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瑞士是怎樣的壹個國家?有什麽吸引人的?

瑞士是怎樣的壹個國家?有什麽吸引人的?

中文:瑞士聯邦

英文:Swiss Confederation

德文: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

法文:LA CONFEDERATION SUISSE

意大利文:CONFEDERAZIONE SVIZZERA

面積:41,285平方公裏面積 水域面積百分比 3.7%,位於第132位

國旗:呈正方形。旗地為紅色,正中壹個白色十字。瑞士國旗圖案的來歷眾說紛紜,其中有代表性的說法就有四種。至1848年,瑞士制定了新聯邦憲法,正式規定紅地白十字旗為瑞士聯邦國旗。白色象征和平、公正和光明,紅色象征著人民的勝利、幸福和熱情;國旗的整組圖案象征國家的統壹。這面國旗在1889曾作過修改,把原來的紅地白十字橫長方形改為正方形,象征國家在外交上采取的公正和中立的政策。

國徽:為盾徽。圖案與顏色與國旗相同。

國花:火絨草

國石:小晶

貨幣:瑞士貨幣名稱為瑞士法郎,屬國際硬通貨。1瑞士法郎=100生丁。瑞士貨幣有7種面值的紙幣:10、20、50、100、200、500、1000瑞士法郎(CHF)及7種面值的硬幣:5、10、20、50生丁,1、2、5瑞士法郎。美元對瑞士法郎兌換率2000年為1:1.69,2001年為1:1.69, 2002年為1:1.56,。

時差:瑞士的時間,比中國慢7小時,夏季則比中國慢6小時,因每年的3月至9月尾均采用夏令時間。而滑雪季節則是從12月中旬至5月下旬。

與中國關系:1950年9月14日,中國與瑞士建交。

人口:725.88萬(2001年),其中瑞士藉人口占79.8%,外藉人口占20.2%

- 人口密度 176/km? 位於第92位

語言:瑞士應用語言***四種: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及拉丁羅曼語。其中講德語的人口占63.9%,主要在北部地區;講法語人口占l9.5%,在西部地區;講意大利語人口占6.6%,在南部地區;講拉丁羅曼語人口占0.5%,在東部少數地區;講其它語言人口占9.5%。前3種語言系官方語言,為聯邦的正式文件所采用。英語亦廣泛運用。

宗教信仰:瑞士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其中天主教徒約占信教人口總數的44.1%,基督教徒占36.6%。另,伊斯蘭教徒約占4.5%, 其他3.1%,無宗教者占11.7%。

地理概況:瑞士是位於歐洲中南部的多山內陸國。東界奧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鄰意大利,西接法國,北連德國。其領土東起東經10°29'26"格勞賓登州的沙瓦拉茨峰,西至東經5°57'24"的日內瓦的尚希鎮,最南端位於北緯45°49'8",靠近提契諾州的基亞索,最北面在北緯47°48'35",系沙夫豪森州的巴爾根。南北長220.1公裏,東西長348.4公裏。全境分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占總面積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脈(占10%)、中部高原(占30%)三個自然地形區。平均海拔約1350米,最高點是接近意大利的杜富爾峰(DUFOUR-PEAK,海拔4634米),最低點是位於提契諾州的馬祖爾湖(LAKE MAGGIORE,海拔193米)。瑞士是壹個山國,山清水秀。其森林面積達12523平方公裏,占全國面積的30.3%。如果再加上農業、綠地面積(10166平方公裏,占全國面積24.6%),則全國壹半以上的土地被綠地所覆蓋。瑞士是歐洲大陸三大河流發源地,有“歐洲水塔”之稱。主要河流有:萊茵河(在瑞士境內375公裏,是瑞士最大的河流)、阿爾河(在瑞士境內295公裏,是瑞士最長的內陸河)、羅納河(在瑞士境內264公裏,是瑞士第二大內陸河)。湖泊***有1484個,其中最大的是萊蒙湖(又名日內瓦湖),面積582平方公裏,最深處310米,其它有:康斯坦茨湖、紐沙泰爾湖、馬喬雷湖、四州湖、蘇黎世湖等。瑞士的河湖面積達1726平方公裏,占瑞士全國面積的4.2%。瑞士地處北溫帶,地域雖小,但各地氣候差異很大。阿爾卑斯山由東向西伸展,形成了瑞士氣候的分界線。阿爾卑斯山以北受溫和潮濕的西歐海洋性氣候和冬寒夏熱的東歐大陸性氣候的交替影響,變化較大;阿爾卑斯山以南則屬地中海氣候,全年氣候宜人。瑞士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但各地分布不均。年平均氣溫為8.6攝氏度。在城市中,夏季氣溫可達華氏86度(攝氏30度),空氣濕度適宜;冬季氣溫經常低於華氏32度(攝氏0度),時有下雪結冰的現象。

