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了上海的博物館後,妳有什麽感觸呢,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上海博物館觀後感8篇,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篇壹:上海博物館觀後感這次博物館之行令我受益匪淺,且懂得了很多知識 。
上海博物館是壹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上海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藝術文物而享譽國內外。其中,又尤以青銅器、陶瓷器和歷代書畫為特色。上博的青銅器主要是晚清以來江南幾位收藏大家的壹批流傳有緒的名 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時代的良渚文化細刻陶器,為稀見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館藏的特點。唐宋各代表性窯口的產品也都有收藏體系。至於景德鎮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獨到之處。上博歷代書畫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說。書法中,王獻之的《鴨頭丸貼》、唐高閑的《千字文卷》、懷素的《苦筍貼》等,皆為壹代的傑作。繪畫中,唐孫位的《高逸圖》、五代董源的《夏山圖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圖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於明清兩代畫家作品的收藏,更為當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門類的收藏,也成蔚為大觀。如錢幣、古玉、璽印、雕刻等,都有壹定的規模,且名品眾多,自成體系。
篇二:上海博物館觀後感暑假的壹天,小姑媽讓表哥和我去參觀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新館位於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廣場的南側。是中華文化精華的寶庫,也是上海社會文明、文化的象征和窗口。
上海博物館新館的整幢建築是上圓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國的傳統說法:"天圓地方"。從遠處眺望,圓形屋頂加拱門的上部弧線,整座建築宛如壹尊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地下壹層半,地面四層半,建築總高度為29.5米。
我和表哥迫不及待地走了進去。哇!博物館裏面的人真多呀,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朋友,也有許多是中國各地來的參觀者。
看了簡介,我知道了上海博物館陳列面積***計12000平方米,壹樓為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和展覽大廳;二樓為中國古陶瓷館、暫得樓陶瓷館和展覽廳;三樓為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璽印館;四樓為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歷代錢幣館、中國明清家具館、中國少數民族工藝館和展覽廳。但是,還有些是沒有開放的,所以我們沒有全部都參觀過。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壹樓的古代青銅館,因為我和表哥都算是這壹個館參觀得最仔細了,也是唯壹把全部都參觀過的壹個。在那裏面,我知道了青銅器是所有文物中比較重要的壹類,而在中國這壹點尤其突出。青銅器以其量大、精品多、藝術與科學價值高而飲譽海內外,因此青銅器的鑒定也成為文物鑒定中最重要的壹門學問。
聽說我們中國的青銅器數量繁多,其原因也在於它的數量太大,到處都有,難以確知。
青銅器不但數量多,而且造型豐富,品種繁多。有酒器、食器、水器、樂器、兵器、農具與工具、車馬器、生活用具、貨幣、璽印,等等。單在酒器類中又有爵。角、觶、斝、尊、壺、卣、方彜、觥、罍、眀、勺、禁等二十多個器種,而每壹器種在每個時代都呈現不同的風采,同壹時代的同壹器種的式樣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區的青銅器也有所差異,猶如百花齊放,五彩繽紛,因而使青銅器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青銅器有不同凡響的吸引力。
參觀著,我發現這些青銅器有壹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在青銅器上鑄刻文字,而這些文字正是金文。
