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岐古城
距今6000年後,大陸架上升,原來的海灣漸次淤積,出現新的灘地和新的濱海平原,即今日的樂清灣海岸線。先民們在山邊高於海蝕崖、海蝕溝和海蝕洞處居住,采貝捕魚為食。蒲岐地面上,人們圍繞菖蒲墩高地聚居。
十二世紀,建造了蒲岐古城,以防海盜。十四世紀,倭患開始,蒲岐城砌石加固,從此定型。周長3裏,計600丈,高2.2丈,寬2丈。城門4:東為海國門,西為半壁門,南為東來門,北為廣升門,各有甕城。後塞門樓4座,水門1座,敵臺12座,窩鋪24個,城垛750個,吊橋4座。
清順治十八年(1661),朝廷為避鄭成功,頒布了遷海令,拆除城郭,人們全部遷徙內地。康熙九年(1670),居民返城,重修蒲岐城。道光二十壹年(1841)蒲岐城又作修整。鹹豐四年(1854)稟生張考吉、介賓葉廷芳和附生何躋瀛再度倡修。鹹豐十壹年(1861),蒲岐城最後壹次修建,更名東門為保厘門,西門為安定門,南門為蔚文門,北門為鎮武門。
20世紀60至70年代,城墻拆毀,僅留的四個城門和甕城被列為樂清縣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蒲岐千戶所所址設在東街,現城隍廟後面,所旁的所池前幾年填為平地。所的官兵由朝廷派遣而來。洪武二十年,崔興帶來旗軍904名。蒲岐歷任千戶所指揮達59名。蒲岐千戶所設正千戶3員,副千戶4員。分別擔任掌印指揮、武略指揮、千書指揮、管操指揮、出海指揮、巡捕指揮、管屯指揮。千戶以下設百戶6員,鎮撫1元,旗軍由904名增至3000多名。轄臺2座,烽堠8座。
嘉靖三十八年(1559),蒲岐設過營。溫州設統陸兵九營(標營、左營、右營、中軍營、前營、後營、蒲岐營、珠明營、炎亭營)。蒲岐營和中軍營(溫州)建立最早,其余各營陸續建立。***有水兵二支(遊哨隨征)駐紮溫州。蒲岐營在樂清十四都,設名色把總1員,領哨官4員,兵494名。平時屯紮蒲岐城,汛期出哨霞堡、婁嶴,禦高嵩、前塘、後塘、清江渡壹帶。蒲岐營的範圍東至臺州府楚門所,渡江20裏抵臺州太平縣,計80裏;南至霞堡海口,計3裏;西至樂清縣,計30裏,北至窯嶴驛站,抵臺州府黃巖縣,計150裏。
蒲岐營的陸路是霞堡、高嵩、後塘、清江渡等地,與臺州交界處會哨,調有處州官兵沿途紮守。水路如梁灣、大小門、楚門壹帶與右營(石碼)會哨。
蒲岐的古跡、文物很多,重點的羅列如下:
城門四座(各有內外城門)保厘門:蒲岐古城(建於宋淳熙年間)東門。明朝為海國門。清鹹豐十壹年(1861)修城時改為保厘門。為樂清縣重點文物保戶單位。蔚文門:蒲岐古城南門。明朝為東來門。清鹹豐十壹年(1861)修城時改為蔚文門。為樂清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定門:蒲岐古城西門。明朝為半壁門。清鹹豐十壹年(1861)修城時改為安定門。鎮武門:蒲岐古城北門。明朝為廣升門。清鹹豐十壹年(1861)修城時改為鎮武門。
晉磚:倉下村郡馬壟出土。有“鹹康五年(339)九月□日”字樣。長37.5厘米,寬13.5厘米,厚4厘米,結構嚴密,質好。
南北朝磚:倉下村郡馬壟出土。有“元嘉十三年(436)太歲丙子八月廿五日建”字樣。長34.4厘米,寬15.4厘米,厚4.6厘米,側有金錢紋和魚紋。
宋壓城磚:光緒丁亥年(1887)在南門城角出土中間刻有“紹熙甲寅”陰文四子。長壹尺二寸,厚壹寸二分,寬四寸余。紹熙系宋光宗年號,甲寅為五年(1194)。《蒲岐所誌》曾載:“宋淳熙間方盛,始築蒲岐城。”淳熙為光宗父孝宗國號。此磚或是增築時紀念物。
王十朋讀書處:在婁嶴獅子山(龍臺山)西北首山際。南宋王十朋少時曾寄居舅父萬規家(在萬澤),攻讀於此。萬規在此創辦萬澤書塾。後萬庚改辦義學。
