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舍不得》反思(壹):放棄,得到。
放棄:人生有幾件事比較難做,比如放手,放棄。放不下舊時光,放不下過去的回憶,放不下舊物品。很多時候,我們很難簡單的放棄壹些事和人。
舍不得:舍不得過去的人和事是留戀和友情,舍不得丟棄用了多年的東西是節儉。“勉強”似乎是壹種沒有任何缺點的好品質,難得有。但在舊時代,人如果舍不得忘記,就會越積越多,難以走出來,難以迎接未來;淘汰下來的無用物品,堆在那裏只會占據已經局促的空間,沒有任何用處。勉強過度是不好的。
金剛經:用簡短精煉的佛教智慧解釋世界的真相。
旅行:在路上,看美景,看人情,放松心情。
以上合起來就是著名美學大師蔣勛的新作:《舍不得:與金剛經同行》。這是壹本用壹顆柔軟的心寫下對生活的執著和理解的書。拿著金剛經,蔣勛走過了京都的禪林寺、榮館道、清邁的無夢寺、加拿大的納因瀑布,壹路上念著抄著經書,遊歷了十個方向。內容看似簡短,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作者蔣勛解釋了他的感受。在安靜的閱讀中,獲得人生的真諦。
蘇東坡的詞很熟悉,所以看到天涯何處無芳草就很喜歡——東坡詞中的人生意境。作者蔣勛對最熟悉的詞語有了新的理解。“墻內秋千在路外,墻內俗人,墻內美人笑。”通過蒙太奇,使墻內外的環境栩栩如生,“帶著青春的歡騰,又帶著壹點青春的調皮”,作者把自己詩歌的意境發展得更深更透。蘇東坡40歲的作品依然有青春氣息,更能體現他的自由自在;“十年生死無涯,終身難忘。”《江城子》中,蘇東坡對亡妻的思念和感情令人動容,悲涼悲涼的氣氛令人動容。
《望白鷺過秋池》中,遠郊的河流和青山逐漸被現代工業所取代,秋後隨風飛舞的芒果樹花也變得稀少難見。現代社會的發展,四地發展的好壞,都是逐漸淹沒在時間裏的。人生很長,只有放棄才能得到,沒有不變的。
《舍不得,舍不得:與金剛經同行》,用作者的話說,學習金剛經的智慧,看看路上的美景,想想人生的酸甜苦辣。
“舍不得,舍不得”反思(二):舍不得,舍不得
蔣勛大師的書壹直以高質量著稱,簡單的講解讓讀者受益匪淺。因為壹些原因,還沒來得及拿到蔣勛詳述紅樓夢的系列,所以先買了這本散文集《戀戀不舍——與金剛經同行》。我是佛教事物的“二手研究者”。首先,我不相信任何派別的佛教,更不相信誰。但我也相信緣分,相信因果,相信因果報應。這三點雖然是藏傳佛教的觀點,但我並沒有深入研究過。其次,雖然我可能不會把專業課的知識背下來,但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可以從大部分裏面學到的。跟隨蔣勛先生的旅程,在《金剛經》的庇護下,行走在臺灣省的東海岸,跨過英吉利海峽,跨過太平洋...圓月下處處禪,萬物回歸自然。這世上所有的煩惱都讓我們“舍不得”,但最終都會被時間和生命的流逝化為壹種“舍得”。今天碰巧遇到了壹件很漠視人情的事。這個時候,我就全力讀下去,記著“我不驚訝,不害怕,不害怕”來安慰我的心靈。最後,安利引用我最喜歡的壹本書裏的壹句話——“光明被誤解為光明,與道德黑暗相對。表面的二分法鼓勵光明趕走黑暗。”
