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秦朝的兵器有哪些?

秦朝的兵器有哪些?

從兵馬俑畫的文物來看,有幾樣東西:

銅劍:兵馬俑坑出土銅劍22把,其中17保存完好。出土時這些劍都是放在木鞘裏的,沒有使用過的痕跡。所以有人推斷可能是直接從軍械庫拿的,放在兵馬俑坑裏。與前代的青銅劍相比,這些青銅劍有壹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劍身窄而細長,兩側四豎四脊,近前束腰,刀刃鋒利,光潔度高,穿刺性強,制造工藝先進。

這些青銅劍的劍首可分為圓形劍和菱形劍,但劍的結構基本相同,都是柳葉形狀。劍的長度在81厘米到95厘米之間。葉片中間為脊狀,兩側四豎四角,近基部寬3.4厘米,近前端寬2厘米。

金鉤

金鉤,又名“吳鉤”,是壹種用於短距離殺戮的武器。在兵馬俑坑中出土了兩個金鉤。它們兩邊都有刀片,類似於古代的鉤嵌。他們不能被刺傷,但他們可以被推,砍死,並用於自衛。在古代文獻中,經常提到金鉤。比如《春秋》記載,吳王闔閭賞賜會做金鉤的人,所以“吳做了許多鉤”。但這種武器以前從未出土過,人們也不清楚它的形狀。

兵馬俑坑內出土兩把形似彎刀的金鉤,分為鉤體和鉤柄兩部分,壹次鑄造成型。鉤體似月牙,但弧度相對平緩,雙棱直端,斷面呈棗形。鉤柄為實心橢圓柱,全長65.2厘米,寬2.2至3.5厘米,重1.45千克。

長桿武器

長兵器是指裝備有長柄的兵器,用於近戰刺殺。兵馬俑坑出土的長兵器有矛、匕首、戟、鈸、槳、鈹等。,而且數量可觀。在這些武器中,除了壹支矛是鐵做的外,其余都是銅做的。

矛、匕首、戟的形制與戰國中後期出土的同類兵器差別不大,但霰彈、虎、鈹等長兵器有所改進。長兵器平均長度在3米以上。其中鈹最長,達3.82米,戟最短,2.88米。其規格與《花王公基》中記載的基本相同,但長柄堅韌有彈性,前口鋒利,更利於實戰。

矛是用於刺的長柄武器。這種武器起源較早,從商周時期就開始廣泛使用。兵馬俑坑出土了5支銅矛和1支鐵矛。

青銅矛有兩種規格:壹種是中間有脊,兩邊有氣槽的矛,直刃相交為鋒,鋒利光滑,略帶青色。另壹支矛身中空,但前部實心,矛上刻有“寺工”二字。

鐵矛出土時已生銹,但在秦代兵器中並不多見,仍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兵馬俑坑出土的青銅矛,壹個槍頭總長15.4厘米,另壹個槍頭總長17.6厘米。鐵矛出土時已生銹,長扁刃形似竹葉,殘長31.2厘米。

戈是壹種長柄武器,有水平刃,可用於水平打擊。它是戰車和步兵的主要武器。

兵馬俑壹號坑出土了壹件戈,形似鐮刀,又與它不同。葛的頭上紮了孔,用來固定木柄。上面刻著“呂不韋制造,鄰國三年,寺廟工人”的字樣。在兵馬俑坑裏,葛經常拿著長矛幹活。秦朝以後,這種兵器越來越少。

兵馬俑坑出土的葛,長髯無脊。勾頭通長26.8厘米。輔長16.4厘米,厚0.5厘米;胡長12厘米,厚0.4-0.6厘米;內長10.2厘米,下牙長1.7厘米。

戟是戈與矛的結合體,即在戈柄前端裝上矛,以增強戈的刺殺功能。這種武器出現在春秋時期,在秦朝的軍隊中經常使用。

兵馬俑坑裏出土了四把戟。雖然在兵馬俑坑中很少見到戟,但它比戈和矛更具殺傷力,是秦軍常用的武器。戟上刻有銘文。根據銘文,兵馬俑坑中出土的這些戟都是秦始皇登基初年宰相呂不韋制作的“寺工”戟。按照秦朝的規定,武器主要由中央的“寺工”制作,壹些軍事地位重要的郡縣也可以制作武器。

