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從小就出生在書香門第,生活富足。她的父親喜歡收集書籍,並鼓勵李清照學習。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李清照深受文化氛圍的影響,從小就有著與同齡人不同的成熟和才華。
她獨特的清新婉約的詞風至今仍是古詩詞界的典範。在人情方面,李清照早年讓趙明誠很容易就認識了,後來兩人因為愛情結了婚。後來,因為家庭和國家的變化,我過著流浪的生活。但是,能和愛妳的人走壹輩子,在父母的命都是媒妁之言的傳統社會,無疑是幸福的。但這樣的真情,還是在李清照的內心世界留下了些許遺憾。這些因愛而生的遺憾,也在她過往的詩詞中留下了點點滴滴的記錄。
少年成名
有時候,對於有才華的人來說,童年取得的功名是那麽順理成章。少年李清照身上所透露出的獨特才華,除了家庭的影響,也是才華。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大作家蘇軾的學生。他壹生擅長書法和寫作,喜歡收藏金石學、書法和繪畫,曾在禮部為官。李清照的母親是狀元王的孫女,個人文學修養極高。在這樣的書香門第環境下,李清照雖然是個女人,但才華並不遜色於當時汴京城的許多文人。
因為父親在北京工作,十幾歲的李清照和父母壹起生活在當時繁華的汴京城。喜歡文學的父親在家裏經常“和文學交朋友”。時不時聽聽,李清照的詩詞內心感受也受到了啟發。公元1100年左右,十八歲的李清照,在家中寫出了至今令世人嘆息的《如夢令》這首歌。
昨夜雨小風大,酣睡未止宿醉。問快門,海棠還在。妳知道嗎,妳知道嗎?應該是綠肥紅瘦。
年輕的李清照能有這樣的文筆和情感,真的很神奇。記載於《堯山堂外傳》年,此詞壹出,汴京城內的文人雅士無不稱贊。李清照的北京才女之名也由此而來。
字裏行間的愛
晁是李清照父親的好友,因賞識其才華,經常給她提詩歌方面的建議,同時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別人看。也正是這個契機,李清照的名字在汴京城的文人圈子裏不斷流傳。
直到有壹天,李清照的詩到了國子監吏部侍郎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手裏。二十多歲的趙明誠沈浸在李清照的作品中,幻想著歌詞背後,所有人口中的李清照會是壹個怎樣的女人。
李清照的堂妹李炯恰好和趙明誠在商學院是同班同學,趙明誠想借此機會認識壹下李清照。關於這次相遇,在李清照的《點絳唇》這首歌裏,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兩個年輕人第壹次相遇的場景和表現。
蕩上秋千,懶得搓嬌嫩的手。在她身旁,薄薄的德掛著晶瑩的露珠,她胸前的汗漬滲透著薄薄的綢袍。
突然,來了壹位客人,她絕望極了,她沒有穿鞋,只穿著襪子走開了,連頭上的金別針也掉了下來。她害羞地跑開了,靠在門上,聞著青梅花的香味。
而趙、李是當時朝廷中新舊兩派的代表。他們最後是怎麽成為親家的?關於這件事還有兩個小故事。趙明誠在家告訴父親:夜裏夢見三句話,“字和公司,裝脫,芝罘拔雜草”。之後就是“女人的丈夫”的意思。聰明的趙挺之怎麽會不明白真相呢?面對李富,趙明誠不關心政治,收藏金石學和書法的愛好與李不謀而合。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李福考慮後同意了他們的婚禮。
公元1101年,才女李清照在汴京城下嫁趙明誠,此後28年,從汴京城到青州,直至最後。
健康。他們之間,有過詩詞書畫與愛情相伴的幸福,也有過家庭事務不順時的漂泊。即使生活會再次改變,他們的心永遠不會變。只是明誠去世後,孤獨的李清照在後半生時不時想起自己在這份感情中的遺憾。
帶著遺憾活著。
1.這輩子沒有孩子的遺憾
