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蕭紅小說的散文
1.結構中的散文文化
蕭紅小說散文最明顯的特點是結構上的散文化,打破了傳統的小說格式。在小說中,她以跌宕起伏的感情為主線,貫穿事件或生活場景的片段,形成自然流動的小說結果,這在小說《呼蘭河傳》中尤為明顯。從結構上看,全書共七章:第壹、二章不寫任何具體人物,而是以抒情散文的筆調,寫出充滿各種聲音和色彩的環境、風俗和生活;第三章描述了“我”和我老爺爺在後院孤獨而快樂的過往生活;第四章,懷著壹顆孤獨的心,回憶童年的家園是荒涼的;第五章悲憤交加,寫可憐的團圓媳婦被活活折磨死;第六章描述了第二波生活的艱辛;第七章欣賞馮歪嘴子頑強的生存意誌。章、節、爺與團圓媳婦、與馮歪嘴子之間沒有緊密的聯系,不是壹個有機完整的故事。這裏唯壹的聯系就是“我”,所有的故事情節都是用“我”的心理情感隨機拼接的,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和事物的自然秩序。
2.這種語言有散文的風格。
蕭紅小說的散文文化還體現在語言上,即語言風格幼稚、清新、流暢。她的語言和文字既不雕琢,也不克制,而是從心裏流出來的,很自然,頗有散文的味道。
蕭紅在她的小說中,常常透過孩子稚氣的眼睛感受生活。讀者在閱讀她的作品時,壹方面可以看到孩子稚氣的文字;另壹方面是受到兒童文字所傳達的“情調”的影響,這種感覺只有在談到“兒童文字”時才更強烈。
例如,在《呼蘭河傳》中,她描述了她童年孤獨的壹段話:
“呼蘭河邊上,我爺爺曾經住過,現在爺爺下葬了。
我出生的時候,我爺爺已經六十多歲了。我長到20歲,1977年我爺爺80歲。我爺爺80歲後去世了。
後花園的前主人現在不在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了。
那個院子裏的蝴蝶、蚱蜢、蜻蜓,可能年復壹年依然存在,也可能現在已經完全荒涼。"
這幾乎是壹種單調重復的句式,同義反復,選自通常被認為是廢話的內容,但妳會驚訝地發現其中的意境。如果是壹個成年人在講故事,人們往往會很挑剔,只有蕭紅這種充滿靈氣的幼稚語言才能產生這種效果。
二、蕭紅小說的抒情性
蕭紅小說散文文化的另壹個特征是敘事充滿濃郁的抒情氣息。她非常重視感情在創作中的作用,經常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作品中,使作品充滿了濃郁的抒情氣息。
1.獨特的自我抒情形象
在蕭紅的小說中,抒情性是以抒情主體——“我”的存在為前提的。她的小說經常以第壹人稱“我”的形式來寫。比如小說《在牛車上》,通過“我”和五雲夫人在牛車上的對話,講述了五雲夫人的丈夫被抓去當兵,因帶頭逃跑而被“當場懲罰”的悲慘經歷,留下孤兒寡母過著艱難的生活。整部小說反映了吳雲夫人在對不懂事的小女孩“我”的探究和觀察中的情感變化和內心的苦澀。“我爺爺給菜園澆水,我也趕著去澆。奇怪的是,我沒有給蔬菜澆水,而是拿了壹個水瓢,用盡全力把水舉到天上,喊著‘下雨了,下雨了!’“壹瓢入大雨的水,寫壹個天真活潑的孩子。可見作者對呼蘭鎮的童年生活有著刻骨銘心的留戀和懷念。
2.歌詞般的氛圍和情調
