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國人心目中的母親河。
黃河文明是偉大的古代文明之壹。黃河文明是在整個黃河流域燦爛的新石器文化基礎上形成的。新石器時代的黃河流域按上、中、下遊分為三個相互聯系又各具特色的文化區。
分布在黃河上遊甘肅、青海壹帶的新石器文化,以精美華麗的彩陶為特征。
在著名的河流中,黃河是以顏色命名的。星海中的星泉匯聚成小溪和河流。在古代,人們只稱黃河為河。洶湧的黃河穿過青藏高原的無數峽谷,直下黃土高原西端的蘭州盆地,沿黃土高原西緣北上,東北轉向內蒙古,再急轉南下,沖過黃土高原,泥沙奔流而下,河水發黃搖曳,故名黃河。黃河的顏色是黃土高原給的。
在黃土高原南麓的山前地區,形成了長達700公裏的東西向河流沖積區,土地肥沃,適宜農耕,成為古代中國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之壹。
渭河是黃河最長的支流,位於黃土高原西南麓,橫跨隴東和關中平原。渭河經常被山洪淹沒,在渭河南岸形成了肥沃的沖積土壤,不僅為農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提供了純凈細膩的優質粘土。在這片充滿朝氣和靈氣的黃色凈土上,誕生了中國最早的彩陶。
1979年,在甘肅省臺安縣大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比仰韶文化半坡型更早的含有彩陶的文物,稱為大地灣文化。大地灣文化的彩陶是用泥片分層沈積而成,陶器是紅陶加細沙。溫度不高,質地酥脆,陶器比較原始。彩陶的圖案很簡單。在圓底碗或三足碗的口沿外畫壹圈紅色寬帶紋,在口沿內也畫壹圈紅色窄帶紋。這種簡單的紅色寬帶圖案,就像傅的畫壹樣,劃破了無知和混亂的黑暗。
大地灣文化中的壹些彩陶碗上繪有紅色的獨特符號,如‖、×、○、●、、┆ ┊、╮、╮.參考系符號出現在大地灣文化的彩陶上,並在半坡型和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上繼續發展,為研究中國古代漢字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大地灣壹期遺址碳測年為8170年至7370年前(修正)。因此,大地灣文化的彩陶是中國已知最早的彩陶。8000年前兩河流域的哈蘇納文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古文化。大地灣文化與哈蘇納文化同齡,也是世界上最早有彩陶的古文化之壹。
半坡型,繼大地灣文化之後,進入彩陶快速發展時期。半坡型距今約6000年,主要分布在甘肅東部和關中地區。經過長期的陶器生產實踐,陶器加工、陶器成型、顏料開發、繪畫等技術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彩陶多為純細泥紅陶。大中型陶器主要由泥條和泥板制成。除了栗色,黑色也用於繪畫。畫坯制陶畫長線時,用轉速較快的陶輪。這些都為半坡畫家畫出內涵豐富的彩陶圖案提供了技術條件。
甘肅半坡型彩陶圖案主要有魚紋和各種魚類、水生動物。這些圖案貫穿了半坡型的發展,表現出從寫實的自然圖案到示意性的幾何圖案的壹系列過程。半坡氏族人對魚族圖案情有獨鐘,應該與原始汁社的圖騰崇拜有關。半坡彩陶上的各種魚圖案,是半坡氏族魚圖騰的圖集。
距今約5500年前,以陜西、河南、山西毗鄰地區為中心的廟底溝型有廣泛的傳播和影響,西達甘肅中部。廟底溝時期的甘肅彩陶已逐漸表現出地域特色,變體魚紋成為主要彩陶紋樣。在秦安縣大地灣的壹處早期廟底溝式房屋地基中,壹對直徑為51 cm的變異魚紋彩陶盆被種植在山間。器皿形狀規整,陶器側壁厚薄均勻,描繪魚身的線條長達壹尺多,顯示出極高的繪畫技巧。這對變體魚紋彩陶壺是早期彩陶壺的代表作。
