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蘭說》文言文是現在的人仿寫《愛蓮說》的,而且,這個改那個改的,妳真要翻譯就把妳的版本發過來吧。
附《愛蓮說》譯文: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汙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節,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壹樣的還有什麽人呢?(對於)牡丹的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2. 《愛蘭說》原文內容是什麽《愛蘭說》王羲之
水陸草木之花,優雅者甚蕃。北宋林逋獨愛梅,宋蘇東坡唯愛青竹。予獨愛蘭之不以無人而不芳,生幽園而不俗,布葉青蔥,花巧玲瓏,清幽芬芳,靈秀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梅,花之傲然者也;青竹,花之高潔者也;蘭,花之靈逸者也。噫!梅蘭竹菊皆為花之君子,然蘭之清幽,更勝菊壹籌。
譯文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蘭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汙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節,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蘭),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蘭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壹樣的還有什麽人呢?(對於)牡丹的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賞析
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壹部分對蘭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蘭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並以蘭自況,抒發了作者內心深沈的慨嘆。
作者起筆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選用“可愛”二字,包羅群芳,表明托物寄興,並不刻意求工,極見其立言斟酌之妙。接著敘說“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不肯為五鬥米折腰,解綬歸隱後,飲酒賦詩,安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逸趣。“獨愛菊”,顯示淵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確了題意:陶淵明可以愛菊抒懷,我怎不可獨愛蓮呢?繼寫“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寫了唐人,特別是統治階層“甚愛牡丹”的好尚,這幾句像是重復,但實為加深語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讓對比感更為強烈,為其求蓮之高潔鋪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壹份高潔,寧願終老南山。他要在塵世中當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汙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心態,與眾人皆羨富貴(牡丹)的從眾心態是有著思想境界上本質的區別的。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然後作者撇開壹筆說,讓那班人愛其所愛吧,“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壹連串鋪敘,對蓮花挺拔秀麗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別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風範,作了有力的渲染。這幾句隱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實際上,他說的意思就是: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己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麽難。這也是他為官的經驗總結,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汙。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壹種良好願望罷了。他為官正直,數洗冤獄,為民作主;晚年定居廬山,著書明道,潔身自愛,頤養天年,便是身體力行,淡泊明誌的體現。這正是這篇小品能給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著力之處。
接下來,作者對三種花象征的不同性格進行了比較和品評:“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本來,花是不具備人格的,但在作者眼裏,蓮花近於菊,卻不像菊那樣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現實的隱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樣妍麗妖冶,以富貴媚人。蓮花出於汙濁現實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顯妖冶,實為百花叢中的賢君子。另外,蓮花又是佛教中的聖物,如來、觀音均以蓮花為座。唐釋道世《三寶敬佛》雲:“故十方諸佛,同出於淤泥之濁;三身正覺,俱坐於蓮臺之上。”作者《題蓮》詩也雲:“佛愛我亦愛,清香蝶不偷。壹般清意味,不上美人頭。”與這篇小品參照,情趣相得益彰。
最後,作者評花進而對“愛”也作出評價:“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深深地慨嘆:當今之世真隱者少,有德者寡,而趨炎附勢鉆刺富貴之門的小人比比皆是;這莽莽紅塵,能有幾個誌同道合之人,***同去根治這社會痼疾呢?這裏先用花進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後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言下雖不免流露出壹種孤掌難鳴的哀怨,但意味深長,無情地鞭撻了那些寡廉鮮恥之徒。這裏,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眾只求純凈的心態,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為世風日下,大多數人皆被世事玷染。
作者通過對蘭花的愛慕與禮贊,表明自己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對高尚情操的崇奉,對庸劣世態的憎惡。
