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 Sarah Brightman
生日 1960年8月14日
出生地 英國,倫敦,樸茨茅斯 (England, London, Berkhampstead)
母親 Paula Hernyhough Brightman (Paula Hall)(現住在西班牙)
父親 Grenville Brightman (壹氧化碳中毒自殺身亡)
弟妹 Sarah是六姐弟中最大的壹個,其他的弟妹分別是
Nichola (出生地為Hemel Hempstead,1963年)
Claudia (出生地為Hemel Hempstead,1965年)
Jay Grenville (出生地為Berkhamstead,1969年)
Joel Grenville (出生地為Dacorum,1974年)
Amelia (Violet) (出生地為Dacorum,1979年)
身高 1.66 米
眼睛的顏色 這個問題似乎很難講,因為連Sarah自己都說不清楚哦,還是讓我們看看Sarah是怎麽說的吧——TALK QUOTE (March 13, 1998), "Sometimes they're grey/green, sometimes they're grey, and some people think they are blue. So, I can't tell you!"
曾經就讀過的學校 Elmhurst Ballet School, Arts Educational School, The Royal College of Music
首次登臺表演 13歲時在John Schlesinger的作品"I and Albert"中扮演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最大的女兒Vicky,倫敦皮卡迪利(Piccadilly Theatre)劇院
居住地 倫敦、米蘭、西班牙
收藏 Sarah擁有近8000張CD收藏
偶像 Jessie Matthews
最喜歡的歌手 David Bowie
生平購買的第壹張專輯 David Bowie《Space Oddity》
最喜歡的作家 Anita Brookner
最喜歡的食物 印度菜
宗教信仰 卡巴拉教
婚姻狀況 與Andrew Graham-Stewart,1978年結婚,1983年9月離婚
與Andrew Lloyd Webber,1984年3月22日結婚,1990年6月離婚
目前單身,男朋友是Louis Oberlander。
演唱歌曲的語言 英語(English),法語(French),德語(German),拉丁語(Latin),
俄語(Russian) ,意大利語(Italian),西班牙語(Spanish),
加泰羅尼亞語(西班牙)(Catalan) ,阿拉伯語(Arabic),印地語(Hindi) ,日語(Japanese)
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這是壹首Sarah Brightman每次開演唱會都必唱的曲目,據說是為了紀念她的父親。
歌聲跨越三個領域
流行音樂、古典音樂和舞臺劇原本是無法融合甚至對立的音樂空間,但是莎拉的歌聲卻極具創造性地將它們結合在了壹起,她用極為難得的藝術手法將所演唱的音樂表現出來,而且仍能不損其原味。其絢麗多彩的美麗造型帶人們進入如癡如醉的夢幻世界,不論在音樂上還是在視覺藝術上,莎拉?布萊曼都達到了別人無法達到的極致……
