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
父若老屋,老屋若父。
——題記
記憶中的我生在哪兒,住在哪兒,我的根在那兒。它沒有樓房的高大洋氣,也沒有別墅的豪華氣派,但它卻是我童年美好記憶的樂窩,以及我對父愛含義的更深詮釋。
聽母親說,她嫁進我們家之前,我們家非常窮,壹家人擠在太爺爺留下來的壹間簡陋矮小的老房子裏。我出生後,爺爺分了家,二叔壹家搬了出去住上了新房子,而我們壹家依舊住在老房子裏。老房子雖然簡陋、矮小,但因母親勤快,把家中收拾的井井有條,倒給這老房子增添了壹絲別樣的韻味。
小時後的我,總喜歡纏著父親去老房子後面蕩秋千。我坐在秋千上面,父親用手輕輕壹推,我便“飛”了出去,那時的我總覺得時間真好啊,真希望時間可以永遠定格在那壹刻。漸漸地,我長大了,上學了,與父親之間的話越來越少了,再也找不到以前那般親昵的感覺。老房子也在經歷了幾十年的風吹雨打之後,變得破舊,陰冷……終於,父親決定拆了老房子,蓋壹座新房子。當面前那座陪伴了我十二年的老房子轟然倒塌時,我的心猛地壹涼,感覺好像有什麽東西丟失了,空落落的。
上了初中,住進了學校,與父親見面的次數更少了。父親本身就比較嚴肅,我們待在壹起時,他除了問我壹些與學習有關的問題,其余就只剩下漫長的沈默,乏味的很。我以為,我長大了,父親就不愛我了,就如同老房子壹樣,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上周星期五中午,我原本以為星期六早上的補課要取消了,便打了個電話給父親:“爸,我今天晚上要回來,不補課了!”“哦,妳想吃什麽告訴我,我讓妳媽給妳做……”他說。“嗯,隨便吧!”不到兩分鐘的通話,乏味極了。回到家後,與母親閑聊時,母親偶然問起:“妳星期五是不是給妳爸打電話了,他可高興了,老是對我說“鳳兒給我打電話了“。”聽著母親的話,我不禁熱淚盈眶。我原本以為父親不愛我了,沒想到我給他打了壹個電話竟讓他高興了好幾個小時。我猛然發現,原來父親真的老了,腰不似以前直了,頭發不似以前黝黑了。那壹瞬間我才明白,原來父親對我的愛是那麽深……眼前突然就浮現出了他曾經對我的諄諄教誨,以及生病時他送我去醫院的溫暖懷抱……
父若老屋,老屋如父。老房子的溫暖會永遠留在我心中,父愛會伴我走得更遠!
篇二:
幸福,在我的原野裏綻放;我,在靜默在年華歲月裏,蒼老成妳的回憶。
家,壹個溫馨而又浪漫的地方,老房子壹個我無法擱淺的回憶,我無法去忘記,忘記這個讓我依戀的地方。
生命,由許多的細節構成,簡單而美麗,就好像我的家,簡單而玄妙。
依然記得,兒時的那片曠野,是我和夥伴們玩樂的地方,在哪裏有我們最美好的會憶,有最動聽的歡笑。那塊沃土給了我溫暖的光與溫柔的夢想,還有建在這塊沃土上的老房子。
我很喜歡那套老房子,東面三間房:兩個臥室,壹個廚房。對面還有壹排畜圈,都是土墻瓦頂,給別人的感覺只有破爛,而我覺得足夠幽靜,雅致。我很癡戀假期在山上幫老爸放羊曬太陽的日子。孤獨時的音樂,閑暇時的閱讀,是那麽的悠閑,快樂。和羊兒***度了許多個特別的假期,我也遠離塵囂的俗世,心靈回歸自然。
現在清楚的記得,那時候放羊、閱讀兩不誤的生活給了我無窮無盡的思想力量,那時歲月靜好,只有陽光灑在地上,大地散發著泥土的氣息,置身大山之間,我就是最自在的。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早晨從窗戶裏射進的陽光,它比燈光更勝壹籌,它是那麽溫和,安靜,而又細膩,照在身上感覺很舒服,我總是用手掬起壹斑斑光點,新奇地做些手影戲。
老房子很復古,窗戶像古代的形式,古典又雅致,院外有壹個夏天讓羊兒乘涼的羊圈,旁邊有壹棵參天大柳樹直插房頂,很粗,很高給人壹種樸實的美,羊兒們時而能享受落下的美食。四周環境十分雅致,青山綠樹,藍天白雲。家裏,有母親溫柔的呼吸,父親起伏的心跳和弟弟妹妹歡快的笑聲。
五年前,由於父親牧業虧損,拆毀了老房子,離開那天,我的心情十分沈重,心裏空蕩蕩的,仿佛失去了精神支柱。
如果老房子還在,門前的那棵核桃樹應該能長出碩大的果實,供我們過年享用了吧!
