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妙姐是個“吃星人”。尤其是夏天穿裙子的季節,她總能收獲壹籮筐羨慕嫉妒恨:
我已經是媽媽了,還和沒生孩子的時候壹樣苗條。從不節食,暴飲暴食,不去健身房;即使妳壹周吃幾次漢堡炸雞,喝奶茶可樂,經常做壹頓宵夜,妳也完全不擔心長肉。
周圍喝口水長肉的人羨慕又迷茫。他們迫不及待地要送她去體檢,看看她把吃過的東西都藏在哪裏了...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我寫了壹篇文章,講的是江西4歲的胖子在睡夢中去世。妳可能不知道兒童肥胖...本來是在討論兒童肥胖問題,沒想到收到壹些媽媽抱怨孩子是不是胖了:
為了找出為什麽有些人就是吃不胖,BBC真的做了壹個這樣的實驗:
聚集10個聲稱不能吃脂肪的瘦子,讓他們每天吃很多高熱量的食物並且不運動,看看他們的身體會怎麽樣。
這是BBC《地平線》紀錄片系列為什麽瘦子不胖?瘦子不胖。
看完這部紀錄片,妳對自己身體的認識可能會天翻地覆。
此視頻時長1小時。如果沒時間看,下面是我的觀後感~
實驗開始前,瘦瘦的誌願者出來炫耀自己的好胃口好身材拉仇恨。
在實驗中,他們被要求每天平均攝入5000卡路裏的熱量。
5000卡路裏是什麽概念?成年人通常壹天只需要攝入大約2000卡路裏。壹份肉醬意大利面約500卡路裏,相當於壹天吃10份。
而且誌願者不能做任何運動,每天最多走5000步。實驗持續4周。
科學家要求其體重增加的上限為15%(平均每人體重增加10kg)。四周後,如果有人漲幅超過15%,就會被淘汰。
這個實驗的靈感其實來自於上世紀60年代美國的壹個監獄實驗。科學家們想觀察囚犯吃脂肪後激素水平的變化。
結果發現,1年,有些犯人無論怎麽吃都達不到目標體重。最後他們得出了壹個結論,有些人可能註定吃不胖。
在測試了壹系列基本身體數據後,BBC誌願者開啟了瘋狂吃海塞模式。
為了更快地增重,誌願者們狂吃各種高熱量的巧克力食品和甜點,只是看著就尖叫。
這種吃法持續了4周,猜猜是什麽?這10自稱“不胖”的瘦子都是胖的!
要點:熱量攝入過多+缺乏運動會讓人發胖。
不過,雖然所有誌願者都變胖了,但都沒有達到15%超重的標準,而且變胖的方式也不壹樣。
有的人脂肪率飆升,有的人體重增加,但脂肪含量幾乎沒有增加。
這位亞裔兄弟叫Martin Wong,體重增加了原來體重的8%,長了4.5kg,從對比圖片來看,他幾乎沒有什麽變化,肚子也不大。
經過測試,他的脂肪只增加了2.4%,增加的其余都是肌肉!
還有人節食,花錢去健身房,但不壹定能減肥成功。小哥哥專門挑高熱量的食物吃,不運動也能輕松長個筋肉。是不是太氣人了?!
更氣人的是,這個結果是每個人的基因決定的,可以說是命中註定。
在紀錄片中,科學家埃裏克·拉弗森博士解釋說,在古代,當饑荒來臨或獵物長時間無法捕獲時,胖子會比瘦子更容易活下來,因為他們有脂肪可以消耗。最終,這些“胖祖宗”把“容易囤積脂肪”的基因傳給了後代。
但也有少數“瘦祖宗”活了下來,他們的後代很可能就是這10誌願者這樣的人。
科學家發現,有壹種叫做FTO的基因,專門控制人的食欲。這種基因也可以稱為“食糧基因”。
他們專門為幼兒園的孩子做了壹個實驗:把壹些餅幹放在那些吃飽了的孩子旁邊,看看會發生什麽。
有的孩子壹點也不動心,會把餅幹推開,繼續做自己的事;有些孩子會放下畫筆,開始吃餅幹。
“吃飽了還是會吃的”就是FTO基因在起作用,也就是說,壹個人的食欲和對食物的渴望是從小就建立起來的。這樣的人也可能比其他人更重。
“吃飽了就不吃”的孩子,可能有某種基因保護變異體,讓他們不自覺地“控制”體重。
果然,起跑線很重要!
