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版蘇聯國徽的方案於1923年7月6日在蘇聯(CIK)最高蘇維埃第二次會議上通過,同年9月22日全部設計完成。其設計在1924年的蘇聯憲法中有明確規定:“蘇聯的國徽由旭日照耀大地上的錘子和鐮刀組成,周圍是麥穗,並用六種語言(俄語、烏克蘭語、白俄羅斯語、格魯吉亞語、亞美尼亞語和突厥-韃靼語)書寫”,“全世界無產者,團結起來!“國徽上方有壹顆五角星。變化原因:蘇聯領土的第壹次變化。
1925年,中亞新成立的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聯盟。1929年,由於原本是烏茲別克共和國的塔吉克斯坦經濟快速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升級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第七個加入共和國的蘇聯1931年,國徽上的絲帶變成了7。變化原因:蘇聯領土的第二次變化。
根據蘇聯1936憲法,蘇聯對* * *共和國的加入條件作了具體規定,俄羅斯聯邦哈薩克自治共和國和吉爾吉斯自治共和國,外高加索聯邦的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都符合* * *共和國的加入條件。上述五國於1936年2月5日新憲法生效之日成為蘇聯的加盟國。外高加索聯邦被廢除。蘇聯加入的國家由7個增加到11,國徽上的綬帶由7個增加到11。變更原因:(蘇聯領土第三次變更)
1939-1940中芬戰爭中,蘇聯將新獲得的41000平方公裏的領土並入俄羅斯聯邦卡累利阿芬蘭共和國,3月31940日,卡累利阿共和國升級為。
1940年6月,蘇聯以立陶宛政府違反蘇裏互助公約,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結成反蘇軍事同盟為由,出兵占領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同年8月,三國加入蘇聯。蘇聯參與* * *和美國也因此從12發展到15。
1940年6月,蘇聯以國際形勢要求最快解決歷史遺留的領土問題為由,出兵占領了羅馬尼亞管轄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之後,比薩拉比亞並入1924成立的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從而建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又稱摩爾多瓦,成為第16個加入共和國的蘇聯。
根據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於1946年6月26日作出的決定,國徽體現了所有16參賽國。蘇聯的國家校訓用16種語言寫在16條帶上(增加了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摩爾多瓦語和芬蘭語),阿塞拜疆語、土庫曼語、烏茲別克語、塔吉克語、哈薩克語和吉爾吉斯語的校訓由拉丁字母改為西裏爾字母進行了更新。變更原因:(蘇聯領土第四次變更)
1956年,蘇聯政府將卡累利阿-芬蘭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為卡累利阿-芬蘭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降級並入俄羅斯聯邦。蘇聯加入的* *共和國數量變成了15,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是1956。
4月1958,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對絲帶上的白俄羅斯語進行微調。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的國徽應懸掛或雕刻在下列機關中:
1.中央機關:蘇聯人民委員會(以下簡稱蘇聯部長會議)機關;蘇聯最高蘇維埃大樓;國防人民委員會;內部人民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檢察人民委員會;外交人民委員會及其直屬機關。
2.地方當局: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委員會(軍政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治人民委員會;參加國的州、市、縣人民委員會和中央機構的辦公室。
3.駐外使領館。
4.界碑、界樁、海上基本標誌、通關口岸等界碑應刻有或塗有蘇聯國徽。1.國徽應懸掛在機關大門上方中央;
2.如果禮堂掛國徽,應該掛在主席臺上方的正中央。
另外,國徽也可以直接雕刻在政府大樓頂樓大門的上方,材質和色彩主要與大樓主體相協調。1,蘇聯部長會議頒發的與榮譽有關的文件和證書(如獎狀、勛章和獎章等。)、外交文件(如國書、條約和國書等。)和外國人民委員會頒發的各種護照封面等國家文件,都蓋有國徽;
2.外國人民委員會和駐外使領館使用的鋼印、圖章中間應刻有國徽;公文用紙應加蓋國徽;
3.各級人民委員會主席(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後稱為部長會議主席,但各參加國、自治國、州及以下仍稱為人民委員會主席)、最高蘇維埃和外國人民委員會主席或參加國、蘇聯和外國人民委員會及駐外使館負責人以職務名義使用的信封、信箋、請柬均蓋有國徽。
註:信封、信頭、請柬等。蘇聯總統和人民外交委員會主席以及駐外使館館長以其職務名義使用的名稱,應蓋有蘇聯國徽以及參加國或自治國的國徽。
4.蘇聯、人民委員會、國防人民委員會、人民法院、檢察人民委員會和各級駐外使領館的印章,應刻有國徽。
5.外國人民委員會和駐外使領館可在外交人員的制服、信封、文具及其他用具(如餐具、文具等)的適當地方加蓋或鑲嵌國徽,具體辦法由外國人民委員會擬定,報最高蘇維埃批準後實施;
6.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運動員代表蘇聯參加國際和體育比賽時,應在其運動服上佩戴蘇聯國徽或穿著含有蘇聯國徽的運動服參加比賽。
7、除上述清單外,如有其他必要用途,須報蘇聯最高蘇維埃辦公廳或蘇聯部長會議批準後方可使用。1.私人婚禮、葬禮和慶典禮儀中的裝飾品;
2.工業和商業產品的標記、裝飾、廣告和圖案;
3.機關、學校、團體的徽章、紀念徽章及其他徽章;
4.日常生活的陳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