3. 有關愛蘭說的文言文作文蘭之王者香,古來有雲.自孔子所作《 幽蘭操》始,種蘭、賞蘭、賦蘭者不乏其人.懂蘭、賦蘭者更視為高雅之士也.古人喻之詩文之美為“蘭章”、友誼之真為“蘭交”、良師益友為“蘭客”.可見蘭之文化沈澱久矣,可謂源遠流長也.蘭高潔、清雅,超凡脫俗.更有氣、色、神、韻“四清”,花中君子之美譽也. 蘭全株可入藥理,具觀賞、收藏價值.其中極品者,更是價值不菲,市值萬金也.試問大千世界,奇花異草甚蕃.孰能與之媲美焉!若世人以此論之,然則俗也.予獨愛蘭清芬能解穢、淡泊以明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也.故愚以為,此乃愛蘭之最高境界也。
4. 求幾篇古文原文1、司馬遷贊李廣① 《傳》②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恂恂③如鄙人④,口不能道辭。
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⑤於士大夫也。
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⑥”。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字詞註釋 ①選自《史記》。②傳(zhu4n):指《論語》。
③恂(x*n)恂:誠懇謹慎的樣子。④鄙人:鄉野的人。
⑤信:同“伸”,這裏有取信、使……相信的意思。⑥“桃李”二句:桃李並不說話,但是由於花朵美麗,果實甘香,人們自然會接踵而至,在樹下踏出壹條路來。
蹊(x9):小路。 詩文翻譯 《論語》講:“壹個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為正直,不下命令,教化也能推行;他自己行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們也不會聽從。”
這正好用來說明李將軍。我看李將軍誠誠懇懇嚴肅認真,像壹個質樸的鄉下人,不善於講漂亮話。
但是當他死的時候,普天下的人,不論是認識他的還是不認識他的,全都沈痛地哀悼他。這是因為他那忠誠樸實的品德,實實在在地展現在士大夫面前啊。
諺語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話講的雖是平常小事,卻說明了壹個大道理。
2、何嶽拾金不昧 原文:秀才何嶽,號畏齋。曾夜行拾得銀貳百余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
次早攜至拾銀處,見壹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欲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
又嘗教書於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壹箱於畏齋,中有數百金,曰:“俟他日來取。”去數年,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夫畏齋壹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譯文:秀才何嶽,自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余兩白銀,但是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
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壹個人正在尋找,便上前問他,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符合。那人想從中取出壹部分錢作為酬謝,何嶽說:“撿到錢而沒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寫都不要),又怎麽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拜謝而走。
他又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壹個箱子寄放在何嶽那裏,裏面有金數百兩,(官吏)說:“等到他日我回來再來取。”,去了許多年,沒有壹點音信,(後來)聽說官吏的侄子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並非取箱子。
(何嶽)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帶回官吏那兒。秀才何嶽,只是壹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金錢寄放在他那數年卻壹點也不動心,憑著壹點就可以看出他遠過與常人。
意義:拾金不昧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中敘述了窮秀才何嶽兩次還金的故事,表現了何嶽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義。
3、錢金玉舍生取義 原文 錢金玉官松江千總,性剛果,尚廉節。道光壬寅鴉片釁起,錢方假歸省親,聞訊,即束裝起行。
其親友尼之曰:“軍事方急,禍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為?”錢不聽。
既至吳淞,從守西炮臺,與部卒同飲食臥起,以力戰相勖。及東炮臺陷,彈丸鹹集於西炮臺。
錢奮勇督戰,喋血數小時,左臂中三彈,曾不少卻。其近卒泣陳:“公有老母在,不可死。”
笑謝曰:“焉有食國之祿而逃其難者乎?幸勿為吾母慮也!”未幾,壹彈來,中左乳,遂仆。彌留之際,猶大呼“賊奴誤國”不置。
譯文 錢金玉做松江縣的千總官,性情剛毅果敢,崇尚廉潔的氣節。道光壬寅年間(1842年)鴉片戰爭爆發。
錢金玉正在休假回鄉探親,聽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裝動身。他的親友阻止他說:“戰事正緊急,是禍是福不可知曉,您正在休假,上級官員又沒有文件催促您前去,為什麽忙忙地回去呢?”錢金玉不聽,回到吳淞口後,就跟從軍隊守衛西炮臺,和士兵壹起吃飯睡覺,壹起行動,他們用努力作戰的話相互勉勵。
到了東炮臺陷落後,槍彈炮彈全都落到西炮臺。錢金玉奮勇指揮戰鬥,浴血奮戰幾個小時,左臂中了三彈,卻毫不後退。
他身邊的士兵哭著說:“您有老母親在,不能死。”錢金玉笑著辭謝說:“哪裏有享受國家俸祿卻在國家有難時逃避的道理呢?希望妳不要為我母親擔心。”
不久,壹顆槍彈飛來,擊中了左胸,他於是倒下了。在臨死的時候,他還大呼“賣國賊害了國家”而不停。
4、鄭玄謙讓無私 原文 鄭玄欲註《春秋傳》,尚未成。時行,與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識。
服在外車上與人說己註《傳》意,玄聽之良久,多與己同。玄就車與語,曰:“吾久欲註,尚未了。
聽君向言,多與吾同,今當盡以所註與君。”遂為服氏註。
譯文 鄭玄想註《春秋傳》,還沒有完成。有事外出,與服子慎(虔)不期而遇,同住壹個客店,起初彼此互不認識。
服虔在客店外的車上和別人談論自己註這部書的想法。鄭玄聽了很久,覺得服虔的見解多數和自己相同。
於是走到車邊,對服虔說:“我早就想註《春秋傳》,目前還沒完成。聽了您剛才的話,看法大多與我相同。
現在,我應該把自己所作的註全部送給您。”這就。
5. 愛蘭說作文300~400字蘭
五年級 | 200字 | 狀物
茫茫花海中,我獨愛蘭,蘭花有壹種獨特的君子氣概,這也是它吸引我的壹大原因。
別小看蘭,它的葉子姿態萬千,有的蘭葉宛若壹把長劍刺向天空;有的蘭葉像哪位心靈手巧的姑娘的長發,柔柔的,在風中翩翩起舞,美極了!蘭葉的顏色也有不同,分為嫩綠和深綠色兩種,深綠色的葉子有君子氣概,昂首挺胸,像壹位位驕傲的將軍,嫩綠色的葉子宛若壹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柔情似水,美麗無比,讓人們賞心悅目。
別小看蘭,蘭花也是多姿多彩,剛開出來的時候,顏色是淡綠或淡黃的,夾雜著幾點淡紫,慢慢地在風中搖曳。
別小看蘭,蘭花有壹種獨特的香味,那是壹種淡的清香。
瞧!蘭花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