽建講堂等,“規制大備”,李又建希濂書院於東山。不久,並兩書院為壹,正式定名“濂溪”。然“無官師董治及置田膳養之法”。乾隆八年(1743)知縣高應遴置學田382畝,收租谷603石。二十四年知府鄭之僑重建,有三希、致道二堂,敦崇、實學二室,“進德”、“居業”二齋及濂溪祠、藏節樓、觀瀾閣等,“大觀備矣”。又作《濂溪書院勸學篇》、《濂溪書院興學編》等,大倡理學,以“明夫仁義禮智之性,以敦夫孝弟忠信之行”。後主講如蔣載熹,余廷燦、鄧顯鶴等皆壹代名師。鹹豐九年(1859)毀於兵。

鳳山書院 位於湖南攸州(今屬攸縣)。元元貞二年(1295)邑人譚淵“以其裏之士距州幾二百裏,廟學瞻儀講肄之弗及”,乃創建書院。有講堂名“明德”,燕居室奉孔子,東西序祀先賢,置田250畝以資廩膳費,凡裏中之士皆得肄業其中。次年聘入元不仕之宋代進士黎桂肇任講席,教諸生以德行為本,文藝為末,“善其相勸以擴充之,匿其自修以決去之”,譚氏“習聞理要”亦登壇講學,大倡“理學節義之風”。“鳳山”遂名聞遐邇,元末,江西吉安洪氏舉族西遷以就書院。明代院廢,崇禎間洪氏後人曾建金仙書院,“以繼元之鳳山”。

東萊書院 位於湖南醴陵。原名萊山書院。相傳宋代呂祖謙曾讀書講學於縣境東沖鋪簡家村,後人因立書院祀之。元大德三年(1299)重修,宋渤作記,以倡其學。明正藩二年(1507)參議吳世忠遷至縣署後,取呂氏之號,改名“東萊”。清順治十七年(1660)知縣張法孔重修。康熙二十年(1681)改為營署,書院遂廢。

儒林書院 位於湖南城步。其地“四山如屏,層環疊拱;壹水漣漪,橫練映帶”,風景極佳。元皇慶二年(1313),武岡路總管延承直過此,嘆其勝概,而惜其“未有申孝弟,明教化,以淑人心者”。綏寧苗族人楊再成因“捐己財,創建書室,招集團峒子弟,立師帥之”,並取其鄉名名院。是為中國第壹所苗族書院。有正殿、講堂、門壁、齋廡、墻垣、廚湢,祀先師十哲,規制完備。時“冠帶如雲,弦歌盈耳,化其民為君子士大夫,易其俗為禮義廉恥”,實有“教成之效”。明弘治前,廢為巡檢司。萬歷三年(1595),知縣元宗孔復建於隘頭山。天啟間廢。

浯溪書院 位於湖南祁陽。元(後)至元三年(1337)零陵尉曾圭命其子堯臣捐家資獨建。規制宏偉,有大成殿、明倫堂、齋舍等,祀唐人元吉、顏真卿。割私田300畝,招多士肄業其中。元、明之際毀。明成化二十年(1484)中宮寺僧正禞募捐重建,副憲沈慶置田300畝以供經費。正德八年(1513)知府曹來旬遊此,留有“朗讀殘燈夜,秋風***抑揚”詩句。嘉靖四年(1525)知府黃焯增建仰高亭。嘉靖末年廢。清康熙七年(1668)知縣王頤重建,然“書聲寂寞樵歌杳”,已非教學之地。乾隆間廢。同治元年(1862)知府楊翰再建,以為其退居之地。民國時邑人黃霦、唐茂栽等設經館於此。1949年後,祁陽三中遷入,院舍改作女生宿舍。1984年原建築全部拆除。

紫溪書院 位於湖南東安。原名清溪書院。明嘉靖初知縣陳祥麟改清溪寺而成。嘉靖中,知縣吳允裕增建仰高軒,祀名宦鄉賢。萬歷中,知縣朱應辰改祀名宦鄉賢於學宮,而奉周敦頤於院中,時“以例禁書院”,遂改為景濂精舍。置田產,年收租谷900斤。集諸生講學其中,“縣中文雅始盛”。後廢。清康熙中守道朱士傑重建,改名濂溪書院,實為義學。後移建西門外。鹹豐二年(1852)與創建於東門外的紫陽書院(祀朱熹)同毀於兵火。時院長周而溥合兩院公費重建新院於城中,取名紫溪書院,自後興學不斷。本縣羅澍昀等曾為院長。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小學堂。