反思《舍不得,舍不得》(三):流浪的生與死
最近幾天聽了藏經,聽到《流浪生死》,突然有所感悟。清晨,在擁擠的路口,聽著鮑勃·迪倫的聲音,外面呼嘯的聲音不絕於耳。答案真的是飄在風中嗎?壹個下午,冬日的陽光照在壹杯慵懶的普洱上,扉頁和底頁“舍不得”的紅色印章格外耀眼。在某個夜晚,我和女兒壹個人推著自行車坐在小座位上聊天,壹邊聊,壹邊看著白色的氣體在他們兩個有說有笑之間升騰。得不到的東西,去不了的地方,常常讓我痛苦。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想到最後說再見的時候,我會對它戀戀不舍。不會是我得不到又走不掉的全部,而是那些平凡而溫暖的小確幸。但最後不放棄的都要舍得。讓蔣先生感到親近的,是他的大度,從容,淡定,接受凡人的貪婪與無知。他不會讓我覺得讀了那麽多書,為什麽不能過不好的生活。貪婪是自然的,執念是自然的,憤怒是自然的,傲慢是自然的,邪念是自然的,過不去是自然的,得不到也是自然的。人們,只是暫時的。這段時間,徘徊生死。在緩緩流淌的文字中,我漸漸明白了“無我,無我,無眾生,無長生。”不完美讓小振興更有意義。般若智慧,就是要學會如何與壹路上的不完美和小幸福相處。然後遠離倒掛夢,舒適無比爽。
《舍不得,舍不得》(四)反思:放下壹切,掉以輕心。
蔣勛的《舍不得,舍不得》通過旅行告訴讀者舍不得的真正含義。雖然我沒有佛教信仰,但是我會感受到作者對佛教的真誠,閱讀的時候會很平靜,會逐字逐句的品味每壹段的意思。
每個人壹生都會遇到很多人,接觸很多事,經歷很多事。有些事很容易忘記,但有些事,不管是開心還是生氣,永遠不會忘記。提到的時候心情也會受到影響,或喜或悲,或笑或哭,或喜或怒。那些讓妳開心的事情,放棄是很正常的。為什麽放不下那些讓妳不開心的事?
我覺得這些都和舍得、舍不得有關,人自然會空虛,沒有憂愁和煩惱;勉強則相反。我處處煩惱,處處難過,可能覺得大家可能對自己有敵意。我有個女同事,和誰都相處不了多久。起初,她和別人相處得很好。過了兩三個星期,她就不理對方了,好像不認識壹樣。還在背後說她的壞話,很可疑。別人隨便說些沒意義的話她都會想是不是在說她,我也是,現在除了工作我幾乎不跟她說什麽。我壹直以為我會無視她的壹切,但我還是沒有完全放棄。我只是心裏不生氣,有時候故意這樣做是因為她什麽都不喜歡,但我還是沒有放下!
妳要把這本書再仔細讀壹遍,體會壹下內心的平靜,有舍得的勇氣,這樣妳會有更多的快樂!
關於“不情願”的思考(五):我的不情願與不情願
我壹直非常喜歡蔣勛。壹開始聽他的廣播《紅樓夢》,很喜歡他的聲音。慢慢的就有磁性了,低沈卻甜美,我沈迷其中!然後我開始看他的其他書!今年勉強打開了這本書!我活著太有意思了,什麽都比別人慢!最近幾個月,我只是談了幾個不大不小的戀愛。這是我人生的低谷。當我看到這本書時,我被這個名字吸引住了。我不知道我是否應該願意放棄它。這個階段的我真的很難從書中得到平靜、冷漠和包容,因為我身在紅塵,滿身灰塵,玩不幹凈,所以我的心情很少迷茫和復雜,也不可能靜止不動。帶著金剛經旅行,修行的時候盡量不要分心!古人在裏面的種種事跡和經歷,對我的啟發很大!學無止境!只有充實自己,才能獲得更大的安寧!
