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覽會(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簡稱World Expo)是壹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托有關部門舉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博覽活動。它已經歷了百余年的歷史,最初以美術品和傳統工藝品的展示為主,後來逐漸變為薈萃科學技術與產業技術的展覽會,成為培育產業人才和壹般市民的啟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場所。
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壹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與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裏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壹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範圍從壹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蘇經濟的基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壹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壹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看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征,它獨特新穎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乎便以往的所有塢博會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壹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博覽會展出F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壹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10年的經濟發展中,壹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壹座距東京50多公裏的全新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壹年,加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壹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壹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金海岸城市布裏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展覽會***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或展臺。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臣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占地面積47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的6000多萬人次。距今最近的壹次博覽會是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壹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
籌備世界博覽會是壹個浩翰的龐大的系統工程,作為壹個國家政府的重大行動,它不僅成為紀念某個重大歷史性事件的國際活動,而且可以展示和傳經濟、文化、科技某壹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因此,籌備時間,壹般都需要5~6年的時間。在本世紀以末前已經擬定的世博會有:1998年在葡萄牙裏斯本世界博覽會。1998年是聯合國批準的國際海洋年,博覽會的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博覽會占地55公頃,特有12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接待觀眾預計2000萬人次,這是壹個專業性博覽會。
1999年我國在昆明申辦AI類專業性的世界園藝博覽會。5月1日,中國1999世界園藝博覽會在雲南省昆明市隆重開幕。這是在我國首次舉辦的全球性園藝盛會,其主題是“人與自然,邁向二十壹世紀”。博覽會展示了各國的園藝傳統和園藝品種,每天吸引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參觀者,歷時184天,於1999年10月31日閉幕。
2000年在德國漢諾威舉辦21世紀第壹個國際博覽會,使漢諾威聞名世界。
2005年日本國際博覽會(簡稱為“愛知世博會”)於2005年3月24日下午在日本愛知縣舉行開幕式。
日本天皇夫婦、皇太子、日本首相小泉純壹郎以及各國代表近2500人出席了當天下午的開幕式。
“愛知世博會”自本月25日起將進行歷時半年的大型博覽活動。本次世博會的主題是“自然的睿智”。***有121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參加本次世博會,中國也是參展國之壹。“愛知世博會”的中國館以十二生肖、九龍壁等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景觀進行裝飾,其主題是“自然、城市、和諧——生活的藝術”。
(二)國際博覽局與世界博覽會
舉辦世界博覽會的目的往往是為慶祝壹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或壹個地區、壹個國家的重要紀念活動:為了展示人類在菜壹或多個領域中,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為了展現人類社會及經濟發展的未來的前景而申辦的各種各樣世界博覽會,其舉辦時間之長,展出規模之大,參觀人數之眾,參展國家之多,耗資巨大是任何壹個展覽會是不能比擬的。
舉辦世界博覽會不僅給壹些國家帶來了具大的經濟效益,給舉辦國家帶來發展的機遇,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經濟的發展,而且舉辦國創造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宣傳和擴大了舉辦國家的知名度和聲譽從而促進了社會的繁榮和進步。因此,許多發達國家,紛紛利用世界博覽會來宣傳自己的國家的形象。例如法國分別於1876年、1878年、1889年和1900年連續四次主辦了同類大規模的世博會。美國分別於1876年、1893年、1904年、1915年、1933年、1939年、1962年、1964年連續八次主辦了不同規模、不同主題的世博會。日本於二次大戰後,分別於1970年、1985年、1990年連續三次主辦世博會,最近又成功申辦了2005年舉辦第四次世博會。由於影響大,—些發達國家都爭辦世博會,但由於世博會舉辦得過於頻繁,加上有些主辦國家組織工作較差,導致種種矛盾叠起,給參展國政府帶來財政及其他方面的困難。為了控制博覽會舉辦的頻率和保證博覽會的水平1928年由法國發起成立了“國際展覽局”(BIE),截至目前為止,BIE成員國有87個,中國於1993年12月正式成為BIE成員國,國際展覽局總部設在法國巴黎。
BIE成立後,於1928年11月22日召開會議,來自31個國家的代表參加,會議上壹些國家政府認為有必要建立壹套組織規章制度,制止世界博覽會的混亂狀況,並為參展者提供必要的保證措施。這次會議簽訂了世界上第壹個關於協調與管理世界博覽會的建設性“公約”,即《1928年國際展覽會巴黎公約》。該公約規定了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周期和展出者與組織者的權利與義務,明確規定每,3—5年才舉辦壹次性的世博會,綜合性的世博會展出時間不超過6個月,期間可以適當安排專業性的世博會,專業性的世博會時間不超過3個月,公約的執行機構是國際展覽局(BIE)。此後,國際展覽局又就“公約”的有關規定作了修訂,簽訂了1948年和1966年的兩個協定書。1972年11月30日,國際展覽局簽署了新的“議定書”,自此,該議定書便壹直作為指導世界博覽會的組織的規章。“公約”還不斷修改和完善,特別是對世上不發達國家的參展,主辦國有義務在參展費用方面給予免費或優惠,而且對有些不發達國家給予壹定的資助,例如,除免費提供場地外,在展臺設計、施工、布置和參展人員費用給予補貼,讓壹些經濟困難的國家或不發達國家也能參加世界博覽會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