秦安大地灣還出土了壹件早期廟底溝型頭狀口彩陶瓶。壹個圓形雕刻人的頭部在口部覆蓋著整齊的短發,雙耳有小穿孔,用來系飾物。眼睛和嘴巴被雕成空洞,瓶身頂部只開了壹個小口。因此,這種帶有頭狀口的彩陶瓶不是日常實用器皿,而可能是用於原始宗教祭祀的物件。人的頭部五官端正,能準確把握得體的轉折關系,堪稱原始社會雕塑的傑作。
5000多年前,黃河中下遊彩陶開始衰落。位於甘肅省渭河上遊,西漢水、白龍江流域,繼廟底溝型之後出現了石嶺峽型,彩陶藝術進壹步發展。
石嶺峽下彩陶的圖案中,變異的魚圖案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兩棲動物圖案。最常見的圖案是鯢魚圖案及其變體圖案,大多數人以單獨圖案的形式裝飾彩陶瓶的腹部。鯢魚俗稱娃娃魚,古稱鱅魚。這種具有壹些與人類相似特征的動物很容易被氏族人奉為聖物,因此鯢魚圖案逐漸被神化。早期鯢魚的花紋更逼真。甘谷縣西平出土的廟底溝晚期鯢魚紋彩陶瓶表明,鯢魚的頭部看起來像人的臉,像胡須的花紋是用直線畫出來的。只畫了壹對上肢,四肢四指,等於鯢魚上肢四指。條形體上也有網紋,彩陶上的魚紋常以網紋表示鱗片。因此,這種個性化的鯢魚圖案有著特殊的含義,有專家認為它是伏的雛形。
巫山縣富家門出土的彩陶瓶上的巨魚圖案被進壹步神化,四肢增加到八條,身體概括為月牙形。
石嶺下型晚期彩陶上的巨魚紋逐漸抽象化。頭和爪消失,只剩下壹對月牙形的身體,呈對稱排列。最後鯢魚圖案濃縮成會徽圖案。
石嶺下彩陶中有許多幾何圖案,由均勻的弧形條紋構成,豐富了圖案的構圖風格。石嶺下彩陶的藝術特色在馬家窯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迎來了彩陶藝術的繁榮時期。
甘肅中南部是馬家窯文化的中心區域,是黃河水系和長江水系的交匯點。中國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在此交匯,馬家窯文化多彩精美的彩陶藝術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兩大水系文化碰撞的火花。
馬家窯文化可分為三種類型:馬家窯型、中級型和馬廠型。在馬家窯類型的遺址上進行了壹系列碳年代測定,年代從5230年前到4850年前。馬家窯的主要類型繼承了黃河流域的廟底溝型和石嶺下型,其彩陶造型以盆、碗等食具為主。但馬家窯彩陶壺、碗、碗的裝飾藝術有了進壹步的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內部色彩圖案,圖案由簡單到復雜。在馬家窯早期,主題圖案往往裝飾在壺、碗底部的圓圈中。晚期彩陶盆,碗中的圓底與腹部周圍的花紋融為壹體,形成統壹而多樣的圖案。
作為盛水器皿的花瓶,是走馬家窯彩陶的主要造型之壹。它是由廟底溝型,經過石嶺峽型發展而來,為便於穩固擺放,演變成平底花瓶。因為需要增加裝水的容量,所以瓶身變寬了。倒水時為了集中水流,頸部變得又短又直,從瓶子變成了壺。早期馬家窯式彩陶瓶腹部呈圓柱形或橢圓形,因其形狀較長,腹部常飾以水平多層花紋帶。馬家窯晚期類型的彩陶瓶罐,腹部寬大,上腹部和下腹部轉折明顯,所以按頸部、上腹部和下腹部排列不同的花紋。顯眼的上腹部裝飾主題圖案,內收的下腹部裝飾次要圖案,頸部只裝飾附屬圖案。隨著彩陶器皿形狀的變化,圖案布局也隨之變化。
馬家窯彩陶也受到長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影響。在湖北省宜昌市楊家灣大溪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壹件帶穿孔環座的紅陶三合杯,與甘肅白龍江流域馬家窯、舟曲、武都出土的彩陶三合杯或帶穿孔環座的雙合杯基本相同。大溪文化的彩陶造型以圈足為特征。在馬家窯彩陶中,有少量的圈足豆和圈足壺。這些彩陶形制以前在黃河流域沒有發現,其起源應追溯到大溪文化。大溪文化的彩陶主要由兩個連續的螺旋紋組成,馬家窯類型的早期彩陶也有類似的螺旋紋。在馬家窯時期,螺旋紋成為彩陶的主要圖案之壹。有的用大螺旋圖案填飽肚子,像壹個不停旋轉的大渦輪。有的以方形連續螺旋圖案的形式裝飾在瓶肚上,就像壹個被水覆蓋的漩渦。在彩陶壺的上腹上,裝飾有兩條連續的螺旋紋,圓形螺旋中心填充有十字紋、網紋等圖案。在彩陶壺、碗中,裝飾不同圖案的螺旋紋,四個螺旋心組成的螺旋紋適用於圓形器皿;壹些以血管底部中心為旋轉中心的螺旋線,與腹部內壁上兩條連續的螺旋線組合在壹起,形成壹條復雜的螺旋線。
