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00年,商朝國王盤庚率領本部落數十萬人從黃河東岸向太行山腳下、九水河畔進發。“殷商”時代開始了。273年後,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這片土地成為壹片廢墟,史稱“殷墟”。“殷墟”這個詞在古籍中經常出現,但它在哪裏呢?王朝的魅力被隱藏起來,最終成為壹個文化謎。清光緒二十三年,1899年的秋天,壹個山東的古董商急匆匆地敲開了東城王府井大街西拉胡同壹間深宅的門。這家醫院的老板很不尋常。他是滿清王朝的高官。當時國子監祭酒,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長,主持當時的最高學府。他不僅身居高位,而且精通夏商周的金文。他就是王。王像壹個古董商壹樣,小心翼翼地打開皮夾,輕輕地把東西拿了出來,放在桌子上。出人意料的是,那是壹些斷了的老骨頭,和王都有些失望。商人無動於衷,就拿出壹塊放在燭光下,用放大鏡戴上。透過鏡片,在這塊看似不起眼的骨頭碎片上,王居然有著刻著影子的東西,有著奇怪的形狀,就像是天書的奇怪符號。這些符號密密麻麻,它們之間似乎有某種聯系。王看著它越來越吃驚。他完全被這些奇怪的圖案吸引住了。這些符號是他從未見過的古文字嗎?甲骨文當時,中國已知最古老的文字記錄在青銅器上。這些字符存在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因為文字的載體是青銅器,所以後來人們把這種文字稱為金文,意思是在金屬物體上流通的文字。金文·金文是壹部非常成熟的作品。在它出現之前,文字必須經歷壹個漫長的演變階段。現在,這些骨頭碎片出現在世界上。他們能描繪出早期原始中國的文字嗎?這位商人告訴王,這些奇怪的龜甲來自壹家藥店,這家藥店把它們當作叫做“龍骨”的藥材出售。於是1899下半年,京城古玩圈傳出消息,國子監的王大仁以每版“兩銀子”的天價買下了帶字龍骨。就這樣,在不到壹年的時間裏,王獲得了1500多塊帶有文字的石板。王翻開史書,仔細比較了壹下關於“龍骨”的描述。這些“龍骨”上的文字與青銅器上的銘文完全不同:筆桿細長,多折少轉。於是他把《尚書》中記載的“惟殷先民,有書有錄”這幾個字聯系起來,認為應該是殷商之言。這是壹個石破天驚的結論,將漢字的歷史直接推至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時期。就在王開始逐步解開甲骨之謎的時候,中國發生了壹場歷史性的巨變。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隨光緒出逃。當時,他是史靜應永的大臣,而這座城市已被攻破。他寫了壹個絕望的字,服下毒藥,投井自盡,享年55歲。甲骨文不就是想讓世人揭開他的神秘面紗嗎?王是個清官,死後家境貧寒。為了還債,他的兒子王漢夫賣掉了所有的甲骨。幸運的是,這些甲骨文大部分都轉給了壹個真正對甲骨文感興趣的學者。他就是王的好朋友劉鄂。劉鄂和劉鄂壹樣,是《老殘遊記》的作者。我買了這些甲骨,接手了研究甲骨的重任。從那以後,他收集了成千上萬塊甲骨。1903年,劉鶚翻遍5000多塊甲骨,選出1058塊字數較多的稀有甲骨,印成壹本書。5438年6月+10月,浸透了他心血的六卷本《鐵雲藏龜》終於印刷出版了。這是中國第壹部公開記載的甲骨文著作,是對甲骨文的第壹次研究。甲骨文第壹次從私人收藏變成了對公眾開放的文物。《鐵雲藏龜》在《鐵雲藏龜》中,劉鶚首次提出甲骨蔔辭是殷人的“刀筆”,為甲骨蔔辭正確地確定了朝代,具有重大的學術意義。然而,命運和他開了壹個大玩笑。此前,在1900年庚子國難中,他為了救助饑民,低價向盟軍購買太倉糧食救助災民,本該是功德無量的善舉。不料1908年,他突然被以“太倉散粟”的罪名流放到新疆,住在壹座寺廟的戲臺下,靠給人治病為生。他死於1909年8月。從1900年發現甲骨文到現在不過十年,兩位研究甲骨的先驅相繼去世。這裏隱藏著詛咒和厄運嗎?劉鶚死後,他的兒女親家羅振玉扛起了甲骨文研究的大旗。羅振宇和羅振宇壹樣,也是壹位大學者。對敦煌莫高窟的石刻、古文字、漢晉簡牘等都有深入的研究。羅振宇曾協助劉鶚編撰鐵雲藏龜。雖然他也鑒定為“殷人劍毛筆”,但這些甲骨文是從哪裏來的呢?因為只有搞清楚發掘的位置,才能了解這些銘文的背景和脈絡。長期以來,古董商為了壟斷甲骨市場,往往對甲骨的出土地點秘而不宣,所以王和劉鶚都不知道甲骨的確切位置。1908年,正好是王發現甲骨蔔辭的10年後,羅振宇終於從壹個古董商口中挖出了甲骨之鄉:河南安陽市西北五裏洹河邊的壹個叫小屯的村子。在河邊?據史書記載,洹水在南,陰虛在上,而據《唐書·史記·正義》記載,安陽、襄州為盤庚都城,即北葬為陰虛。經過研究,羅振宇很快得出結論,小屯是商代晚期最穩定、最長的殷墟遺址。1911年,羅振宇派其弟羅振昌等人前往安陽搜尋、購買甲骨。這時候安陽就成了解開甲骨之謎最重要的壹環。按照羅振宇的命令,他的兄弟此行不僅查明了甲骨來源的殷墟的確切位置,還在小屯展開了大規模的收購,* * *收購甲骨多達654.38+0萬片。羅振宇壹下子成了中國收藏甲骨最多的人。後來,羅振玉收集了數萬塊甲骨,出版了多種專著,成為最早的甲骨研究權威。然而,他淵博的知識並沒有幫助他與時俱進。清王朝破裂後,他投身於溥儀主政的日本傀儡滿洲國,曾任偽滿督軍、滿清文化協會會長等職。於5月1940在遼寧旅順去世,令人惋惜。《人間花刺》的作者王國維比羅振宇小11歲,兩人關系密切,亦師亦友。王國維在羅振玉甲骨文研究的基礎上,壹直試圖以甲骨文為工具研究殷代史。1917年,王國維發表了《殷蔔辭所見舊男舊王考》和《續考》,證實了《史記·殷本紀》所記載的殷朝世系。在甲骨文研究的基礎上,他撰寫了《殷周制度論》,將甲骨文研究推向了當時的高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王國維延續了甲骨文大師的悲劇命運。1927年6月2日,王國維在頤和園昆明湖溺水身亡,享年50歲。甲骨文所攜帶的戰爭氣還沒有消散嗎?事情的轉折發生在1928,王國維自殺的第二年,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院開始對殷墟進行科學發掘。在15大型科學發掘中,收獲最大的是1936發現的甲骨洞。甲骨文為我們呈現的是商代,有司母戊大方鼎的奢華韻味,有木浩墓出土文物的精致大氣,有青銅時代早期的自然與神秘。”“天命玄鳥,生而入行,滿屋陰土。這些優美的詩篇提醒壹代又壹代的中國人不要忘記我們的祖先曾經創造的輝煌。
上一篇:怎麽切圖?下一篇:荷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