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壹種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組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 彩繪 的物器。那麽妳對瓷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瓷器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瓷器的知識
壹 、原料類
高嶺土?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壹。顏色白中微帶灰色或黃色,因最初在江西浮梁(今景德鎮)東鄉高嶺村,故名。?高嶺?壹詞最早見於清康熙二十壹年《浮梁縣誌》記載,國標上音譯Gaolin,成為國際性專用名詞。
麻倉土?元、明景德鎮制瓷原料,是產於景德鎮附近的麻倉山的壹種高嶺土,故名。
瓷石?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壹。是含石英、絹雲母為主體的巖狀礦物。顏色白中微帶黃色、綠色、灰色或淺紅色,我國很早就用來制造瓷器。
不(音敦)子?制瓷原料經過加工,制成磚狀泥塊,稱為?不子?或?白不?,中外陶瓷文獻上普遍采用這個名詞。
釉漿?即釉料,施於瓷坯的表面。據文獻記載,景德鎮制瓷用的釉漿由釉果和釉灰配制而成,主要由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鈣、氧化鉀、氧化鈉等組成。釉灰是用石灰石、鳳尾草燒煉而成。
鈷土礦?青花瓷器的呈色原料,種類頗多,古代大體分為兩種:壹種含錳量高含鐵量低,為國產鈷土礦;壹種含錳量低含鐵量高,為西亞地區產鈷土礦。
蘇泥麻青?又稱?蘇麻離青?、?蘇泥勃青?,是壹種從波斯進口的青花色料,元末明初景德鎮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這種青料。其特點是發色凝重濃艷,並有黑色似鐵銹斑點,經化驗,料中含錳量低含鐵量高,與國產青料顯然不同。
平等青?又稱?陂塘青?,明代成化到嘉靖中期景德鎮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色料。產於今江西樂平,呈色淡雅。
回青?是壹種進口的青花色料,明代正德、嘉靖、隆慶、萬歷時景德鎮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這種青料。其特點是發色藍中泛紫,與蘇麻離青、平等青色調不同。
石子青?又稱?石青?,明代中期晾德鎮民窯青花瓷器上使用的壹種色料。產於今江西上高,發色濃中帶灰。
珠明料?產於雲南,由鈷土礦煆燒而成的青花色料。清代景德鎮青花瓷器所用的主要青料,發色鮮明青翠。
二、工藝類
拉坯?把坯泥置於轆轤(即輪上),借轆轤旋轉之力,用雙手把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狀,這是我國陶瓷器生產的傳統 方法 ,這壹工藝過程稱為拉坯。盤、碗等圓器都用拉坯方法成型。
利坯?拉成的坯半幹時,置於轆轤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潔,厚薄均勻,這道工序稱為利坯。
挖足?圓器拉坯時器底留下壹個3寸長的泥靶(柄),然後挖成器的底足,這道工序稱為挖足。
泥條盤築?陶器成型的壹種原始方法。制作時先把泥料搓成長條,然後按器型的要求從下向上盤築成型,再用手或簡單的工具將裏外修飾抹平,使之成器。用這種方法制成的陶器,內壁往往留有泥條盤築的痕跡。
輪制?用輪車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構件是壹個木制圓輪,輪下有立軸,立軸下端埋於土內,上有樞紐,便於圓輪旋轉。操作時,撥動圓輪使之平穩地施轉,利用輪車旋轉力,用雙手將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狀。輪制法始於新石器時代大汶口 文化 晚期,制作的器物器形規整,厚薄壹致。
仰燒?瓷器燒成的壹種方法。匣缽內放置墊餅或耐高溫的細砂,器物正裝焙燒,稱為仰燒。
疊燒?瓷器裝燒的壹種方法。即將多件器坯疊在壹起裝燒,器物間隔以墊燒物。可分為:(1)支釘疊燒,古代多用此法。(2)支圈疊燒,如定窯。(3)重合疊燒或刮釉疊燒,即在器物內心(以盤碗為多)刮去壹圈釉,然後將疊燒器物 刮去壹圈釉,然後將疊燒器物底足(無釉)放置其上,壹般10件左右逐層重疊,金代產品盛行此法。它的優點是產量高,成本低;缺點是器物內量壹圈無釉。
覆燒?瓷器裝燒的壹種方法。即將瓷器覆過來裝在有支圈或筒形梯狀支具匣缽內焙燒,始於北宋定窯,景德鎮及東南地區青白瓷窯系也多用此法。優點是產量高,變形小;缺點是器物口沿無釉,使用不方便。
素燒?指需二次燒成的陶瓷器,即先入窯以低溫(750~950℃左右)將器坯燒壹次,稱素燒,然後,施釉再次入窯燒成。可增加坯體強度,提高正品率。
澀圈?瓷坯疊燒前,將器物內心刮去壹圈釉,無釉處即稱?澀圈?,流行於金代和元代。
浸釉?浸釉是陶瓷施釉技法之壹,又稱?蘸釉?。將坯體浸入釉中片刻後取出,利用坯的吸水性使釉漿附著於坯上。釉層厚度由坯的吸水性、釉漿濃度、浸漬時間進行控制。適用於厚胎坯體及杯碗類制品施外釉。
隨著 收藏 市場的日益升溫,通過收藏 渠道 來參與投資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和 其它 的市場投資壹樣,在藝術品的投資上同樣是存在著風險的。只有收藏到真品,才能夠升值。不少人常常通過拍賣會的渠道去購買收藏品,但當前國內的拍賣還不十分規範,拍賣品的真品率也問題不少。據報道,廣東有壹次陶瓷拍賣,真品率僅百分之壹。現在好多人都看好國外回流藏品,可是,在回流藏品中同樣存在著真贗混雜的狀況。有壹位藏家花了百萬巨資從英國買回壹批瓷器,後經專家鑒定,全部是贗品。因此,為了躲避風險,在投資藝術品時,自己能懂得識別真假就顯得十分重要。
怎樣識別真正的古瓷器我國的瓷器生產,如果從商周時代算起,已經有三四千年的歷史。綜觀歷朝以來瓷器生產,都是在發展之中又有著各個朝代不同的時代特色。因此,了解各朝瓷器在歷史發展中的演變過程,了解各朝瓷器生產的不同時代特點,就可以比較準確地去鑒識歷朝歷代的真品瓷器。
壹般說來,瓷器的形制、紋飾、款識等,後人都是可以仿制的。因此,拿到壹件瓷器,鑒別真偽的首要因素並不是這些。當然,這些條件,在斷代上是必須要考慮的。比如,歷代各朝在瓷器上繪龍的圖紋都是各有特點的。以清代為例,順治朝的龍俗稱雞爪龍,龍爪畫得猶如雞爪;康熙朝多見弓字龍、夔紋龍;雍正朝的龍頭常畫得猶如鱷魚,此外多見螭龍紋;到乾隆朝,龍頭畫得像長須老頭壹樣;嘉道以後,多見帶魚龍,龍身很長,像壹條在遊動的帶魚,弓起像蝦弓;光緒多見點睛龍,龍眼之處像是剛點上去壹般,特別有神。知道了這些畫龍特點後凡見有龍圖案的清代器,妳就可以結合其它特征,準確斷代了。但在確定真偽之前,這些因素也只能是壹些參考因素。
下壹頁更多有關?瓷器鑒別四要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