馬家窯彩陶的旋紋多采用點定位的方法。它可以圍繞定位點從四面八方延伸圖案,從而最自由地占據圖案的空間,突破了死板的盒子和對稱的圖案格式。這是壹種空靈而富有想象力的圖案定位方法。
馬家窯類型的彩陶進入了精致的藝術境界,彩陶的造型之典雅、花紋之精美、圖案之多變、技法之精良,都是前所未有的。像壹條從峽谷中流出的河流,有著飛揚的氣勢,充滿了澎湃的激情。
半山區型發現於甘肅省廣河縣洮河西岸的半山區遺址,故名。中級可分為早、中、晚期。半山區早期彩陶與馬家窯晚期彩陶關系密切。蘭州出土的彩陶特別精美。蘭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緣,也是世界上黃土最深的地方。粘土純凈而細膩。黃河穿城而過,黃河及其支流兩岸的臺地布滿了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蘭州花寨子等半山區遺址的山土彩陶,堪稱半山區早期彩陶的代表作品。葫蘆形網紋彩陶壺是半山區早期彩陶的典型器物。束腰的葫蘆形網紋壺直下壺腹,像並排的屏風。
壺、罐是半山中期彩陶的主要造型。為了增加儲物能力,器皿都是膨脹飽滿的,近乎球形。底部比較小,底部直徑壹般從l 2 cm到14 cm,和人的頭部直徑差不多。所以在處理這類鍋罐的時候,可能會放在頭頂。
彩陶壺罐圓腹上裝飾的花紋多為連續花紋,以腹部最寬處為分界線,主要花卉裝飾在上腹部。從不同的角度看,平視和俯視,可以形成壹個完美的畫面。
中級彩陶圖案追求豐富精致的藝術風格。各種圖案往往是由黑色鋸齒帶和紅色帶的復合圖案組成。在半山區的彩陶圖案中,幾何圖案占了大多數,因為半山區之前的壹些具象圖案,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演變成了抽象的幾何圖案。其中螺旋紋的數量最多,在半山中部的彩陶紋中,螺旋紋幾乎占了壹半。在彩陶壺罐的下腹部兩側,以壹對左右對稱的圓為旋轉中心,用曲線將旋轉中心連接成兩條連續的螺線,並沿螺線上下兩側並列多組螺線,進壹步增強了旋轉感,氣勢恢宏。
到了晚期的半山彩陶壺罐,螺旋中心逐漸增大,螺旋中心還飾有網紋、十字圓點、圓輪紋等圖案。壹些連接自旋中心的自旋線變成了圖案帶。半山部落的人們生活在湍急的河邊,湍急的河水凝固成彩陶的螺旋形圖案,這是對湍急河水的高度概括。
從中級類型晚期的四圈螺旋型到馬廠類型的四圈螺旋型,只有連接四圈的螺旋線斷裂,說明馬廠類型是中級類型的延續和發展。四個環紋已成為馬廠式彩陶壺上的代表圖案。圓圈中最常見的圖案是網紋和格紋,圓圈中填充的圖案色彩豐富多樣,形成了壹個圓形圖案的大型展覽。
在馬廠式彩陶壺的圈紋中,有少數肢體關節或肢體爪紋,通過這些腳神人紋的解體來解讀。彩陶上的神人紋始於半山型,止於馬廠型晚期,貫穿半山型和馬廠型,發展了五六百年。神人紋身曾被稱為青蛙紋身,只是根據神人紋身發展到壹定階段的形狀而命名。神人紋身的萌芽期是在半山區的早中期。這壹時期的神人文身多為全身,接近人的真實形象,但以圓圈表示,沒有畫出具體的五官。神人格局的成熟是在中晚期,神人格局的格局變得復雜,產生了組合式的神人格局。還有壹種神人紋身的變體樣式,只露出神人的上半身,省略了下肢。
馬廠式早中期,神人紋處於變體期,出現了各種變體,成為馬廠式的主要彩陶圖案。他們有的省略了頭部,有的甚至省略了身體,只留下四肢和爪子腐爛的指印;有的簡化成兩肢壹爪;有的變成螺旋肢爪紋。
到了馬廠式末期,神人格局進入衰落期。連續的肢體爪線增多,最後簡化為三角形折線,關節處只剩下爪子和手指。有的變成十字形或萬字圖案,四端有爪子和手指。這些變體的肢爪圖案已經成為壹種會徽圖案。