作為壹位歌唱家,少有人能像莎拉?布萊曼這樣,如此的才華橫溢,如此的風格惟壹。那極具個人氣質的歌聲,虛幻、空靈、純凈,時而清新甜美、時而高亢震撼,營造出無邊無際的空間幻覺,令她直入雲霄的高音不僅不會刺耳,反而抹上壹層天籟色彩,讓人充滿迷惑與想象,就像航行在海上孤寂的水手聽見美人魚的吟唱般,成為壹種方向感的皈依,壹種心靈折服的美聲女神。每當她的歌聲響起,在那些殘陽如血的黃昏,人們總是不可救藥地迷失在那柔情美聲裏。就像是在逃離煩悶躁動的心路上,莎拉的歌聲是最好的禦花園。
而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莎拉的歌聲能夠極具創造性地將流行音樂、舞臺劇和古典音樂結合在壹起,用壹種極為難得的藝術手法將所演唱的音樂表現出來,且總能不損其原味。在本月底的北京演唱會上,盡管主題圍繞新唱片《壹千零壹夜》進行,但演唱的作品還是涵蓋了她多年的成名作,包括音樂劇《歌劇院幽靈》、《艾薇塔》唱段、歌劇《圖蘭朵》選段《今夜無人入睡》的女聲版以及流傳全世界的那首《告別的時刻》等,依舊涉及到流行、古典和搖滾三大音樂類型。
如果妳看過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MTV的話,相信妳壹定記得那位與卡雷拉斯對唱的女聲,她迷人的嗓音讓人過耳難忘,此人就是來自英國的女歌手——Sarah Brightman。莎拉在歐美已走紅多年,她主演的那些音樂劇,諸如《歌劇魅影》 、《貓》、《歌與舞》的主題曲和劇中的歌曲不脛而走,廣為傳唱,莎拉也被譽為“歌舞劇皇後”。但國內樂迷結識莎拉只是近壹兩年的事,因為莎拉的唱片進入國內市場的極少, 目前能見到的有《Time to say goodbye》 、《Eden》 、《莎拉?布萊曼演唱的韋伯音樂劇金曲》 、《The trees they grow so high》。 壹般來說歌星或歌唱家都能根據其發聲方法將其歸入相應的演唱類別 ,或美聲,或通俗。但莎拉?布萊曼是個例外,妳很難將其歸入到某壹種唱法之中,因為她既能唱美聲也能唱流行歌曲,而且這兩種唱法聽來都很有魅力,因此喜愛她的歌的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可以說莎拉?布萊曼跨越了流行與古典為雅俗所***賞。
專輯的同名曲《TIME TO SAY GOODBYE》是由莎拉和盲人男歌手 ANDREA BOCELLI合唱的,整首歌曲旋律優美,演繹經典,男女聲的配合渾然壹體,令人神魂顛倒;《Only an ocean away》是其中最出挑的作品,全曲以交響樂開頭突然轉變為極具未來曲風的電子樂,曲中 Sarah分別運用了美聲和流行唱法進行不同的演繹,聽起來就像美聲歌唱家和通俗歌手的聯合演唱,這可真稱得上她Brightman的絕技!Sarah以勤奮、聰慧和天賦讓世界為之傾倒,她不愧為“音樂劇皇後”。
作為韋伯的第二個妻子,莎拉?布萊曼演唱的"安魂曲"中的流行單曲,進入英國前10名排行榜。2001英國高收入婦女中莎拉布萊曼名列第十。
曲折而豐富的音樂歷程
這也正是她之所以能夠極具創造性地將美聲與流行唱法絕佳融合的原因。
21歲那年,莎拉前往倫敦應征出演使之後來名揚天下的音樂劇《貓》,不僅奪得女主角的位置,還俘獲了該劇的作曲家、大名鼎鼎的安德魯?洛依德?韋伯的心,從此成為這位音樂劇大師作品中的女主角,並在他的指導下開始演唱古典作品。
1988年,她首次登上美國百老匯的舞臺,以《歌劇院幽靈》名滿天下,從此奠定了世界級音樂巨星的地位。不幸的是,1990年,莎拉與韋伯勞燕分飛,幾經輾轉後,走出感情陰影的莎拉,確定了發展“歌手”的路線。
