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瓷器鑒賞的基本方法有那些

瓷器鑒賞的基本方法有那些

經常看到有網友問怎麽樣才能提高鑒賞能力.余雖學疏才淺,但願將自己多年來觀察瓷器的壹點體會奉獻出來,既是希望能對初入門者有所幫助,也是基此拋磚引玉,期盼學界仁人誌士不吝發表真見卓識.余深知網上藏龍臥虎,高手如林.余之淺見如有謬誤,敬請斧正.

余認為,掌握瓷器鑒賞技巧,首先要學會判斷瓷器的新與古.當然,判斷新瓷與古董的方面很多,如胎土釉質 器型 彩料畫風等許多方面都是必須考察的重要問題.但最關鍵的還是要學會看包漿.而包漿又是通過光線來顯示的.因此,瓷器表面有無包漿與是實光還是虛光實際上是壹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由於不同的瓷器有不同的釉質釉層釉面,使釉面之光現示出不同的特性.因此人們往往根據其不同的性狀,將實光稱之為寶光蘇光 蛤蜊光 木納光等等;將虛光稱之為火光賊光等等.包漿是瓷器隨著年代沈積而自然形成的壹種物理現象.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壹件瓷器既是無人去動它,放上五六十年之後,自然也會虛光退去,實光顯現.造假者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使釉面虛光減弱,但他造不出包漿.可見學會看包漿是何等的重要.但由於各種瓷器釉面的千差萬別,用肉眼看包漿往往判斷不準.怎麽辦?我想每個人都會在實踐中總結出壹套解決的辦法.我的辦法是用側光放大鏡對焦觀察.即用20倍燈光放大鏡觀察釉面時,妳會發現聚光部位的某壹位置會有壹處亮點.妳將手中的放大鏡調整到亮點光焦與視線三點成壹線,然後慢慢調整三者之間的距離就會發現,新瓷的釉面猶如壹層金屬膜,將光線阻止在釉面之上,形成無變化的耀眼強光,或者形成壹層絞絲狀強光;而古瓷就會光線穿透釉面,形成明暗交織、山巒起伏甚至形成葡萄串珠般的柔光.這樣長期觀察,妳就會學會準確把握釉面包漿的深淺.還有可以通過大量的照象觀察去總結把握包漿的經驗.

學會看包漿只是解決了正確區分新瓷與古瓷、真品與贗品的問題,但還不能斷定古瓷的年代、類型(如是低溫釉器還是高溫釉器,是單元胎質還是兩元胎質或者現代混合胎料,是鬥彩、五彩、粉彩還是琺瑯彩?)、窯口等等。因此,當妳拿到壹件瓷器,通過觀察包漿初步確定為古瓷之後,還要進入第二步的考察,即通過觀察瓷器胎土的顏色、硬度、質感,器型特點,修底修足風格,釉質顏色及透明度,釉層厚度,釉面硬度、光滑明亮度及潤澤度,氣泡的疏密、大小及通透感,青花發色及青花在釉下釉中釉面的特征,鬥彩五彩粉彩等釉彩的呈色及質感,畫風、繪畫技法及繪畫水平等等諸個方面壹壹進行祥細審查,以大體確定其年代、類型及窯口等。

如果僅僅是為了欣賞古陶瓷的藝術魅力而並不打算收藏,只要學會了看包漿、斷年代、分窯口、歸類型,就足以盡情享受中國古陶瓷那種千變萬化、鬼斧神工的絕妙藝術造化了。但搞收藏甚至作為壹種投資手段,僅僅掌握這點知識就不夠了。不說別的,只拿造假來說,中國歷史上古而有之。而現代贗品僅是出自我們同代人之手,相互之間在時代背景、生活習慣、思維方式、文化氛圍等各個方面並無大的差別,他們的假冒之作尚能騙過很多人的眼睛,更何況那些出自對我們來說幾乎毫不了解的時代背景下的古人之手的仿古之作,鑒別的難度就更大了。因此,我們在看包漿、斷年代、分窯口、歸類型的基礎上,還要進壹步深入觀察、分析上手之器在各個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細部特征,看其是否完全符合它所表現出來的那個時代的壹切特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不走眼、不失手、不上當。

前面僅僅是談了些瓷器鑒賞的壹般方法和過程,但那僅僅是鑒賞瓷器的壹種程序和方法,並沒有涉及到任何具體的知識性和實質性的問題.但是,就象蒸饅頭那樣,妳會蒸很好的饅頭,可妳手上沒有面粉酵母水、燃料和鍋竈等,妳還是蒸不出饅頭.只是了解了鑒別瓷器的壹些技巧,如果沒有較紮實的理論功底和較豐厚的實踐經驗,再好的鑒定方法也派不上用場.那麽,知識和經驗從哪裏來?壹個字就是”學”.怎麽學?我覺得這倒是壹個非常實際的問題.目前瓷玩界分什麽學院派和實踐派.我看無論哪個派都應當是立足於實踐,同時這種實踐又是在正確理論指導下的克服了焦躁和盲動的實踐. 因此,建議剛入門的藏友在”練攤兒”的同時買幾本書看看.買書壹定要有選擇性:壹是要買那些針對性強的以介紹景德鎮出土文物 ,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國內各大文物收藏單位藏品圖錄為主同時兼具知識性的書籍.壹般不要去買那些純理論性專箸.因為我們的目的是收藏而不是想當學者,那些引經據典的空洞理論對我們實在是用處不大,甚至還會落入歧途.二是要買那些大出版社出的正版書,千萬不要買那些地攤書.記得我曾在壹位收藏大家朋友的家裏見到壹本臺灣出版的古瓷器鑒定巨箸,上面介紹的數百件歷代官窯器,幾乎全是現代贗品.我們學了這樣的書,豈不是上了賊船?

鑒賞瓷器歸根結底靠得是眼力,而眼力則是心力的反映。這就應了人們常說的那句話: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無論做什麽事情,如果心裏沒底兒,眼睛就會茫然。鑒賞瓷器也是壹樣。如果對某壹時代某壹窯口某壹類型的瓷器事先在腦子裏沒有壹個完整清晰而又準確的概念,當遇到這種瓷器時,就很難作出正確的判斷。常聽有人吹噓,他玩兒瓷器幾年幾十年,上手過瓷器幾萬甚至十幾萬件。其實,無論玩多長時間,見過多少東西,只要沒有自覺地進行過系統地研究,終久也不過是個“二把刀”,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高手。這是因為,鑒別壹件瓷器需要涉及到許多方面的事項,每壹事項都有不同年代不同窯口不同類型的不同知識內容。如果不是通過大量的、系統的、仔細的、反復的觀察、聯系和對比,而僅僅是靠上手瓷器去壹點壹點積累經驗,不僅太慢,而且也不太可能形成系統全面的知識。我們”煉攤兒”也好,跑博物館也好,都不可能那麽方便。家裏擁有大量的瓷器供我們去作系統的研究更不現實。而只有通過看書去系統反復地觀察分析大量的圖板來獲取知識,才是最便捷、最經濟、 最現實的。

  • 上一篇:王肖兵的配音作品
  • 下一篇:電影版本的分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