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石島民俗文化介紹

石島民俗文化介紹

石島海文化底蘊深厚,漁民以石島海鼓為魂祭海、送花燈給皇後等壹系列海洋文化活動獨具特色。石島民間藝人成就卓著,在書畫、奇石、收藏、根雕、剪紙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許多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藝術家”的稱號。石島有60多位知名學者、專家、省部級以上政要和軍級以上領導。畫村穆雲安是遠近聞名的漁民畫村。每家每戶的墻上都畫著巨大的壁畫,如五顏六色的宮殿。揚帆遠航的宏偉計劃,回歸滿倉的歡樂畫面等。村裏設立了壹個“藝術展室”,常年開放,展出近200件作品,包括中國畫、油畫、年畫、漫畫、書法和剪紙。只是村民幾十年創作的壹個縮影。該村80多幅作品參加市、省、全國美展,20幅作品獲獎,20多幅年畫被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400多幅美術作品在各級報刊發表。剪紙在這個村子裏也有悠久的歷史。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他們在追求物質生活之美的同時,也在追求精神生活之美,把跳舞和寫作當成壹件高雅的事情。花村車角河是聞名中外的花村,位於法華醫院東側。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山上覆蓋著砂質黑土,山泉常年潺潺,非常適合花卉的栽培和生長,所以山上的野花數不勝數。車角河的花卉栽培歷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園林花卉栽培。經過300多年的發展,花卉種植已成為該村的主要經濟支柱。這個村的花以杜鵑花、山茶花、雲松為主,種類繁多,僅杜鵑花、山茶花就有近百個品種。其自行培育的“粉紅”杜鵑榮獲全國園藝博覽會銀獎。現在是山東省最大的杜鵑花和山茶花種植基地。“人人都是園丁,家家戶戶都有溫室”是這裏的真實寫照。這個村子平均每戶人家種800多種花。石島早春的杜鵑花,野生的杜鵑花和紅花漫山遍野盛開,遠遠望去像壹片紅色的海洋,所以石島人習慣稱之為“映山紅”。早在18世紀初,石島人就有人工栽培杜鵑花的習慣。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石島的盆栽杜鵑花已進入商業開發期,或在商號上市交易,或作為禮品饋贈親友。新中國成立後,石島杜鵑花的栽培發展迅速,大量新品種不斷問世,並形成了自己的體系——石島杜鵑花。石島的杜鵑花有20多個品種,如毛葉、石榴紅、白杜鵑、五寶、富貴雞、翡翠崔晉、金鳳、粉天匯、粉紅、西洋卷等。其中,杜鵑在上世紀80年代成功引入石島,並得到廣泛傳播。石島人比大多數人想象的更愛杜鵑花。即使在文革時期,當種草養花被視為壹種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時,石島人仍然熱愛杜鵑花的種植。癡情的石島人以各種形式培育和保存了大量的杜鵑花優良品種。當時民間流傳著許多養花、護花、獻花的故事。石島的多批杜鵑花被“調至北京”,見證了那段時期的壹些重大外事活動。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後,石島杜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杜鵑花種植已成為石島的特色產業。石島173個自然村中,有68個已規模化種植杜鵑花,每年石島產杜鵑花900多萬盆,主要銷往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昆明、大連、青島、煙臺等地。石島杜鵑在花卉界頗有名氣,多次獲得展覽獎項。其中杜鵑花盆景在上世紀90年代初獲得全國花卉盆景大獎賽;疊翠杜鵑1998獲“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二等獎。漁村大漁島村是中國最大的自然漁村,也是中國漁村最突出的地方。早期的海草房(海草為頂,青石為墻,冬暖夏涼)和漁村的壹些老風貌依然完好無損。早在20世紀60年代,大漁島人就以墾海養魚,努力在全國樹立“海上大寨”、“海上明珠”的品牌。改革開放以來,大漁島村居民文化福利設施完善,有“中國第壹漁村”的美譽。石島大鼓石島漁家大型鑼鼓創建於明末清初,從民間發展而來。原來的村落都有壹兩個鼓,多在出海、上海前演奏,尤其是在天後宮廟會上。以前的鑼鼓很深沈,舒緩,甚至蒼涼。在表演中使用休止符讓人對未來充滿了懸念。65438至0993年,石島鎮文化站擴充了鑼鼓隊伍,改進完善了鑼鼓曲調:壹是變單打為群毆;二是每套去掉手鑼、鈸等小件,增加鑼、鈸的構件;第三,根據時代精神,加強了桶中的歡樂氣氛;四是將二鈸指揮家改為壹統帥,從而進壹步發展和完善了鑼鼓的音樂性,使陣容更加宏大,氣勢更盛。主要表現了石島人民在與大自然特別是風浪的鬥爭中,不屈不撓的鬥誌、頑強的鬥誌和敢打必勝的信念。如今,以300多名漁家弟子為骨幹的新壹代“石島漁家大鼓隊”已在這裏培育,並多次在省市組織的大型活動中展演。石樓位於膠東半島最東端的石島。除了極具民間特色的海苔屋,石頭建築也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走在石島街頭,古樸莊重的石頭建築常常躍入妳的眼簾。矮的兩層樓,高的四五層樓,在使用現代建材的建築中有著獨特的魅力。建造石建築的石頭都是就地取材,大多來自石島山。這座山屬於茶山山系,著名的“石島紅”大理石就出自這裏。“石島”也是以這座山命名的。石島最早的石頭建築是天後宮,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52),由山西王壹德所建。260年後的天後宮,承載著滄桑,依然矗立在現代的高樓大廈中。到了清代中後期,隨著石島的開放,石島逐漸繁榮起來,壹些富戶的小石屋也在很多房子裏拔地而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石島石建築的繁榮時期,大部分石建築都是壹些政府機關修建的。因為那時候石頭便宜,可以從附近的山上取,既能節約成本,又有特色。當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壹種加固的手推車。壹輛手推車可以推1000多公斤,每天至少兩次,有時三次,這需要大量的體力。因為材料多,壹些比較遠的村子也用牛車和馬車把石頭運到石島。當時沒有塔吊,建築完全靠人工搬運。每塊石頭至少有100公斤,工匠們用他們的力量壹層壹層地建造石頭。當石頭建到大約壹個人的高度時,腳手架就開始了。腳手架是慢慢搭建的,每層腳手架上都有人。地面上的人把石頭擡到第壹個腳手架上,然後壹層壹層地傳到頂樓。當壹些又重又大的石頭無法用手搬動時,工匠們就架設滑輪。正是這種“帶泥的燕子”式的建築,讓石頭建築拔地而起。這種外表沒有雕花的石頭建築,因為墻體厚實,冬暖夏涼,所以很受歡迎。上世紀80年代,實心磚被廣泛使用後,人們再也沒有建造這種石頭建築。石島* * *(Shidao * * *)有近20座石頭建築,很多都歷經滄桑,但風格依舊。石島政府不斷加強對這座具有地方特色建築的保護,對現存的石建築逐壹登記造冊,建立詳細檔案。同時要求各產權單位在修繕時保護好石質建築的外觀。
  • 上一篇:疫情中的暖心話語
  • 下一篇:空間設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