1993年,《謎》合唱團的創始團員弗蘭克?彼得森開始擔任她的唱片制作人,標誌莎拉重新尋回輝煌事業的時刻即將來臨。弗蘭克?彼得森為她制作了壹系列風格嶄新的專輯,其中壹曲兼具古典與流行唱法的《告別時刻》,讓人在撼動心魄的旋律與高亢起伏的歌聲中感受到情和愛的深情對話、天人合壹的極致風華。至此,莎拉憑著自己充滿能量的絕美歌聲向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並發,她以流行唱法唱中低音域,而用美聲唱法演繹高音區,以此取得的流行與古典之間的平衡,聽起來別具風韻。這張專輯在1997年全球狂賣250萬張,再度締造了莎拉音樂事業的輝煌時刻,使之成功地以壹個音樂劇天後的身份跨過古典和流行之間的藩籬,精彩地轉變為壹個全方位的歌唱家。
造型輕靈蠱惑
過腰的蛇發、臨水的美人魚,披掛壹身月光般瑩亮的水晶……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造型好像總是最適合她,輕靈蠱惑的衣飾,時而幽婉、時而柔媚,永遠不會讓人厭倦,永遠讓人遠離俗念地走至陶醉……
莎拉是遊走在流行與古典邊緣的月光女神,是伊甸園裏的仙女,天籟的歌喉與美艷的外表竟然同時眷顧了她。大多數人會認為,唱古典音樂的人,無論男女,大多是大腹便便的。但是光彩照人的莎拉,告訴我們上帝有時是多麽的不公平!他在給予某些人無與倫比的天賦的同時,也給予她無與倫比的美貌。
攝人心魄的嗓音、美麗冷艷的外表,再加上輕靈蠱惑的衣飾,時而幽婉、時而柔媚、時而俏皮、時而高雅,將無數人癡癡然帶入沈醉的夢幻世界……
為了打造莎拉的新形象,她的世界巡演經紀公司為她在世界的85場巡演制作了兩套相同的豪華舞臺。這些舞臺設備將用兩架波音777貨機空運到中國,在即將演出的城市搭建壹個半月形的豪華舞臺,舞臺正中向場地延伸的“天橋”連接壹個巨大星狀舞臺,屆時莎拉將在這“星月之間”亮出清澈的歌喉,而她美妙的歌聲將同星月壹起閃爍輝煌。
莎拉說,關於表演時的自我形象,她是堅持壹切從音樂出發———通常是根據音樂的感覺來決定具體的細節,包括形象的處理、聲音的控制和情緒的表達。那些有著奪目光彩的美麗造型,並非是很刻意地去打造什麽,而是壹種自然的流露。
大事記
●1960年8月14日出生於英國倫敦,為六個孩子中的長女。
●三歲始學跳舞,曾就讀Elmhurst芭蕾學校及倫敦藝術教育學院。
●十三歲便在倫敦的皮卡迪利(Picadilly)劇院,參加了戲劇“Iand Albert”的演出。
●十六歲時曾經在電視節目《Pan's people》中擔任舞群之壹。
●十八歲是加入Aroene Phillops的舞團Hot Gossip,並以由她擔任主唱的“Ilost my heart to a starship Troop”獲得她生平第壹張全英Top l0單曲。
●1981年,莎拉參加了著名音樂劇《貓》的首演。
●1982年,她參與制作並主演了壹部頗受好評的兒童歌劇《夜鶯》。
●1984年,她再度參演安德魯?洛伊韋伯的音樂劇《歌劇院幽靈》。
●1985年,她先後在倫敦、紐約擔任安德魯.洛伊韋伯古典音樂《安魂曲》的首演及錄音,與她壹同單綱的男主唱則是當今三大男高音之壹的多明戈。她同時因為這個演出獲得葛來美獎《最佳古典新藝人》的提名。這壹年她與洛伊豐伯結婚。
●1986年,倫敦的“女王陛下劇院”推出了堪稱本世紀最著名音樂劇之壹的作品《歌劇院幽靈》,莎拉主演了歷任中最令人難以忘懷的女主角克莉絲汀。這個演出將她的演藝生涯推上了第壹個高峰。
●1988年1月,《歌劇院幽靈》首度於美國百老匯演出,莎拉的魅力繼而征服了新大陸。她因此被Drama Desk大獎提名為最佳女演員,同年她為EMI古典錄制了壹張藝術歌曲專輯《天籟森林》演唱英國作曲家布瑞頓所改編整理的英國民謠,這張專輯為她進壹步的古典聲樂演唱贏得相當的好評。
●1989年錄制專輯《The Song That Got Away》。
