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福建最後壹個狀元是誰?

福建最後壹個狀元是誰?

在晉江池店前頭村,有壹座五開間的紅磚亭。亭檐下掛著壹塊紅色木匾,上書“狀元”三個鍍金大字。兩邊的木柱上,有壹副對聯“瑞騰天馬峰在此,人從金鰲爬上來”。“魏紫高照”二字掛在門後屋檐下,下廳柱上有對聯,“富貴無常不忘貧賤,聖賢可學立,記得讀書。”這座古建築是福建科舉時代最後壹位狀元陸吾的舊居。

(公元1845-1912),本名蘇棠,本名玉元,本名晚老遲,本名(因普陀山有庵,陸吾曾避暑)。泉州晉江池店前頭村人。

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狀元。清道光二十五年,進士吉林。他是著名的書法家和詩人。他擅長書法,作品以小楷為主。他早期的書法風格以嚴、歐風為主,筆法更為蒼勁工整。後來,中大楷與趙萌的筆法相結合,其風格變得優美典雅,為學者所珍愛。

陸吾從小就很聰明。五歲時,他開始在丈夫身邊學習。清朝同治12年(公元1873年)入國子監。次年被授刑部官,被任命為刑部主任,充任秋審處總辦。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軍機張靜接受檢查。陸吾誠實自律,以詩著稱。因為他的文章都是用書法寫的,都是臨時選的,以至於考生競相臨時模仿《武體》這本書,希望考官關照關照,排在第壹位。

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吳祿英入選順天鄉試,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耿以第壹名的成績中了頭獎。據說兵部尚書孫毓文是吳祿典考試時的讀書令大臣(八人之壹),曾經給過吳壹次絕妙的獎勵。知其手跡,欲將第壹卷呈獻給朝廷觀眾(前十卷由下而上由閱官、監工呈上,排名第壹者為皇帝欽點狀元,其後為第二名、花探、二甲七),而江西人文也應是科舉,其師亦顯赫。他也在讀書官之列,所以他壹定也想放置第壹卷。兩人相持不下,壹個侍郎提議審閱兩卷,以多數決定。在比較兩卷時(內容已被忽略),有壹人指出文卷上有刀痕(宮考卷紙極厚,有錯可用刀削去),是白玉上的壹個小瑕疵,應排第二。大家紛紛附和,吳魯穗是高中的尖子生。後被授予翰林院編修,先後任陜西科舉考試官(考官)、安徽雲南巡官、雲南考官、吉林秀才。由於他在促進學習和培養人才方面的突出成就,他被提升為高級部長。

科舉制度廢除後,陸吾於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被派往日本訪問,隨即成為吉林省第壹任進士大使,努力推行新政,倡導教育,建立新學,主張“沙場不如戰鬥機”,努力為國家培養人才,親自撰寫講義,訓練士兵,上學,講學,遍遊東北,帶頭捐資助學。沒過多久,在學風的助推下,小學、師範、法政、女校、中學等各類學校相繼成立。

陸吾生活在辛亥革命前的晚清動蕩時代。隨著義和團的更叠,八國聯軍攻占了北京,隨後慈禧太後逃離了這座城市。陸吾被困在壹個孤獨的城市,充滿了悲傷和仇恨,只能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他寫了著名的《百憂解》。《百悼詩》分上下兩卷,***155。講的是八國聯軍攻打天津,慈禧太後帶著皇帝西征,京城大亂,百姓被虐的悲慘境遇,百姓奮力反抗的精神。歷史學家認為他的《百哀詩》是壹部庚子信仰史。

陸吾對腐敗的清廷在人民貧困、國家垂死的時候沒有振作起來深感痛心。他前後做了40年官,卻沒能彌補。盡管他充滿了愛國主義,但很難付諸實踐。他最後不得不感謝石,並於三年(公元1911)辭職回國。隱退後的第二年(公元1912),死於鼓浪嶼劉莊花園。讀了的《經濟文集》、《讓雍、萬學滇西學東行日記》、《正氣閆齋手抄本》、《正氣閆齋詩》、《白哀詩》、《論文談》等,著有《蒙古學初編》、《兵學史經講學》、《教育宗旨》、《國民性與紀律性》。

陸吾擅長書法。他的楷書風靡歐洲,燕玉、趙,幾乎和晉唐壹樣好。用筆贏得了古人的意旨,從他那裏得到壹句話的人是幸運的。在獲得最高獎之前,陸吾的書法在北京這座人文薈萃的城市已經小有名氣。禦史江春霖稱之為“書法極佳,名聞遐邇”。其行書端莊典雅,秀麗脫俗,韻味清新。大字既有麻姑神仙壇的風格,尤其擅長破漢字,筆法剛勁,又有顏的遺風。小楷穩重美觀,文靜靈動,個人風格鮮明,自成風格。陸吾壹生留下了大量的書法作品和家書,但大部分都是在流放中度過的。晉江博物館在收藏文物時,收藏了陸吾未發表的手稿《國家王朝簡介》四卷(八卷)和《蒙古學初編》兩卷;陸吾墨跡手稿4份,家書30封,書法作品52件;陸吾讀了20篇散文,答了15篇散文等等,大部分都是他的後人從民間收集來的。

陸吾擅長書法和收藏,在古書畫鑒賞方面也頗有造詣。如他在《劉同年畫後記》中評價:“妳看這碑文小字,遠非之筆法,印章亦乏雅...在《東坡先生原著後記》中,他寫道:“今日看此帖,肥瘦飄逸,渾厚婉約。“他家有壹批文物,比如字畫、竹簡等。其中,嶽飛、文天祥和謝枋得用過的端硯最為珍貴。在《正氣硯齋》手稿中,他這樣敘述:“俞家保存著正氣硯,這是嶽鐘吾的舊遺物。他為忠武背誦了“堅守白道,不磷不戰”的詞句,題寫了文心報國的後記,題寫了感謝疊山先生的記錄。三公皆孤忠於宋,行坤之義者也...陸吾視此“義硯”為寶,珍藏多年。他死後,這塊硯臺被後人保存下來,他的書房取名“壽延寺”。吳的後人也把它完好地保存了五代72年,可惜在近代失傳了。

  • 上一篇:看照片寫作文教案設計
  • 下一篇:第壹次出國旅行應該準備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