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雕塑的藝術特點主要是畫塑結合,講究傳神,構圖巧妙,技法靈活,形式與內容統壹,既有真實性,又有裝飾性。正因為如此,兵馬俑在中國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與希臘羅馬雕塑相媲美。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雕藝術的瑰寶之壹。他的《龍門二十式》是渭北書法的精華,褚遂良的《壹闕佛龕碑》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
兵馬俑坑出土的陶俑本來是有顏色的,出土時大部分顏色已經脫落,陶俑上只剩下斑駁的殘跡,剩下的壹些顏色較多的人像完好如初。在陶俑、陶馬上印刷或雕刻陶工姓名,起源於戰國中期秦國的“節材名”制度,是秦國政府管理官方手工業、保證產品質量、控制和監督工匠生產的壹種手段。這種方法被應用於秦陵兵馬俑的制作。壹方面加強了對工匠的控制和管理,另壹方面也有利於提高作品質量。制作兵馬俑的工匠大多是秦帝國下層的壹群陶工。這些陶工有的來自宮廷陶器作坊,有的來自地方陶器作坊。陶俑上有80個陶工的名字。兵馬俑從身份上分為士兵和武官兩類,武官分為低級、中級和高級。普通士兵不戴王冠,軍官戴王冠。普通武官的皇冠和將軍的不壹樣,就連盔甲也不壹樣。其中,士兵和人物包括步兵、騎兵和戰車。根據實際需要,不同兵種的戰士有不同的裝備。
考古學家在出土的陶俑和馬的壹些隱蔽的地方發現了壹些雕刻或壓印的文字。字數很少,壹般只有兩個字,最多的壹個是11字;除了序列號,陶文是壹個陶工的名字。壹般來說,這些陶工的名字可以分為四類:壹是名字前面帶“官”字的,簡稱宮子;二、如果把“右”字或“大”字放在人名前面,在省內稱為“右字”、“大字”;三、人名前有地名;第四,只有名字,大部分只有壹兩個字,有的有三個字。上述四類陶工中,第壹、二類是來自中央府陶坊的陶工;第三類是當地制陶作坊的陶工;第四類由於文字過於簡略,難以判斷其出處。
官方作坊工人——宮子式陶工的名字都在陶俑上有,陶馬上沒有,大部分在陶俑衣服下擺底部的隱蔽處,少數在裙子或腿上。目前,* * *已發現87件,其中印章75枚,銘文12。陶文的這些字體都是小篆,加蓋的字比較規整,是楊雯。大部分都有側邊欄圍著,詞與詞之間沒有邊界。大部分的字都是從左到右水平排列的。潦草的字很潦草,字的順序也不壹樣,或橫著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或豎著從上到下。
民間作坊的工匠還發現壹些陶俑上人名前有地名的陶文。發現的地名有鹹陽、溧陽、臨晉、安義等。其中,陶文以“城陽”為最多,其他三地各有壹個。刻有地名的溫韜,多在陶俑上身隱蔽的地方,字跡潦草。據統計,鹹陽陶工19人,有衣、險、野、禮、午、稗、稭、慶、處、運、道、拜、諱、木,說明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成了楊,為修建秦始皇陵招募了大批優秀陶工,他們成了。
來自宮廷的陶工和當地的陶俑在體型、頭型、臉型、五官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這就解釋了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差異所導致的藝術創作的差異。
據制作工藝編輯介紹,大部分兵馬俑都是用陶器燒制的方法制作的。首先用陶模制作第壹胎,然後蓋上壹層細泥進行加工、刻畫、上色。有的先炒,有的先炒。溫度均勻,顏色簡單,硬度高。每道工序都有不同的分工和嚴格的工作制度。最初,兵馬俑都有明亮和諧的彩畫。發掘中發現,有些兵馬俑剛出土時顏色鮮艷,但出土後被氧氣氧化,不到十秒鐘顏色就消失了,變成了白灰。現在能看到的只有繪畫的痕跡。
泥人的制作分三步:第壹步制作大型泥人(粗胎或初胎);第二步,在陶俑尺寸較大的基礎上,對陶俑進行第二次重新泥化,並進行修飾和細節化;第三步,將分別制作的頭、手、軀幹組裝在壹起,完成大型陶俑。壹般大陶俑陰幹,入窯燒制,燒制溫度約為1000℃。陶俑燒出窯外後,再壹個壹個進行彩繪,最終完成陶俑的制作。就整個陶俑而言,制作方法是塑模結合,以塑為主。兵馬俑是在兵馬俑坑附近就地燒制的,用的土是當地的黃土,混有石英砂。