●1990年,錄制專輯《As I Came 0f Age》。同年,她主演了這年十二月推出的洛伊韋伯的新作〈愛的觀點〉,同時參加了壹直持續到次年的“洛伊韋伯音樂作品”美國巡回演出。
●1992年,參加“洛伊韋伯音樂作品”日本巡回演出。同年,與三大男高音之壹的卡雷拉斯合唱了當年巴塞羅那奧運的閉幕主題曲“永遠的朋友”。
●1993年,發行了專輯《Dive》。
●1994年,赴日與多明戈***同舉行演唱會。
●1996年,錄制專輯《飛翔》(FLY),同年底,受邀去德國參加重量級拳王馬斯克的退休演唱會。
●1997年,專輯《永誌不渝》與同名單曲《告別時刻》同時橫掃全球唱片市場,創下超過250萬張的驚人銷售記錄。
●1998年12月,個人專輯《重返伊甸園》(EDEN)在臺灣上市,為歐洲以外的地區世界首賣。發行兩周,臺灣地區銷售量已逼近白金唱片。
●2000年4月,大碟《月光女神》(La luna)發行。同名的全球巡演展開。隨著新專輯《月光女神》的發行,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的名字再次橫掃世界樂壇,榮登Billboard古典跨界排行冠軍和單曲榜TOP 20。
●2001年歲末發行的[金選—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 Classics]新歌加精選,是莎拉布萊曼音樂生涯的極致頌揚,收錄4首全新單曲。
●2003年5月,發行最新專輯《壹千零壹夜》(Harem)。Harem是以中東傳說為基底所編織而成的壹次音樂奇想之旅,整張專輯呈現出來的是廣袤沙漠、無垠空間以及那種平和與充滿靈性的感覺,這張專輯可能是莎拉布萊曼到目前為止最獨特且最具個人特色的作品,不但展現了她在作曲方面的才華,她充滿熱情的創意構思以及舉世無雙的天籟歌聲也都在其中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
●2004年05月30日,莎拉布萊曼在北京開辦演唱會
●2007年,發行最新專輯《真愛傳奇》:《Symphony》翻唱自德國 Silbermond 樂隊《Verschwende Deine Zeit》專輯中的《Symphonie》;《Canto Della Terra》是與跨界男高音 Andrea Bocelli 的再度合作;《Sanvean》翻唱自暗潮團體 Dead Can Dance 的《Sanvean (I'm Your Shadow)》;《I Will Be With You (Where The Lost Ones Go)》翻唱自 Sissel 的同名曲,在單曲碟(西爾德斯神話已有推薦)裏面是與 Chris Thompson 合作的,而本專輯是與 Kiss 的主唱 Paul Stanley 重新錄制了壹個版本;《Schwere Tr?ume》改編自奧地利作曲家和指揮家 Mahler 的作品;《Sarai Qui》翻唱自 Faith Hill 演唱的電影《珍珠港》主題曲《There You'll Be》,與意大利男高音 Alessandro Safina 合唱;《Storia D'amore》貌似來自意大利的同名電影;《Let It Rain》確非是翻唱曲目;《Attesa》則是壹首從 Pietro Mascagni 的《Cavalleria Rusticana》中得到靈感的作品;《Pasión》源自墨西哥電視劇《Pasión》的主題曲,壹首西班牙語情歌,與 Fernando Lima 合作演繹;《Running》這個單曲改編自 Holst 的《The Planets》Sarah Brightman 莎拉·布萊曼 的聲線始終是如此出類拔萃,除了贊嘆,唯有傾聽!
