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莆田春節習俗

莆田春節習俗

過年

壹、掃巡 興化話把大掃除叫“掃巡”。這是個良好的衛生傳統。俗語說:“千補萬補,洗凈見先祖”、“掃巡四面光,洗凈見祖公”。掃巡日壹般定在農歷十二月初十日至二十日戶都選個“雙日”中的大晴天(“雙日”是莆仙群眾的吉利數碼),把家裏能搬動的東西,都搬到戶外,先洗凈讓太陽曝曬,壹求幹,二消毒。然後室內再“掃巡”。

二、祭竈公.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舉行“祭竈”,就是送竈公上天。祭拜時燒壹紙線,送竈公上天是祈求玉皇賜福,豐衣足食。f2N*_ Jl~U

三、二十五日頭

農歷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習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稱“二十五日頭”。這壹天,壹般是大晴天,相傳為“天官賜福”的日子。這壹天,也是發善心積德的日子。凡種種原因向神許願的金錢、谷物,都要主動送到城隍廟(或村裏宮廟),由經辦人化為施舍給窮人、乞丐。這壹天必須做好事,如債務未清者,也不能討債。

四、做年糕

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戶戶做豆腐,買年貨,尤以做年糕最為繁忙。

莆仙過年還準備其他年貨,如做豆腐。80年代後,在小康之家,時令佳肴逐漸取代傳統的年糕、食品。

五、辭歲

“除夕”前壹天,俗稱“小除”,戶戶放鞭炮,貼新春聯。當晚,家家戶戶堂上點花燭,疊紅橘果如塔狀,上插“三春”紙花,供“隔年飯”於竈頭,備辦豐厚祭禮和“貢銀”,祭祀天地神,名為“辭年”。t!N.qb e9]6H

除夕俗稱:“做歲”,除夕夜叫“三十暝”。逢小月叫“廿九暝”,全家同桌飲宴稱為“圍爐”,宴席菜壹般備10碗,魚不切尾,螃蟹要10腳全。飲宴結束,大放鞭炮,長輩要給兒童分壓歲錢,壹般通宵不睡,俗稱“守歲”。

80年代以來,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成年的晚輩往往給年邁的長輩奉獻壓歲錢。以表孝道。

過年時,莆田民間每有做“紅團”和“番薯起”的習俗,壹以孝敬祖先,二為時令口福,三取壹家人紅紅火火、大吉利、大平安、大團圓之意。

“紅團”皮的制作是有壹番技巧的。把糯米浸水後,撈起瀝幹,用手工舂成米的粉末(俗叫“米祭”),壹篩再篩,取其最細的粉末,晾幹備用。用時,加入適量的開水和“食物紅”壹起揉勻成粉紅色的團皮,搓成圓長條,再以手摘成等量的壹塊塊的團皮塊。

“紅團”的餡大都是甜的,也有鹹的。甜的加紅糖就行;鹹的則須加入蔥花、香菇絲和搗碎的炒花生米等調味品,別有鄉土風味。“紅團” 的餡分三類:壹是以綠豆為餡(綠豆去砂和雜質,洗凈去殼)。俗叫“綠豆餡”;壹是以糯米為餡,俗叫“糯米餡”;壹是以番薯幹粉為餡,因為從前山區和沿海地帶,少產稻米,全年主糧就是“番薯”、“番薯幹”。“做歲”時做“番薯幹餡”的團,倒是不忘苦日子的樸素民風。

做“紅團”時,家庭主婦要巧為分工。搟團皮的要厚、薄適度,不能太厚、太薄;捏團餡的要大小(粒)均勻,不能太大或太小,兩者要適當配合。否則,團皮包著餡後,用“紅團印”壹打印,有時會被壓破,有時則個子太小,不美觀。做“紅團”時,主婦邊示範、邊指導婦孺搟團皮、捏團餡、打印、襯“奎葉”(學名“蓑荷”),剪去多余的邊角,整整齊齊地入炊具,扣緊炊蓋,約蒸25分鐘後出炊,就可以食了。

“紅團”所用的木印,俗叫“紅團印”。它是壹種精巧的手工工藝品。印模中刻有“富”、“貴”、“壽”、“喜”等字樣,四周還刻有花鳥圖案,連結 “番薯起”是以“番薯”為主料,先把鮮“番薯”削皮、洗凈、切塊、蒸熟後撿去薯筋、硬粒、剁成純柔的“番薯泥”,放入瓷缸內,加入“米祭”和酵面,發酵後再以適量白糖(或紅糖)及堿拌和,然後細心打印,在其上面點紅,上蒸籠蒸熟後即成食品。“點紅”的紅,同樣寓壹家人紅紅火火,“起”(方言),有發達、興旺之意。“番薯起”的特點是地瓜味濃,軟香可口,是時令、經濟的農家食物。

“紅團”和“番薯起”是莆田人家“過年”時的獨特美食文化。

初四過大年,做大歲 (仙遊地區是初五)

明代嘉靖四十壹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領寧德橫嶼、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據點,四出燒殺掠搶。興化府城(今莆田城)在農歷十壹月二十九的半夜時分被倭寇攻陷,並被占據達兩個月之久。興化城內被焚毀殆盡,死亡3萬余人。當時,莆田男女老少奮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斷脛,或火焚、釘死,慘不忍睹,倭賊滅絕人性的暴行震驚海內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於城內死屍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暫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繼光兵到,興化城得以光復。這時,逃亡山區的老百姓,才紛紛於二月初二返回家裏。大家壹方面掩埋親友的屍體,另壹方面收拾破碎家園。這時,年節已過,人們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後,於二月初四重新做歲。