兵馬俑壹般都是精心雕刻的。從已經出土的1000多件兵馬俑來看,沒有相似之處。沒有壹樣是壹樣的。制陶工匠運用造型、打樁、揉捏、粘貼、雕刻、繪畫等雕塑技法,從體、量、形、神、色、質等方面追求藝術效果。造型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看起來非常漂亮,給人以明亮、深邃、寬廣、壯觀、精致的印象。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20世紀考古史上最壯觀的發現”,這就是著名的秦始皇兵馬俑。
發現秦始皇兵馬俑坑3個,未建1個,依次編為1至4號坑。發掘出100多輛戰車、600多匹陶馬、近8000個陶俑和其他青銅武器。秦始皇兵馬俑的發掘向世人展示了壹支龐大而組織嚴密的秦始皇衛隊,象征著秦朝的強大軍隊。漢代的兵馬俑雖然在鹹陽、徐州、武威都有出土,但無論是規模還是制作工藝,都無法與秦始皇兵馬俑相比。《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生存之道,必須遵守。”由此可以看出古代軍隊在國家中占據的重要地位,也可以看出秦始皇統壹全國的奧秘。
暫且不論其規模之宏大,編排之精細,從藝術的角度來看,體現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堪稱藝術品中的精品,秦始皇兵馬俑的藝術特色就是其高度的寫實性。秦始皇兵馬俑坑裏展示的軍隊陣容完全是根據當時秦軍的實際情況設計的,所以兵馬俑、陶車馬也是按照實際大小制作的。秦以前的雕塑以裝飾性為主,而兵馬俑采用寫實的刻畫方式,具有明顯的人像和素描特征。壹般來說陶俑的身高在1.8米左右,最高的可以達到2米,都是大塊頭。壹般馬濤長2米,高1.7米,和真馬壹樣大,比例準確,形象生動。如此大規模的馬濤群也是中國雕塑史上的壹個突破。其次是生動。秦兵馬俑的寫實並不是簡單的根據現實進行模仿,而是經過了藝術處理,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軍銜,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都體現在秦兵馬俑的身上,可見其造型描寫不僅做到了“似”,而且做到了“似”。秦兵馬俑的頭部最為精致,有的凝眉,端莊肅穆;有的臉很帥,微微笑著;他們中的壹些人有皺紋和成熟的面孔...秦軍的各種人物通過對他們面部的細致描寫被生動地表現出來。秦兵馬俑的生動特征也通過藝術的誇張和提煉表現出來。它的刻畫不是追求細節,而是抓住關鍵部分進行藝術處理。比如把眉毛加粗讓臉感覺更立體,把胡子處理成飛的或者卷的,不符合實際,但是突出了性格。對馬濤的塑造也是如此,用洗煉的壹般塑造方法,把馬刻畫得惟妙惟肖。除了馬頭造型精致多變外,四肢和胸部都經過寫意的誇張處理,棱角分明,筋脈突起,臀部圓潤,腰部微凹,顯得強壯有力。沒有太多復雜的線條,流暢而有節奏感,讓人感覺像真的馬,但現實中似乎找不到什麽東西。靈活多樣的藝術技巧也是秦始皇兵馬俑的藝術特色之壹。秦俑的刻畫不是單壹的,而是運用了多種藝術技巧。對比就是其中之壹,比如描繪含蓄的鎧甲和簡單的下半身衣服,精致的武官,發型和簡單的身材。這些對比處理都是基於整體效果的統壹,使形象簡潔而豐富,簡約中精致,局部中精細而不失整體氣勢。此外,秦俑也是圓雕、浮雕、線雕的統壹,並運用塑、堆、捏、糊、刻、畫等傳統民間技藝,成功地塑造了栩栩如生的武士形象。每壹個兵馬俑和兵馬俑都是壹個完整的統壹體,可謂是各種人物塑造方法的組合。另外,兵馬俑的本來面目其實是畫出來的。很難想象,坑內滿是灰塵的秦俑,其實是五彩繽紛的。今天,由於大火和自然破壞,我們已經看不到它們五顏六色的樣子,但幸運的是,在壹些陶俑和陶馬上仍然有殘留色彩的痕跡。這些顏色是紅色、綠色、藍色、白色、黑色和黃色等。可想而知,當初建坑的時候,五顏六色的陶俑整齊地站成軍姿,場面是多麽的輝煌壯觀。更難能可貴的是,秦兵馬俑上所繪的色彩並不是簡單統壹的,而是經過了嚴格的色彩配置,體現了整體的色彩效果。壹般來說,兵馬俑大多是紅色上衣,綠色或藍色汗衫,手和臉多為粉紅色,袖子和衣領多為綠色或赭色,指甲多為黑色,連接它們的線條多為紅色。這些都有壹定的規律和模式。