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是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時開始發行的。從開始發行到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使用的人民幣為第壹套人民幣。
第壹套人民幣是在統壹各革命根據地貨幣的基礎上發行的。發行統壹的貨幣經歷了壹個曲折的過程。革命根據地貨幣是在戰爭時期各革命根據地被敵人分割封鎖的情況下產生的。抗日戰爭勝利後,各解放區人民政府就開展了統壹貨幣的工作。如華中解放區發行統壹的華中幣,收回和統壹原來新四軍開辟的各個抗日根據地發行的多種名稱不同和市值不等的地方貨幣。其它解放區也采取了類似的統壹貨幣的措施。但是,在各解放區統壹貨幣工作尚未完成時,國民黨反動派就發動了全面內戰,解放區許多地方被國民黨軍隊占領,統壹各解放區貨幣工作不得不暫時停止。1947年夏,解放區戰爭迸入我人民解放軍勝利反攻階段,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在各解放區人民群眾的配合下,取得了壹個個重大勝利,各解放區進壹步鞏固和發展,華北、西北、華東解放區逐步連成壹片,各解放區之間貿易聯系、物資交流日益發展。但是各地貨幣不統壹,貨市比價不固定,成為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的重大障礙,給野戰軍的機動作戰帶來很大困難。因此,迫切需要改變各解放區貨幣版別多、種類繁雜、比價不同、相互折算不便的狀況,統壹各解放區貨幣。1947年10月24日,中***中央華北財經辦事處成立,統壹領導華北區財經工作,並著手開展統壹貨幣工作。不久,晉察冀邊區銀行幣停止發行,冀南銀行幣成為華北解放區的統壹貨幣。1948年1月,西北解放區停止發行陜甘寧邊區銀行幣,西北農民銀行幣成為西北解放區的統壹貨幣。10月,山東解放區北海銀行幣與華北解放區貨幣相互流通。11月,華北解放區統壹流通北海銀行幣。從此,北海銀行幣成為山東和華中各解放區的統壹貨幣。1948年底,全國各解放區除中原、東北等解放區自成獨立貨幣體系外,華北、西北、華東三大解放區貨幣統壹工作基本完成。
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進壹步統壹解放區貨幣,經華北人民政府、山東人民政府、陜甘寧和晉綏兩邊區人民政府會商決定,合並華北解放區的華北銀行、山東解放區的北海銀行和西北解放區的西北農民銀行,於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成立中國人民銀行。首任總經理南漢宸,副經理胡景雲、關學文。同時開始發行統壹的人民幣,這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後發行的第壹套人民幣。第壹套人民幣上的“中國人民銀行”六字由當時的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誌題寫。第壹批發行的人民幣有10元、20元和50元三種券別,首先在華北、山東和西北三大解放區流通使用。隨後發行了1元、5元和100元三種券別的人民幣。此後,各種券別和版面的人民幣逐步推廣到全國各個解放區。
第壹套人民幣發行後,原來流通在各解放區的地方幣陸續停止發行,並按規定比價收回。在全部收回前,按壹定比價照常流通。其比價是:人民幣對冀南銀行幣、北海銀行幣、華中銀行幣和中州農民銀行幣比價為1:100;人民幣對晉察冀邊區銀行幣、東北銀行幣、熱河省銀行幣和長城銀行幣比價為1:1000;人民幣對西北農民銀行幣和陜甘寧邊區商業流通券比價為1:2000。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區,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遷到北京。全國解放後,各大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國人民銀行相繼成立。1951年底,除西藏自治區和臺灣省外,全國範圍內貨幣已經統壹,人民幣成為我國唯壹的合法貨幣。到1953年12月,人民幣發行券別有1元券、5元券、10無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等12種;版別***62種。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
由於當時各解放區的環境和全國解放區初期條件的限制,第壹套人民幣的設計思想還不夠統壹,圖案既有反映工、農業生產的勞動場面,也有反映交通運輸的情景,還有的反映北京等地名勝古跡的……內容繁雜,主題思想不突出、不明確。鈔票種類多,面額大小差別大。從1948年12月到1953年12月,***印制發行了12種面額、62種版別的人民幣,最小面額只有1元,最大面額則是50000元。到第壹套人民幣發行後期,1元券幾乎退出流通領域。印制工藝多樣,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為了用最快的速度進行鈔票的印制、發行,以滿足解放區戰爭的需要,當時只得采取應急措施,老廠新廠壹齊上,新舊設備壹齊用,工藝上采用了石印、凸印、凹印、膠印、凸凹合印、凸膠合印、膠凹套印等七種技術,紙張、油墨等主要原料也都是就地取材。因此,鈔票的質量差別較大、參差不齊。
