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彩陶”曾被學者稱為“中國近代四大彩陶之壹”。其制作工藝和藝術特色既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傳統,又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受到了藝術、陶瓷、文物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關註。2005年,“界首彩陶”入選安徽省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候選項目。界首彩陶產地分布歷史上,界首彩陶主要分布在安徽省何英河壹段南岸,散居在13村。由於各村村民多以冶陶為生,且各村均以陶窯命名,故俗稱“十三窯”,即:魯窯、魏窯、窯、冀窯、窯、朱窯、殷窯、高窯。1958年,界首在何英河北岸順河路建立了工藝陶瓷廠,現在是彩陶的主要生產地。界首彩陶的歷史淵源界首位於安徽省西北部的豫皖交界處,淮河重要支流何英穿境而過。因為地處中原,所以出類拔萃。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中原文化和江淮文化交流的門戶,從而使當地的民俗文化呈現多樣性。界首彩陶的起源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1999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壹的淮北劉孜古運河遺址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雕花彩陶片和部分完整的彩陶片,特別是在壹口井裏發現的宋代雕花三彩陶片(圖3),為我們研究第壹個雕花彩陶燃燒時代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徐州明城遺址也出土了界首彩陶器物和殘片。通過這些發現,可以推斷界首彩陶的制作技術最晚出現在宋代。此外,據《中國隋唐歷史地圖集》記載,唐代三大產地之壹的珙縣,在何英河發源地嵩山以北不到百裏,水運壹直是古代交通的重要方式。因此可以推斷,界首彩陶工藝的發展很可能是通過何英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了唐三彩工藝的影響。界首彩陶所用的粘土取自當地的黃泥,窯工也稱之為“黃河淤泥”,即黃河泛濫後沈積的黃泥。據元代河道記載,元仁宗燕右時期(1314-1320)黃河洪水影響何英河。據當地窯工介紹,黃泥可分為大小泥。黃河泛濫之前的粘土叫小粘土,比較硬,只能做成壺、盤、燈等簡單的陶器。黃河泛濫的地方,沈積的粘土叫大粘土,軟而可塑,可以用來制作形狀復雜的陶器。元代以後,界首彩陶吸收了當地流行的木刻年畫和剪紙貼花的裝飾技法和裝飾內容,出現了描繪和采花的工藝,初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清末至民國時期,界首彩陶在繼承前期制陶技藝的基礎上,受到當時戲曲藝術的影響,裝飾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除了花鳥魚蟲,還出現了大量具有傳統劇目的場景畫,雕花、摘花的裝飾手法較為普遍。建國初期,第壹次彩陶得到了政府的關心和支持,著名窯工陸、陸被送到中央美院華東分院群眾藝術研究班學習,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繪畫和制坯水平。陸先生於1954年成立陶瓷生產合作社,1958年更名為界首市工藝陶瓷廠。1954年,蘇聯東方美術館造型藝術出版了魯先生制作的三色“刀馬人”壇子照片,在國際上反響很大。東歐的壹些國家爭相收藏他的作品。陸先生還被中國民間美術家協會評為全國優秀民間美術家,與等紫砂大師齊名。從文革後期到80年代初,中國文化藝術獲得新生,世界上第壹件彩陶也迎來了藝術的春天。在著名工藝美術家韓美林先生的指導下,界首工藝陶瓷廠開發出了烏金釉、金沙釉、孔雀藍釉、玫瑰紅釉等壹系列矽硼色釉。,而不是原來的鉛釉。同時,陶器也由低溫型轉變為高溫型(窯溫達到65438±0000攝氏度左右)。胎釉結合比以前更緊密,彩釉更美觀。產品遠銷東歐、美國和美國。