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袁同禮的主要經歷

袁同禮的主要經歷

袁同禮

袁同禮(1895 ~ 1965),美籍華人圖書館員、目錄學家。保持和平。河北徐水。出生在北京。1916畢業於北京大學。1942曾任北平圖書館館長。65438-0949年赴美,在國會圖書館和斯坦福大學研究所工作。袁同禮任北平圖書館館長時,聘請了壹些專家,為藏書、編目、目錄學奠定基礎。他是中國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國現代圖書館的先驅。著有《永樂大典考證》、《宋代私人藏書大綱》、《明代私人藏書大綱》、《清代私人藏書大綱》、《中國音樂書籍》、《西文漢學書目》(英文版)等。

中文名:袁同禮

別名:字壽和

國籍:美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895

死亡日期:1965

職業:圖書管理員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代表作:《永樂大典考》

角色的生活

袁同禮,本名壽和,1895年出生於中國北京。191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同年加入清華校園圖書館,1917年任任清華學校圖書管理員。1918年,他被選為北京圖書館協會會長。1920年獲得獎學金赴美深造,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州立圖書館學院,1922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次年獲得紐約州立圖書館學院圖書館學學士學位。1923年至1924年,我在倫敦大學研究生院學習了壹年,在巴黎古典學派學習,在國會圖書館工作。1924年底回國,任廣東嶺南大學圖書館館長、中國圖書館協會秘書。從1925年到1927年,他是國立北京大學書目和圖書館學的教授和圖書管理員。1926年至1929年任北京圖書館館長。1929年至1948年任國立北平圖書館副館長、館長。在任期間,他建立了圖書館的各項規章制度,開展圖書館業務,並由圖書館工作劃分為采訪、編目、流通、參考等部門,廣招人才,派員出國考察學習,創辦圖書館期刊,進行學術研究,編輯各種卡片目錄、鏈接目錄和書目索引等。,為中國現代圖書館樹立了典範,受到了圖書學界和學術界的好評。1945年,他被匹茲堡大學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49年定居美國,1949年至1957年任斯坦福大學研究所編輯部主任。1957年至1965年,他回到國會圖書館工作,在那裏他是書目摘要的編輯和國會圖書館中國文學的顧問。1957至退休,在國會圖書館編目部工作,1965年2月因癌癥在華盛頓去世。袁同禮任北平圖書館館長時,聘請了壹些專家,為藏書、編目、目錄學奠定基礎。他為中國圖書館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新圖書館運動的主要活動家之壹。對古籍有較深的研究,包括《永樂大典考證》、《宋代私書綱》、《明代私書綱》、《清代私書綱》等。史料豐富,對宋、明、清私家藏書家史料的分析研究,有許多精辟的理論。赴美後論述鴻福,主要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史目錄》、《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目》、《西文漢學書目》、《中國留美學生博士論文書目》、《中國近代數學研究書目》、《歐洲各國留學中國博士論文書目》、《新疆研究叢書》、《中國美術學書目》。

親身經歷

袁同禮1916畢業於北京大學,就職於清華圖書館。先後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和紐約州立圖書館學院,獲紐約州立圖書館學校學士學位,1924回國,任廣東嶺南大學圖書館館長。65438-0925任北京大學編目系教授、圖書管理員、北京圖書館協會會長。65438-0926任北京圖書館館長,次年6月任副館長,65438-0929任館長。1929年8月任北平圖書館副館長,代理圖書管理員。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從事西南地區圖書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1945年9月任北平圖書館館長。1949年9月,在國會圖書館工作。1951年擔任斯坦福大學研究所主編。1957參與美國圖書館編目工作。1965退役。

個人事跡

保護抗日戰爭中的善本

七七事變前,隨著北平局勢越來越緊張,袁同禮擔心北平圖書館這麽多年精心收藏和保管的善本落入日本人之手,於是將180箱A股、120箱B股和***300箱善本運到上海法租界保存,開始存在呂班路鎮北平路科學社圖書館。1940年6月,法國戰敗後,其在遠東的大部分權利落入日本人手中。上海法租界允許日本憲兵隊隨時搜查,存放在法租界的中國政府的很多東西都被日本查封了。學術界擔心這300箱善本的安全,袁同禮更是難受。他開始計劃將這些書運進美國,存放在國會圖書館臨時保管。