反思《舍不得,舍不得》(六):壹篇適合安靜閱讀的散文
適合安靜閱讀的文章。
壹本本來兩天就能看完的書,讀了壹個多月,最近真的很亂。年初的時候,我以為會很忙很亂。現在看來,我還是低估了混亂的程度。雖然要四個多月才能到最忙的時候,但是這種效率真的很影響壹本書的感覺。
家裏的混亂導致書中的光盤有壹天偶爾被發現散落在壹邊。今天看完書,想聽江先生邊看社論邊讀金剛經。發現無法釋放,很難過。我不知道是CD還是電腦。我稍後再試。也許有壹天,我再看到這本書,再讀壹遍,我會聽到江先生的聲音,聽他念金剛經。
無論如何,工作這麽多年,最大的收獲就是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把讀書當成了興趣,當成了生活的壹部分。有句話叫行家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每本書看到和評論的只是自己的感受。有的是結合生活,有的是針對自己,有的可以專心寫書評,有的是心煩寫幾筆,甚至有的是心煩就情緒化。但我總覺得這不是浪費時間,可以有所收獲,可以思考,最重要的是,可以記住,不僅是享受生活,也可以為未來留些東西。
有很多多才多藝的學者,比如那些被稱為大師的,他們在音樂、書法、繪畫、語言、國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涉獵。,甚至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有很多不是大師的人也是多才多藝的。這些人令人羨慕,令人敬佩,但他們寫出來的東西,不是我這種沒多少文化背景的人能看得懂的。對於這本書,首先,我沒有讀過金剛經,但是它已經讓我對它產生了興趣。以後壹定要看。還記得前女友壹直在床頭的枕頭下放著壹本金剛經,現在卻不懂了。後來她標榜只是受人影響,咕噥了壹句。其次,我真的對畫書法壹竅不通。我對書上很多地方提到的這幅書法有多好,畫得有多好不感興趣。真的是我老公的恥辱,也有很好的影響。比如我覺得我的孩子以後會學畫畫,會畫畫的女生真的很有氣質。
我很喜歡關於旅行和詩歌的部分。不管是去寺廟,去田野,說我的出生地,還是蘇東坡的詩,都有* * *音,讀起來很有意思。姜老師的文筆很優美,有哲學思考,有佛學思考,有禪讀。因為畫背景,描寫風景的時候,就像畫風景壹樣,充滿了意象。但是,文筆的優雅是我不喜歡的。有些人可能喜歡詳細的描述風景,用生動的語言寫出風景的美。人們有不同的看法。我想這是女作家會寫的方式,可能是因為我不喜歡看散文,而更喜歡散文。我看到的是文字描述的情節,而不是事情本身。
近期不打算看姜老師的其他文章了,但是簡直不適合。也許我會在平靜的時候再讀壹遍。我現在更需要的是能引起我興趣,激起我探索欲望的書。
《舍不得,舍不得》(7)反思:沒有智慧,就沒有收獲。
對蔣勛的了解來自於聽他對《紅樓夢》的詳細敘述。
他出版過很多美學、經典方面的書籍和講座,但都不如他的《紅樓夢》。
在他講解的紅樓夢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紅樓夢結尾的呵呵笑。"在生命的盡頭,如果妳能哈阿哈微笑,這將是非常難得的."
書裏附了壹張光盤,裏面有他讀的金剛經。
他的金剛經我買書之前聽了很久,每天午休的時候。
現在連金剛經的開頭都會背“所以我聞。”有壹次,佛陀把壹棵樹給了斯拉瓦蒂的孤獨花園,這是大比丘的2250人共有的。吃飯的時候,佛祖穿著衣服,端著碗..."
後面背不出來,因為被催眠了。
不管這本書質量如何,為了收藏這張CD,感謝無數次中午的午餐,這本書也是必買的。
《心經》裏有壹句話叫“無智慧無收獲”,後面是“無阻礙無恐怖”。
和《金剛經》裏的那句“不要驚,不要怕,不要怕,知道人是很渴望擁有的”意思壹樣。
心中有阻礙,心中有勉強,心中就有恐怖。
生命的最後,終究還是要笑,該放棄的都要放棄。
我希望這輩子,我的心靈不受阻礙,遠離顛倒的夢想。
《舍不得,舍不得》反思(六):讀萬卷書,走萬裏路,妳都不能錯過。
我以為是壹本關於金剛經的書,打開後發現還是壹本遊記,只是偶爾滲透了金剛經的文字。對於讀過蔣勛先生其他書的人來說,這本書更像是過去的文藝讀物,似乎看到了《西方美術史》、《中國美術史》、《吳哥之美》等書中的章節。然而,盡管如此,打開書還是大有裨益。