這種繪畫與造型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成為雕塑技法的補充手段,成為秦俑豐富藝術表現形式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秦俑藝術在中國古代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對前代藝術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對後世雕塑藝術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首先,它發揚了中國現實主義的藝術傳統,為後世的雕塑藝術奠定了基礎。其次,秦俑的洗煉為漢唐以後所繼承和發揚,成為中國造型藝術的壹個重要藝術特色。此外,繪畫與造型的結合為中國古代雕塑註入了新的活力,拓寬了中國雕塑藝術的發展道路。
秦俑藝術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的典範。其藝術風格和技法為後人所繼承和發展,使其藝術傳統源遠流長。今天,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帶著巨大的驚喜和贊美觀看這壹世界奇跡。秦始皇兵馬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也是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
龍門石窟歷時長久,跨越多個朝代。它們以大量的實物圖像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諸多領域的發展變化,為中國石窟的創新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龍門20系列產品是珍貴的魏碑書法作品。代表魏代碑體風格,挺拔大方,渾厚有力,是隸書向楷書過渡中的字體,古陽洞19項。位於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400余年的大規模修建,南北長1公裏。今天,有2345個石窟,超過65438+萬個雕像和2800多個碑文。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室貴族許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王室意誌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民族宗教色彩。兩個朝代的雕像反映了非常不同的時代風格。北魏造像失去了這裏雲岡石窟造像粗獷、雄偉、渾厚的特點,但生活氣息逐漸濃厚,趨於活潑、清秀、溫柔。這些北魏造像面部細長,肩細胸直,衣紋用直刀雕成,剛健古樸。在北魏雕刻的眾多洞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和石窟寺。其中,谷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壹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塑像,典型地反映了北魏國家崇佛的歷史模式。這些瑰麗奪目的石雕,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外來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
北魏時期,人們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佛像雕塑也追求秀骨清象的藝術風格。在唐代,人們認為胖為美,所以唐代佛像的臉是圓的,肩是寬的,胸是高的,服裝花紋的雕刻是用圓刀做的,自然流暢。龍門石窟唐代造像繼承了北魏的優秀傳統,吸收了漢民族的文化,創造了剛健生動、古樸自然的寫實風格,達到了佛像雕刻藝術的頂峰[8]在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石窟中,規模宏大、氣勢恢宏的大路阿什造像最為著名。這座按照《華嚴經》雕刻的摩崖式佛龕,以雍容華貴、超凡脫俗的魯舍那大佛為中心,以壹周充滿情態質感的藝術群體形象,表達了佛國世界充滿祥和的理想意境。這組雕像集中體現了唐朝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展現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龍門北魏石窟包括八個較大的洞穴,包括賓陽洞、蓮花洞和固陽洞,以及其他四個小洞穴。