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終身教育博士的育兒血淚史-《媽媽的悔過書》值得收藏

終身教育博士的育兒血淚史-《媽媽的悔過書》值得收藏

作者是位韓國人,名叫李柳南,她是壹位兒女雙全的媽媽,本人畢業於教育專業的高才生,終身教育博士,首爾壹所知名小學的校長,她包攬各種教學比賽的第壹名,只要帶班必定成績第壹,成為家長們追捧的明星老師,她出版的《55個給孩子的學校生活成功策略》成為暢銷書、家長們必備的葵花寶典。

高三的兒子是學生會會長,成績名列前茅,名高校的後備隊員;高二的女兒也是名校中學生。

這樣的個人成就和實戰育兒方法,是不是很多人都會推崇和效仿?

就如同電影劇情反轉,這本《成功策略》出版的同時,高三兒子提出退學,高二女兒有樣學樣也提出休學。

長達壹年半時間,兩個孩子就在家裏吃,睡,打遊戲,看電視電影,慢慢發展到遊戲成癮、影片中毒。

期間,媽媽三次昏倒送往急診室,三次被車撞,三次開車撞了其他人,還動了兩次大手術。

兩個孩子看到如此的媽媽卻仍舊無動於衷。

極度痛不欲生時,媽媽抓到了壹根救命稻草-教練式輔導,這個課程徹底改變了媽媽,寫下了這本書《媽媽的悔過書》!

除了心理學家武誌紅幾次推薦了這本書原因之外,還有壹個原因就是沃倫巴菲特和馬雲都說過類似的話:想要成功就避免失敗,不要去看成功的案例,因為那有個體獨特性,多看看那些失敗的案例,找出那些***性,避免這些失敗的***性,那就更容易走向成功。

這個道理,和我們小時候每個人都具備錯題本壹樣的道理,對的題目總是做對的,而錯的題目會壹錯再錯,找出錯誤的原因,提高正確率,那麽我們的分數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媽媽在這門“父母教練”課程中,徹底醒悟到之前的教育模式:

1,孩子是自己炫耀的工具,是成功教育的證明,是自己職業的最強說服力

媽媽當時的理念:孩子讀書必須好,必須拿很多獎,必須是學生幹部。

每次學校幹部選舉前,媽媽強迫孩子必須參加競選,為他們修改補充,然後熟練背誦。

兒子多次競選成功,得票分數之高成為傳說,媽媽成為業界爭相邀請的“選舉戰略家”。

2,軍事化管理,父母說什麽就是什麽。

家裏充斥著指示,命令,確認,催促的語氣,孩子們就是遵守紀律的士兵、聽話的奴隸。

軍事化管理模式期限壹過,孩子開始逆反並積極反抗。

兒子從消極抵抗到強勁反抗,女兒從自殘到崩潰。

隨著子女的變化,媽媽從起初的痛罵,到逼迫到哀求,再到痛哭流涕到後來的驚恐,到子女出現自殺傾向,媽媽終於止步開始自我反省。

媽媽終於意識到自己並不是父母,而是極度恐怖的管理者、監視者和統治者。

壹直疏忽的兩件事:從沒有真心稱贊過孩子;從來不曾好好看過孩子,和他們認真對話過

媽媽的自我反思自己的人生原點:

原生家庭和學習環境

父母的重男輕女,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和尊重,所以拼命學習;由於家庭經濟原因,選擇了不被人看重但有獎學金的教育學校,因為自卑而更渴望超越。

(奧地利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有壹本非常出名的書《自卑與超越》,我們往往會選擇兩種方式來面對內心的自卑。壹種是營造內心的優越感:比如我只要不去努力,就不會暴露自己的能力不足。壹種是追求外在的優越感,比如我必須要比別人努力和成功,才可以掩蓋自己的能力不足。這兩種表現的原因其實是壹樣的,都是害怕自己能力不足帶來的自卑感。同理,當我們害怕受到別人傷害時,既可能通過封閉自己來營造內心的優越感,也可能通過傷害和報復他人來追求外在的優越感。)

