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制作陶瓷以手捏成型、模印成型和淘車成型為主,為此琢器和圓器較多。秦漢時期出現的紅掏圍屋、豬圈、掏倉等是中國陶瓷史上最早具有板面黏結形式的琢器。唐宋時期,瓷枕的制作體現了陶瓷生產中板面黏結制作工藝的完善和進步。從陶瓷生產工藝來看,以板面黏結制作而成的陶瓷成型難度高,燒造也易變形。純正瓷板的制作是在琢器生產工藝上逐漸形成的,它經過了壹個演化和發展的過程,並與瓷磚、墓誌、鑲器的制作密切相關,有壹定的淵源關系。 瓷磚是從陶質類磚瓦器演變過來的,它既有平整的形狀,也有壹定的厚度,其平面屬性為板面類瓷器的產生奠定了基礎。最早出現的瓷磚面積較小,厚度較大。從掌握的資料來看,景德鎮在明代宣德年間已燒造出用於建築的、生產工藝較為完善的瓷磚。首都博物館藏宣德朝《青花古錢錦紋方磚》其形狀呈正方形,邊長為14.3厘米。該瓷磚瓷質緊密,板面不大,但板面平整,可以看出生產繪制工藝較為成熟,繪四方連續古錢錦紋,紋飾結構嚴謹,華錦富麗,青花色澤艷麗,深淺不壹,色重處有黑色的結晶斑點,有進口“蘇泥勃青”料的突出特點。釉面也有棕眼,呈橘皮狀,此為宜德朝青花瓷之特征。這是所見到的完整的有圖案的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工藝基礎。
至清代康熙年間,景德鎮又出現了空心狀的瓷磚,磚面長寬各約20厘米,厚約5厘米,中間由瓷條撐住,形如扁方盒,正反兩面加彩,此種空心瓷磚以五彩紋飾多,也有青花、鬥彩,瓷磚用於鑲嵌在木制床的三面圍欄上。如首都博物館藏《五彩人物花鳥瓷磚》整套***9塊,以圓形瓷磚為中心,對稱排列,兩側方形瓷磚正面繪歷史人物故事,反面繪春桃、夏蓮、秋菊、冬梅等四季花鳥圖案。畫工精湛,色彩豐富,是壹套難得的康熙五彩佳作。這種用於制床三面圍欄上的瓷磚,畫面內容有“郭子儀子媚滿朝”、“琴棋書畫十八學士”等。至雍正朝此類方形瓷磚的燒制技術又有提高。由於方磚有壹定的高度,因此是豎立在匣缽中燒成的,其形制更大,厚度更寬。 鑲器屬琢器類壹種,琢器是指不能僅靠陶車而需要多種工序或進壹步以手加工成型的器物。鑲器的基本特征是以板塊形式鑲圍而成,其中以方形器、扁形器、棱角器為多。板面黏結是鑲器制作的基本方法,因此鑲器的制作對於瓷板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景德鎮瓷器在元代出了方形器、扁形器、棱角器等,當時這些造型的制作多是印坯,並不是以板面黏結方法制作的。至明代中後期景德鎮才出現以板面黏結工藝生產的鑲器,這種制品嘉靖、隆慶、萬歷三朝較多。隆慶款《撫嬰圖。青花長方盒》是隆慶朝燒造的新型制。造型規整,端莊渾厚,盒子四面繪撫嬰圖,紋飾中人物身材修長,姿態飄逸生動,寫實效果絕妙,青花色澤艷麗。從方盒四周畫面來看,已具有瓷板畫的基本特征。
至清代鑲器類造型已越來越多,且流行壹時。最典型的造型是康熙時期的天圓地方瓶,此造型撇口,長頸,肩微圓,長直方體,上大下小略有變化,瓶體四面平整,顯示出清代鑲器制作的高水平。方瓶四面以以青花、五彩作畫,這類方瓶有的是兩面作畫,兩面題字;有的是四面作畫,頸肩處畫紋飾,每面都是壹幅形式完整的單獨瓷板畫,內容以泛舟赤壁、訪友問句、漁樵耕讀為多。從《青花山水人物方瓶》可看出當時鑲器的畫面文人畫韻味十足,很有書卷氣。雍正時期方形器的制作以筆筒為多,如《粉彩山水人物斜方筆筒》呈平行四邊體形,兩面三刀側面以仿木紋釉作邊框,框內微下凹,以單幅瓷畫裝飾,壹面繪書生童子趕考圖,另壹面繪墨彩山水。該筆筒完全是由兩幅單獨的瓷板畫來作器物裝飾的。
20世紀初期,中國陶瓷是壹個以彩繪為主的時代,為了方便繪畫,鑲器類造型十分流行,如琮形瓶、燈籠瓶、扁形瓶等,這些鑲器的平形畫面與瓷板畫異曲同工,是瓷板畫形式在瓷器類造型上的直接體現。 以板面形式與瓷器是陶瓷生產工藝不斷完善的結果,無論是早期的瓷墓誌,還是後來的空心瓷磚。都為瓷為瓷板燒造奠定了工藝基礎。瓷板的出現使瓷板畫有了物質條件。從相關資料來看,具有平整而光潔的瓷板形狀,又有繪畫藝術形式的瓷板畫是從明代中期開始出現的。隨著燒造技術的提高,它才改變了最初被當作鑲嵌附件的用途,逐漸成為獨立的品種。瓷板畫作為壹種獨立的繪畫形式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已是非常流行,壹般官僚、商賈之家都把它懸掛在廳堂或書齋的墻壁上。
在清光緒之前用作繪畫的瓷板都是平燒的,平置於窯中燒制的瓷板背面會有“砂底”,沒有襯子痕跡。由於受匣缽大小及生產工藝的限制,最大也不過是壹尺五六寸見方。從傳世實物資料來看,光緒年間才出現了豎燒工藝。豎燒板背面有襯子痕跡,由於燒造工藝的改進,瓷板產品的尺寸也相應增大了;由於突破了燒制工藝的限制,作為獨立畫種的瓷板畫在本質上具有了發展的條件。瓷板畫既是瓷,又是畫它是陶瓷藝術擺脫工藝裝飾、融入文人繪畫而形成的陶瓷新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