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鐘表大致經歷了大鐘表、小鐘表、懷表、腕表的發展階段。14世紀,歐洲的英法等國的高樓上出現了用繩子懸掛的電報鐘,15世紀末16世紀初出現了鐵發條。1583年,意大利人伽利略提出了著名的等時理論。1656年,荷蘭科學家惠更斯應用伽利略的理論設計了鐘擺。第二年,在他的指導下,年輕的鐘表匠S.Coster成功地制造了第壹個鐘擺。1675年,他用遊絲代替了原來的鐘擺,從而形成了以發條為動力,遊絲為調速機構的小鐘表,同時也為制造便攜式懷表提供了條件。18世紀期間,發明了各種擒縱機構,為懷表的進壹步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此期間,直到19世紀,大量的手表制造商被生產出來,這促進了懷表的發展。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懷表已經不能滿足作戰士兵的需求,生產手表成為大勢所趨。緊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手表的產量大大增加,價格也降低了,這樣普通大眾就可以擁有它了。手表時代已經到來!
1270年,意大利北部的南德出現了機械鐘,由砝碼驅動,每小時設置壹次。
1336第壹座公共鐘安裝在米蘭的教堂裏。
1364年,意大利人喬萬尼·唐研制出第壹只擺式機械鐘,1400年批量生產。
14世紀,德國、瑞士、意大利制造了四種明鐘、座鐘、占蔔鐘、八音盒。
1510德國鎖匠彼得·亨蘭德發明了壹種懷表(腰表)。
1511年,荷蘭人彼得·亨萊茵研制出第壹塊懷表。
1656年,荷蘭天文學家克裏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根據伽利略發現宮燈等時擺動的原理,發明了重垂度驅動的可逃逸擺式落地鐘。
1660年,英國人胡克發明了遊絲。
鐘擺是1675年發明的。可以提高時鐘時間精度。
1690發明了秒針表(時針、分針、時針)。在那之前,所有的鐘表都是壹只手。
1695年,英國的湯姆發明了I輪手表。(無擒縱叉)。
1770年,發明了自動上鏈表。
1759年,英國人哈裏森發明了航海鐘。
1790第壹塊手表是由瑞士日內瓦的雅克·德羅茲和萊斯特發明的。
1806拿破侖的妻子為王公主做了壹只手鐲表。
1866年,法國人尼奧特發明了音叉鐘。
1885德國海軍向瑞士訂購壹批手表。此後,該表壹直延續至今。
中國
中國的鐘史由三部分組成:古代史、近代史和現代史。3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首先發明了“土歸”和“日歸”兩種時計,瞬間用泥土和石頭制成,成為世界上最早發明時計的國家之壹。青銅時代,計時器有了新的發展,青銅制成的“漏壺”取代了“土規”和“日規”。張衡在東漢四年元初發明了世界上第壹只“水運象”。後來唐代壹批高僧等人在此基礎上發明了“水運渾儀”。公元1088年,我國宋代科學家蘇頌、韓公廉制作了水運儀像臺,是壹種由渾天儀、大象和機械計時器組合而成的裝置。它由液壓動力驅動,具有科學的擒縱機構。高約12米,7米見方,分為三層:上層裝有渾天儀,用於天文觀測;中間層可以模擬天體進行同步演示;下層是儀器的心臟,定時、報時、電源的形成和輸出都在這壹層。雖然幾十年後毀於戰火,但在世界鐘表史上意義重大。因此,我國著名鐘表大師、古代鐘表收藏家焦大愚先生提出了“中國人創造了鐘表的歷史”的觀點。
從元代到明代,計時器擺脫了天文儀器的結構,得到了突破性的新發展。元初郭守敬、明初詹西元創作了《大燈漏》、《五輪沙漏》。通過采用機械結構並增加表盤和指針來指示時間,其機械先進性得以清晰展現,電的時效性更加準確。19世紀末,中國的制鐘技術達到了壹個全新的水平。南京鐘,1875上海“米裏亞姆”工坊制造,以造型古樸典雅、民族風格鮮明、時間清脆、走時準確而享譽海內外。1903獲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特別獎。從那以後,壹年到頭都是戰爭。1949之前,中國只有山東煙臺的壹些小型鐘表制造業,根本沒有鐘表制造業。
1954年底,天津華威手表廠(現天津手表廠)決定自行開發生產手表。工廠聘請蔣等四位經驗豐富的師傅研究制作,歷時四個月,於3月24日試制出中國第壹塊手表,1955。這是壹塊15鉆機械表,全部手工制作。表盤上鍍有“中國制造”三個金字和五顆金星,被命名為“五星”品牌。1957手表更名為“五壹”品牌。1958年手表生產列入國家計劃,輕工業部統籌規劃發展。這壹時期,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廣州、南昌、Xi安、青島等地興建了具有壹定規模的工廠,湧現出上海牌、鉆石牌、寶石牌、雙菱牌、蝴蝶牌、紅旗牌等產品。然後是“紫金山”品牌,壹款沒有鉆石的經濟型手表。1968年,上海手表廠年產量突破1萬只手表,中國手表開始擺脫以進口為主的歷史。此時手表產量猛增,但手表款式單壹,沒有女表。直到20世紀70年代,天津手表廠才推出“海鷗”女式手表,填補了女式手表的空白。由於手表的豐厚利潤和人民的需求,全國各地出現了許多手表廠。如石家莊、重慶、丹東。到1980,包括地方獨立工廠在內,共有68家手表廠,年產量2200萬塊。
在商品供不應求的80年代,人們結婚時註意家裏要有“三大件”:手表、縫紉機和自行車。手表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可見壹斑。那時候手表不是誰都能買的。真是“壹千元易得,壹表難求”。國家也看到了這壹點,用統壹的機芯生產方法,讓所有中國人都戴上手表,盡快修好。良苦用心帶來了負面效應:統壹機芯後,各國表廠生產的手表款式基本壹致,由此潛伏著危機。只有天津海鷗手表廠是輕工業部特批的,沒有改革統壹機芯。這為後來的海鷗復興留下了活力。
到80年代後期,日本石英表技術對以生產機械表為主的中國鐘表廠沖擊很大。石英電子表采用頻率穩定的應時晶體作為振蕩器,具有電路簡單、走時精度高、無需纏繞、成本低、外觀時尚等優點,成為人們購買手表的首選。自此,中國制表行業進入相對艱難的調整期,經歷了長達十余年的低潮。市場重新洗牌後,全國38家手表廠只剩下十幾家,很多小廠家被拖垮,有實力的廠家也在掙紮求生。
2000年前後,隨著制作簡易石英表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產量大幅度增加,市場價格迅速下跌,利潤變得微薄,進壹步發展的空間非常狹窄,於是人們又把目光重新投向了功能經久不衰的機械表,這使得機械表,尤其是具有自動功能的高檔機械表重新得到了市場的青睞。幸存下來的中國鐘表廠在環境轉暖的情況下正在慢慢復蘇。
時間流逝,2007年夏天,國產手表以可接受的質量和低廉的價格取勝的時代宣告結束。看來,同樣技術指標,同樣材質的同類手表,在價格上趕上西方昂貴手表的時機已經提前了。鐘表企業高舉的民族工業大旗盡可能的聚集了人氣,國產手表未來的發展還是要靠長期的品牌沈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