宗文書院:又名文昌閣,原在東南城郭下。明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初十創建。嘉靖間被倭寇毀。清康熙乙醜年(1685)十二月移建城上。乾隆間圯。嘉慶丁巳(1797)生員童炳蔚等損資重葺。邑令王大任有記。光緒辛卯(1891)十月廿四重建。
朱塘頭:東門外至岐山下,長達1000丈,又稱蒲岐海塘,明弘治十壹年(1498)建成,為溫州郡巨大工程。明朱諫有記。
霞堡古陡:在霞堡村。建於明弘治十壹年(1498)。清朝多次損資重修。設有閘夫壹名,按時供給工食銀兩。
南朝墓葬群:分布在倉下郡馬壟。1980年發現“元嘉十三年太歲丙子八月廿五日建”墳磚。印有魚紋、網紋。1982年發現殘墓壹角,北墓壁殘長1米、殘高1.30米、闊1.11米。墓底平鋪墓磚三層,隨葬器三件及瓷片等。
華秋洞:蒲岐古代深水港口,有碑,後掩埋堤塘下。為右代至建國前通往海島的主要港埠。南宋有航船通京(即杭州)。今屬南嶽鎮。
陳璠墓:宋太醫院大丞。禦賜歸葬岐山。
連南夫墓:在煙墩山西南鳳凰山嶴中。連南夫系湖北應山人,北宋致和二年(1112)進士。授穎州(今安徽阜陽)司理參軍,調任校書郎。宣和五年(1123)以太常少卿出使金國,聯金抗遼,旋任濠州知州。建炎三年(1129)任顯謀閣學士,建康知府,旋調泉州。紹興初以寶文閣學士知饒州,捍禦有功。紹興六年(1136)改任廣州知州。官至四品,屬歷史人才,民族英雄。因金兵南侵,山河阻隔,落籍樂清。墓葬於此。
十八家山:在岐山仰天河。明永樂八年(1410)十月初五日,倭犯蒲岐所,千戶(武略指揮)崔興、百戶馮春等守衛崖頭嘴,遇倭船大至,由寅激戰至申,壯烈陣亡。墓葬仰天河十八家山(又名十八家冢),有十八家指揮墓葬於此。
明威將軍崔海墓:在煙墩山雙井頭西首黃狗盤山坑中,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崔海抗擊倭寇在小芙蓉以身殉國,追功二級,封為明威將軍。
倭兒墩:在霞堡小教場壹帶,古戰場邊十八家山之下。明朝埋葬倭寇之處。原有多處,後人平為地種植作物,今僅留壹處較完整。
三姑墳:在岐山仰天河山岡上,有三座土墩。相傳有三女五代時為避戰亂乘舟飄風到此。人問其來歷,答三姐妹,俄而餓死氣絕,埋葬於此。
東嶽廟:在積慶堂前廳。建於清初,氣象宏偉,前坦有石獅和洞橋,廟內有兩廊殿堂和戲臺,規模廣大。
崇真道院:《隆慶誌》載,元至正間建立。明天啟五年(1625)改移常清道院。有額。庠士陳戴陽曾授徒於此。有“芙蓉花記”。清康熙間圯。乾隆二十六年(1761)春,州同金以正損資重建。
博明堂:舊名泰安寺,又名東庵。在東北角,明嘉靖已醜(1529)建。清康熙間寇毀。乾隆甲申(1764)春重建。五十六年(1791)毀於颶風。五十九年(1794)重修。
晏公廟:又名旗纛廟,***四處:壹在西街,明永樂二十年(1442)冬建。清康熙間毀於耿王亂,乾隆庚午(1750)重建,道光十壹年(1831)冬重建;壹在東街,明正德二年(1507)建,清道光二十壹年(1841)重建;壹在水門頭,明萬歷三年(1575)建;壹在北街城下,明隆慶二年(1568)張姓所建,崇禎間毀,清康熙重建。
(省誌:神姓晏,名戍仔,江西清西鎮人。元初輸文錦於上都,因而屍解,人以為神,立祠祀,後著靈江湖間。明初封“平浪侯”)。
七姓殿:又名半街殿,清初由崔、平、周、鮑、楊、李、宣七姓人士興建。在北門村半街。
旌忠廟:在北門外山門橋山,祀宋海州通判侯畐。宋景定五年(1264)六月春旨建。賜廟額。元大德八年(1304),縣領馬福京重建,有記。明正德十五年(1520)十三世孫廷訓請旨重修。崇禎二年(1629)正月二十八日毀。清光緒辛已(1881)裔孫爵封(天敬)重建。
迎恩堂:在西城外。明永樂間倪西峰鼎建。清康熙十壹年(1672)僧遠大募捐重建。歲貢生臧嘉有募緣疏。