如果老房子還在,院後溝下的泉眼應該比以前更大,冒出的泉水也比以前更加的甘甜了吧!
如果,它——還在!我和弟弟正在幫老爸放羊,看書,弟弟聽我講故事吧!
現在,我非常羨慕那在柳樹綠蔭下看書,玩耍的孩子們,因為那是我以前最美好的回憶。
我又去了趟老房子,這裏只有被拆毀的痕跡和淩亂的環境,拂去柳樹上的塵埃,摘了片核桃樹的葉子,再喝壹口泉水,也許還是原來的味道,也許已經不是了。什麽都在,只有老房子不在了,就像失去支柱的戲臺,沒戲唱了!此時此刻,我的內心很沈重,那片蔚藍的'天空,我覺得也比以前陰暗了許多,可能要下雨了吧!
每當站在新家門口,就遐想有壹天回到老房子,可是我知道,過去的壹去不復回。我也不會再有第二次童年了,我也跟那時美好的時光要說再見了。
我們總把握不了眼前的擁有,總是回憶過去的美好,也許,那是壹種情思與寄托,過往雖然美好,但未來更精彩,不是嗎?雖然老房子沒了,但它永遠珍藏著我最美好的回憶。在我心裏,它已經不再是房子了,而是我前進的動力,感謝老房子伴我壹路“成長”!
篇三:
天空依舊是藍色的,壹切都很安靜。我想起了老家的天空,還有那幽靜小道處的老房子。
再次回到老家已是深秋,踏著滿地的落葉,尋著那條去老房子的路。頃刻間,壹陣微風吹撫過我的臉頰,也不知是誰家的狗激起這片刻的激昂,我停下腳步,向眼前望去。
脫了漆的大門不知經歷了怎樣的風桑,連那幾棵杏樹都連帶蕭條,奶奶老了,它們……也老了!