參與育肥實驗的10誌願者也說了同樣的話:吃飽了就不吃了。
因此,他們在實驗期間每天都被迫吃海鮮,喝海鮮,這讓他們很不舒服。
甚至有的人壹天攝入的熱量都吃不完,因為忍不住要吐出來。通過這種反應,大腦迫使身體不要攝入過多超過所需的熱量。看來要減肥,壹定要管住自己的嘴!自然,做不到就被逼。
對於超重的人來說,情況正好相反。
在紀錄片中,壹個研究小組首先要求超重的實驗者通過饑餓療法減掉原來體重的10%。然後嚴格控制飲食,給足熱量,也就是說他們剛剛吃飽,希望他們能保持身材。
然而,磁共振成像(MRI)監測發現,這些超重者對食物的大腦反應顯示“身體仍處於半饑餓狀態”。
科學家解釋說,由於這些人長期肥胖,他們的大腦和身體會認為原來的體重是最正確的。
這說明壹個人最終是變瘦還是變胖,除了上面提到的基因,還有大腦和身體的控制。
此外,科學家還得出結論,那些“胖”的誌願者吃得越多,基礎代謝率越高(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需要能量才能躺下)。
所以他們攝入的多余熱量會很快被身體代謝掉,不會造成大量脂肪堆積(羨慕)。
而人吃脂肪,脂肪其實就是體內的脂肪細胞。研究脂肪的專家解釋說,我們體內脂肪細胞的原始數量是壹定的。壹旦我們開始增重,脂肪細胞的體積就開始增長和增加。
雖然脂肪細胞的體積增大到壹定程度,就會停止生長。但壞消息是,停止生長的脂肪細胞永遠不會自我消除(吸脂除外),它們會積累盡可能多的脂肪。
研究還表明,我們的身體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很容易產生更多的脂肪細胞,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在成長階段肥胖,我們很可能壹輩子都是胖子。
這10的誌願者,小時候都是“瘦”的,這也是他們長大後不胖的原因之壹。
最令人心碎的是,實驗結束1個月後,或多或少胖了壹些的誌願者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因為在沒有人為幹預的情況下,內在機制包括基因、大腦、基礎代謝率等。,並使它們恢復到自然體重。
改變是很難實現的,真的只能說這就是生活...
或許是為了安慰心灰意冷的胖子,在紀錄片的最後,科學家們“端上”了壹碗雞湯:
“雖然在顯著減肥後很難長時間保持體重,但減肥壹點點會讓妳更健康,也更容易保持減肥的成果。”
敲黑板,BBC的“邪惡”視頻告訴我們:
1.控制體重要從娃娃抓起,不然很容易長胖壹陣子,壹輩子。
減肥沒有什麽秘密武器,無非就是改變生活和飲食習慣,管住嘴,邁開腿。不吃基因控制食欲,靠意誌力;沒有天然的高基礎代謝率,所以通過運動來補充。
減肥是壹場持久戰,欲速則不達,不要盲目節食。因為沒用,很快就會反彈。
4.腦科學真的是壹門很實用的學科。了解腦科學的知識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
如果妳還沒有看夠上面的BBC紀錄片,妳可以看看神經科學家、耶魯大學博士後桑德拉。Sandra Aamodt的Ted演講:“為什麽節食經常不起作用?》。
5.如果妳是壹個成年的胖子,沒有足夠的毅力對抗肥胖,那就吃吃喝喝,不要有心理負擔,因為妳的身體已經適應了胖的妳(只要不要太胖)。
看到這裏,我就安心了。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