洣江書院 位於湖南茶陵。明弘治十七年(1504)知州林廷玉建於近獅口山地州學旁。有端教化、善風俗二坊,另有多賢祠、講堂、吸秀亭及“主敬”、“行恕”、“修德”、“凝道”等四列號房,並撰記教諸生“由言語文字之末,鉤深索賾,以求精微奧妙之理”。後廢為民居。清乾隆六年(1741)知州張廷琛重建於南關內,有前後中3棟,計19間。置學田146.8畝,年收租156.85石,以供膏火。“舉行修經明者為教學長”,招士子“日給其廩,月課其能,俾朝夕講肄其中,養其心體,習其恭讓”,“與其所可進,戒其所不率,務使人人復其性”。二十九年知州戴保豫改建於城南。三十七年知州陳廷柱諭令各都捐置田畝***600畝。五十九年知州王潤遷建至西郊。嘉慶十三年(1808)知州鮑炳禮重建,有大廳、講堂、禦書樓、大成殿、院長室、崇道祠、齋舍等。道光二十九年(1849)監生周楊烈獨力重修。鹹豐八年(1858)知州劉如玉免征院田錢糧,並捐廉為獎賞之資。清代任山長者有長沙張啟鵬、寧鄉丁公路、本州尹學周、譚為坊等。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官立小學堂。今為茶陵壹中。

鰲山書院 位於湖南武岡。明嘉靖四十壹年(1562)同知蒙大賚改城內鰲山祠為文昌宮,“萃弟子之秀者為文會其中”。四十三年同知昌應時始拓建為書院。中建堂禮宋代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張栻“五先賢”,後為瞻雲樓,左右號舍30楹。崇禎末毀。清乾隆十壹年(1746)知州童廣式重建於舊州學地,有大門、二門、講堂、正誼堂、惜陰堂,及進德、日新、修業、時習4齋,集諸生肄業其中,“文風壹變”。又“酌定條規教十則,並取先賢學規備載於編”,成《鰲山書院誌》,“俾後之學者宗以為法”。二十六年州學復歸舊址,知州席芬遷書院於岷藩府故址。嘉慶二年(1797)、十年、同治九年(1870)均有修葺。歷任山長有新化歐陽瑞、鄧瑔,羅廷灩、武岡夏陳常等。光緒二十四年(1898)受時務學堂影響,士紳陸孝達、王佐龍等將其與觀瀾、峽江等書院壹律改課實學,擬分經義、史事、時務、輿地、兵法、算學、方言、格致8門課程,因師資及經費關系,實開前5門課士。位於湖南藍山。原名宗濂書院。明萬歷元年(1573)知縣鄭之韶建於先農壇側,為“萃群秀士”、“考德問業之地”。以藍山“密邇濂溪周夫子之鄉,流風余韻,足以使人興起,私淑而漸染之”,故名。四年教諭張朝臣作記,戒諸生“借書院為名利之階”。後廢。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縣李榮裕重建於東門外鰲山,改名“三藍”。二十九年知縣續相文改建。然“從未聘壹山長,聽邑人士假館授徙,聚散無常”。五十六年知縣史克信重建,有坊、門、講堂、聽事廳、過亭、燕室、培元閣、主敬、存誠二齋,計35間。請縣學教官熊堂、湯禮秩“主其教,間嘗臨門而觀”。五十八年改名“鰲山”。嘉慶初始專聘名宿主講。道光二十二年(1842)成式南任主講,壹改“課八比試帖”之例,“日以子臣弟友諸大端”等“本原之學”教士。鹹豐間增置田畝,並於十壹年(1861)修《書院膏火誌》。同治間仍以教諭、訓導輪掌書院。光緒二十四年(1898)知縣王兆涵始購藏書。二十八年改為小學堂。1927年原建築拆毀。舊址今為縣人武部家屬宿舍。