《在牛車上》沒有“做”壹部小說的痕跡。她只是用散文的風格告訴讀者壹個真實自然的故事。而且這部作品的具體環境和氛圍是:牛車在通往城市的鄉間小路上緩緩前行,沈悶單調,使得車裏的“我”——壹個單純天真的小女孩睡了又醒,醒了又睡。正是在這種緩慢而刻板的節奏中,烏雲姐姐斷斷續續地講述著自己的悲慘經歷。牛車緩慢的步伐和主角沈重的指責非常和諧自然。而且加上空曠的原野和漫長的旅途,更是凸顯了小說的悲涼氛圍。作者非常善於運用相應的形式來表達她的主題,非常善於把握小說的主題和人物應有的規定場景,使整部作品像壹首節奏緩慢、格調低沈、感情悲涼的抒情詩,深深地、永久地觸動著讀者的心弦。
3.來增強抒情性,淡化劇情。
蕭紅的小說把沒有故事的情節變成了場景,把過程變成了場景。比如《呼蘭河傳》中關於王大姐之死的那壹段,作者壹開始並沒有像其他作者那樣描寫王大姐之死的具體情節,而是淡化情節,描寫了壹個沒有雲、沒有雨、沒有聲音、沒有風雨、只有烏鴉的死氣沈沈的八月。最後作者寫道:“就在這樣壹個夜晚,馮的歪女人死了。第二天早晨,我遇到壹只烏鴉,就給馮的歪女人辦了喪事。”作者在寫葬禮的時候,並沒有把葬禮的具體細節寫到王姐身上,只是用了壹個片段來表達。
4.使用詩歌的抒情形式
蕭紅的小說不僅充滿感情,而且將感情升華為優美的詩意,從而使小說抒情化。比如《呼蘭河傳》第二回:“滿天星鬥,月圓人圓。生活是什麽樣的?為什麽這麽難過?”“跳到寧靜的夜晚。是送神回山,送神鼓。大家都玩得很漂亮!”“若是雨夜,鼓聲更淒涼,寡婦能哭,丈夫又起。”這裏的蕭紅不僅有詩的意境,而且語言、節奏、韻律都是詩意的。有時蕭紅寫,她只是簡單地運用了詩歌中常用的“來回走”的藝術手法。如《橋》中,“橋”的形象循環出現:“橋,這橋隔著壹座橋……”,“橋似乎縮短了黃的生命”“妳這輩子也該有座橋”……小說結尾時,“顫巍巍的橋欄,紅色的橋欄……”,又出現了。是的,她傾註感情的那座橋,並沒有給她帶來好的命運!“橋”這壹意象的循環並不完全是機械的重復,而是隨著荒芳子對橋的感情的變化而形成的自然和諧的交錯。
三、蕭紅小說的繪畫性
蕭紅不僅在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在繪畫上也很有天賦。她的作品“馬伯樂”就是她自己的例證。她擅長捕捉圖像和調整色彩,這使得她的作品在壹些相關場景的表現中具有很強的視覺感。尤其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雖然用筆不多,但確實感人肺腑,真實地抓住了表現對象的特點,堪稱壹幅精美的山水畫。
蕭紅在小說中描繪了絢麗的畫面,勾勒出自然的圖案:冷風、雪、草、樹、晚霞等。還有社會風俗畫:舞神唱秧歌...壹切都是那麽令人著迷,觸手可及。在《小城三月底》中,作者以抒情的筆調描繪了壹個小城的風景:
“崔屹墳前的草籽已經發芽,壹顆壹顆地粘在土裏。墳墓呈現淡淡的藍色,經常有白山羊跑過。”“這個時候,城市的街道上充滿了春天的氣息。.....溫暖的太陽又回來了。.....然後華陽又飛了起來,錢撒了壹地。”
好像我們不是在看文章,而是在欣賞畫作。我們仿佛跟隨作者來到了壹個北方的小鎮,去欣賞繁花飛舞的早春景色。作者沒有濃墨重彩,只是速寫,為我們描繪了小城三月的獨特風景。
蕭紅小說創作的獨特藝術魅力是多方面的,蕭紅建構的獨特藝術境界就更不用說了。正如周作人曾經說過的,“壹篇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應該是禪,壹種文字不寫,心靈相通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