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論文原稿公布,檔案***134頁,起止日期1965至1981年,包括**原稿、育種計劃、報告、指示提綱等14篇文章9萬余字。袁隆平壹生走在稻田裏。
袁隆平論文原稿公布,這是1收藏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壹份珍貴資料——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撰寫的第壹篇關於雜交水稻的論文原稿。
△袁隆平論文《水稻雄性不育》手稿
手稿放在壹個看似普通的棕褐色牛皮紙文件夾裏,在檔案袋的標題處手寫著袁隆平早期綜合材料的原稿。
△袁隆平早期綜合材料原稿
該檔案* * *為134頁,起止日期為1965至1981年,包括論文《水稻雄性不育》原稿、育種計劃、報告提綱等14篇,9萬余字。壹頁頁泛黃的紙張記錄著“* * *和國家勛章”獲得者的汗水和真誠。
△袁隆平原稿目錄
從1959到1961三年間,中國遇到了嚴重的經濟困難,糧食大幅度減產。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壹批大學生,袁隆平決心用自己的專業解決糧食問題。
袁隆平:艱難的三年,沒飯吃的日子真難過!特別是在我們這樣壹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如此之少的國家,糧食安全顯得尤為重要。中國人應該把自己的工作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依靠別人。
7月的壹天,1961,和往常壹樣,袁隆平走在壹片稻田裏,壹株鶴立雞群的水稻引起了他的註意。穗大而整齊,粒粒飽滿。袁隆平很開心。估計這個品種的產量沒問題,於是第二年他滿懷期待地試著播種。
袁隆平:第二年種的,種了1000株,管理的很好。我天天去實地觀察,希望綜藝變成成龍。結果抽穗時,令人失望,高了又高,矮了又矮,早了又早,晚了又晚,誰也不如它的父親。
雖然隨後的實驗沒有成功,但脫穎而出的水稻啟發了袁隆平:可能是兩個品種優勢互補形成的天然雜交水稻。那麽我們能否通過人工方法,利用雜種優勢培育雜交水稻呢?
△袁隆平寫的論文《水稻雄性不育》
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壹朵小花既有雄花也有雌花。通過人工方法將兩種不同的水稻品種雜交並使成千上萬的花朵去雄授粉幾乎是不可能的。另壹種方法是培育壹種雄蕊退化的水稻作為母本。
於是,袁隆平踏上了尋找水稻雄性不育株的漫漫長路。
△袁隆平(左三)在田間勞作。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趙炳然是袁隆平的博士生。他說,水稻上午10點開花,中午結束,所以袁隆平需要在壹天中最熱的時期壹棵壹棵地檢查。
趙炳然:雄性不育和可育花藥是有區別的,但是妳站在田埂上是看不出來的。妳必須去那裏。妳得看剛開完花的和開完花正在開花的。而且選擇陽光明媚的天氣,因為會更好開花。湖南的夏天或秋天是烈日下或午餐期間最熱的時間段。那樣的話,日復壹日。
袁隆平在水田裏弓著背,檢查著上萬個稻穗。最後,在19 64和1965,他在安江農校實習農場和附近生產隊的稻田裏,發現了6株雄性不育株。
△袁隆平論文《水稻雄性不育》的圖例
植物發現和育種計劃的過程...壹字不漏地記錄下來。
1966年2月28日,基於手稿的論文《水稻雄性不育》發表在《科學通報》上,成為袁隆平“雜交水稻”思想的開篇之作。
△袁隆平論文《水稻雄性不育》復印件
趙炳然說,這篇論文發表後,被國家科委九局(現科技部)的同誌註意到,並推薦給九局局長趙石英。趙石英認為這篇論文很重要,向當時的領導做了匯報。此後,袁隆平的研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有誌者事竟成。1970年,袁隆平同學在南紅農場沼澤發現花粉敗育的1雄性不育野生稻,命名為“野敗”。雜交水稻的研究從此打開了突破口。
△袁隆平和同事們潛心研究雜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布秈型雜交水稻三系組合成功,標誌著我國水稻雜種優勢利用取得重大突破。
“愛自由,專長散漫”,袁隆平卻壹輩子走在稻田裏。袁隆平先生去世後,現在他的兒子袁繼承了他父親的夢想:十五期間,他將在內蒙古興安盟種植20萬畝耐鹽水稻,幫助當地水稻種植者實現收入翻番。
趙炳然介紹,按照袁隆平生前的遺願,十年內可以擴大壹億畝鹽堿地種植水稻,平均畝產300多斤。這樣,每年生產的300億公斤大米可以養活8000萬人。也許就在那個時候,他的“粒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真的實現了。
我們再來看看這份原稿文件:紅色方格紙上工整的手寫漢字,現在已經變成了散落在地上的種子。由於袁隆平及其研究團隊的努力,中國糧食安全的基礎已經牢固建立,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壓艙石”作用,中國人民終於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李建武:我是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室主任李建武。我是2009年來到研究中心的。論文《水稻雄性不育》是我們從事雜交水稻研究的科研人員必讀的文獻。我們的袁老師經常告訴我們,水稻專業是壹門應用科學。水稻在電腦裏長不出來,在書裏也長不出來。如果妳想種水稻,妳必須去田裏。他是這麽告訴我們的,也是這麽做的。他為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
袁隆平論文原稿發表於2021年5月22日13: 07。“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 *和國家獎章”獲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消息傳出後,全國轟動。
2021年7月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王克儉研究員發表雜誌,緬懷和回顧“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壹生,認為他壹生致力於雜交水稻研究,為全球糧食安全和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袁隆平院士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發的先驅,也是世界上第壹個成功利用雜交水稻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突破經典遺傳學的束縛,於1 964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成功育成世界上第壹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自1976以來,雜交水稻的成果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水稻的產量和總產量。2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攻關超級雜交稻,分別於2000年、2004年、2014年實現了每公頃10.5噸、12噸、13.5噸、13.5噸的規模化示範。新育成的第三代雜交水稻三優1號,2020年雙季晚稻種植平均產量911.7公斤,二代雜交早稻平均產量619.06公斤,年產量1530.76公斤,實現了水稻畝產3000公斤的重點目標。
“發展雜交水稻造福全世界人民”是袁隆平壹生的追求。為了實現這壹抱負,他長期致力於向世界推廣雜交水稻。目前,雜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家種植,年種植面積800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比當地優良品種高2噸左右。
袁隆平1981獲國家發明特等獎,2001獲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018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獲“* *”。他還獲得了20多個國內外獎項,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