崇正書院 位於湖南寧遠。明萬歷元年(1573)(壹作四年),知縣蔡光憂於士民多迷信佛教,其“去父母離宗族者,歲不知若幹人,至於7-8歲之童,負美質堪讀書者,父母又遣去投佛為徒,故讀佛書者較於讀儒書者為多”,因拆毀西門外勝因寺,而建書院,以“明聖學,端士習”,故名“崇正”。有講堂、齋舍,可居60人。後圮廢。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知縣詹爾廉以城東舂陵書院(建於乾隆十九年)“規模狹隘”,“地近市喧”,移建於城西火神廟左,仍名“崇正”。次年,聘門生曹雁主講,“生童踴躍從遊,潛修者已大逾於昔時”。鹹豐十年(1860),山長歐陽澤闿增建佳士園、百二十峰草堂。同治二年(1863),山長楊象繩刊《崇正書院制藝》。光緒中,楊宗恕主講其間,嚴學規、增膏火,旬日壹講,反復於義利之辨,作《交警鐸言》,《秀才說》示諸生,成就甚眾。二十八年改為小學堂。1912年改為縣立高級小學校。

文昌書院 位於湖南祁陽。明萬歷十二年(1584)(壹作十六年),在天馬山南麓(前臨湘江),邑人、銅仁太守鄧球倡建文昌塔於江濱,並建書院於塔前,故名。有石坊、講堂等。堂前置三祠,壹祀文昌神,壹祀周敦頤、程顥、程頤,壹祀前代寓賢與鄉先達名流。集諸生日講課其中。天啟間,邑人陳朝鼐“誤信形家邪說,倡眾毀塔,而書院亦廢”。清康熙九年(1670),知縣王頤建文昌閣於文昌塔廢址,“並於閣後仍構書院為肄業所”。後以“踵增無人”,閣猶存而書院則為僧院。至乾隆十年(1745),知縣陳大受重建文昌塔於原址,遷文昌閣於塔旁山阜。十四年,知縣李映岱重建書院於新閣,有講堂、大成殿、文昌祠、正誼堂、官廳、雨亭等建築。二十七年,知縣李蒔訂立《規制》,聘師、招生、考課等均有規定。諸生分為內肄業、外肄業、與課三類管理。道光二十年(1840),知縣易學超重建,以祁陽古稱永昌,改名“永昌”,並以“遵嶽麓、白鹿之規,體紫陽、南軒之訓,黜浮華而崇實學,敦孝友以重人倫”為宗旨,昌明道學,丕振人文。鹹豐九年(1859),石達開軍曾駐此。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小學堂,兩年後改為縣立第壹高等小學堂。1912年改稱學校。1930年改為鄉村師範學校。今為祁陽師範校址。

資江書院 位於湖南新化。原名梅溪書院。清康熙四年(1665)知縣於肖龍建於城隍廟左(今縣政府),實為義學。乾隆十年(1745)知縣張宗衡遷建於廟右。十七年知縣戴高擴建學舍,增辟考棚。二十七年知縣王業欲另建書院,未果。四十年知縣黃九敘別建於考棚旁,講堂名“正誼”,眾人即以“正誼”為院名。嘉、道間多有修葺,道光十二年(1832)知縣林聯桂置學田160畝。二十七年邑人以院小難容諸生,請知縣李寅庵建於城南梅樹村承熙寺,改名“資江”,“講堂齋廡,高朗宏敞”,並增田租1000石以供經費。山長有王恒齋、周之瑞、黃聯俊、遊昌豫、晏德孚、謝玉芝等,皆本縣名宿,陳天華、曾繼梧、遊範程等皆受業其中,為佼佼者。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小學堂。舊址今為縣城關第三小學。

金城書院 位於湖南新寧。原名清泉書院,又稱青泉書院。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縣牟國鎮改城西北清泉庵而成。有學田206畝,年收租谷374石,乾隆二十年(1755)知縣溫元章遷建城西南蓮潭之上,改名“金城”,未竟而卒。二十五年知縣李騰淵繼成,並建祠於後,祀周敦頤,命名“蓮潭”。嘉慶十六年(1811)知縣羊拱辰重修,改周子祠為文昌閣,遂改名“文昌”。道光二十九年(1849)毀於兵火。同治八年(1869)邑人重建於城東寶安寺求忠書院故址,復名“金城”。光緒十壹年(1885)改革課程,專授經義、古文辭,生童正附課皆以10名為限。邵陽楊修職、益陽熊光琿等曾為山長。二十八年,改為小學堂。