●2008年,2008北京奧運會主題歌曲《我和妳》(《You And Me》)由劉歡與莎拉·布萊曼***同演唱.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隆重開幕。劉歡、英國著名歌手莎拉·布萊曼聯袂演唱主題歌《我和妳》。新華社記者李尕 攝
人物評價
她是站在古典與流行音樂兩座山巔的巨星;
她首次登臺就獲得了讓人垂涎三尺的音樂劇《貓》的演出權;
她是經典音樂劇《歌劇魅影》(又名"歌劇院的幽靈")領銜女主角;
她在巴塞羅那奧運會 上受邀與歌王卡雷拉斯同臺演唱會;
她是歌王卡雷拉斯、多明戈、安德烈·波伽利最喜歡合作演出的女藝人;
她精於歌劇詠嘆調的詮釋,但同時又以全新的風格翻唱世界老牌搖滾組合QUEEN(皇後樂隊)的名曲而名聲大噪;
她被BBC選為戴安娜王妃葬禮上主題音樂的歌曲《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震撼了全世界;
她的唱片銷量屢屢登上歐洲,北美和亞洲地區排行榜的冠軍;壹首單曲在全世界銷量超過1000萬;
她的名字在世界家喻戶曉,在西班牙,她被稱為"歌劇天使";在德國,她被稱為"舞臺劇歌後";在日本,她被稱為"超人氣歌星";在港臺,她被稱為"王菲";而在中國大陸,她被古典界稱為"歌後",被流行界稱為"巨星",被記不住她名字的人稱為"大眼妹"!
Sarah Brightman 莎拉·布萊曼 是繼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羅蒂,卡雷拉斯和多明戈之後世界樂壇湧現出的另壹個天後級人物。她與安德烈·波伽利被稱為是跨越古典與流行的標誌性藝人。在世界歌壇風行古典流行跨界互相交融的今天,莎拉·布萊曼無疑站在了這個潮流的最前沿。她曾創造了單曲全球銷量超過1000萬張的驚人記錄,她因此在全世界擁有無數的聽眾和歌迷,她的歌迷不僅來自歌劇界,舞臺劇和古典音樂界,更有大量歌迷是喜歡流行音樂的年輕人和發燒友。她和她的音樂在各大媒體的爆光度,播放率和點播率最高。
壹顆耀眼的舞臺劇明星
莎拉·布萊曼1960年出生於英國倫敦,三歲開始學習舞蹈,十三歲首度登上了倫敦琴卡迪利劇院《我與亞伯特》舞臺劇的演出,隨後又加入了舞蹈團體:"潘神壹族"和"醜聞",後來在新倫敦劇院參與《貓》劇的原創和演出。在嫁給當今最重要的,享有盛名的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勞埃·韋伯後,她開始演唱古典音樂年很快暫露頭腳,她同歌王多明戈壹同演唱韋伯的《安魂曲》,並因《歌劇魁影》壹劇而成為耀眼的音樂劇明星。這次演出的EMI錄音讓她獲得了當年格萊美獎最佳新古典藝人獎的提名。 1986年,在"英國女王陛下劇院"的演出使得這部名劇傳遍了全世界,這次演出使得她獲得了當年英國戲劇論壇獎的提名,兩年後她將該劇帶到紐約的百老匯。 1990年她又參演加了勞埃·韋伯的新劇《愛的真相》的首演,擔任劇中女主角露絲·薇柏壹角。這部劇目先後在倫敦和百老匯上演。 此外,她也曾在查爾斯史特落斯的兒童歌劇《夜鶯》,韋伯的《歌舞劇》及《旋轉木馬》中演唱過,另外她還發行過許多跨界音樂專輯如"逝去的歌"、"卸除防備"、"末期的歌",以及最近的《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這張成功的專輯在倫敦的艾比錄音室進行錄音。專輯中的兩首歌曲是她和近年來在歌劇界極受歡迎的青年男高音荷西·庫拉壹同演唱的。而最令人心動的主打歌《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則是和意大利天王級的男高音流行歌手安德烈·波伽利與她壹起合唱的。關於這首《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還有壹個感人的傳奇故事:《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這首曲子是德國拳王亨利·馬克斯為告別他傳奇的職業生涯而特別邀請他最鐘愛的女歌手莎拉演唱的。莎拉在接受了這個委托後,再由她挑選了這首意大利歌曲並指名與安德烈·波伽利合唱。然而在這場1996年11月舉行的拳賽中亨利意外失手,當他登場謝幕時,《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那動人的旋律與之同時響起,莎拉傷感的歌聲令聞者莫不動容。於是,壹個傳奇的告別時刻卻是另壹個音樂的傳奇性的登場。