當作者有了孩子後就渴望子女能完成自己的心願,進入名校或是美國常春藤大學就讀。

她希望通過孩子的優秀來實現自己渴望超越的心情。

美國知名的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父母的覺醒》《母親進化論》的作者莎法麗-莎芭瑞分析道:

為何他們無法豁然接受孩子原來的樣子,因為他們本身還未接受自己原來的樣子,主要的挑戰在於我們的孩子並沒有成為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大多數父母從小就被灌輸要追求卓越的成就,他們很難理解他們的動力並非自然形成的,而是來自於他們的感覺不足,他們的恐懼以及缺乏感。只是他們從小被灌輸要彌補壹切的不足,他們從來沒有機會從遭遇自己的平凡中走出來,然後他們開始跟孩子們溝通,跟那些自認平凡或者自覺不夠好的孩子們溝通,這時他們忽然覺醒,這種缺憾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找到源頭,我們就可以開始改變,改變的第壹步就是固化思維逐漸轉化為成長型思維,這位媽媽開始變為學習型媽媽。

她參加各種課程,也參加溝通課程,壹步步學習,這位媽媽接觸到了全新的教育領域。

美國《華爾街日報》以“美國夢”為主題,對壹千六百五十四人做了問卷調查。

其中有壹題:“妳覺得怎麽樣才算是成功呢?”

出現了以下答案:

第二名? 擁有幸福的婚姻

第三名? 擁有幸福的人際關系

第四名? 尊重自己的朋友

第五名? 處在自己所屬領域的巔峰

第六名? 擁有權力或是影響力

第七名? 金錢

第八名? 名聲

那麽第壹名是什麽呢?? 就是“成為受到尊敬的父母”。

那麽該怎麽做才能受到子女的尊敬?

“自我努力成長,再將擁有與他人分享”

我們家長到底想要把孩子培養成怎麽樣的人呢?

如果想把孩子教養成品行與能力兼優的人,那該怎麽做呢?

首先要讓孩子有自己思考、選擇和行動的能力,也就是把他們教養成擁有“自我主導學習能力”的孩子。

作者的這兩個孩子休學原因,因為他們壹直在他人主導或媽媽主導式的學習生活中。

孩子們大量的時間都是在興趣班或者在興趣班的路上,就根本沒有機會去培養自己思考、選擇和行動的能力,習慣了只是依照父母或是老師的吩咐,走上父母和老師安排的道路,無法自己做出選擇,被迫依賴他人,不斷發生遺憾結果,最終浪費時間、金錢、精神還有人生。

如果孩子能自己想要去讀書,用當下的話來說,這個孩子是來報父母恩的。

那如何賦予孩子動機呢?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汽車發動機,如何啟動引擎呢?

1.自信從何而來? 稱贊而來。

得到肯定、尊重、支持和稱贊的孩子自信比較多,還是受到鄙視、嫌棄、指責、輕蔑的孩子自信比較多呢?

當然是前者,自信的形成,後天的影響比先天更大,做某件事時得到稱贊,自然就想把它做得更好。

愛迪生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雞窩裏孵蛋,媽媽耳邊輕聲問:妳怎麽會有這麽新奇的想法呢,以後壹定會完成什麽了不起的事呢!