洣泉書院 位於湖南酃縣(今炎陵縣)。原名黃龍書院。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知縣張瑤建於城西北。乾隆十九年(1754)知縣周仕魁重修,並撥官田充實經費,改名“烈山”。嘉慶二年(1797)知縣趙宗文增修齋舍,改名“洣泉”。道光五年(1825)知縣沈道寬遷建至北門外校場坪,改名“酃湖”。同治二年(1863)邑紳萬典璋遷回原址,復名“洣泉”。自後興學不斷,有學田272畝,年收租谷548石以供經費。山長有安仁周元和、寧鄉王開琸等。清末改為第壹高級小學堂。1928年3月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到酃縣,為第壹軍第壹師第壹團駐地,是年秋被毀,後經修復辦學。1968-1971年作為草命紀念地,按同治時書院原貌修復,並增建陳列館。

榜山書院 位於湖南新田。清雍正五年(1727)知縣高嶽建於縣城北門內。乾隆六十年(1795)知縣羅為孝、教諭張國藩改建於東門文昌閣後,有講堂、齋舍、魁星樓等,祀文昌帝君。嘉慶十年(1805)知縣張厚郿率邑紳增修。石門梅峰等曾為山長。清末廢。

白雲書院 位於湖南城步。原為白石庵。清乾隆七年(1742)知縣張方佳改作書院,“以圳苗俗”。有門樓、講堂、書屋、齋舍、方亭、八角亭等。撥官田30余畝以作膏火,延名師課迪生童。嘉慶二十四、五年間(1819-1820)知縣梁如鋼、署知縣施均重修,增辟後堂祀孔子,外建文昌閣、奎星樓。訓導文運升作記,教諸生“敦詩說禮”,“佩實銜華”,以成“功臣名儒”。道光十四年(1834)知縣戴鴻恩取青雲直上之意改名為“青雲”,並置田畝。至鹹豐、同治間,學田增至599畝,收入分作束修膏火、館課獎賞等費用。山長如長沙胡隸萼、華容吳中孚、寧鄉程壽林、益陽段立敏、桃源文運升、本縣蕭燧等,皆壹時名俊。“鄰邑聞而負笈者”嘗至數十人。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小學堂。三十壹學堂遷至城內,院舍拆毀。今僅存遺址。

虎溪書院 位於湖南綏寧。原名萬峰書塾。清乾隆七年(1742)知縣董琰建於虎溪山。十四年知縣程際泰增修,置學田80余畝,因綏邑古為崇寧,遂改名“崇寧”。五十七年署知州葉鳴岡、嘉慶三年(1798)知縣越宗文重修,五年知縣李方谷改名“虎溪”。十五年署知縣唐古特復名“崇寧”。道光八年(1828)知縣林聯桂、十年知縣胡巖、鹹豐二年(1852)知縣黃淳熙、六年知縣舒明皆有修葺。十年毀於兵。同治五年(1866)重建,仍改名“虎溪”。山長有廣東吳川林聯桂、本縣吳醇等。清末廢。

連璧書院 位於湖南湘鄉(今屬婁底)。清乾隆十年(1745)知縣張天如率邑紳彭華翥等倡建於望湘門之東,取莊子“以日月為連璧”之義,故名。每年僅支“學田修金20兩,師生住齋者少”。嘉慶十八、九年(1813-1814)邑紳議移建,“以基地構訟”未果。二十壹年知縣李世經重修。道光四年(1824)知縣胡鈞率邑紳遷建於觀化門左側,有門堂、齋舍、藏書樓、大成殿等,“規模之大乃更十倍”於前。九年山長謝琇、二十三年邑人李仁棠、鹹豐二年(1852)劉象履、七年李竹航、同治三年(1864)顏次豪等或捐田,或增修,計有學田251畝,錢284.5千文,藏書萬余冊。

  • 上一篇:浙江牡丹旅遊景點介紹浙江牡丹旅遊景點介紹
  • 下一篇:父親節最佳禮物 父親節圖片感動大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