首都:伯爾尼 市區人口12.25萬

伯爾尼市: 伯爾尼市位於瑞士國土中間偏西,1848年聯邦憲法定為瑞士首都,又稱為“聯邦城”, 同時也是伯爾尼州的首府。面積(包括郊區)230多平方公裏,市區人口12.4萬,海拔550米,位於萊茵河支流阿爾河的壹個天然彎曲處,湍急的河水從三面環繞伯爾尼老城而過,形成了壹個半島。傳說為給城市取名,當時的統治者紮靈根公爵決定外出打獵,以打到的第壹只野獸作為城市名,結果打死壹頭熊,於是以“熊”字為該城命名。伯爾尼這壹名稱是從德文“熊”字演繹而來,德語中熊壹詞的發音是“拜爾”,後漸變為“伯爾尼”。“熊”自然成了伯爾尼的城徽,進而又變為伯爾尼州的標誌。伯爾尼市有些古建築上至今仍留有熊的 雕塑。在阿爾河東岸山崗尼德格大橋附近,還辟有熊苑,餵養著壹些供遊人觀賞的熊。

伯爾尼城始建於12世紀,至18世紀建成現在規模,已有800年的歷史。伯爾尼老城原來壹些木質結構的建築被中世紀的多次大火燒毀,後來重建時改為石頭結構,現仍保持完好:碎石鋪成的馬車道,街道兩旁是彼此相連的漫長拱廓,紅瓦白墻相映生輝的古老房屋,各有典故的街心噴泉彩柱,16世紀的鐘塔及始建於1421年的晚期哥特式大教堂,使伯爾尼顯得古色古香,保留著中世紀時的風貌。現主要街道已被劃為步行區,環境十分幽靜。伯爾尼老城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名城之列。

瑞士過去在很長時間內沒有固定的首都,1848年11月28日,伯爾尼被定為瑞士聯邦首都,成為聯邦政府所在地和全國政治和外交中心。聯邦政府和聯邦議會設在阿爾河北岸銅綠色的聯邦大廈中,這是壹組用花崗石建造的宮殿式的大型建築群,建於1852年-1857年。大廈左右兩翼是聯邦各部的辦公樓 ,中間圓頂下面是聯邦議會兩院的會議廳。大廈於1894-1902年進行擴建,1993年再次進行修繕,並添置了電子表決裝置。

由於市民反對噪音和地勢等原因,伯爾尼未建大型機場,僅有壹小飛機場,設有通往西歐主要城市的航線。 伯爾尼有通往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也是全國鐵路樞紐之壹 。

二次大戰後, 伯爾尼的機械、儀表、電器、制藥、紡織、食品、建築和印刷工業逐年發展,但均系壹些中小企業,在瑞士經濟中不占重要地位。 伯爾尼主要是行政和銀行業中心,同時也是壹個文化和旅遊城市。市內有古老學府之壹的伯爾尼大學,建於1834年,以研究宇宙射線著稱。此外,還有歷史、自然史、藝術、兵器等不同類型的眾多博物館,伯爾尼還是萬國郵政聯盟和國際鐵路運輸總局所在地。

歷史上,許多革命活動家都曾在伯爾尼居住過。恩格斯1848年秋曾到伯爾尼指導瑞士的工人運動。列寧從1914年9月到1916年初也曾在伯爾尼附近的齊美瓦爾德和昆塔爾逗留過,並寫過不少揭露第二國際機會主義叛徒的文章。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伯爾尼聯邦專利局工作期間,業余鉆研物理學,發表了他的驚世之作“相對論”,伯爾尼將此引為驕傲,至今還保留著愛因斯坦的住所(已辟為博物館)。