過了2、3個小時,我和表哥就把博物館參觀完了。博物館裏陳列的物品可真多呀,其中有的是捐贈的,有的是什麽地方出土的,還有的是借展的等等,看得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篇三:上海博物館觀後感上海博物館是個非常大的博物館,如果您有空去參觀壹下,將會得益匪淺,對於了解中華文化,理解中國歷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每個炎黃子孫都為之驕傲,5000年文明史對於每位中國人來說是值得大書特書的,這些可以通過文物,書法等表現出來的,所以我覺得很有必要到上海博物院看壹看的必要,同時通過參觀,您會發現,即使您知識很豐富,但是您還是只能理解其中十分之壹還不到,我相信大部分人還不到這個比例吧。
目前,家庭都是壹個孩子的,在家只會通過書本等傳遞歷史知識,讓孩子到上海博物院去看看,讓他們了解我們民族,了解我們民族的偉大成績,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對於孩子的上進心有幫助的,對於提高孩子的視野是有幫助的,上海博物院確實是個好去處。
篇四:上海博物館觀後感今天上午又想著去上海博物館參觀了幾個館。我從人民廣場中心走到北門,工作人員說這裏作為出口,參觀要繞到南門進。天氣很熱有點盛夏的感覺,我只好邊欣賞廣場的花秾草綠,邊慢慢繞到朝陽的大門。遠遠就見參觀者頂著烈日排著壹條長龍,我再沿著長龍隊伍挨在最後壹個。好在我有習慣外出總帶壹份報,看看報紙新聞,腳步壹點壹點往前移,也不覺焦急。等隊伍拐過彎我回頭看了壹下,呵,“尾巴”長長的,起碼和我壹樣要排30分鐘才能進。
上個月剛來過,所以壹進門就很熟悉地取了壹份《參觀指南》直往三樓。三樓有三館壹室: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書法館、“兩塗軒”書畫專室、中國歷代印章館。
依次參觀,先看繪畫館。介紹說,中國的繪畫有著深厚的傳統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它是以毛筆、墨、絹紙為主要工具,以點線結構為主要表現手段的造型藝術,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
而西洋畫註重寫實,以透視和明暗方法表現物像的體積、質感和空間感,並要求物體在壹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現的色彩效果。這就是中國畫與西洋畫的最大區別。
欣賞了館藏珍品及介紹,至少是增長了壹點基本常識。我以前只知道國畫最出名的是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其實還有院體畫、文人畫、丹青、寫意等。
在書法館,從甲骨文看起,金文、秦小篆、隸書、草書、到楷書的書法。這書法也是中國特有的古代傳統藝術表現形式。展出的作品展示了中國文字形態的演變過程,以及人們在記錄書寫這些文字時對美的探索。
看書法展就想起我們從小學二、三年級起就學毛筆字,先描紅後學大字,再學小楷字,老老實實學也算能基本寫得像。後來有學過隸書,能簡單的掌握字形特點。又有段時間模仿草書,好像字與字之間筆勢相連很好看。但我沒真練好壹樣字體,成人後的字就行(書)不行草(書)不草的無章法。進單位後當我看到同事中有幾個人的字都有壹定的功底,有寫隸書的有寫楷書的就很佩服羨慕他們,也那時知道了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楷書。我喜歡像(真草千字文)的字體。
印章館也看了。以前只知道現在社會還要有印章,私章、公章。私章是個人的憑證,公章是執政的權力象征。還知道文人書畫上有了印章會更具收藏價值。通過展覽館的展品介紹,了解了印章術語、篆刻藝術、印章質材等知識。
說真的,展館的藏品非常豐富,要細細看才能多了解壹些歷史知識。
篇五:上海博物館觀後感壹天學校組織我們去上海博物館參觀。上海博物館是壹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藏有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和繪畫最為出色。上海博物館建築總面積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壹個專館,三個展覽廳。在所有的展品中我喜愛的是“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和壹幅名為“桃花雙綬圖軸”的畫。雖然我很早就聽說過景德鎮的瓷器非常有名,但沒有想到在公元壹千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能用手工制作出那麽精美的瓷器。這件瓷器是在高溫中燒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間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畫著壹朵朵牡丹,幽雅可愛,徐徐如生,我好像透過玻璃櫥窗已經聞到了朵朵花香,讓我如癡如醉,仿佛我就在壹片牡丹叢中嬉戲。