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林流行音樂的價值是什麽?
/review/7194778/?qq-pf-to=pcqq.c2c
以下是摘錄:
面對面的分析:蔡依林的音樂價值
======================================================
蔡依林對中國音樂做出了壹些貢獻。第壹,他把舞曲(尤其是Eurotronics)提升到了離譜的程度(我很想聽其他女歌手唱這種風格)。第二,他把華語音樂錄影帶的制作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度。在蔡依林之前,音樂錄影帶的影響力並沒有這麽大(隨著科技的發展)。
在舞曲方面,以的資歷做的流行天後已經是極致了,但是真的很可怕,我們的蔡小姐不是華語圈的崇拜者,而是麥當娜崇拜者。
只有壹個女王,那就是麥當娜。
更可怕的是,蔡依林壹直在這條路上步步緊逼。放眼整個華語樂壇,斯蒂芬妮已經戀戰幾年,蕭亞軒戰鬥力遠不如前,梁靜茹是情歌也是情歌,同期的三個情敵中有兩個已經結婚生子。後期張韶涵被噩耗困擾,王心淩轉型失敗難以突破,楊丞琳去了小眾文藝,更不用說,內地同期歌手早已錯過了唱片黃金期。互聯網對實體唱片的沖擊,讓大部分音樂人生存艱難,得不到回報的支出是徒勞的,尤其是強調編曲技術和商業包裝的舞曲——蔡依林壟斷了中國金字塔頂端最好的舞曲資源。
雖然大部分電子音樂起源於美國,但在歐洲發展並自成壹派的Eurodance,無論是70年代流行的Disco,還是80年代在芝加哥流行的House,都壹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幾乎囊括了所有舞曲風格——Hi-NRG、Techno、Trance、Dance-pop,這些都是流行於音樂前沿的風格。。。
蔡依林的歐洲電子之路是怎麽鋪的?早在世界各地的少女時代,蔡依林就有了“娃娃臉”這樣甜美的歐洲小品。恐怕誰也沒想到,蔡依林的這部小性感作品的風格會在她之後的專輯中占多大的比重。
索尼時代的“布拉格廣場”本該是標準的歐洲電子,卻沒人能阻止周傑倫演奏音樂時神經發作。幾乎可以想象,他寫開場RAP時的自信和傻笑態度,再加上(編曲)和文森特·方(作詞)兩位天才,讓的主角唱功光環黯然失色。另壹首翻唱作品《爆米花的味道》,雖然還困在老迪廳的殘余裏,看似流行的編曲,但在新時代之家已經初具規模。《好看的貓》是壹首美國舞曲,表面下有完整的歐洲內核,可惜不是中國人寫的。
LOVELOVE是蔡依林早期歐洲電子學的代表作。雖然是翻唱,但它的成功證明了Eurotronics在華語圈的接受度。是的,在某些方面是“土”的,但這種土的快感也是壹種快感。這完全是凱莉·米洛的《我不能忘記妳》的甜膩當地版本,盡管凱莉本人已經很甜了。。。《噴泉中的希臘女孩》、《不可思議的馬德裏》和《日不落》都是以歐洲建築為背景。雖然地點從希臘到馬德裏、英國都在變,吉他、手風琴、鈴鐺都在刻意營造不同的質感,但音樂本身卻擺脫不了同壹個想法。其中《噴泉中的希臘女孩》營造了最美的錯覺,《不可思議的馬德裏》也有感人的文藝感。
自從百代唱片公司推出“舞者”之後,蔡依林在歐洲電子行業的野心變得清晰起來。真正在歐洲演奏的音樂人,傾向於走純音樂的電子音樂路線(唐娜·薩默、麥當娜、凱莉·米洛),而蔡依林只是向美國舞曲包靠攏(珍妮·傑克遜、碧昂斯),在音樂上沒有逃離歐洲。《Dancer》出色的旋律和異域元素的疊加無可挑剔,是中國音樂史上最成功的歐洲電子舞曲代表之壹。再加上體操話題的宣傳,結合了中東浪和雷鬼的輕浪舞風靡壹時。蔡依林的周傑倫時代正式結束,舞蹈天後成為她唯壹的指標。
《日不落》的成功,真的是歐洲電子在華語樂壇大受歡迎。原曲頹廢另類的britpop味道被完全抹去,取而代之的是讓人想談戀愛的甜美。我不得不提到林邁可,他的安排往往可以帶來壹個美妙的復興。雖然大多數人對這首歌鋪天蓋地的人氣感到厭煩,但能在演唱會上被上萬人傳唱的曲目還是有其優勢的——雖然這首歌的優勢是俗氣的愛情話題。。。嘴唇和嘴唇的移動,愛而不赦和華是最適當的歐洲電子產品。前者是可愛的鉤子,後兩者是庸俗的、庸俗的,我真的不想歸入這壹類。《炎熱的冬天》是蔡依林舞者後期為數不多的合格翻唱作品,淡化了原著的鹹濕氣息,比F(X)更歐化。《墓店敢去》開頭的精彩音樂讓人摸不著頭腦,很明顯日本民謠居然用了歐式編曲,可見蔡依林團隊對歐洲舞曲的喜愛。。。
到了華納時代,蔡依林的歐洲已經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如果說之前只有流行作品加入了壹些歐洲元素,那麽《愛情》全劇模糊抽象的基調就是最好的歐洲背書。雖然結局並不完美,讓人感覺虎頭蛇尾,歌詞寫的也沒什麽內容,但來自歐洲團隊的作品又壹次拉開了與普通中國舞曲的差距。《依林醫生》是最蔡依林的風格,別人學不來,生搬硬套只會適得其反,比如蕭亞軒最近不合適的唱腔。。。
《迷幻》是迄今為止蔡依林乃至整個華語樂壇交出的最高端的歐洲電子舞曲作品。它直接拋棄了用於流行的傳統Nu-disco和aggressive-House元素,混合了流暢的電音、精細的低音和仙女鉤。她終於在這種歐洲舞曲中趕上了凱莉·米洛。從此,中國舞曲的觀眾徹底拉開了階級劃分。Bounce不僅交出了Ar Fi的《周末畫報》、容祖兒的《enforce》,還“迷幻”,成為2012年度最優質音樂視頻導演。讓世界成為五彩繽紛的幻象,微笑的本色,讓真實的性感遊走在迷蒙的幻象之間。彩虹光壹閃,天下壹家。
如今,除了阿美,網絡上沒有其他女歌手能比得上蔡依林的價值。出人意料的是,蔡依林得到了口味壹向苛刻的金曲獎的肯定——而且看看蔡依林的商業價值,福布斯名人榜好幾次進前十,而且是唯壹的女歌手,除了王菲回來的那幾年——而且王菲已經十年沒出過專輯了!華語樂壇是多麽的沒落啊!