袁同禮向美國駐華大使詹森和上海總領事駱家輝求助,兩人都認為這是中國自己的事,應由中國人自己解決。這時,北平圖書館已遷到昆明。日軍轟炸期間,連續轟炸了三次。長途轉運也需要壹筆錢,同樣困難,而且在當時的轟炸環境下也不安全。尤其是經費方面,大後方通貨膨脹愈演愈烈,從遠方搬來的館內學者和工作人員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連正常的工資都無法保證。與此同時,日本人開始大量購買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文史資料和珍貴書籍。擅長此道的袁同禮,充分意識到日本的意圖和可能造成的文化損失,極力收買。他向國民政府申請經費,沒想到不斷受到中央圖書館和國民政府教育部的排擠和打壓。此時教育部撥款80萬美元給國內各學術機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中央研究院各得35000美元,中央圖書館10000美元。起初,北平圖書館壹分錢也不給。袁同禮寫信據理力爭後,給了65,438美元+0,700。後來,袁在給胡適的信中大罵:這種分配“無計可施,資金的分配具有分贓性質。”向中國基金會申請購書費。中文購書費僅6000元(國幣,1美元可兌換30元國幣),西文購書費由最初的5萬元國幣降為2.5萬元。

6月1941 65438+10月18日,胡適到國會圖書館拜會館長麥克利什,並與北平圖書館聯系善本暫存事宜。胡適答應他,這些書運過去後,他會允許國會圖書館拍下所有微電影,但要求他拍三張照片,壹張給國會圖書館,另外兩張在這些書運回時給中國。麥克利什同意了。

為了防止過海關時或運輸途中被日本人搶走,胡適找到了美國的國務院,告訴中國人民,這些書很重要。現在國會圖書館已經答應暫時存放它們,但在運輸過程中,“非美政府會派人護送,以免發生危險”。同年2月1日,胡適再次找到國會圖書館,請國會圖書館派人到上海幫助傳遞。麥克利什不同意,他認為如果運送失敗,可能會引起日本人的註意。但不管怎樣,國會圖書館同意擱置它。袁同禮沒錢沒人,所以困難重重。胡適請王忠民與吳廣慶商量。協商的結果是,胡適自掏腰包,派王忠民回去演戲。

同年2月2日,胡適為王忠民寫了幾封介紹信。2月3日,王忠民出發了。4日在芝加哥等車時,王忠民給胡適寫了壹封信,因為胡適此時要求王忠民為他從商務印書館再買壹本《二十四史叢書集成》,而國會圖書館也要求他從商務印書館再買壹批書,所以王忠民想看看能不能把這些書和這些書混在壹起帶出去。6日,當王忠民到達三藩市時,他又發了壹封信來改進上述方案。帶著這些書過海關時,如果給他國會圖書館代理人的頭銜,“也許不難留下”,這就需要胡適給麥克利什發壹封授權書,寄回去。同時,他又擔心如果走漏風聲,“敵人會派內部人員來視察”,那就麻煩了。

28日,王忠民抵達香港,袁同禮在那裏等他。3月4日,他們壹起到達上海。當我到達上海時,租界的情況使王忠民大吃壹驚。包括法租界在內的公共租界被日軍嚴密封鎖,法租界非常不安全。幸運的是,法租界和公共租界之間的交通相當便利。書籍必須從法租界運出,才能運到美國。公x租界有壹家工藝品公司,倉庫很深,通風很好。適合存放書籍,由英國人經營。暫時相對安全,對方也同意。於是他們兩個用卡車在12和13兩天內把這些書運到公司房間。處理完後,王忠民打電報給胡適,準備想辦法開始海運。為了方便搬運,王忠民和袁同禮租了旁邊另壹家公司的房子。他們壹個壹個地打開箱子,挑出那些書很重的和很有學術價值的書,然後從版本刻制和內容上選出最好最精的。箱子的數量減少到100個,箱子都編了號,所有的書都編了目錄,中文壹本,英文兩本。兩人忙了三個星期。

另壹方面,袁同禮開始通關,看用什麽方法可以最安全地把書運出去。但是,上海海關已經完全被日本人監視了。海關關長丁桂堂是中國人,在海關中地位最高,與袁同禮是多年交情。丁桂堂想了三個辦法:壹是把書箱交給美國駐上海總領事,書箱歸美國政府所有,完全由美方運輸,海關可以出銀行卡;第二,改裝舊行李箱,通過旅客行李帶到香港或其他地方。如果他們壹次帶20箱上下,他可以出具免檢證明(胡適的大兒子胡祖望和徐大椿就是這樣去美國的時候帶了胡適的書);三、如果不能先把書箱交給美國政府,必須有重慶國民政府的指示,才能出具證明。