瑞士其他主要城市

蘇黎世市:蘇黎世市是蘇黎世州首府,坐落在蘇黎世湖畔北岸。1997年底市區人口 33.8萬,其中外國人占 27.9%,是瑞士第壹大城市,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它既是全國最大的金融和商業中心,又是瑞士重要的文化城市,交通和服務業也居全國首位。

蘇黎世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黃金市場之壹。這裏集中了350余家銀行及銀行分支機構,其中外國銀行近70家。享有盛名的蘇黎世交易所建於1876年,其成交額在西歐交易所中居前列,最高峰時有70%的證券交易在此進行。瑞士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目前唯壹的具有全自動交易和清算系統的交易所,其先進的設備、高素質的人員為投資者提供了優良的服務。蘇黎世的黃金市場更是聞名遐邇,近年來其黃金市場的地位有所下降,六十年代曾躍為僅次於倫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市場。

蘇黎世地處交通要道,該市及其周圍地區工商業很早就很興盛,特別是絲綢業發展較快。現主要有機器制造、建築、紡織、化工、電子、印刷和食品加工。市中心利馬河西側的火車站大街是全城最繁華的商業街,集中了上百家銀行和眾多的高級商店,珠寶首飾、名表裘皮、高檔服裝、文物古玩琳瑯滿目。

蘇黎世是瑞士國內與國際交通的樞紐,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全國最大的火車站和機場均設在這裏,每天進出火車700多列;機場年客運量上千萬人次,瑞航和中國民航每周有數次航班往返於蘇黎世—北京、上海之間。

蘇黎世還是瑞士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之壹。蘇黎世湖畔的“馥勞”教堂始建於公元853年,為典型的羅馬式建築。教堂不遠處全市最美的巴羅克式建築是昔日的酒業公會。河對岸正對“馥勞”教堂的建築是蘇黎世大教堂,其壹對高聳的塔樓建於15世紀,它是蘇黎世城的重要標誌。市政廳則是壹座華麗的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蘇黎世市有各類博物館、美術館50多處。蘇黎世聯邦高工、蘇黎世大學等院校均是舉世聞名的高等學府,我留瑞的近千名學生中約壹半在上述兩校深造。瑞士國家博物館和圖書館也設在這裏。列寧1916-1917年在該市從事研究工作,完成了著名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壹書。

1982年蘇黎世市與我昆明市結為友好城市。蘇黎世對昆明市內公交、汙水處理等給予了援助。

1988年我國在蘇黎世設立了總領館。

日內瓦市:日內瓦市是日內瓦州的首府,坐落在風景宜人的萊蒙湖畔。北、西、南三面與法國交界,依山傍水,景色秀麗,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為攝氏19度,最冷的壹月份平均氣溫為攝氏零度左右。1997年底,日內瓦市區人口為17.3萬,其中外籍人占 43.8%,為瑞士第二大城市。

日內瓦早在12世紀起已是歐洲的壹個重要商業中心,目前是瑞士第二大金融市場,擁有120多家銀行。

日內瓦尤以國際組織所在地和國際會議城市著稱於世,與紐約、維也納並稱為聯合國城。據統計,這裏的國際機構***有243個,大致分三類:第壹,聯合國機構,如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貿發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第二,政府間機構,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等;第三,非政府組織,如各國議會聯盟、保衛兒童國際聯合會、國際紅十字會等。著名的萬國宮原是國聯的所在地,而今是聯合國駐歐洲總部,已成為重要的多邊外交活動中心之壹,有關國際裁軍、貿易、勞工、衛生、氣象、電訊、人權等涉及世界和平、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許多重大國際會議都在這裏舉行。近 130個國家在此設有常駐聯合國和其它國際組織代表。我國於1954年設立駐日內瓦總領館,1972年改為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處和其它國際組織代表團。

1954年,周總理曾率代表團參加了關於越南問題的日內瓦會議;1961年,陳毅副總理率代表團參加關於老撾問題的日內瓦會議。

日內瓦是瑞士有名的遊覽勝地,有許多名勝古跡。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就誕生在老城壹座古老的住宅裏。英國詩人拜倫1816年曾住在科洛尼區壹棟名為迪奧大迪的別墅裏。在這別墅不遠處,是英國浪漫詩人雪萊的舊居。