《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這首歌在歐美歌壇影響巨大,就連戴安娜香消玉隕,葬禮之前,BBC也是以這首歌作為對戴妃的最後告別。
1992年到1994年間,她則進壹步在多部音樂劇擔任要角。幾乎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日本各地的重要歌劇院、音樂廳、劇場和露天劇場都有她演唱的足跡。當今世界許多重要的指揮家和樂團都和她合作過。 1992年她應邀與卡列拉斯壹同在巴賽羅納奧運會上演唱主題曲, 1994年她曾與多明戈在日本壹同舉行古典音樂演唱會。這幾次演出均獲得壹片贊譽,也確定了她樂壇天後的地位。
與2008北京奧運
——和中國歌手劉歡壹起演唱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題歌。
奧運官方網站8月6日訊 今天上午,北京奧運會主新聞中心舉行“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已經準備好了”新聞發布會。北京奧組委開閉幕式工作部部長張和平、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主任王寧、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副主任朱虹出席新聞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在發布會上,張和平正式公布了奧運會主題歌的演唱者。
張和平說,在開幕式文藝表演的結尾部分,也就是《夢想》表演段落裏,將首次公開演唱開幕式主題歌。這首主題歌是從奧組委歷時五年、舉辦了四屆的奧運歌曲征集評選活動中脫穎而出,並經專門的評審程序確定的。為尊重大家對神秘的期待,今天仍然不公布這首主題歌的相關信息。但可以公布的是:主題歌的演唱者是中國著名歌手劉歡和英國著名歌手莎拉?布萊曼
對全球廣大的音樂迷而言,擁有天籟歌喉和天使美貌的莎拉·布萊曼無疑是壹位與三高同級的超級巨星。可對更多的中國人而言,莎拉·布萊曼憑什麽唱響8.8號的北京奧運開幕式?
莎拉的歌聲極具個人特質,讓人充滿迷惑與想象,就像航行在海上孤寂的水手聽見美人魚的吟唱般,能成為壹種方向感的依歸,壹種心靈的折服。莎拉出生於英國,與別的孩子不同,她從不虛度時光,她永遠都知道自己的目標:成為壹名著名的藝術家。三歲始學芭蕾,十三歲便參加了戲劇演出,其後更是因主演《歌劇魅影》,壹躍成為受人矚目的新星,從此走上壹條她因音樂劇大紅大紫、音樂劇因她錦上添花的雙贏之路。
莎拉的命宮主星是領導型的武曲天相,武曲命宮的女人通常勇於任事,不畏挫折,有壹點連她自己也不易查覺的雙重性格,剛毅果決,自立自強的特質讓她看事情能掌握大方向,理智與情感並重,能按部就班的規劃人生並達成目標,是壹個既可靠又略帶壹點神秘色彩的雙面女郎。
不怕挫折、不輕言放棄是武曲命宮的特質。自幼受古典樂和搖滾樂的熏陶,使得她敢於突破常規,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走出了壹條將古典與流行完美融合的道路,她與意大利盲人歌唱家波切提合唱的《離別時分》(Time to say good bye),更是膾炙人口風靡全球。
都說莎拉的歌聲是時尚的象征,而莎拉的每壹場演唱更是隨著她的唱片風格而不斷引導著時尚潮流。從清澈如水的“月光女神”演唱會,再到在北京亮相的“壹千零壹夜”,妳可以感受到武曲命宮的她對藝術的追求——完美、時尚和求新。談到演唱會時,她說:“我是壹個不斷求新的人,任何新鮮的元素,只要適合我的音樂風格,都能夠為我所用。”