楊府廟:壹在西城外山麓,明嘉靖壬午(1552)正月廿九日胡篤齋創建,清康熙間,毀於耿王亂。乾隆六十年(1795)冬重建。嘉慶九年(1804)圯。道光十七年(1837)增葺。壹在東城外北首,清康熙間建。道光九年(1829)冬火,十八年(1838)重建。壹在南門外塘下,同治間建。壹在下巖打水灣,建於明。壹在婁嶴大沙頭山腳下。
按:神姓楊名精義,唐太宗時人。生子十人,父子入山修煉。惟五子名聖歷,官樞密使,三子任車騎常侍,七子名聖法,為招討將軍,俱在仕途。壹夕,拔宅飛升,事達於朝,三子聞知,皆掛冠歸裏,亦修煉登仙,屢著靈聖。
上沙殿:在得銀橋東。清康熙間建。道光五年(1825)重修。
普照寺:在倉後(即倉下)。明正午間建。清康熙間僧徐愷重建。乾隆間風圯。道光十壹年(1831)仍建。
常清道院:在蒲岐城東南角,又稱道觀。明嘉靖十九年(1540)鄔少源建。
霞堡轄臺:又稱煙墩。明代兵臺和烽火臺。在蒲岐南門外岐山。明洪武二十年(1387)信國公湯和視察樂清沿海衛所時建。底部方形,每方長達6.4米。頂呈圓形,直徑2.7米。噴火口形狀鮮明。西側有四棟三進、石柱穿鬥梁兩縫的庫房。
芮指揮衙:舊誌在北門西北角。左即芮衙池系芮成駐地。後改崔衙池,系崔海駐地。
金盞銀盤:侯宅村祖傳。是有盞帶托盤的酒具,為祭祀侯畐等侯氏先祖祭器,金質。盤直徑15.8厘米,內飾雙龍搶珠圖紋,中央置盞,盞高3.6厘米,直徑5.8厘米。盞外有花草圖四幅。此器***有18件。後陸續被竊,在清朝重行仿制,銀質。有陽文“同治重建”字樣。
鐵藏: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正月二十五日,所主秦煌、崔海等議設,以壓積慶寺。用銀、鐵數百斤鑄成,內有赤金壹兩定心。高壹尺,厚壹尺三寸。
明朝火炮:崔賢攀祖傳,2005年發現,銅質,5節,竹筒形。長32.7厘米,外徑8.2厘米,內徑6.3厘米。
青瓷碗:2005年7月崔氏古墓出土。
青瓷雙耳瓶:二只,2005年7月崔氏古墓出土。
大定通寶:2005年7月崔氏古墓出土。
宣統學堂文憑:南門崔氏收藏。長69厘米,寬27.5厘米。四邊有雙龍搶珠圖紋。右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十壹月二十壹日內閣奉上諭朕欽奉”,左有“宣統二年(1910)五月二十七日給”字樣。系崔傑(爐青)畢業於浙江省官立兩級師範學堂文憑。
蕨類植物化石:在蒲岐崖頭嘴、雙嶼發現,莖葉清晰。系二億年前裸蕨向種子蕨進化期間植物化石。
蟹化石:1957年於蒲岐雙嶼陡門建築清基時出土。蟹蓋、肚、足特征明顯。通長8.8厘米,寬3.5厘米。
明·重修蒲岐千戶所教場碑記:賜進士第江西吉安府知府、前南京兵部武選司郎中致政蕩南朱諫撰,賜進士第出身直隸泗洲判官司前南京兵部文選司郎中主事筆山侯訓書並篆額。
兵道示碑:在倉下河頭陳氏祠堂壁上。碑高0.65米,上殘,寬0.4米,下寬0.46米。小字模糊不易辨認。立於明代。
太平莊:在北門城下。
紗照屏:崔氏舍置。在南門中街。
天燈:明永樂十五年(1417)設在東街城隍廟前。因西北郭屢遭火災,清康熙間改置街頭。
城隍廟:宜德九年(1434)建,後遭火。崇禎三年(1630)重建。清康熙毀於寇。乾隆壬午年(1762)重建。
按:神名函玉,太平縣(今溫嶺)人。康熙間發粟賑饑。乾隆四十年(1775)二月廿三日敕封任此。
關聖廟:初在南城外東南角,明建文四年(1402)春,各指揮世襲創建,清康熙傾壞。乾隆戊辰移建城內南門。嘉慶七年(1802),訊主李得升倡損增建。
積慶堂:明永樂間建於西南城角。相傳胡官軍、王軍兵損資倡立。嘉靖三十八年(1559)正月十五夜,倭寇混入,軍民逐退。至清熙十五(1676)毀於耿王亂。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