後來,為紀念莆田這壹段悲慘的日子,莆田民間和以往壹樣,於農歷十二月三十日夜“做歲”,時間拖得太長。於是,莆田民間約定將農歷二月初四“做歲”,改為正月初四“做歲”(圍爐),因農歷二月農事正忙,若在二月初二才“做歲”並將年三十晚上改為“做小歲”,正月初四晚上稱為“做大歲”。同時將二月初二日約定為正月初二日,作為探望親友傷亡的不祥日子,俗稱探亡日。至今莆田人每年這壹天,都不互串門拜年或走親訪友。

同是莆田市的仙遊縣歲時風俗,與莆田市區(原莆田縣)又不相同。莆田是正月初四“做大歲”,而仙遊縣卻是正月初五“做大歲”。這是因為那年倭寇攻陷莆田城後,次年冬大舉進犯仙遊縣境,到處殺掠。仙遊城內百姓四處逃生,流離失所,無法團聚過年,直至戚繼光兵到,倭寇潰逃,百姓才得以重聚團圓,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起,仙遊民間便俗定正月初五日,吳宅人吳廷珠(興化府監軍)在抗倭中戰死,鄉裏人為紀念他,定正月初五為悼為日,所以吳宅人有正月初五不“做大歲”的風俗。莆仙地區正月初四和初五日“做大歲”的風俗壹直沿襲迄今。

春節

春節,是習俗中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莆仙壹帶把正月的初壹至初五日稱為“五日歲”初壹早晨,開門放鞭炮,各家拜神明祖先,祀以線面、燭、炮,禮畢,全家***吃線面,每人壹碗,寓祝全家長壽。初二不相往來,不相串門拜年,只有初壹日來過者不忌。初三日,各戶進行“迎年”,所謂“迎年”,是上年年底有“送年”之例的回應。初四日,在繼續“迎年”中,沿有“為菩薩乞草”的習俗:由兒童捧神像,在車鼓隊簇擁下,按戶募取木柴。下午則有“娘媽請花”,希望能庇其早生貴子。黃昏壘柴木於社廟前,舉火燃燒,各戶進行接神祀,待柴火燒透,眾用長鉗爭夾未燼之柴速返家中,日“夾火母”希望財如火發。

神誕春酒

正月初九日,相傳是“玉皇至尊”神誕,各戶於初八日夜半,點燭燒香,向天空頂禮,禱祝全年吉利。初九日,莆田各地信男、信女成群結隊至壺公山淩雲殿祀玉皇或到莆成以西的石室巖玉皇殿進香,這兩處於當日都雇演莆仙戲,非常熱鬧。據說新婚夫婦正月初九"走玉皇路"可以生男丁.

初十日,官紳互相邀飲,號“傳座酒”。這原是長安舊俗,莆俗改稱“春酒”,在舉行前壹、二天,官紳用帖書寫要請者的姓名,派人挨戶簽知,到時大開筵席,地位高的壹天須赴多席。請“春酒”是官紳在新年中壹件必不可少的事。勞動人民沒有這套俗例,只在走親戚時帶著小孩,互相邀請吃些茶餅糖果或其他小點心而已。

元宵 元宵從正月初六起為至廿日為“元宵”。每個村落日子不同,以正月十五日這壹年中的第壹個月圓之夜為元宵正日,俗稱“元宵心”。

元宵節在莆仙相當熱鬧,雖然莆仙各地鬧元宵的時間、內容、形式不完全壹致,但均體現“以神為主,神民同樂”的基調,農村尤為突出。各村(過去叫“境”)各宗簇圍繞各自的村社鬧元宵,為期壹般3天,有的還聯合鬧元宵。農村中慶祝元宵,普遍演戲酬神,並在“行儺”之外,穿插放焰火。 慶祝元宵,各裏社已婚男子都要按年輪流擔任“福首”,負責是年向社神燒香、清掃、祭祀、收藏社神袍服、祭器等,元宵時捧社爐隨神座繞境,讓各戶進香

元宵彩架在慶祝元宵中,各地還流行各種習俗,各裏社在前壹年結婚和生育男孩的人家,每戶須於元宵夜向神獻禮,或燃點巨燭1對,稱為“喜燭”,較特殊的習俗,前壹年新婚的婦女,在元宵夜都盛裝打扮,排坐在各自裏社的廟前,讓人們晤識新婦風姿。

農歷二月初二日是“中和節”。這壹天俗稱“頭牙”。各戶祭神祭祖先。商家備辦酒席,邀店員做“頭牙”。鄉村裏社凡在正月因大雨等原因未舉行元宵活動的,多在這壹天補辦,俗稱“二月二”。

仙遊農村把“二月二”稱為“頭福”。

此外~~還有壹些通用的:春節是我國壹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壹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壹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壹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壹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壹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壹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剪紙在我國是壹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壹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有的人幹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壹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壹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壹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壹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壹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壹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壹,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壹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壹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壹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壹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壹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壹說。即在新的壹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壹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壹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壹,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壹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壹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壹歲。壓歲錢有兩種,壹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壹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壹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幹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壹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裏萬裏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壹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壹家大小聚在壹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希望妳滿意=^_^=

  • 上一篇:徐階男女挽聯
  • 下一篇:衡陽縣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證號碼在哪裏可以查到?謝謝妳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