我不禁在它的面前站立了好久,不想離開,唉!假如我家也有壹個那該多好啊…….當我還沈浸在瓷器館裏那交相輝映的瓷器精品中時,眼前出現了壹幅美麗動人的畫,那就是中國廳代繪畫館中的清代“桃花雙綬圖軸”畫。這幅長132厘米寬50厘米賦有中國傳統和獨特民族風格的畫,是以毛筆、墨和絹紙為主要工具由人工繪制而成的。畫中壹對小鳥壹上壹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著悅耳的歌謠,它的嘴顯橘黃色,頭的正上方有壹戳羽毛微微向上翹起,顯天藍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與眾不同的是它還有兩根長長的類似孔雀的羽毛長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鳥兒飛起時它的羽毛在後面飄動的樣子壹定很美。妳再看那畫中的桃花白中顯現出淡淡的粉紅色,仿佛在微風中偏偏起舞,怪不得兩只鳥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 參觀的時間雖然有限,但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財富,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悠久傳統和深厚底蘊是無限的。參觀不僅能讓我們了解我國古代的珍貴文物,而且還教給了我們許多知識,這真讓我為自己的祖國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為我們的祖國而努力學習。
篇六:上海博物館觀後感上海博物館是壹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每當我看到如此精美的文物時,我不由得感慨古代中國的文明的燦爛與偉大。然而,我亦不禁為那些命運多舛的文物的背後的經歷而感慨萬千,我也了解到在館內有壹份長長的捐贈者名單,已經有800余位捐贈者的名字。上海博物館汪慶正先生曾披露:上海博物館的藏品由建館之初的9000件,增加到現在的近100萬件,其中有近1/10的館藏來自於民間的捐贈。當初建館時,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們的捐款達1000多萬美元。可見還是離不開各界人士的支持。
然而,我在欣慰之余卻又想到,流失於海外的文物千千萬萬,有幸能重回故裏的文物何其之少,或許這是中國的不幸,是民族
的不幸,盡管有無數的愛國人士傾力回購海外流失文物,那也僅是滄海壹粟,冰山壹角。就以圓明園十二獸首為例,目前有醜牛,寅虎,午馬,申猴,亥豬五首回歸祖國,然而,子鼠,卯兔二首卻仍流落海外。我由此而想到,如今流失的海外文物,我們是否都應用重金購回。我認為當然不是這樣,這只會助長了那些文物販子的氣焰,以為其中有利可圖。雖然文物代表了壹個民族的歷史,但是歷史終究已是過去,雖然我們不應忘記過去。但是,我們更應著眼於現在和將來。只有自身強大了,才會有能力追討回更多文物——而不僅僅是用無窮無盡的金錢去滿足利益熏心的文物販子。
無論過去的歷史是多麽的輝煌,但終究已是往事,仔細壹想青銅器,無非是奴隸主貴族奢侈的生活用品;精美的陶瓷,無非是皇家禦用的金貴之物;雕刻,無非是統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書法和繪畫,無非是那些讀書人予以揚名天下的途徑;經史子集和詩詞歌賦,無非是文人們借以“含沙射影”、抒發心中苦悶的媒介。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禦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作為以四大發明為自豪的我們來說,著實令人汗顏。盡管中國已不再是昔日的東亞病夫,然而世界四大文明最後只有我們中華文明僅存於世,現在卻也是傷痕累累。在我們長時間的發展歷程中,尤其是最近幾個世紀,沒能出現壹批劃時代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成果,是我們的遺憾,它直接導致了中國近兩個世紀全面落後於西方列強的局面。中國人不應該怕暫時的落後,自由的思想氛圍、開放而富有開拓氣息的社會、理性而不失道德的國民素質是我們發展的最重要動力。壹切束縛國人思想的力量都不應在當今時代產生和存在。我們已經失去了幾千年的發展機會,此時不進,更待何時?
所以,我們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僅僅能夠證明壹點:我們華夏民族具有無比堅韌的生存和繁衍能力。歷史早已過去,輝煌也罷,慘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談中”。我們應該用更清醒的頭腦去認識自己的不足,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拿著歷史上曾經出現的所謂的“輝煌”沾沾自喜,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先走別人走的路,再走別人未曾走的路,最終馳騁於不敗之地!