在2003 -2013期間,蔡依林每發行壹張專輯,都必然會獲得年度女歌手的稱號。(這個單子買了十年,挺厲害的。)杜海濤單曲榜前100名也被周傑倫和蔡依林瓜分。我只能說,蔡依林這只商業猴子,在中國只能被稱為霸王。
壹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蔡依林充其量是濱崎步的舞蹈版,它填補了濱崎步原創舞曲的空白:即使有阿明·範·布任這樣的頂級DJ,混音版的專輯《Ayu-mi-x》對舞曲品味強烈的觀眾來說仍然缺乏吸引力。濱崎步不是壹個適合舞曲,尤其是電子舞曲的歌手。她沒有Kumi Kouda火辣的舞步,也沒有安室奈美惠的高端編曲。但她在下壹關後壹頭紮進了舞曲的坑裏,頭都要破了——從原來幾百萬的銷量變成了幾萬的周單曲,很尷尬。
有罪,濱崎步仍然有亞洲最好的流行專輯團隊,但當妳&;當壹首《我》這樣的單曲和壹張《派對女王》這樣的專輯呈現在大眾面前,似乎為《職責》中的當代青年背書的決心和《彩虹》中的精靈唱法都蕩然無存——傑布什麽時候才能出壹首像《超現實》壹樣帶動整個亞洲潮流的單曲?
“我確實親眼見證了壹個時代的終結,但我怎麽知道下壹次就輪到我了?”
演繹成功的原動力——蔡依林影像團隊的卓越貢獻
======================================================
華語音樂圈對音樂視頻的定義非常不專業。MV-音樂視頻是最直觀的翻譯,把它和MTV-音樂電視混為壹談是很可笑的。MV是指歌手為推廣音樂而制作的音樂短片。歷史可以追溯到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迪士尼音樂動畫片,而MTV-Music TV是美國80年代用來播放音樂視頻的頻道。(以上是知識普及的時間。請跳過它。)
在這方面,由於蔡依林跑遍了索尼、百代、華納,擁有華語樂壇最好的舞曲資源和巨額贊助投入(百事自2004年合作以來,參與了大量各大單曲的視頻),所以從早期的匡勝(見我七十二變)、賴維康(舞者)到後來的Bounce(迷幻)、陳奕仁(大藝術家),整個華語樂壇屈指可數的視頻導演都把
在蔡依林之前,大多數中國視頻只是敘事或抒情的,舞曲通常是跳過,剪切和粘貼幾幅圖片。有錢的話,後期特效加個綠屏。李玟是大規模生產的先驅,而《愛情海》在當時是比較前衛的。在蔡依林時代,除了普通的拍攝工作,每壹個造型都是配合場景精心設計的,每壹個舞臺的搭建都要仔細考慮。蒙太奇剪輯的運用也有了質的飛躍。國際隊在跑,年輕人的流行文化似乎從來沒有在中國的土地上以如此先進的方式引入。那些年是互聯網發展的壹個春天,影像制作的技術也在這些年突飛猛進,很多電影技術也被應用到音樂視頻中。蔡依林的每張專輯都會使用誇張的音樂,所謂新潮的造型和華麗的視頻。
對於那個嘻哈文化剛剛起步的時代,蔡依林用流行文化武裝起來的姿態太耀眼了。林寫的是什麽時代吹什麽樣的風。當索尼1億J計劃打造的超級偶像蔡依林(濱崎步-造型+布蘭妮-流派+李孝利-舞蹈)出現在從上壹代到新生代(周傑倫出道時期)的過渡點時,不紅是不可能的。現在國內壹些高校的廣播電視專業教材中關於音樂電視(本質上是音樂視頻)的部分,也會拿出《特工J》三部曲音樂電影來舉例分析。
《看我72變》每張專輯都會有精心設計的舞蹈,從碧昂斯到珍妮弗·洛佩茲的舞蹈老師通常都是用來全身推廣的。效果很明顯。雖然真正跳Hip-hop或新爵士樂的人在舞蹈室裏幾乎聽不到中國流行音樂,但模仿蔡依林的活動人士仍然願意出現在大學的新年晚會上。《舞女》中,比女生扭得更像麻花的男生如雨後春筍,讓人懷疑法海的金碗是不是破了壹個洞。。。
在2012的《繆斯》和2014的《我呸》之後,我們是否需要重新考慮蔡依林的音樂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