在這本書裏,蔣勛寫了臺北的林中花、西湖的斷橋雪、六安的長堤、加拿大的紅楓、榮館道禪林寺的轉佛、清邁金剛經開頭的無夢寺、吳哥窟的跌宕起伏...實習也好,旅遊也好,最大的區別就是太草率了。媽媽說旅行就是從妳累的城市到他累的城市。其實這應該只是壹次參觀。人浮於事,徘徊於山水之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旅行的時候,要靜下心來,去感受和體會,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只不過山河早已氣象萬千。蔣勛做到了,但我不能。區別是審美素養,區別是文學積澱,區別是靜觀。
蔣勛提到的這些地方,我只去過西湖和吳哥窟,但看完這本書,我突然覺得我的所見所聞只是冰山壹角。原來,這個地方歷經千年,不再是壹磚壹瓦的山河。可以再去西湖和吳哥窟。妳可以去壹次臺北、京都、清邁...無論是旅行還是修行,至少妳用腳丈量過這個世界,但在行動之前,妳要多讀書。
讀萬卷書,走萬裏路,原來兩者都不能少。
對“舍不得,舍不得”的思考(九):品味感受中的自然與純粹
如來常說。妳是個和尚。知道我的故事。就像壹個木筏隱喻。這項法律應該被廢除。更別說違法了。
五六先生說:“妳要好好學習,但妳不想知道太多。”閱讀以獲取信息遠比逐句評論重要。我自己也有新病,讀書的時候經常回頭看。感覺忘記回頭看了,不清楚的還要重讀,怕看不懂。這本書我看了五天,才200多頁。可能是很久沒看散文了,早就適應不了這種“形散而神不散”的文字了。感覺看完就忘了。但當我靜下心來細想,蔣勛筆下“無相”和空虛的感覺,那種追求自然和單純的感覺,似乎還在我心中浮動。可能是因為長久以來對文字本身的追求,以及其他太多的執念,已經忘記了文字本該賦予的意義。我為什麽要糾結於書本身?它說什麽了嗎?更像是竹籃打水,即使不接水,籃子也是濕的。
我羨慕蔣勛的壹生,壹杯茶,壹塊硯臺,壹塊香墨,壹張好紙,壹顆平常心。無論是在巴黎、吳哥、東京還是臺北,妳依然可以在世俗中自拔,裝瀟灑,沒有太多阻礙。甚至壹幅畫,壹個詞,或者壹個鐘都可以被閱讀和看穿。除了審美技巧,壹個人的思維方式才是決定他能否探索美感的根本原因。機械化的電燈扼殺月光,高樓的豎線沖擊山野雲的橫線,城市的挖掘機破壞童年的記憶,這些都體現了作者對原始美感的態度,追求壹種純粹自然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對視。如今,隨著物質的填充,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生活品質,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味,但也有太多“自尋煩惱”的庸人,試圖將物質、科技、便利等同於品味。從外部尋求生活的真相就像大海撈針,從內部改變視角才是品味的關鍵。讀蔣勛的書,我們最能體會到他灑脫的氣質和充滿內斂氣息的智慧。這不是來自於衣服、打扮和金錢,而是來自於作者的精神思考和對外國事物的獨特視角。壹切相都是虛幻的,不同相見,就見如來。無論是《金剛經》中描述的宇宙智慧,還是現實中關於“味道”的討論,都是要探索內心,實際上是要探索“無家可歸的心”。只有心靈無物可居,才能無我、無我、無眾生、無壽,才能理解“非相”,才能擺脫“露如電”的錯覺,看清真相。而這樣的過程,就是培養自己的品味和生活。
不得不說,蔣勛的文筆真的很美,傳達了作者壹直以來對美感的態度,對人生的思考,對佛學的探索。這種文筆是“門外漢”寫的嗎?也許是金剛經賦予了作者這種禪味。誰能說出「經典有不可思議的功德」的起因?
《舍不得,舍不得》(10)反思:是關於我的。
書中多次提到《金剛經》的精髓——四相,即“無我、無我、無眾生、無長生。”這四個階段就像壹條束縛眾生的鏈條。正是因為這個無形的鏈條,眾生才不得不在六道中動來動去。要擺脫六道的束縛,唯壹的出路就是根除我相、人相、眾生相、長生相。在所有階段中,我是第壹個,也是根本。如果我劃分壹個階段,所有其他階段都消失了。壹輩子在壹起,各相自然起。
姜老師(姑且稱之為書末編者)帶著金剛經旅行,泰國北部清邁,京都禪林寺,石提坪,郊外森林等。,大多是城裏人很少涉足的地方。都市人之所以與他人和物質相處多,與自己和精神相處少,是因為他們執著於“自我形象”。姜先生整本書的人生主題就在於舍不得與不舍得。歸根結底,這種兩難之間的糾結,也是因為無法根除“我相”。於是,江先生帶著金剛經旅行,天天誦讀,在詩詞書畫中追尋和感受經文的真諦,時刻警醒自己與“我相”斷絕千絲萬縷的聯系。江先生所到之處,都是深遠清凈,野性自然,遠離人類文明的泥潭,客觀環境會幫助他消除壹些與我有關的鎖鏈。兩廂車的組合,勢必會在這條漫長的修行路上遊得更快。
當我劃分每個階段時,沒有階段。放棄不放棄,妳會得到人生的教訓,妳也會做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