隨著各種經濟的發展,馬廠彩陶的造型越來越多,出現了許多新穎獨特的造型。相應地,出現了壹些新的模式。比如有些馬廠式彩陶的造型就變得筆直,圖案以直線為主。如管狀彩陶杯的腹壁比較直,桿腹上往往有幾十條到幾百條豎線和橫線,形成回字形網紋,繪制細致工整。
4000多年前,黃河上遊就開始了更早的馴馬。同時,北方草原文化迅速向南方傳播,以農業經濟為主的馬廠式受到遊牧經濟的沖擊,很快衰落。隨著彩陶的發展,變得簡單而廣泛,甘肅彩陶逐漸由盛轉衰。
齊家文化,距今約4000年,主要分布在甘肅、青海東北部和寧夏南部,地處北方草原文化和黃河上遊農業文化的交界處,所以齊家文化的內涵非常豐富和復雜。齊家文化的制陶技術受東方龍山文化的影響,特點是陶器精致,造型精美,彩陶很少,但以素陶為主。
甘肅中部的洮河流域是齊家文化的中心,該地區的齊家文化彩陶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其中,發現齊家文化的齊家坪出土的彩陶具有代表性。彩陶最有特色的造型是肩耳圓底的沙罐,頂部常繪有紅色嵌套的三角形圖案,可能是模仿草籃的紋理圖案。兩人用寬耳高領彩陶缸也是齊家文化的特色彩陶造型,並飾以紅三角雙線或鋼線。
齊家文化產生了各種中小型青銅器,其中青銅器數量眾多,這意味著制銅工藝將取代制陶工藝,青銅器之山現在已經成為彩陶衰落的重要因素。
甘肅發現了壹些彩陶古文化,如分布在秦長城的菜園文化和積石山至榆中黃河沿岸的加賀文化。他們的彩陶各有特色,但彩陶的裝飾圖案比較簡單。
分布在河西走廊中段和兩段的四巴文化,是早期以彩陶為主的青銅文化。玉門燒火溝、民樂東灰山、四壩文化遺址的碳測年為3890年至3580年(經年輪校正)。四巴文化的彩陶造型小巧,有四耳的壺、釜,便於攜帶。只有各種類型的單聲道裝置,大部分是飲水裝置。彩陶上有狗和鹿等動物圖案。還有將動物造型與彩繪圖案相結合的彩陶,如羊頭形柄方杯、鷹形壺、三足狗蓋方鼎等。四巴文化彩陶的這些特點,透露出山區濃厚的畜牧生活氣息。
人形彩陶是四巴文化的獨特風格。幽默的面部表情、鼓鼓的腹部、上翹的皮靴的生動刻畫,表現了四巴人天真俏皮的幽默。
在甘肅含有彩陶的青銅文物中,新店文化延續時間較長,分為單家頭、鞠家川和張家嘴。其年代大約相當於西周。河湟地區是新店文化的中心地區。先秦時期,這裏是羌人的主要活動地區之壹。
新店文化的彩陶主要是混砂陶器。彩陶圖案具有簡單、稀疏的特點。在彩陶紋樣中,由寬帶紋組成的雙鉤曲紋最為常見。該會徽圖案可以是由壹對狗圖案組成的變體圖案。狗紋也以單獨圖案的形式出現,說明狗紋在新店文化彩陶圖案中占有重要地位。新店文化彩陶的動物圖案有長頸短尾的水鳥、爬上來的蜥蜴、大角細腰的鹿等。狗頭的裸體圖案特別奇怪,體現了對狗神的崇拜。閃耀的日月圖案也是新店具有鮮明文化特色的彩陶圖案。這些新店文化特色鮮明的彩陶圖案,散發著草原生活的氣息。
沙井文化是甘肅最新的彩陶古文化。沙井文化的壹系列碳測年是3095年到2630年前(用樹輪校正),相當於西周到春秋中期。沙井文化彩陶的主要形制為帶砂的圓底壺和單耳圓柱壺,遊牧生活中用於烹飪和盛乳劑。彩陶圖案以紅色繪成,特點是平行細長的倒三角紋,還有席紋、三角網狀紋、菱形格子紋等幾何圖案。這些圖案是編織圖案,模仿的是稻草編織者的圖案。充滿遊牧風格的沙井文化彩陶,終結了甘肅的彩陶。
地處黃河上遊的甘肅是北方農業的發祥地之壹,彩陶隨著農業聚落生活的發展而興起。甘肅也是彩陶衰落很晚的地區。是北方遊牧民族最早南下的地區之壹,彩陶被遊牧漂浮的生活所退化。甘肅彩陶歷史悠久,不斷發展,時間跨度超過5000年。經歷了產生、興起、繁榮、衰落的發展階段,構成了壹部完整的彩陶發展史。
甘肅彩陶是黃河遠占文化的壹朵奇葩。並且以種類多、造型豐富、花紋絢麗、圖案精美而著稱。它已成為古代彩陶藝術寶庫中壹顆耀眼的瑰寶,也是中國傳統藝術序中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