日內瓦市內值得壹遊的有:著名的宗教改革國際紀念碑、聖-皮埃爾大教堂、大劇院、藝術與歷史博物館、日內瓦大學等,在晴朗的日子裏泛舟萊蒙湖,更是別有壹番情趣。

巴塞爾市:巴塞爾市位於瑞士、法國和德國的三國交界處,面積37平方公裏,市區人口 17.l萬,系全國第三大城市。因萊茵河之故,中世紀的巴塞爾曾對歐洲貿易起過重要作用,1833年因城鄉戰爭而分裂為北部的巴塞爾(市)和南部的巴塞爾(鄉)兩個半州。

自19世紀初起,巴塞爾逐漸發展成為壹個工業城市。現在的工業主要有化工醫藥、機械、水泥、紡織、食品、鐘表、冶金等。世界著名的諾華、羅氏等化工集團都設在巴塞爾,使它成為瑞士化學工業中心。在這兩家集團就業的職工幾乎占全市就業人口的壹半。

巴塞爾也是瑞士重要的金融市場之壹,是國際清算銀行和國際重建與發展銀行的所在地,也是避暑的好地方。

巴塞爾既是瑞士的鐵路樞紐,也是瑞士唯壹通向海洋的河運港口,年貨物吞吐量占瑞士全部外貿貨運量的壹半。

巴塞爾大學是瑞士最古老的大學,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哥特式的巴塞爾大教堂建於14世紀,宏偉挺拔,別具壹格。聖馬丁教堂則是11世紀至14世紀的建築。巴塞爾市政廳建於16世紀,赭紅色的高大門墻上,有瑞士古代著名畫家繪制的精美彩畫。市內的金星飯店是瑞士全國最古老的飯店,建於1412年,繪有晚期哥特式的彩色圖案。巴塞爾美術博物館在歐洲頗負盛名,館內陳列有瑞士中世紀著名畫家和雕塑家的作品和大批現代畫。地處市中心的巴塞爾博覽會***有 4個大型展覽館,室內展區面積為14萬平方米,露天展區面積為1萬平米。每年春季都要舉辦國際博覽會。1984年建成的巴塞爾廣播電視塔高達250米,是瑞士目前最高的建築物。

洛桑市:洛桑是沃州的首府,位於萊蒙湖畔。市區人口12萬,主要講法語,是瑞士第五大城市。

洛桑,壹種解釋為“水流”,另壹解釋意為“石頭”。中世紀時洛桑已成為這個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宗教中心。1803年由沃州議會決定成為沃州的首府。

19世紀末,鐵路的出現使洛桑成為瑞士法語區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洛桑是沃州工業的集中地,主要工業有精密機械、化工、食品、印刷等。

洛桑除有兩所大學(洛桑聯邦高工和洛桑大學)外,還有高等貿易學校、音樂學院、師範學校等。洛桑酒店管理學校在世界上頗有名氣。

洛桑氣候溫和,依山傍水,風景宜人,是瑞士的遊覽勝地之壹,旅遊業是該地收入的重要來源。主要遊覽地有12世紀的哥特式大教堂?ツ岡骸?3世紀的聖-弗郎索瓦教堂、市政廳、14世紀的聖-梅爾城堡、自然療養站,19世紀修建的呂密納爾宮內常年展出大量收藏品。該市西部韋迪區的羅馬博物館收藏著有關古羅馬港口盧佐納的文物。此外還有古城博物館、沃州歷史博物館、美術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等。

自 1874年瑞士聯邦憲法規定洛桑為聯邦最高司法機構所在地以來,聯邦法院就壹直設在此地。

洛桑曾是外國流亡者聚集的城市。如法國的瑪麗?路易絲皇後、拿破侖的三個兄弟、意大利燒炭黨人、還有俄國的革命者和後來的白俄等。許多歷史文化名人也曾在此逗留,如密支凱維茨、雪萊、拜倫、狄更斯、大仲馬、雨果等。