武曲命宮的莎拉是幸運的,在生命的關鍵時刻都能遇到她事業上的貴人,並伴隨著她逐步走向藝術生涯的頂峰。前夫韋伯曾用音樂劇《安魂曲》和《歌劇魅影》把莎拉·布萊曼推向事業的第壹個高峰;婚變後,德國音樂才子《enigma》的制作人弗蘭克·彼得森便成為托起她事業輝煌的第二人。1997年的《告別時刻》,2000年的《月光女神》都是彼得森與布萊曼的經典之作,在莎拉與彼得森的精心打造下,2004年的《壹千零壹夜》世界巡演,更是把莎拉推向了藝術的巔峰。
有人形容莎拉的美妙歌喉有如閃爍的微光,也有人形容她的演唱會就像壹艘旗艦,04年初夏,這條傳說中的美人魚帶著她最迷人的聲音,從大洋彼岸暢遊而來以最好的狀態向著世界巡演的中國第壹站北京駛來。而今,這條美人魚將再度跨洋遊來,來為百年盛世——北京奧運會獻唱奧運主題歌,站在世界的舞臺上將她獨特的演唱魅力再展世人。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主題曲的演唱者是中國著名歌手劉歡和英國著名歌手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首次公開演唱,將在開幕式文藝表演的結尾部分,即《夢想》表演段落裏。
奧運會主題曲名為
《我和妳》,英文名為《you and me》。
作詞/作曲:陳其鋼
我和妳,心連心,同住地球村,
為夢想,千裏行,相會在北京。
來吧!朋友,伸出妳的手,
我和妳,心連心,永遠壹家人。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Travel dream
A thousand miles Meeting in Beijing
Come together Put your hand in mine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Forever we are one family
如果妳看過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MTV的話,相信妳壹定記得那位與卡雷拉斯對唱的女聲,她迷人的嗓音讓人過耳難忘,此人就是來自英國的女歌手——莎拉?布萊曼 Sarah Brightman。莎拉在歐美已走紅多年,她主演的那些音樂劇,諸如《歌劇魅影》 、《貓》、《歌與舞》的主題曲和劇中的歌曲不脛而走,廣為傳唱,莎拉也被譽為“歌舞劇皇後”。但國內樂迷結識莎拉只是近壹兩年的事,因為莎拉的唱片進入國內市場的極少, 目前能見到的有《Time to say goodbye》 、《Eden》 、《莎拉?布萊曼演唱的韋伯音樂劇金曲》 、《The trees they grow so high》。 壹般來說歌星或歌唱家都能根據其發聲方法將其歸入相應的演唱類別 ,或美聲,或通俗。但莎拉?布萊曼是個例外,妳很難將其歸入到某壹種唱法之中,因為她既能唱美聲也能唱流行歌曲,而且這兩種唱法聽來都很有魅力,因此喜愛她的歌的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可以說莎拉?布萊曼跨越了流行與古典為雅俗所***賞。 專輯的同名曲《TIME TO SAY GOODBYE》是由莎拉和盲人男歌手 ANDREA BOCELLI合唱的,整首歌曲旋律優美,演繹經典,男女聲的配合渾然壹體,令人神魂顛倒;《Only an ocean away》是其中最出挑的作品,全曲以交響樂開頭突然轉變為極具未來曲風的電子樂,曲中 Sarah分別運用了美聲和流行唱法進行不同的演繹,聽起來就像美聲歌唱家和通俗歌手的聯合演唱,這可真稱得上她Brightman的絕技!Sarah以勤奮、聰慧和天賦讓世界為之傾倒,她不愧為“音樂劇皇後”。
作為韋伯的第二個妻子,莎拉?布萊曼演唱的"安魂曲"中的流行單曲,進入英國前10名排行榜。2001英國高收入婦女中莎拉布萊曼名列第十。
所有專輯
Symphony 真愛傳奇
The Very Best Of 1990-2000
La Luna月光女神
壹千零壹夜
重回失樂園
Diva:The Singles Collection 歌劇精華典藏專輯
The Songs That Got Away
Classics (The Best Of)
The Harem World Tour - Live From Las Vegas
Harem
En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