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童書琳瑯滿目不愁沒書看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童書琳瑯滿目不愁沒書看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國際兒童圖書日”特別關註

童書琳瑯滿目,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東南網4月1日訊(石獅日報記者林春凱)每年的4月2日為“國際兒童圖書日”。這是51年前國際兒童讀物聯盟確定的壹個特別節日,這不僅是為了紀念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因為這壹天是他的誕辰日,而且也是希望通過這個節日,喚起人們對於兒童圖書、兒童閱讀的關註。在“國際兒童圖書日”到來之際,記者針對石獅市兒童閱讀以及兒童圖書等情況進行調查。從了解的情況來看,現在的兒童圖書琳瑯滿目,不管是學校、圖書館還是市民家中,都有許多兒童圖書,不過,並非每個孩子就因此而愛上閱讀。

童書多,不愁沒書看

3月30日上午,石獅市文林圖書館壹樓借閱區裏,壹位家長陪著壹個兩三歲的孩子在翻閱圖書。這位家長告訴記者,圖書館有許多兒童圖書,只要有時間,她便會帶孩子來這裏看書。交流中,她告訴記者,孩子年齡小,認的字很少,不過對於圖書還是很喜歡的,特別是壹些色彩鮮艷,有關動物、植物方面的童書。事實上,她自己也給孩子買了不少童書,只是這些書籍往往翻閱壹、兩遍後,孩子就不喜歡再看了。

在這個借閱區裏,記者看到書架上分門別類地擺放著各種少兒讀物,供不同年齡段的小孩子借閱。記者隨意抽出幾本圖書翻看,發現有不少“熱門書籍”都被人多次借閱過,雖然看起來比較陳舊,但保存得比較完整。這些“熱門書籍”包括壹些識字類、故事類、科普類、漫畫類等。壹位正在幫孩子借閱圖書的家長告訴記者,每次到圖書館來借書,他都喜歡“淘舊書”,在他看來,圖書館裏的“舊書”都是借閱次數比較多的,比較受孩子歡迎的書。

在石獅市第三實驗幼兒園,記者看到,該園二樓圖書室裏也擺滿各種各樣的童書,壹些剛吃完午飯的孩子正在翻閱自己喜歡的書籍。該園園長告訴記者,園裏有兩三萬冊的童書,除了這個圖書室外,每個班級也都放壹些童書。該園園長十分註重閱讀的重要性,她希望為孩子們提供盡可能多的圖書,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汲取知識,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相比於以前,現在兒童圖書太多了。”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女兒上幼兒園中班,其班上設置了壹個圖書角,有兩百多本童書。她幾乎每個月都會帶女兒去書店買書,這些年積累下來,家裏的書架上都擺滿了女兒看的圖書。相比於自己的童年,她覺得現在孩子有這麽多圖書,不愁沒書看,真是太幸福了。“我們小時候哪有什麽書看?到同學家裏玩時,發現有沒看過的圖書,就會想辦法借回來看。”陳女士說,當她跟女兒說以前借書看的事情時,她女兒有些奇怪地反問她“為什麽不自己去書店買”,至於她對那時圖書少的原因的解釋,她女兒自然難以理解。

為何有很多書

卻不壹定愛看?

不愁沒書看的孩子卻不壹定就愛看書。在與壹些家長和幼兒園老師交流中,記者了解到,有的孩子雖然家裏、學校的童書很多,卻不喜歡看書。

在幼兒園任教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她曾遇到壹個孩子,非常不喜歡看書,有幾次,還把班級圖書角裏的圖書壹頁頁撕下來,用來折壹些東西。後來她在與孩子家長聊天中了解到,孩子的家長為讓孩子多讀書,給孩子買了很多書籍,但不知為什麽,孩子卻並不愛看書,只是把書當成玩具,疊在壹起玩,或者撕掉當折紙。通過與孩子及其家長交流,她認為其原因有可能早期家長買的許多圖書,文字內容過多,孩子自己看不懂,也就不喜歡看了,慢慢地,就導致孩子對閱讀逐漸失去興趣。

張女士告訴記者,在她教過的幼兒園班級中,大多數孩子都是比較喜歡看書的,但每個班上也都會有壹些孩子不喜歡看書,或者感興趣的圖書類型非常少,有的孩子拿起書翻閱幾頁就放下了,跑去玩其他東西;有的則看書中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圖案、動物、漫畫人物什麽的,如果有就會看壹會兒,沒有就會隨手把書扔到壹旁。