賓陽中洞入口呈尖拱形。洞兩邊的石壁上雕刻著怒容和皺眉象征其強大的力量,右手五指放在胸前,十分囂張。這個洞穴的布局是以神靈為中心,其他的圖像和裝飾也是緊密聯系在壹起的,產生了看護和陪襯的作用。在藝術家的設計中,主人和奴隸被充分用來加強和削弱以神為中心的宗教主題。這個洞穴的完整布局代表了北魏晚期佛教寺廟的流行風格。這種完整布局的出現也說明了佛教藝術的成熟,賓陽中洞正面墻上的浮雕是了解當時繪畫藝術水平的重要參考,可以了解繪畫藝術的構圖、線條的表現力以及裝飾設計。皇帝庇護人的救濟在前面壹節已經提到了。維摩文殊,作為南北朝時期流行的藝術題材,龍門石雕和雲岡石雕壹樣,常陳列在壹些佛龕的上部或縫隙中,而賓陽洞的浮雕則較大且完整。魏墨傑的形象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敦煌壁畫的學生很多,但在內地不是很受歡迎。賓陽洞的浮雕是用單幅畫面表現的,而不是敦煌壁畫的連續形式。蓮花洞是壹個狹長而深的洞穴,洞寬615m,洞深9.6m,洞高6.1m。正中是壹尊5.3米高的站立佛,兩側是兩尊菩薩,佛與菩薩之間,後墻左右各有壹尊羅漢浮雕。洞頂中央是美麗的大蓮花圖案,花瓣微凹,非常逼真,裝飾性強,充分發揮了雕刻的特長。在洞口的拱門上,浮雕著熊熊的火焰圖案,十分生動。是在北魏裝飾紋樣中發展了漢代浮雲的處理方法的成功傑作。蓮花洞內壁有很多小神龕,是當時人雕刻的。最早的日歷年是鄭光二年(公元522年)。可想而知,蓮花洞最初建於烏龜的鄭光(公元518-525年)之間。
固陽洞壁上布滿神龕,充分代表了北魏後期貴族社會崇尚佛教的風氣。古陽洞的洞形與蓮花洞相似,但更深更高。深度13.5m,寬度6.9m,高度約為11.1m。這個神靈經過後人的改造,成為道教的形象,所以古陽洞也叫老君洞。受威脅的菩薩雕像姿態優美。從側面看,上半身微微後傾,雙腳力量不平衡,已經超出了僵硬直立的階段。古陽洞的壁上布滿了大小不壹的壁龕。左右墻上有三排整齊的大龕,每排四個(右墻最下面壹排只有兩個龕,因為沒完工)。每個龕裏都有釋迦牟尼佛坐像,或彌勒佛坐像,或多寶釋迦牟尼坐像。壁龕上部的條幅風格有幾種不同的變化,和佛像背後的背光、燈光壹樣具有裝飾性。在各大龕之間的空隙中,還有許多後來雕刻的小龕。這些佛龕中的佛像,尤其是各大佛龕中的佛像,具有時代代表性,是北魏末年流行的標準的纖細清晰的像。從基座上垂下的裙子復雜而有節奏。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藝術最精湛的壹組摩崖造像。因為屬於當時的皇家寺廟奉先寺,所以叫“奉先寺”。這個洞穴建於唐高宗早期。武則天皇後三年(公元672年)贊助兩萬元粉,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完成,每幅長30余米。洞內佛像鮮明地體現了唐代佛像的藝術特征,面部豐滿,耳朵下垂,造型完美、祥和、溫馨、善良,極為感人。主佛蓮花北側碑文稱“大盧舍那造像龕”。這裏有九尊佛像,中間的主佛是魯舍那佛,也就是釋迦牟尼的佛。佛經上說,盧舍那是光普照全身的意思。這尊佛像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佛像臉型豐滿圓潤,頭頂波浪發紋,月牙形眉毛,壹雙美目,微微凝視下方。挺直的鼻子,小小的嘴巴,平和的笑容。耳朵長且略下垂,下巴圓且略向前突出。和諧、安詳、舒適,身著齊肩袈裟,衣線簡潔不做作,衣線同心圓將頭部形象襯托得異常明亮聖潔。整個佛像,像壹個睿智善良的中年婦女,讓人又敬又畏。有人評價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放的胸懷和優雅的外表完美地結合在壹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
龍門北魏石窟是公元500年至540年間雕塑藝術最集中的地方。這些造像既有各自的地域性,又顯示了時代的總體風貌和藝術水平,如賓陽洞厚重的佛菩薩造像,古陽洞婉約的菩薩造像,龕中精致的佛像,賓陽洞供養人浮雕的緊湊構圖,蓮花洞的拱焰和洞頂的蓮花, 以及古陽洞內各種龕位的裝飾,也表現出表達建築與雕塑(如賓陽洞)和皇帝統壹主題的設計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