魯先生的《三色雕花缸》還獲得了1984輕工業部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質產品獎。如今,第壹批三彩雕花陶器已集中在界首市工藝陶瓷廠統壹制作,而天英鎮只有少數村落還在燒制,且多為單色日常生活器皿。界首彩陶的制作工藝界首彩陶所用的胎土是當地盛產的黃泥,用這種土制作的陶瓷胎質地細膩。在雕刻過程中,界首彩陶吸收了民間剪紙和木版年畫的藝術風格。為了滿足這種風格的需要,必須在胎紋上塗上兩層化妝土(能產生赭色的粉紅色化妝土,即絳釉,是當地特有的),以顯示雕刻過程中赭色黃與赭色白的對比。在描繪題材上,除了生活中的花鳥魚蟲之外,還註重吸收傳統戲劇的藝術元素,以場景的形式表現出來,其中魯的《刀馬人》最具代表性。界首彩陶制作工藝:1。泥料訓練:將陶土精選、粉碎、浸水後,人工攪拌成均勻、柔軟、細膩的胎泥。然後揉泥,多揉幾次,使其粗細適中,柔軟。2.下料:放在成型輪上進行人工拉坯成型,然後放在通風處陰幹,經常用木拍板敲打胎底,防止鼓包。當胴體半幹時,再次修剪,直到胴體圓潤光滑。3.雕刻:輪胎做好以後,塗兩遍粉和白色的化妝土(粉在下面,白在上面),然後用竹簽刻出花紋,再用刮刀刮去花紋以外的部分,露出第壹層化妝土作為花紋地面(其中壹層填以彩釉),第二層就是花紋裝飾。4.燒制:雕刻完成後,陶器就可以入窯燒制了。裝窯前,要用小火把窯裏的水分去掉。方法是在爐內自下而上依次放入麥稭、樹枝、煤,點燃至煙囪口不冒煙,說明水分已經排盡。由於界首陶器是釉陶,其燒制過程應分為素燒和釉燒兩個階段。出窯燒制後為磚紅色雕花陶器,燒制溫度壹般高達700-800℃。素燒後的釉陶,燒前上釉。壹般要在含鉛釉中加入石英粉,以增加釉的亮度。由於石英粉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矽,界首彩陶的釉也叫矽鉛釉;此外,還應加入壹些淤泥,增加墻體與釉面的結合度,防止“飛鉛”,待釉面幹燥壹到兩個小時後即可燒制。入窯後,每件陶器都要蓋上陶瓷匣缽,以防窯內煤煙雜質汙染器物表面。釉料由小到大用火燒制,兩天兩夜逐漸升溫。最高燒成溫度可達1000-1050℃。上述“淤泥”是掛在粘土表面的壹層灰色粉狀土,它和“粘土”都起著“陶衣”的作用,即加強釉與粘土之間的結合力,使釉在燒制過程中不會剝落,並填補粘土的氣孔、凹坑等缺陷,掩蓋胎體的不良色澤。“白泥”的質地比“粉土”細膩,燒制後呈淡黃色,而“粉土”用石英粉燒制後呈深紅色。因此,刻花去地制作的界首陶器,具有“紅底白花”的獨特風格。界首彩陶的藝術特色界首彩陶工藝長期浸淫於淮北地區的原始民俗之中。經過不斷的發展演變,形成了“造型簡約厚重,描寫簡潔傳神,釉色絢麗,藝術與實用功能兼備”的基本藝術特征。造型簡約厚重。界首彩陶用的粘土是當地黃河泛濫後沈積的黃粘土,質軟,可塑性強。燒制的陶器具有細膩的胎質和厚重的胎體。在器皿的造型上,吸收了青銅器和瓷器的造型,更加古雅。描述簡潔生動。在創作題材上,清代以前以花草魚蟲題材為主,清代中後期出現傳統戲曲人物。在工藝上,吸收了當地民間剪紙和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木版年畫的藝術風格,運用了印模、人物刻畫、采花、繪畫等技法,畫面生動傳神。釉色飽滿。界首彩陶在施釉上吸收和借鑒了唐三彩的技術風格。壹層透明鉛釉稍淋幾滴彩釉,經烘烤後局部流動融合,產生夢幻般的藝術效果。界首彩陶的著色材料也很獨特。除了銅和鐵之外,還添加了石英粉。石英粉在燒制時與化妝粉土發生反應,使主釉呈現深紅色。與白色化妝土相比,形成了第壹件彩陶“紅底白花”的獨特風格。兼具藝術和實用功能。彩陶藝術家首先主要受民俗影響,以身邊的壹切為創作題材。在創作中,更註重取神,而不是拘泥於形。比如十三窯流行的三色雕魚盆,註水後,盆中雕出的魚在水草中遊動,仿佛活了壹般。難怪河兩岸流傳著“魚鍋圓圓,出在沙河(國際上俗稱何英河)南,有人買,千年富貴”的民謠。也可以看出,世界彩陶在藝術表現上迎合了人民追求富貴吉祥的心理。在實用功能上,界首的彩陶多為圓腹外鼓,內外施釉,適合普通人作為日常容器使用。這種藝術與實用功能的結合也體現了淮北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對藝術美的追求。節選自Collection 200612編輯:希顏參考:/identityroom/index.php?termid=309
上一篇:用玩具豬寫壹篇作文下一篇:目前最流行的12種裝修風格,妳喜歡哪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