篇七:上海博物館觀後感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媽媽中午吃好午飯,便乘坐地鐵壹號線來到了上海博物館。到了那兒,只見門口排了好長的壹條隊伍,其中還有兩批外國人的團隊。
進入館後,我們第壹個參觀的是中國古代青銅館。我們壹走進展廳,琳瑯滿目、五花八門的青銅器便展現在我們眼前,它們或圓或方,或扁或高,上面的紋飾精美極了!青銅器雖然只有食器、水器、兵器、酒器、樂器這五大類,可其中卻有三十六個小類,數目極多。我壹邊參觀,壹邊想著:這些青銅器裏只有幾個是歷史老師講過的,還有許多是老師沒有講過的。
在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大克鼎”。大克鼎與大盂鼎和毛公鼎並稱為“海內青銅器三寶”。遠看,大克鼎氣魄雄渾,威嚴沈重,走近壹看,立刻覺得眼前出現了個“龐然大物”,大概有我身高的三分之二那樣高,頂部飾有三組對稱的變形饕餮紋。饕餮紋精美極了,有的像龍,有的像虎,還有的像羊,燈光打上去還有的地方黑呼呼的,頗有神秘感。腹內壁銘文有二百九十字,字體工整,筆勢圓潤。它整整201公斤重,是我的五倍,真是鼎中的“巨人”啊!不愧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啊!
參觀完了青銅器展後,我們又參觀了雕塑展,陶瓷展等展覽,我心想如今展覽館中的物品可是我們古代的博大精深藝術和智慧的結晶啊!博物館既把我國古代的文物收集起來,展示給現代的觀眾們看,讓現代人民了解古代的文化,又陶冶了我們青少年對古代文物產生的興趣。
我今天覺得收獲很大。因為我學到了在學校裏學不到的知識,使我印象深刻,也使我更加熱愛祖國,更加敬佩古代的勞動人民。
篇八:上海博物館觀後感上海博物館是壹個大型古代藝術博物館,館內珍藏文物12萬其中壹尤為青銅器、雕塑、書法和繪畫為特色。我今天來到上海博物館參觀展覽。
第壹個展覽是中國古代青銅器展。我壹走進展廳,就看到了琳瑯滿目、五花八門的青銅器。中國青銅器時代約始於公元前2000年。青銅器種類繁多,紋飾精美,鑄造技術非常完善。我在欣賞時,展覽館內的壹名管理員對我說:“青銅器有五大類,分為:酒器、兵器、石器、水器、樂器。它們雖然只有五大類,可這五大類裏卻有三十六個小類,數目極多。”我壹邊參觀壹邊聽著管理員說的話,想:這些青銅器裏只有幾個是歷史老師講過的,還有許多是老師沒有講的,在這裏卻應有盡有。青銅器的紋飾主要有三種,有獸面紋、鳳鳥紋和龍紋等。參觀完了青銅器展後,我又參觀了雕塑展、書法展等展覽,想:展覽館裏的物品可是我國古代的博大精深,藝術和智慧的結晶啊!然而,取得如此大的成果是和我國古代人民的勤奮勞動是離不開的。
博物館既把我國古代的文物收集起來,展示給現代觀眾們看,讓現代的人民了解古代的文化,又陶冶了我們青少年對於古代文物產生的興趣。博物館文化的產生與發展,標誌著人類文化的發展和成熟。
我今天覺得收獲很大。因為我學習到了在學校裏學不到的知識,使我印象深刻,也使我更加熱愛祖國,更加敬佩古代的勞動人民。既了解到了各式各樣的的青銅器和雕塑陶瓷,又見識到了絢麗多彩的繪畫和書法,讓我大開眼界。我以後還要再去博物館,學習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