聊到孩子閱讀的事情,市民許先生有些苦惱。他告訴記者,其兒子在兩、三歲時,對圖書倒是看得津津有味,現在孩子上幼兒園大班了,對圖書的興趣卻日漸減淡,更多的註意力開始轉向電子產品,喜歡玩手機、玩電腦、看電視等,其關註點多在壹些動漫影視、遊戲等方面。他壹氣之下對孩子使用電腦、手機的時間進行了限制,孩子便經常以去親戚家、同學家玩為由,跑到別人家裏玩手機、看電視。為轉移孩子註意力,讓孩子喜歡上閱讀,他特意帶孩子到書店、圖書館裏去看書,但孩子要麽就找壹些有關遊戲的書來看,要麽就心不在焉地捧著書,看幾分鐘就開始找各種理由要求離開。

事實上,在采訪中,記者註意到,有不少家長都有與許先生同樣的苦惱。在手機、電腦、電視前,孩子們幾乎都放下手中的圖書,轉向電子產品中的遊戲、動漫等內容。壹些家長為此大動肝火,希望孩子平時能將時間多花壹些在閱讀上,但收效甚微。

“親子閱讀”受推崇

那麽,家長如何讓孩子從小就喜歡閱讀呢?對此問題,市第三實驗幼兒園的負責人認為,家長應註意“親子閱讀”,通過陪伴孩子閱讀,和孩子壹起閱讀等方式,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這樣才會在潛移默化中喜歡上閱讀。該負責人建議,對於幼兒,家長可以和孩子壹起翻閱圖書,壹起閱讀,並對圖書中的文字、圖片內容作了壹些簡單講解、介紹,對於年紀稍微大些,可以獨立閱讀的孩子,家長可以拿本書和孩子坐在壹起閱讀,或者與孩子***讀壹本書,並就讀書感受進行交流。

對於“親子閱讀”,不少市民都十分推崇。

市民吳先生告訴記者,他女兒非常喜歡閱讀,而且閱讀的圖書種類比較廣泛。他覺得這與他們家“親子閱讀”氛圍比較好不無關系。據其介紹,在他女兒還未上幼兒園時,他晚上下班後,便經常和孩子壹起翻閱童書,還經常讓女兒講解所看圖書的內容給他聽。在女兒長大後,他也經常翻閱女兒看的書籍,並就其中的壹些內容與女兒進行交流、探討。

在機關上班的林先生也告訴記者,前年他與孩子參加了石獅市舉辦的“百日閱讀”活動,每天晚上,他都與孩子坐在壹起看書,有時也壹起交流看書心得。從那之後,孩子逐漸改掉了以前“睡前要玩壹會兒手機”的習慣,取而代之的是“睡前看壹會兒書”。

當然,除了“親子閱讀”之外,壹些老師也提醒家長,現在童書市場上,圖書質量良莠不齊,圖書種類五花八門,家長在選購圖書時,應有針對性,要選擇適合孩子年齡、心理特點的圖書,選購時不壹定選精裝本,每次購買的量也不要太多,有時,書少壹些孩子可能還會反復閱讀,受益可能更多。在圖書的選擇上,對於壹、兩歲的孩子,可以選擇壹些線條簡單,畫面不太復雜的圖書;對於兩、三歲的孩子,可以選擇壹些字體較大,圖案較多,內容與日常生活較緊密的圖書;對於上了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其理解能力已經增強了許多,可以選擇壹些童話故事、經典傳說等文圖並茂的圖書,並可適當增加壹些科普類、知識類的圖書。至於年齡更大壹些的孩子,由於其已經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在圖書的選擇上,可以讓孩子自主選擇,家長為其提供參考意見。

如何讓童書“動”起來?

在壹位蔡姓市民家中有三個書架,其中兩個書架的書籍幾乎都是其為孩子買的圖書,很多都已蒙上灰塵。該市民告訴記者,其中很多都是兒童圖書,印刷得比較精美,但內容很簡單,在孩子長大後,對這類圖書已經“不屑壹顧”了,但他覺得直接扔了又可惜,只能零零散散地拿壹些送給親戚、朋友家的孩子看。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類似的現象並不鮮見。家長們在為孩子購買圖書方面十分舍得投入,不僅對孩子購書要求“有求必應”,而且往往還會主動為孩子購買,以致每個人家中都有許多兒童圖書。但讓人覺得惋惜的是,這些童書大都是“壹次性產品”,孩子閱讀壹次或兩次後,就被束之高閣,或者棄於屋隅,成了壹堆“扔了可惜,藏著占地方”的東西。

能否讓童書“動”起來,物盡其用呢?采訪中,壹些老師和家長建議:壹方面,家長或學校可以組織“換書看”、義賣、捐贈等活動,讓這些童書“動”起來。近年來,石獅市壹些幼兒園、小學也有開展此類活動,效果挺不錯的;另壹方面,有關部門或社會組織可以組織開展“童書回收”活動,通過低價回收,或者捐贈的方式,將廣大市民家中閑置的童書匯集起來,再通過借閱、以書換書、低價銷售等方式,讓這些童書物盡其用。

  • 上一篇:用復印機怎麽掃描文件?
  • 下一篇:美人魚存在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