孩子們會做的事情都類似,得到父母肯定孩子的行為,才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培養出做事的動機。

肯定、尊重、支持、稱贊不僅是培養自信的核心要素,也是教練式輔導的重要技巧。

我們會花很多金錢和精力讓孩子上培訓班,卻不願意花點稱贊的語言給孩子,實在是太可惜了。

2.不要說仇人的話語。

聽著“仇人的話語”長大的孩子,總是會尋找到最佳時機來報仇的。

作者的兩個孩子都是選擇了媽媽那本傲嬌之作推廣後,用休學來報仇。

真正的稱贊是轉換視角。

這位媽媽看到自己兩個孩子拒絕上學,她突然覺得自己的學生非常了不起,能每天都來學校,恰恰這壹次轉化讓她重新獲得生命力。

她感恩自己能和孩子在壹個空間呼吸,感恩孩子們能與自己作伴,感恩每壹天,源源不斷的贊美之詞噴湧而出。

當我們用這樣的稱贊來填滿日常生活時,孩子潛在的能力也會被喚醒。

3.稱贊訓練

練習感謝所有看到的事物,稱贊所有相遇的人。

以色列人壹旦懷孕,就會告訴孩子,他是多麽珍貴的存在,繼承的是多麽偉大的民族血脈。

而且以色列的教育重點在於,讓孩子擅長的項目發揮得更好,這就是“生涯規劃教育”。

找出孩子擅長的部分予以稱贊,能極大的提升孩子的自信,也能彌補他的不足。

賦予動機的第二個因素就是目標

讓孩子投入自己擅長的事。

了解孩子擅長什麽,就是營造出能讓孩子自主選擇的環境,然後通過孩子選擇的事物,仔細觀察孩子對什麽有興趣。

陸仙人,從鄉村走出的超模。他從小就是特別喜歡模特的表演,然後自己琢磨,把各種材料制作成衣服,以大山大水,農田,工廠為走秀背景,拍了很多視頻,結果從抖音走紅到海外,引起大量粉絲的關註,國際時裝秀。

我們很多家長的目標就是把孩子推入學校,但是孩子的目標呢?

為什麽現在那麽多的孩子好不容易進入大學後卻被退學?

2020年12月壹則新聞南昌航空大學勒令21名學生退學;南方醫科大學11名博士被學校勒令退學

2020年以來,不少高校都對部分大學生作出 退學處理.

教育部網站公布的最新回復裏面就提到了大學生增壓的問題,不能把不合格的畢業生流出社會,寧可退學千人,不能給他們輕輕松松就混個畢業證書。

作者也提到了孩子沒有目標,又沒有理由,念書還有啥用呢?

建立起目標,找到該去作的理由,才會有所行動。

如何做好父母這個角色呢?就像教練壹樣。

舉個例子,郎平,她當年無論帶哪個排球隊,都能取得世界優異成績。

在電影《奪冠》裏,

劇中,郎平在車上給大家壹份問答題,妳愛排球嗎?妳是為誰打球?

。。。。。。

妳品,妳細細的品,這句話和“妳愛學習嗎?妳是為誰學習?”是不是壹樣?

次日,壹名隊員明確告知郎平,我不愛排球,當場退出排球隊。

朱婷的主攻手天賦是被郎平壹眼發現的,並覺得她和年輕的自己非常相像。

面對這張布滿靈魂拷問的問答題,朱婷和隊友的壹番話就如同現在學生們的寫照:“我去籃球隊,他們說我太單薄;我去皮劃艇隊,說我的腳太長,所以我就來了排球隊,可打排球,又說我太軟。”

恰如,現在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麽,更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任由家長和老師來規劃自己的發展方向。

漳州排球基地的訓練場上:

“為什麽打球?”郎平壹遍壹遍地質問著朱婷。

起初朱婷無動於衷,直到郎平的語氣越來越嚴厲。

“為我爸媽。”“那妳永遠也打不出來。再想。”

這個回答顯然不能讓郎平滿意,她依舊滿臉嚴肅。

“成為妳,妳滿意了吧?”朱婷憤然怒吼,現場壹片愕然。

成為郎平,是許多女排隊員的夢想,但是郎平卻對朱婷說: “妳永遠成不了我。”

這並非郎平的自傲,這是真實的人生。

“我們這代人是苦過來的,妳們應該打出妳們自己的排球,放開了打,豁出去打。 妳不用成為我,妳只要成為妳自己。 ”