洛桑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IOC)的所在地,並建有奧林匹克博物館。

盧塞恩市:盧塞恩市是盧塞恩州的首府,位於瑞士中部高原,在盧塞恩湖的西北、蘇黎世西南端,羅伊斯河穿城而過。人口約 7萬,主要講德語。盧塞恩原是壹個漁村,8世紀建城,l178年建市,1230年聖哥達隧道開通後,成為聯接中歐和南歐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萊茵河與倫巴第之間的重要貿易中心,有木材加工、化學、機械和紡織等工業。

盧塞恩自然景色優美,旅遊業相當發達,是瑞士的療養、旅遊勝地。河右岸老城與河左岸新城之間有7座橋梁相連,其中兩座古代木橋形飾精美。最大的木橋和與其相連的水塔建於 1300年,是歐洲最古老的木橋,以其歷史和美學價值成為該市的象征和瑞士人的驕傲,可惜這座木橋於1993年壹夜之間被大火焚壞,次年重新修復。老城內有 14世紀的城墻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老市政廳(1602—1606)、歷史博物館、交通博物館等。市內的冰川公園裏有兩萬年前冰川的遺跡和關於冰川時期的展覽。在希爾斯廣場可以尋覓到德國詩人歌德的故居。

瑞士主要名勝和景點

萬國宮:

萬國宮過去是國際聯盟的所在地,而今是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的總部。它是日內瓦作為壹個國際城市的象征,也是世界近代史的壹個縮影。

萬國宮坐落在阿麗亞娜公園內,阿麗亞娜公園地處萊蒙湖右岸的丘陵地帶上,占地面積25公頃(約合375畝)。站在園內高處可以俯瞰萊蒙湖,遙望歐洲最高的山峰勃朗峰。這座公園原為勒維利奧家族的私產,居斯塔夫?勒維利奧是這壹家族的最後壹代,他是壹位作家,也是藝術品收藏家,他的母親叫阿麗亞娜。當他母親亡故以後,他把園子取名為阿麗亞娜,以表示對母親的懷念。園中還有壹個阿麗亞娜博物館,是勒維利奧為存放他所收藏的中國和日本的大量瓷器而建造的。1890年,居斯塔夫?勒維利奧在臨死前將阿麗亞娜公園和阿麗亞娜博物館遺贈給日內瓦市。在其遺囑中有三個規定:壹、他死後,陵墓要修建在這個園內,日內瓦市政府必須永遠負責保護和維修,不得毀壞;二、阿麗亞娜公園不能為私人所有,必須向公眾開放;三、按照勒維利奧家族的傳統,在園內要繼續飼養孔雀。日內瓦市政府同意並遵守這三條規定。當年享有對阿麗亞娜公園的使用權的“國聯”和現在的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也同意恪守這三條規定。

萬國宮於1929年由“國聯”著手興建,當時曾有360名設計師參與設計。“國聯”挑選了五名最佳建築師,其中最主要的是意大利人卡洛布?羅奇和法國人雅克?卡呂。歷時七年,大廈於1936年落成。

建成後的“國聯”大廈-萬國宮,占地面積18600平方米,整個建築面積比著名的凡爾賽宮還要大。

聯合國成立以後,將其駐日內瓦辦事處設在萬國宮。1969年,聯合國決定擴建萬國宮,由秘書長吳丹奠基,在萬國宮北側動工興建新翼。為了使新翼能與老樓的建築風格和阿裏亞娜公園的自然環境相協調,同時又能符合實際的需要,由英、法、意三國的建築師組成的設計委員會仔細選擇了設計方案,並采用現代化的建築材料和技術,歷時五年方始建成。1973年,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主持落成典禮。新建的樓翼設計新穎,造型優美,與原來的國聯大廈十分和諧地融合在壹起,新建的樓翼通過壹條空中走廊即“天橋”與老樓相銜接。無論從它的線條、高度或是整個外形來看,它同萬國官的老樓都相配得體,可以說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擴建後的萬國官***有50個門,總長度為575米,占地面積為32600平方米,***有辦公室1600個和大小會議室34個,總的空間容量是820,000立方米,樓面面積是32,000平方米。

原萬國宮呈雙馬蹄形,壹個對著萊蒙湖,壹個對著汝拉山。朝向湖面這壹側馬蹄形的三翼建築結構主要包括:

壹、左翼圖書館,這個圖書館是“國聯”在建造萬國宮時用美國人約翰? D?洛克菲勤捐贈的二百萬美元建立起來的。目前***藏書壹百萬冊,另有各國出版的各種期刊壹萬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性圖書館。館內有寬敞的閱覽室,還有壹個國際聯盟展覽館,展出“國聯”的歷史文獻、圖片和實物。此外,圖書館還收藏有世界各國的政界要人與聯合國之間往來的親筆信和各種手稿。這些重要的文獻都集中在二樓壹個專門的陳列室內。事實上,萬國宮之所以坐落在這兒,正是由於這圖書館的緣故。原來計劃將萬國宮建在“國聯”所擁有的壹塊地面上,即現在的臨湖“休憩公園”,當初也沒有建造這樣壹座大型圖書館的計劃。

二、右翼理事樓,理事廳是萬國官裏最漂亮的壹個大廳,又名西班牙廳,因為廳內的大型壁畫是西班牙名畫家約瑟?馬利亞?塞爾特的作品。 19341936年間,塞爾特在他巴黎的畫室裏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壹組不朽的名作。畫面呈金色與深褐色,畫的主題是:正義、力量、和平、法律與智慧。

理事會議廳不僅是萬國官裏最漂亮的壹個廳,而且也是壹個重要的會議廳。按照聯合國不成文的規定,凡涉及到國際安全問題的會議,或者比較緊急的會議,均在理事會議廳召開。 1954年,周總理親自參加的印支會議就是在這個大廳舉行的。

理事廳能容納500人,它的特色之壹是能夠按照每次會議的需要調整會議桌的位置。

三、中間部分是大會堂,大會堂前面的大過道實際上是壹間休息廳,十分寬敞高大,是“國聯”用各成員國贈送的材料建造的。墻上淺綠色的大理石是瑞典的,深綠色的是意大利的,朱紅色的地板大理石是芬蘭的,地板上的黑白大理石裝飾是比利時的。過廳的墻上懸掛著兩幅大型壁畫,是萬國宮的主要設計者之壹雅克?卡呂的夫人繪制的。內容取自《聖經》上的故事,壹幅象征著戰爭,壹幅象征著和平。

大會堂與巴黎歌劇院壹樣大,內有兩千個席位,另有同聲傳譯席、記者席和觀眾席。1962年聯合國曾進行擴建和裝修。歷史上這裏曾舉行過許多重要會議。現在,聯合國的壹些大型會議如裁軍、海洋法會議等均在此舉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的年會,也都在大會議廳裏召開。

大會堂的兩側另有二十二個會議廳,大小不等。最小的有五十個席位,最大的有三百個席位。若留心觀察壹下這些會議廳,便會發現它們的內部裝飾風格迥然不同。原來,這二十二個會議廳由“國聯”的部分創始國負責裝飾,每個國家負責壹個,所以才形成了在風格上的千差萬別。

新建的樓翼在建築上可分兩部分:

壹是西側的七層秘書大樓,內有六個小會議廳和七百個辦公室,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英文、法文、中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和俄文)的翻譯科就設在那裏。二是東側的兩個巨大的圓柱體建築,每個圓柱體內有上、下兩個會議廳,***四個。上層的會議廳有九百多個席位,下層的有六百多個。其中最大的壹個會議廳叫瑞士廳,是作為對瑞士政府為建造新樓而捐贈的四百萬瑞士法郎的表彰和紀念。

新樓東側寬敞的過道上,設有咖啡間和許多座椅,供代表們小憩之用。東邊是壹堵巨大的玻璃墻,這堵玻璃墻長80米、高14米。每壹塊玻璃高 13米、寬2.25米,重 1.2噸,鑲玻璃的總面積為9,250平方米。從室內就看到萊蒙湖的美麗風光,“榮譽院”也盡收眼底。

榮譽院是萬國宮主樓正面的大院子,是阿麗亞娜公園的主要組成部分。這裏地勢開闊,綠草如茵,環境很美。數棵百年以上的高大古松,生機依然十分旺盛。院中央有壹個小小的水池,那是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的募捐池,裏邊常有不少遊人投下的硬幣。池子中間有壹個巨型渾天儀,上邊有代表天體十二宮的雕刻,是美國為紀念威爾遜總統而贈給聯合國的。