我推開沈重的木門,可那老木門發出的聲音使我愈加沈重。破舊的瓦礫無精打采的躺在那裏。屋檐下,奶奶壹個人蹲在土階上,洗著剛從窖裏挖上來的土豆,嘴裏也不知在喃喃念叨著什麽。我將手中沈重的背包擱在了木門邊。“奶奶!”我喊了壹聲,她沒聽見。我又喊了壹聲,她緩緩擡起頭,只見她花白頭發下那張容顏已愈顯愈老,眼裏也布滿了血絲,那滿頭的亂發顯得她多麽孤寂……
我又見到了那使人心暖的笑容,可心中卻多的是欣慰,她用布滿老繭的雙手擦拭著從眼角滲出來的眼淚,連忙拄起拐杖,可是壹個踉蹌栽倒在裏地上,我趕忙跑去扶起了奶奶,只見她緊握住我的手,換著:“孫女來看我了喲……”
房間的陳設依舊如昔日壹般,可卻顯得毫無生氣,死寂壹般的在各個角落擺放著。蜘蛛也在這安起了家,連那小小的火爐子,也沒有了往日的熾熱。我扶奶奶上了炕,我也坐了上去,看了看奶奶,我不禁嘆息,這日的壹切,都已不及往日。
奶奶就像個小孩壹般,壹直跟我聊天,有時說到這個,又扯到那個,讓人哭笑不得,當她說到她種的菜時,我才想起了話:“現在還有?”在以前,嬸嬸就忙著將地裏的白菜挑,用自己的巧手腌制壹缸上好的冬菜,等到放寒假親戚朋友從外地趕回來時,每人贈上壹碟,也算是心意了。而現在,村裏的年輕人都去了大城市裏打拼,都認為進城才是好出路,沒有人願意呆在這個小小的村莊,只留壹些老人獨守老房。
見奶奶說困了,便讓她躺下休息。我走到後院,見那些白菜孤零零的躺在那裏,使人心裏泛起淒涼,陣陣冷風不斷吹來,我裹緊了大衣,轉身離去……
老房子啊!妳為何獨立佇在那裏?墻角脫落的泥巴是否早已清掃過?為何只留壹老人在那獨守空院?多孤寂!
眼前,故鄉那座老房子再次浮現在我眼前,到底何時,眾人才能在那歡聚壹堂!
篇四:
曾經的夢已碎,如今的我已累,我該去往何處?哪裏才是我的歸宿?
——題記
冬日雪花飛舞,我用心觸摸那些個新建成的房屋,可那種溫暖的感覺早已逝去,指尖徒留壹片冰涼。白色華麗的衣櫃,舒適的英倫風格沙發,大得不能再大的床,雖然新潮,極美,但卻依怕不及那溫暖的土炕,媽媽那輩的木沙發以及帶著木紋的櫃子。房頂上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璀璨的光,但是我懷戀的是那樸素的青瓦。
不知什麽時候,家中的老房子逐漸消失了,可我感覺昨天的記憶猶在,歡聲笑語仍在我耳邊徘徊。
記得啊!老房子的糧食房中,爸爸買了幾個好大好大的糧倉,小小的我躲在後面玩躲藏貓貓時誰也發現不了,其他小夥伴都陸續被找到,我卻依舊安全地藏著,最後無可奈何時,還裝摸做樣地喊:出來吧,我們看見妳了。嘻嘻,她們可真會編瞎話。也有人問我,藏在哪兒了?我才不告訴她,我在糧倉的懷裏哩!
記得啊,老房子裏還有壹個小花園,爺爺喜愛的牡丹花,媽媽種的嗽叭花,奶奶的小雛菊……花花綠綠,十分養眼。我呢,就拿著從爺爺那兒順來的小鏟子,媽媽那兒牽來的白菜種子,小心翼翼地播種著。夏末,當我發現長出來的是生菜而不是白菜時,小哭了壹場,可當大家誇我種的菜好吃時,轉眼又破涕而笑。
記得啊,老房子後院還有壹棵櫻桃樹,壹棵杏樹,以及我至今叫不出名字的果樹。春天時,開滿了大大小小,顏色不壹的小花,摘壹支別在耳邊,突然覺得自己長得蠻不錯,夏天時,果樹結出了青澀的小果子,能湊合“孵小雞”(遊戲的壹種,把青澀的果子塞在耳朵裏)。秋天時,果子成熟了,只見老爸把果子壹包壹包裝好,東壹家西壹家地送,都不給我留點,滿臉不開心,直到奶奶遞給我壹包果子時,心情才變得雀躍起來。
老房子載著我滿滿的回憶,那房裏仍似有往日的歡聲笑語,那花園裏,仍似有我幼小的身影,那樹仍似有碩果累累,可如今卻……
“老房子,新房子,新房子不如老房子……”
——以此致我逝去的童年以及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