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禮儀
葡萄酒的禮儀,葡萄酒對於很多朋友來說都是解放勞累生活的壹種方式,但是在大型活動現場葡萄酒是有相關性的禮儀需要我們註意的,關於葡萄酒的知識那麽下面介紹葡萄酒的禮儀,壹起學習壹下吧。
葡萄酒的禮儀1
葡萄酒的禮儀
簡單、專業、快,我愛生活網為妳保駕護航
1、倒酒
這是個非常簡單的動作,不過千萬別把酒滿上,最多將酒倒至杯中的三分之壹處,即約在杯身直徑最大處就足矣。因為,要留有足夠的空間,在搖晃酒杯時才不至使酒溢至外面;同時,留有足夠的杯內空間,可挽留從酒中逸出的香氣。 但氣泡酒不受“三分之壹規則”的限制。原則上,氣泡酒壹直倒到氣泡冒到杯口,類似於倒啤酒。如我們是順著杯壁慢慢倒酒,則頂部氣泡就會較少,這時斟酒的原則是三分之二。
2、檢驗
如在餐廳用酒,侍者開瓶後會向主人的'杯中倒入壹點點酒,在得到主人認可後才會換瓶或向其他人倒酒。試這口酒的目的是檢驗酒是否存在質量問題,而不是確認酒的口味是否對胃口。
3、舉杯
從方便角度講,手握杯身是最自然,也是最穩健的。許多人也是這樣拿杯的。但正確的姿勢是手指捏著杯身下的杯桿,甚至用拇指和食指捏著杯底也是正確的,之所以這種既不自然、又不平衡的姿勢才是正確的,是因為這壹方面避免將人體溫度傳導給葡萄酒,另壹方面也是避免手指印留在杯身,影響對酒的觀賞。
或許在有些人的記憶中有壹種將杯桿夾在中指和無名指間,用手掌托住杯身的握杯姿勢。那是飲用白蘭地時優雅而又浪漫的握杯姿勢,但飲用葡萄酒時最好不要采用。如果自認為酒溫太低,則也可以用這種姿勢來對葡萄酒加溫,而不必機械地、教條地按上面所說的方式舉杯。
4、敬酒
西方敬酒時將杯子高舉齊眼,並註視對方,最少要喝壹口酒以示敬意。
5、打轉
葡萄酒入杯後不要即刻飲下,入口前還有個晃杯的動作。晃杯的目的是釋放酒的香氣,同時也是給酒留有更充足的氧化時間,使酒有柔和的過程。這也是酒不能倒太多的原因之壹。
晃杯使酒液自下而上,並順著杯轉動的方向打轉。好的晃杯動作會使杯中之酒形成較大的凹面,從而加速香氣的釋放和氧化;同時又有優美的螺旋狀運動軌跡。晃杯時,千萬不可將酒晃到外面。晃杯動作可通過在杯中放些水來練習。但水與酒是不壹樣的,壹杯水可能已練到了打轉自如,酒可能在杯中還是不聽使喚地晃來晃去,有被晃出的危險。當然也可以偷懶,將酒杯放在桌上,然後用手指按著杯底在桌面上“劃圈”似地移動,以起到晃杯的作用。
葡萄酒的禮儀2喝葡萄酒的禮儀
1、葡萄酒越來越被年輕人所喜愛,尤其是在西餐廳,喝葡萄酒的人更是經常見到。飲酒是壹種文化,在飲酒的過程中,人們要遵循壹定的禮儀。
2、如果我們在餐廳裏,當服務員送上我們所點的葡萄酒時,主人應在開瓶前仔細地查看瓶簽上的酒名、年份及酒廠是否無誤,然後示意服務員先開瓶透氣。
3、開瓶後,主人應該檢查瓶塞是否濕潤,也就是說檢查這瓶酒是否是平躺著存放的,如果是幹的可要求更換。接著便可安排倒酒的順序。
4、服務員在倒酒時會先請主人品嘗壹小口,在主人確定了該酒的顏色、香氣、味道皆正常後,服務員應該依年齡順序先倒給女士,再倒給男士,最後才倒給主人。
5、主人在嘗酒時不能因酒味不合心意而要求換酒,只有在酒變質(如味道變酸,酒精變強如烈酒等)的情況下,或因為服務員未在主人視線範圍內開酒,才可要求退換。
6、有趣的是,即便在家中請客時,主人也應該把第壹小口酒倒在自己的杯子裏,這不僅僅是為了嘗酒,確保酒質未變,也是為了不把可能漂浮在酒表面上的壹層瓶塞碎末倒進客人的酒杯裏。
7、服務員應該在客人的右側倒酒,右手握住酒瓶,左手拿著壹塊白餐巾背在身後倒酒的時候,動作應該輕,絕不能象倒啤酒時那麽魯莽。另外紅酒的高腳杯不可以倒滿,否則會顯得很失禮。
8、當差不多倒滿酒杯的三分之壹時,服務員應該開始微微轉動手腕,同時將瓶口擡起,這個動作應該非常果斷,不讓任何壹滴酒落在臺布上,然後用左手的白餐巾擦拭可能掛在瓶口的酒滴。
9、壹般情況下,我們不把最後的壹點“瓶底兒”倒出來飲用,無論給客人還是給自己,因為瓶底往往有壹些黑色的沈澱。但是如果大家都是熟人,或為了輕松壹下氣氛,我們不妨象法國人那樣做個遊戲:誰喝到最後壹滴酒,誰就會在年底之前結婚。
10、飲用葡萄酒,特別是高級紅酒,應先把瓶塞打開約壹小時,讓壹些因陳年時所產生的異味(如木塞的氣味)蒸發掉,這樣才能使應有的酒香與空氣混合而引發出來。
11、如果家中有圓肚子的盛酒器皿(通常是水晶制成的瓶子),我們最好在開瓶之後,把紅酒從原來的酒瓶中緩緩地“轉移”出來,壹方面讓酒與空氣接觸,另方面可以把瓶底的沈澱物徹底分離出來。
12、香檳和其它汽酒應該在攝氏7或8度間飲用,以避免汽泡因溫度升高而快速消失,並影響其清爽口感。香檳是最好的餐前酒,同時也可在佐餐時飲用。
13、大部份葡萄酒是佐餐酒,我們在選酒時應該考慮到菜的味道。但忌用甜度較高之葡萄酒佐餐,因為甜味會影響食欲並破壞食物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