榮譽院的左邊,有壹個不太顯眼的石棺環繞在壹圈蒼松翠柏中間,這就是阿麗亞娜公園的前主人居斯塔夫?勒維利奧的陵墓,這是死者生前自己設計的。陵墓東邊有蘇聯贈送的壹座征服宇宙紀念碑和壹座雕像。紀念碑高28米,外面鑲有鈦金屬制成的薄板,鈦是航天飛機用的壹種極耐高溫的材料。陵墓北側,有壹個題為“家”的雕塑作品,它是丘吉爾孫女桑迪斯夫人為國際兒童節(1979年)而特別制作贈送給兒童基金會的。

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總部就設在萬國宮內,它由壹位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辦事處主任來領導。據統計,目前已有140個國家在日內瓦設有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常設代表團,其中有61個國家有常設裁軍代表團,另有8個國家和地區集團有常設觀察員。萬國宮裏有三千多名工作人員,為會議提供各方面的服務工作。1980年,曾在萬國宮舉行了7,500多次會議,其中4,000次會議用同聲傳譯。聯合國每年預算的30%撥給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另外駐日內瓦辦事處還有自己的警察、郵政和通訊系統。著名的聯合國集郵博物館就在萬國宮內,它常年展出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近期的郵票和文件。

在辦事處內,只有事先得到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主任的授權,才可以實施瑞士的刑法和民事法律。在日內瓦市內,這裏儼然成了國中之國。

奧林匹克博物館:

奧林匹克博物館位於洛桑萊蒙湖畔,1993年建成。博物館門口排放著希臘藝術立柱,燃燒著奧運之火。展廳約3400平方米,藏有與奧運會有關的各類藝術品、紀念品,其中包括郵票、火炬、奧運會張貼畫、紀念幣、獎章和繪畫等。館內電影廳放映介紹奧林匹克百年發展史、歷屆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盛況的電影片,深受旅遊者歡迎。該館還有壹個世界壹流的研究中心,設有圖書館、錄像部、圖片室和資料中心,擁有最先進的聲、光、電和多媒體視聽設備,經常舉辦各種展覽、報告會、討論會。

據統計,參觀者60%以上來自國外。該館每年財政預算1000萬瑞郎。1995年,所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達1億瑞郎。

西庸古堡:

西庸古堡是瑞士最負盛名的古跡之壹,位於日內瓦湖的東端,突出於日內瓦湖上的由巨石組成的小半島上。在青銅器時代就有人居往,後來羅馬人在此安營紮寨,修築防禦工事。西庸半島在幾易主人之後,於十壹世紀至十三世紀之間,在 SAVOYEN家族手裏經過大規模擴建,基本形成現在人們看到的集軍事防禦、倉儲、牢獄、教堂和貴族宮廷等功能於壹體的封閉式的封建古堡。自1536年起,古堡被伯爾尼人所占有,1798年沃州起義後,古堡轉入沃州政府名下。古堡所處位置正好壹邊依山,壹邊臨水,是歷史上瑞士各地通往意大利的壹條走廊,歷代統治者便在此分兵把守,如同扼住咽喉,以控制南來北往,征收捐稅。借助於保存完好的十二世紀的建築圖紙,十九世紀末進行的最後壹次修繕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宗教改革國際紀念碑:

在日內瓦大學的後邊,沿古城墻的遺址有壹堵巨大的墻,名曰宗教改革國際紀念碑,又稱宗教改革者墻。

該紀念碑高7米,長1OO多米,是19O9年為紀念宗教改革運動的先軀人物加爾文誕辰四百周年而修建的。為了建造紀念碑,當時曾專門成立了宗教改革國際紀念碑委員會,並在全世界範國內舉辦設計競賽。 委員會經過反復評選,最後選定了瑞士洛桑市四名建築師的聯合設計方案,歷時八年,於1917年始告建成。

宗教改革國際紀念碑規模宏大,記載的內容十分豐富。墻的上方,從左到右有壹行拉丁文大字:“黑暗過去是光明”。墻的正中央,有四個高大的人物雕像並排而立,從左起依次是法海爾、加爾文、拜茲和諾克

  • 上一篇:折紙(紙張折成各種不同形狀的藝術活動)詳細資料大全
  • 下一篇:壹張全家福照片開頭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