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如果保養不當,會受到嚴重危害,不利於瓷器的長久保存,特別是傳世和出土的精品,更應該精心保養。瓷器的保養必須遵循輕拿輕放、小心謹慎的原則,同時,對瓷器的保養也不能太過以免又造成保護性的損害。瓷庫中國在此向諸位藏友介紹壹下如何保養瓷器。
壹、瓷器都是易碎品,在保存時應註意防震、防擠壓、防碰撞。鑒賞藏品時要註意不要碰撞、摔落,盡量不用汗手摸。看藏品時最好戴上手套,桌上用絨布墊好,賞看時不要互相傳遞,壹人賞看結束應重置於桌上,其他人再捧持觀賞。
二、瓶、罐、 尊等瓷器壹般是由下而上兩段拼接而成,移動時不能壹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正確的方法是,壹手拿住脖子,壹手托住底。有的瓶、罐、尊裝飾有雙耳,在取放時 不能僅提雙耳,以免折斷或損壞。薄胎器皿,胎薄、質輕、嬌氣,移動、安放時更要小心,要雙手捧底,忌用單手,尤其是瓶件,底足小,體型較長,還需防風吹 倒。
三、剛買回來的高溫釉或釉下彩瓷器,應先放在清水中浸泡l小時,再用洗潔精洗掉外表的油汙,用毛巾擦幹水分後用盒子裝上,盒中應有泡沫充墊,且加了泡沫後直徑不能超過藏品0.5厘米,藏品放在盒中應松緊適當,同時應避免擠壓,以防損傷藏品。
四、 出土的低溫釉及釉上彩。在釉彩上會滲入很多雜物,甚至會出現脫釉脫彩的現象,應先在胎釉之間加入少量的粘合劑,在彩上再塗較軟的粘合劑以防彩釉大面積脫 落。如果是在地下埋藏較長時間的高溫釉或釉下彩,在瓷器表面還產生很多鈣質、矽質化合物,即土銹。可先用清水清洗壹次,用3%雙氧水浸泡3小時左右,再用清水浸泡30小時以上,用清潔白布清洗,壹般可除去土銹。如果除不盡,可用刷子醮上醋酸,刷在土銹處,5小時後用醫用手術刀斜削除去土銹,刀片只能向壹個方向削。待大部分土銹去除後,再用白潔布和牙膏清洗直到土銹完全去除,這種方法只適用於高溫釉和釉下彩。
五、在洗刷油汙等積垢時,應掌握以下技巧和方法:
1、壹般的汙漬可以用堿水清洗,也可用肥皂,洗衣粉清洗,再用凈水沖凈。
2、冬季洗刷薄胎瓷器,要控制好水溫,以防冷熱水的交替使瓷器發生爆裂。
3、彩色瓷器,有的因色彩中鉛的成分較多,出現泛鉛現象,可先用棉簽蘸上白醋擦洗,再用清水洗凈。
4、如果瓷器有開片或沖口裂紋等現象,汙漬容易“沁”入其中,可用牙刷蘸些酸性液體刷洗。但釉上彩器物,不能用此方法,因為酸、堿性物質易損傷釉彩。如果是描金彩瓷器,不可用雞毛撣子做清潔,因為雞毛撣子易損傷瓷器上的描金。珍貴瓷器收藏時應配有相應尺寸,帶膽的木箱或木盒,以便保存收藏。
瓷器雖然珍貴,有些藏友對於它的保養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只要方法合適、即能保養得當,盡享收藏之樂。 由於胎質差,釉質不勻,或某些瓷器釉質內所合成分之壹種或幾種發生了結晶作用或沈積作用,矽土沈積到壹定程度,釉會變成乳白色,或者會以壹種不透明薄膜的形式掩蓋了陶體上的色彩與飾紋;遇到這種情況,可用1%的氫氟酸作局部的施徐,每次塗幾分鐘,塗後蒸餾水沖洗掉酸痕,再用細金相砂紙細磨,盡可能恢復它的透明性,顯露出釉下紋飾。釉面硬結石灰物質可用 5%鹽酸或硝酸清除。
瓷器的粘接劑,要選擇無色透明,粘接強度高,耐老化力強,凝結速度快的,粘結合縫後,難辨茬口縫隙。粘接時要按事前設計的方案,照顧到相鄰的關系,壹般可先從底部開始粘,有的可從口沿開始粘,但要做到粘壹塊不能有絲毫的差錯,壹塊錯位,會影響全器。粘合後壹定要擠壓,用寸帶捆綁固定。
釉面缺損補殘,用樹脂與石英粉調為膏狀,油泥或石膏做局部模,以樹脂膏填補後,砂紙打磨光潔。難度最大的是做釉色。瓷器的釉色很豐富,主要以丙稀酸快幹色徐料運用噴筆,手繪相結合的工藝,各種色澤,繪紋分別對待。釉面光澤可選擇“玻璃白”塗料或無色透明的雙組份聚胺酯清漆、丙烯酸清漆,噴罩上後用布蹭或瑪瑙碾子壓光。 中國歷來有三大瓷都的說法,分別是江西景德鎮、福建泉州市德化縣、湖南醴陵市。景德鎮:景德鎮自不必說,藝術陶瓷,品種繁多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以工藝瓷聞名天下,青花、釉裏紅、粉彩、鬥彩等皆為上品,壹度是中國對外國元首的贈品。
德化:宋元時期曾隨著泉州刺桐港的繁榮而暢銷海外,《南海壹號》打撈出來的陶瓷很多產自德化。德化白瓷壹直獲得了國內外的崇高評價,享有“中國白”的盛譽,尤其是雕塑造型人物,更具備令人神往的藝術魅力,明代建白瓷器,稱為“東方藝術的明珠”。
醴陵市:醴陵陶瓷生產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遠在東漢時期,醴陵就有較大規模的作坊,專門從事陶器制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開始燒制粗瓷。醴陵釉下五彩瓷1915年和國酒茅臺同時獲得巴拿馬國際金質獎章,近代醴陵瓷器作為人民大會堂裝用瓷器而被稱為“國瓷”
特點
1、耐磨不透水,保溫性好
2、瓷質細膩,柔和。
3、器皿形狀規整,
4、畫面光亮釉面質感好。
5、圖案精美藝術。
作用醫療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