統壹發行人民幣,清除了國民黨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的通貨膨脹和中國近百年外幣、金銀在市場流通、買賣的歷史,促進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在建國初期經濟恢復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套人民幣是在第壹套人民幣統壹全國貨幣的基礎上於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當時已消除戰爭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影響,工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商品經濟日益活躍,市場物價穩定。國家財政在收支平衡的基礎上,連續幾年收大於支,國家商品庫存、黃金儲備也連年增加,貨幣制度也相應鞏固和健全,壹個獨立、統壹的貨幣制度已建立起來。但是,由於解放前連續多年的通貨膨脹遺留的影響沒有完全消除,第壹套人民幣的面額較大(最大為50000元),而且單位價值較低,在流通中計算時,以萬元為單位,不利於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大不方便。另外,由於受當時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的限制,第壹套人民幣的紙張質量較差,券別種類繁多(62種),文字說明單壹,票面破損比較嚴重。為了改變第壹套人民幣面額過大等不足和提高印制質量,進壹步健全我國貨幣制度,1955年2月21日國務院發布關於發行第二套人民幣和收回第壹套人民幣的命令。命令指出:為適應國家計劃經濟建設的需要和廣大人民的願望,在財政收支平衡和金融物價穩定的基礎上,進壹步健全和鞏固我國的貨幣制度,以便利交易和核算,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新幣(第二套人民幣),收回舊幣(第壹套人民幣),公布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11種,每種券別版面均印有漢、藏、蒙、維吾爾四種文字。
第二套人民幣和第壹套人民幣折合比率為:第二套人民幣1元等於第壹套人民幣1萬元。第二套人民幣發行後,壹切貨幣收付、交易計價、契約、合同、單據、憑證、賬簿記載及國際間的清算等,均以第二套人民幣為計算單位。所有在第二套人民幣發行前的壹切債權債務,包括國家公債也按法定比率折合第二套人民幣計算和清償。所有第壹套人民幣均由中國人民銀行按法定比率收回。
1955年3月1日公布發行第二套人民幣***11種,當天發行1分、2分、3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0種,1957年12月1日又發行10券1種。同時,為便於流通,國務院發布發行金屬分幣的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金屬分幣(簡稱硬分幣),與紙分幣等值,混合流通。後來,對1元券和5元券的圖案、花紋又分別進行了調整和更換顏色,於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別發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幣的版別由開始公布的11種增加到16種。1964年4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於收回三種人民幣票券的通告》,決定從1964年4月15日開始限期收回蘇聯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券,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
第二套人民幣在設計、印制發行工作中,得到了周恩來、陳雲等中央領導同誌的極大關懷和高度重視。他們親自審查了整個設計方案。在設計時,采納了周總理提出的許多具體的、寶貴的修改意見,使第二套人民幣設計主題思想明確,印制工藝技術先進,主輔幣結構合理,圖案顏色新穎。第二套人民幣主景圖案內容體現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風貌,表現了中國***產黨革命的戰鬥歷程和各族人民大團結的主題思想。鈔票式樣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的四邊框形式,采用了左右花紋對稱的新規格;票面尺幅按面額大小分檔次遞增;整個圖案、花邊、花紋線條鮮明,精密、美觀、活潑,具有民族風格。第二套人民幣在印制工藝上除了分幣外,其它券別全部采用膠凹套印,其中角幣為正面單凹印刷;1元、2元、3無和5元券采用正背面雙凹印刷;10元券還采用了當時先進的接紋印刷技術。第二套人民幣的凹印版是以我國傳統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其優點是版紋深、墨層厚,有較好的反假防偽功能。因此,第二套人民幣發行後立即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歡迎,稱贊這套人民幣好看、好認、好算.好使。實踐證明,第二套人民幣成為我國第壹套完整精致的貨幣,對健全我國貨幣制度,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套人民幣是1962年4月20日開始陸續發行的。當時,我國經過了連續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在黨中央制訂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難,大力發展生產,使國民經濟開始恢復和發展,國家財政金融狀況逐漸好轉。為了促進工農業生產和商品流通,方便群眾使用,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第三套人民幣,其間自1962年4月20日至1980年4月15日,經過18年的逐步調整,***陸續發行過13個品種。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壹)1960年版,正面圖案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主色棗紅色壹角券;
(二)1962年版,正面圖案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背面主色調為深棕、淺綠的壹角券
(三)1962年版,正面圖案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背面主色調為醬紫、桔黃的壹角券
(四)1962年版,正面圖案為“武漢長江大橋”,主色墨綠色二角券;
