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 *產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百科研究部原副主任(專職),第七、八、九、十屆政協委員,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毛岸青之妻邵華,於2008年6月24日下午6時28分在北京逝世。
邵華,原名張少華,湖南石門人,1938年10月30日出生於革命聖地延安。父親陳振亞1927年參加平江起義;母親張文秋於1926年加入中國制片人黨。1939年,父母按黨的指示去了蘇聯,同行的還有邵華和妹妹。他在烏魯木齊被軍閥盛拘留,開始了艱苦的鐵窗生涯。父親在獄中的死亡使邵華對敵人產生了仇恨。她與敵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並參加了集體絕食。1946年6月,在黨中央的營救下,邵華帶著母親和朋友回到延安。
解放戰爭中,她隨軍而動,從延安到太行山,從西柏坡到北京。她當過小宣傳員,在革命戰爭中長大,在馬背上和硝煙中度過童年。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邵華和她的姐姐和姐夫毛壹起去中南海拜訪了國家主席。在毛澤東的照顧下,邵華進入了中央直屬機關的於穎小學。1953年,他以優異的學習成績畢業,被保送到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女子中學。邵華從小就熱愛文學。1954年,她的詩集《黃繼光》、《祭夜》發表在《青年文藝》上。1956年,她考入北京市第壹女子中學。1959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在學習上,他得到了毛澤東的指導、教導和熏陶,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1960年,邵華與毛澤東的次子毛岸青結婚。1962年春,受毛澤東主席委托,邵華、毛岸青回到湖南老家,看望韶山鄉親,並前往板倉祭奠母親楊開慧之墓。
“文革”期間,邵華和家人受到迫害,被平反。1970年1月,毛岸青和邵華的兒子毛新宇出生。
他的父親陳振亞,湖南石門人,是壹名參加過1927平江起義的老紅軍。抗日戰爭時期,在新疆烏魯木齊被反動軍閥盛殺害。
他的母親張文秋是湖北京山人。她是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女英雄,是京山縣委的創始人之壹。現在九十多歲了,是中組部老幹部局的退休幹部。
我的愛人毛岸青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烈士的次子。他們在1960結婚,有壹個兒子,毛新宇,現在在中央黨史研究室工作。
65438年至0939年,邵華隨父母經新疆前往蘇聯,被反動軍閥盛扣留,軟禁在迪化(今烏市)。1942年9月,盛把他的家人和160多名在新疆工作的華裔黨員壹起關進監獄,在獄中度過了四年。在獄中,她和大孩子、長輩壹起,粉碎了敵人分化瓦解我們隊伍的陰謀,參加了絕食鬥爭。入獄四年,他們和父母壹樣,壹直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無愧於“小八路”的光榮稱號。
1946年6月,在毛主席、周總理的親自營救下,敵人被迫無條件釋放了這些政治犯,邵華帶著大家回到了延安。此後,她跟隨革命隊伍轉戰南北。從延安到太行山,從西柏坡到北京。解放戰爭的征途上,她在土改時做過宣傳員;在太行山區,她跳了秧歌,演了壹場現場報紙劇。在河北平山縣,她演過《兄妹開荒》《血淚復仇》;她在馬背上和煙霧中度過了青春。1949新中國成立後,她在毛澤東校長的親切關懷下進入中直於穎小學,先後加入少年隊、青年團。1953年,以優異的學習成績被保送至師大女子附中學習,曾擔任班長、組書。1956考入北京市第壹女子高中就讀。1959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後轉入大連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1961回北大讀書。1966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
邵華從小熱愛文學。前蘇聯的革命文學作品,如《卓娜與舒拉的故事》,保羅·科查金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及《青年近衛軍》,對她影響很大。她還喜歡讀《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中國經典作品。受這些書的影響,她的作文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被當作範文來讀。這些成功使她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954年,她的詩《黃繼光》在《青年文藝》上發表,隨後《祭夜》等作品在這本雜誌上發表,於是邵華受到了學校的表揚,更加堅定了她寫作的信心。高中畢業後,她選擇了學文學的道路,報考了北京大學中文系。在職後,她出版了壹些傳記作品,如《劉謙初傳》、《陳振亞傳》,以及重讀《看得遠才能更強》、《爸爸希望我們強大進步》、《記住爸爸勤讀書練字》、《兩個九十歲生日》、《歌曲》、《火熱的回憶》、《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她喜歡寫抒情散文,與安慶合寫的《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被編入中學語文課本。1984她被接納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990楊開慧烈士誕辰90周年之際,她編輯了《焦陽畫冊》,與家鄉人民壹起修復了楊開慧烈士陵園。1993年毛主席百年誕辰,邵華、安慶主編的《毛澤東畫卷》在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她和薛其亮同誌主編的《我們的父母》叢書,由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獲第八屆中國圖書獎和首屆青少年優秀圖書獎。邵華、毛岸青還在中國編輯出版了27卷600多萬字的《毛澤東叢書》,由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央黨校出版社、軍事科學出版社、江蘇出版社、海南出版社聯合出版,受到海內外讀者的好評。不久前,她還是電視劇《風雨》的總制片人兼文學顧問。1996年,紅軍長征60周年,她參加了重走長征路的活動。她還策劃和編輯了七集電視專題片《女紅軍女將軍的故事》。她還是電視劇《楊開慧》、《尋找焦陽》的總策劃和文學顧問,為劇本提供了許多寶貴意見。焦陽專輯主編。毛新宇主編了《永遠的思念》——紀念毛澤東誕辰壹百周年叢書。1998二月,1998出版散文集《紅杜鵑》。文學創作是沒有止境的,未來她還會壹如既往地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邵華興趣廣泛。除了文學創作,她還特別熱愛攝影,涉足攝影很久了。50年代初,為了永遠保留與毛主席的難忘瞬間,她用哥哥岸田文雄從蘇聯帶回來的舊相機給毛主席拍照,開始學習攝影,沖洗照片。從那以後,她喜歡上了攝影。參加工作後,她外出搜集資料、參加活動時總是隨身攜帶相機,將工作和攝影緊密結合。近年來,在業余時間,她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和非凡的毅力,完成了十幾個攝影主題,如人物采訪、革命遺址、風光風情、紀念活動、舞臺、花卉等。她的作品多次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報》、《大眾攝影》、《中國攝影家》發表。1998 65438+2月,為紀念主席誕辰105周年和偉大祖國成立50周年,攝影集《我的祖國》首次展出出版。
自從邵華成為第七、八、九屆CPPCC全國委員會委員以來,她每年都花大量時間到部隊、工廠、農村和學校調查訪問人民,了解他們的疾苦,傾聽他們的聲音。為CPPCC寫了幾十份提案。她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受到了人民的贊揚。
2008年6月24日晚,邵華女士因乳腺癌擴散,在北京301醫院逝世,享年71歲。
2008年7月2日上午9點,毛澤東兒媳、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邵華將軍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東禮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