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婚姻沒有孩子,壹直是個謎。婚後,李清照和趙明誠感情融洽,互敬互愛。大觀二年,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因兒子趙明誠得罪漢奸蔡京而受牽連而死。因此,趙明誠被蔡京排擠出官職,家庭變故迫使趙明誠隨李清照回到家鄉青州。但在青州的這幾天,兩人並沒有因為事業上的困難而失去生活的樂趣。公元1117年,趙明誠被朝廷重用,到萊州任職。至此,李和趙第壹次分開了。分居期間,李清照把對丈夫所有的思念和愛都寫在了詩詞裏,這就是所謂的“情”。
“雲何人送錦書,雁字歸來,西樓月滿。花開花落,流水潺潺。壹種相思,兩種閑愁。這種情況無法消除,所以我皺眉,但我在心裏。”
老公的惆悵在李清照心裏來回徘徊,這樣分離的痛苦持續了大概五年。
雖然兩人壹直感情深厚,但在那個封建社會,趙明誠和很多人壹樣,養了小妾,問題不大。但就是這樣壹件事,讓熱戀中的李清照總有些難受,讓她在與趙明誠見面時心情大變。但對李清照來說,在這種深沈的情感中,最讓她遺憾的恐怕就是她沒有生孩子。中國的傳統婚姻文化壹直強調“傳宗接代”的思想,在27年的婚姻關系中,沒有孩子成為兩人***同的遺憾。
2.國家和家庭在苦難中留下的遺憾
李清照四十四歲時,金人大舉南侵,和欽宗父子北上。這個時期就是我們歷史上所說的“靖康之變”。此後,北宋朝廷瓦解,南宋建立,李清照也著手整理家具,準備南遷。
雖然是女兒,但李清照的心裏還是充滿了對國家的熱情。當時,當權的宋高宗對投降政策盲目妥協。李清照很不滿意,經常寫詩諷刺。那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南方還是怕吳江冷,北方冷了就難過。”
何況丈夫在國事面前的做法,讓李清照很內疚。公元1129年,趙明誠在位時,遭遇兵變。下屬多次提醒,他都不聽。幸運的是,他的部下準備成功擊敗叛亂者。但守城最高將領趙明誠利用繩索,早早逃脫。事後,趙明誠被免職,李清照為此感到羞愧。後來他們到了烏江,李清照寫道,“生是偉人,死是鬼英雄。至今懷念項羽,不肯過江東。壹方面諷刺了朝廷的無能;另壹方面是對丈夫不夠勇敢的無奈。當趙明誠聽到這首詩時,他心裏感到內疚,安
壹個有“君子之心”的女人,在後半生面對國家和家庭的苦難,需要多大的勇氣?丈夫離開的時候,年近半百的李清照還有自己要繼續的生活。那個國家和家庭的苦難,終將成為我壹生的遺憾。
3.“金石書畫”中的遺憾
眾所周知,李清照和趙明誠有著***同的收藏愛好,他們壹生的收藏數量驚人。流浪期間,收藏也是最重要的。這兩個人把他們的收藏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趙明誠死後,李清照帶著東西到洪州去投親,卻發現金人攻下洪州之前送來的壹些文物和書籍都散成了浮雲。無奈的李清照在戰亂中南逃,沿途丟失了大部分殘存的文物。公元1131年,浙江紹興,鐘家有壹代人想讓自己的畫被盜,丟失了大部分的書和畫。李清照難過得不知如何是好。
時隔壹年,逃亡路上生活的無情和她自身的無助,讓李清照陷入了孤獨的境地。為此,她選擇了嫁給張汝舟。婚後李清照發現自己只貪圖自己的收藏,而實際上當時李清照的收藏和所有物並不多。張汝舟知道真相後,在生活中經常辱罵李清照,甚至拳腳相加。直到李清照發現張汝舟在官場徇私舞弊,毅然舉報,並因此牽連入獄三年。
趙明誠走的時候,李清照只想保護那些經典藏品。誰也想不到,在出發的路上不會有成功,和丈夫壹起投入壹生的努力會漸漸付諸東流。失去的不僅僅是東西,還有自己和丈夫的情感見證。對李清照來說,她失去的變成了遺憾,最後變成了她內心的勇氣。
李清照晚年的生活比較慘淡,令人欽佩的是她並沒有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在各種各樣的世界寶塔華頌風之前,隨意走。晚年,她把余生都獻給了她壹生熱愛的詩詞歌賦。作為讀者,我為她生命中的那些遺憾感到惋惜,也為她生命中壹次又壹次的選擇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