壹個優秀的教練,不僅具備出色的專業技能,還有壹雙發現天賦的眼睛,更是壹名哲學家。

她提出很多啟發式的問題,讓隊員自己思考。

(朱婷不僅僅有年薪,還有很多贊助。朱婷作為壹個成功的運動員,在收獲冠軍的同時也獲得壹些贊助,這些贊助的金額應該不會低於她在球隊中的年薪,所以每年收入也在百萬之上。)

教練式父母也經常需要問孩子這些問題,幫助孩子自己發現問題,並找出解決方法。

好的對話能讓彼此成長,父母與老師找出幫助孩子的方法而努力,當孩子能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會變得更加成熟。

教練式父母要把焦點放在孩子想要做什麽的敏感期,而不是父母認為的關鍵期。

教練式輔導的核心三要素:自己選擇,支持性回饋,成就感

基本哲學壹:給與選擇

就是相信孩子具有各自不同的潛力,相信孩子同時也將選擇權交予孩子,讓他們自己選擇,這麽壹來孩子就能培養出自信。

比如說:吃完飯去寫作業吧,或者說:吃完飯去運動吧,

我們改成教練語言:吃完飯我們想做什麽?

想吃什麽,想做什麽,想穿什麽,想去哪裏,想買什麽,這所有的事物,應該從小開始給與孩子選擇的機會。

基本哲學二:給予支持性的回饋

舉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

孩子吃完飯後想打遊戲,通常父母會斥罵孩子,那麽教練式父母怎麽做呢?

妳想打遊戲啊?最近有什麽遊戲比較好玩呢?妳為什麽喜歡遊戲呢?玩多久比較好呢?

類似這樣的問題後,在從中延伸出對話的機會。

孩子說:媽媽,我玩壹個小時就好。

媽媽回答:妳想玩壹個小時啊,可是媽媽想說妳還有功課要做,還有習題要寫,做得事情很多,如果玩壹個小時的遊戲,今天要做的事情沒有做完,或是做得很晚,我擔心妳明天早上會爬不起來,妳覺得呢?

這麽說之後,讓孩子自己調整時間。

教練式輔導不是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而是支持,肯定孩子說的話,協助他獨立思考並做出準確的選擇。

每個人做選擇都有原因和理由,對於選擇給與尊重後,再詢問理由引導孩子重新思考壹次,這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基本哲學三:讓孩子感受成功

對於孩子的選擇,若能給與支持性的反饋,孩子就能感受到成就感。

如此壹來便賦予了動機,也有益於孩子嘗試學習其他的事。

作者學了教練式輔導,開始能夠傾聽孩子的話,結果聽到了令人最痛心的事情,她的兒子說:媽媽我當時就是想活下來,只要去學校就覺得快要死了,所以才想休學,但是沒有壹個人能理解我,聽我說話。

作者聽到這段話後,內心就如同被撕裂壹般, 沒想到人前讓她驕傲萬分的兒子竟然過的如此痛苦不堪。

兒子真正的內心是對音樂有著極大的興趣,作者開始鼓勵兒子,並為他的興趣前後奔走,壹起找老師。

孩子學得不亦樂乎,對媽媽說:我直到現在才有了活著的感覺。

然後還向媽媽鞠躬道謝(這是多麽大的反轉)

寫在最後:父母給與孩子最好的資產,就是讓他們看到父母幸福的模樣。

我們家長與其兩眼盯著孩子,不如好好學習,提高自己,經營好夫妻關系。其他的,孩子自然就會看著學著,接著順利的成長。

孩子們做回自己,他們就能感到自足,他們擁有通往完滿自足最單純的道路。

  • 上一篇:索尼大法不再是yyds!索尼XM3首發壹年後,我換了普天同慶75T耳機。
  • 下一篇:給客戶最好的祝福:短信最溫暖的話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