他們壹湊到壹起,首先認為第二種方法不可行。如果對成衣盒子進行改造,盒子的數量會增加很多倍。同時,買舊盒子比買新盒子更難。即使是在公司購買改裝,也是非常容易走漏消息的。但袁同禮在此之前已經找到了美國總領事館,他們已經拒絕了,只好采用第三種方法。於是我打電話到重慶向國民政府求助,但直到4月30日才收到孔祥熙的復電。快50天了,他們馬上轉發給丁桂堂。丁桂堂迅速將此事報告給海關專員莫爾,莫爾立即打電話回孔祥熙,決定不執行。原因是鑒於前段時間運輸存放在租界中國銀行的白銀的危險先例,形勢比當時更加緊張,不如不運。

王忠民壹時看不清形勢,也不能再呆下去,於是在五月中旬和胡適的次子胡思杜壹起離開上海去了美國。袁同禮還是壹個人在忙。

此時國民政府教育部原本答應支付運費3000美元。這時,見他壹時半會兒運不出去,他的社教部門就找了個理由把它收回來,挪作他用。胡適的義舉、關懷和支持,無疑給了袁同禮極大的鼓舞。

5月中旬,美國駐華大使詹森抵港。袁同禮知道後,急忙赴港再次尋求詹森的幫助。詹森想出了壹個主意。他說,如果北平圖書館與國會圖書館簽訂協議,寫明國會圖書館借閱這批圖書五年,然後國務院授權上海總領事館在報關時申報為美國財產,運輸起來就方便又安全。

袁同禮寫信給胡適,要求他這樣做。胡適看到了王忠民的失敗,他更加擔心這些書。胡適收到袁同禮的信後,不得不再次去國務院爭取。但是國務院的態度仍然沒有改變。

在等待胡士信期間,袁同禮於8月回到上海,再次找到海關。或許是被袁同禮的堅持所感動,海關方面承諾,如果壹次運三四箱,就不需要放行證,就安全了。但是壹次三四箱,這100箱要運多少次?消息泄露了怎麽辦?

他去找美國駐上海總領事洛克哈特,看國務院有沒有指示。洛克哈特也被他的精神所感動,把他介紹給了美國商人格雷戈裏,他在這裏開了壹家轉運公司。袁同禮本來沒抱太大希望,但在多次碰壁後希望來了。美國商人壹聽,馬上答應了,並要求他馬上把這些書搬到美國海軍倉庫去。只要有軍艦經過這裏,他就會馬上負責任地把它們送上船,運到中方在美國指定的地方。同時他表示,第壹是發貨不需要總領事同意,第二是不收運費。

袁同禮這次高興得幾乎要吐了。他回來後和孫紅粉商量,然後給胡適發了壹個信息,要他請求國務院打電話給洛克哈特,支持這個辦法。胡適又壹次以大使的身份去了國務院。

這批書從9月中旬開始就這樣發貨了。因為是急運,沒有預定,所以艙位往往不多,但是有多少就有多少,100箱分幾批發,而且因為沒有海關責任,完全是美國商人支持,所以發的時候很小心,收件人必須時不時換,以免引人註意。其中,27例送往國會圖書館,75例送往加拿大大學圖書館。

這批書已經寄出,已經在10中間了。此時,太平洋戰爭的烏雲正在上空聚集,所有的美國船只已經停止在上海航行。袁同禮看到書籍安全轉移,松了壹口氣,但他自己也付出了沈重的代價。在這段時間裏,他家三口人都得了闌尾炎,小女兒因為來不及切,不幸去世。

書寄出後,袁同禮給胡適打電話,說“箱子到美國後,要分兩處存放或集中在壹處”,胡適負責。書都寄完了,胡適二月趕到加州大學,1942。經過協商,這75箱書也被搬到了國會圖書館。與此同時,胡適還把此時運到美國的漢簡交給國會圖書館暫時保管。

在北平圖書館保存珍本書的問題上,胡適先擔任聯絡員,書到了以後,負責監督保存。中間,在袁同禮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他出錢讓王忠民回去背他們。他的精神和實踐與當時國民政府壹些有關部門對袁和這些善本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946年4月,胡適開始準備回國出任北大校長。1年6月,他寫信給美國圖書館館長胡默表示感謝。“在過去的八年半時間裏,您在北平國立圖書館收集和保護漢簡和善本,為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所有人,任何知道並贊揚妳對這些中國珍寶的出色保護的人,都會長久地記住它。”6日,胡適將收據和鑰匙交給王忠民,委托他管理,並表示“將來壹俟海運到大通”,就運回。1947年春開始辦理回國手續,但因內戰爆發而停止,直到1965才運回臺灣省。

個人評價

袁同禮是中國新圖書館運動的推動者,創辦了中國圖書館協會和國立北平圖書館,標誌著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現代化。他把壹生奉獻給了中美兩個最大的圖書館,是圖書館界永恒的楷模。

  • 上一篇:蘇州園林中的五個名園是`````````
  • 下一篇:什麽是博客?現在有哪些好的博客網站?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