連接手柄的長度為2.9米。戟上有銘文,涉及鑄造時間、監工、主要建築機關、工頭、工人姓名。

中國古代使用的戰斧

月是壹種古老的武器,盛行於商周時期。據說砍周的時候,用的是霰彈砍周的頭。鈸狀似大斧,刃圓柄長,可用於劈砍。戰國以後,這種武器逐漸退居次要地位。兵馬俑坑裏也出土了霰。但這種兵器數量很少,可能是從實戰兵器變成了禮儀兵器,就像郝壹樣。

古代武器(竹制)

舒是壹種鈍兵器,有刃無刃。這種武器和霰壹樣古老。《詩(·伯·Xi))中有“伯亦執死,為王之先行者”的記載。

兵馬俑坑青銅棺主要出土於三號坑,31件。這是裝在戰車上的兵器之壹,和戈、戟、矛壹起插在戰車上。因為這種武器不能用來刺,所以比較落後。春秋以後,壹般用於禮儀用途,很少在戰場上使用。

胎體頭部為三角錐,胎體為圓柱形,長10.5至10.6厘米,直徑2.3至3厘米。它有8.9厘米深,用於安裝把手。手柄長度為3.96米。

鈹,俗稱長矛,有鐦、鈦等不同名稱,是壹種長柄穿刺武器。其形狀和用法與長矛基本相同,但比長矛更具威力和殺傷力。兵馬俑坑中出土了20多件鈹,鈹的柄是木制的。以前沒有出土完整的鈹,只出土了鈹頭。鈹經常被認為是壹把匕首,因為它的頭部像壹把匕首。從兵馬俑坑出土的鈹和匕首來看,兩者有區別:鈹有柄,劍無柄;鈹無頭,劍有頭;鈹窄劍脊。可以說,兵馬俑坑出土的鈹,糾正了過去人們對鈹的誤解,填補了中國兵器史研究的壹項空白。

鈹頭的長度在35.3厘米到35.5厘米之間。手柄直徑3.5厘米。壹個完整的鈹,長度壹般在3.59米到3.82米之間。

遠程武器

遠程武器是指具有遠程殺傷能力的武器。兵馬俑坑出土的遠程武器種類很少,主要是弓箭,但數量很多。僅在壹號坑東端的5個勘探點,就發現了130多件弩的遺存,279捆銅鈸(是裝有箭頭的袋子),10000多件零散的銅鈸。這說明秦軍裝備了大量的遠程武器。

春秋戰國以後,隨著兵種和戰略戰術的變化,遠程武器變得越來越靈活和殘酷。在這種情況下,遠程武器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往往在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弓箭

弓箭早在原始社會就已出現,直到秦朝仍是主戰武器之壹。楚國大詩人屈原有句名言“拿著長劍,背著阿沁弓”,可見秦國的弓箭是相當有名的。

兵馬俑坑出土的弓大多與弩相連,是弩的壹種。弓材是彈性極佳的優質木材,做工相當精致。

兵馬俑出土的箭頭有4萬多個,分為大箭頭和小箭頭。軸用木頭或竹子制成,前端有箭頭,後端有支架,有三根羽毛。這樣的弓箭裝在弩機上,殺傷力可想而知。

兵馬俑出土的弓長約130厘米。弓的莖用皮條捆綁,表面塗漆。弓臂前端有壹個包含弓的缺口,後面有兩個系弓軸的耳朵。弦長108到120 cm,做工相當精致。

兵馬俑出土的箭頭可分為大箭頭和小箭頭。大銅鏝刀長約40厘米,頭部較大,呈三角錐形,有倒刺和血槽。小銅鈸呈三角形,刀刃略向外凸出。完整的秦箭全長約68至72厘米。

弩的扳機

弩機是用來發射弓箭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不是壹個獨立的武器。但與弓箭相結合,就構成了壹種新型武器。

兵馬俑坑出土的弩由弩臂、弩機和木支架組成,設計相當精巧。由於秦弓精良,弩臂長,射程可達數千米,精度較普通弓箭大幅提高。因此,可以說弩機的使用使弓箭有了很大的進步。

弩臂長70至76厘米,寬4至5厘米,厚5.5至7厘米。前端有固定弓箭的裝置,後端有弓弩機。弩機用銅制成,包括掛刀、鉤齒、望山、栓塞等。在弩機後面,木制支架固定在弩臂上,支撐弩臂,發射箭頭。

  • 上一篇:我想開個小酒吧
  • 下一篇:2023營銷活動策劃方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