(五)1972年版,正面圖案為“紡織廠生產圖”,主色青蓮色五角券;
(六)1960年版,正面圖案為“女拖拉機手生產圖”,主色深紅色壹元券;
(七)1960年版,正面圖案為“車床工人生產圖”,主色深綠色二元券;
(八)1960年版,正面圖案為“煉鋼工人生產圖”,主色深棕色五元券;
(九)1965年版,正面圖案為“人民代表步出人民大會堂”,主色黑色十元券;
(十)1980年版,直徑分別為20mm、23mm、26mm、30mm的硬1角、硬2角、硬5角和硬1元幣。
第三套人民幣自1962年4月20日陸續發行以來,已在市場上流通了37年。部分券別因改變圖案、冠字號碼及顏色等印制工藝,從70年代已實行只收不付,該套人民幣僅占整個市場流通量的1.4%,基本上只作為錢幣愛好者的收藏品。 第四套人民幣是1987年4月27日開始陸續發行的1980年版人民幣。
第四套人民幣,是在經濟發展、商品零售額增加、貨幣需要量增加的情況下發行的。隨著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城鄉商品經濟日益活躍,社會商品零售額大幅度增長。這樣,不僅要求貨幣發行在總量上與之相適應,而且在券別結構上也要與之相適應。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進壹步健全我國的貨幣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1987年4月25日,國務院頒布了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的命令,責成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陸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主幣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六種,輔幣有1角、2角和5角三種,主輔幣***九種。第四套人民幣與現行人民幣等值。第四套人民幣發行後,與第三套人民幣在市場上混合流通。現行1分、2分、5分紙、硬幣繼續流通。
這次發行第四套人民幣,采取“壹次公布,分次發行”的辦法。1987年4月27日首先發行50元券和5角券,1988年5月10日起發行100元券、2元券、1元券和2角券,其它券別以後陸續發行,屆時公布。
1992年6月1日,經國務院批準,在全國範圍內發行1元、5角、1角金屬人民幣。它們與三種鋁分幣壹起構成我國較完整的硬幣系列。
第四套人民幣在設計思想、風格和印制工藝上都有壹定的創新和突破。這套人民幣體現了壹個***同的主題思想,就是在中國***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團結壹致,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了強調這壹主題,100元券采用了我黨老壹輩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和朱德的側面浮雕像;50元券采用了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人物頭像;其它券別采用了我國14個民族人物頭像。每張票面人像清晰,栩栩如生。在設計風格上,這套人民幣保持和發揚了我國民族藝術傳統特點。主幣背面圖景取材於我國名勝古跡、名山大川,它們分別是井岡山主峰、黃河壺口、珠穆朗瑪峰、長江巫峽、南海“南天壹柱”和長城等。票面的紋飾全部采用富有我國民族特點的圖案,如鳳凰牡丹、仙鶴松樹、綬帶鳥翠竹、燕子桃花等。這些圖景、紋飾與主景融為壹體,表現出鮮明的民族風格。在印制工藝上,主景全部采用的大幅人物頭像,雕刻工藝復雜;鈔票紙分別采用了滿版古錢水印和固定人物頭像水印,它不僅表現出線條圖景,而且表現出明暗層次,工藝技術很高,進壹步提高了我國印鈔工藝技術水平和鈔票的反假防偽能力。同時,這套人民幣在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幣的基礎上,增加發行了50元和100元兩個券別,這對於適應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便於流通,提高社會工作效率,充分發揮人民幣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有著重要意義。 199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有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九種面額,其中1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第五套人民幣根據市場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使面額結構更加合理。
為提高第五套人民幣的印刷工藝和防偽技術水平,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於2005年8月31日發行了第五套人民幣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紙幣和不銹鋼材質1角硬幣。第五套人民幣1角硬幣材質由鋁合金改為不銹鋼,色澤為鋼白色。正面為“中國人民銀行”、“1角”和漢語拼音字母“YIJIAO”及年號。
第五套人民幣繼承了中國印制技術的傳統經驗,借鑒了國外鈔票設計的先進技術,在防偽性能和適應貨幣處理現代化方面有了較大提高。各面額貨幣正面均采用毛澤東主席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采用了中國著名花卉圖案,背面主景圖案分別選用了人民大會堂、布達拉宮、桂林山水、長江三峽、泰山、杭州西湖。通過選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充分表現了我們偉大祖國悠久的歷史和壯麗的山河,弘揚了偉大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