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二三十年代,魯迅、胡適等人根據明朝天啟時期淮安府的記載和前人的理論,推定《西遊記》作者是淮安承恩。民國後期,建國以來,特別是1980以後,對《西遊記》作者的研究逐漸成為熱點。仍有學者質疑吳承恩的作者身份。原因是寫西遊記,吳承恩的詩和朋友的話裏從來沒有提到過。第二,吳承恩在《淮安府誌》中寫下《西遊記》的事實,並未表明是言情或正史,但壹般情況下,地方誌中並未記載言情和正史;第三,吳承恩的《西遊記》在清代藏書家黃裕基所著的《千慶堂書目》中被列入地理類(即地理範疇)。
所以有人提出《西遊記》是丘處機寫的,或者是他的弟子後人寫的。也有少數學者認為《西遊記》是明代“清詞宰相”李春芳所作。但由於論據的稀缺性和牽強性,大多數學者並不認同這種說法。
另壹方面,證明吳承恩是《西遊記》作者的論據似乎越來越有說服力。主要是:第壹,吳承恩的個人情況完全符合西遊記創作者的特點。二是對各種質疑給出了更合理、更實用的解釋。第三,最有說服力的是《西遊記》文本中的方言研究。1980之後,這個領域有了突破,幾乎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吳承恩就是《西遊記》的作者。
在我看來,《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的結論是不準確的,通過研究《西遊記》方言來研究《西遊記》作者也是不可取的。《西遊記》是壹部結合了歷史事實、民間傳說、戲劇、詩歌、評話,同時講述壹個西遊記故事的兩部相對簡短的小說。雖然經過作者的重新整理和再創造,但卻融入了作者的思想藝術體系。但不可避免的是,壹些小地方必然會留下世界各地的方言。況且淮安方言並不是《西遊記》中唯壹使用的方言,北方方言還有很多。而且在幾乎所有關於吳承恩的文獻記載中(除了《淮安縣誌》),都沒有關於編撰《西遊記》的記載,《淮安縣誌》中關於《西遊記》的記載非常奇怪,因為在那個鄙視官員(小說)的年代,縣誌和正史中都沒有官員的記載,那麽《淮安縣誌》為什麽獨壹無二,有記載呢?恐怕很難解釋。
而且仙宮的很多精彩描寫也不可能是吳承恩寫的,他沒去過京城,只當過兩次小官,最後隱居在深山。《丘處機》中的丘處機(1148-1227)是壹位完全正宗的道教老師,有壹個廣為人知的字,長春子。鄧州(今山東)棲霞人。因為他常年在成吉思汗身邊見過不少禦宅,所以西遊記仙宮的精彩壹幕就出自他的手筆,能讓人信服。此外,《西遊記》中的許多戰鬥場面也不是生於千年的吳承恩所能想象的,他從未見過明朝北伐蒙古的戰爭場面。他們必須有壹定的現實基礎。而且明顯受之前農民起義的影響,鬧天宮的那壹幕,可都是吳承恩寫的,他考了壹輩子科舉,沒見過農民起義。丘處機與成吉思汗南征北戰,看到了很多英雄的場面,可以作為寫《西遊記》中戰鬥場面的現實依據。同時,丘處機時期,南宋多次起義,他所處的時代處於壹個動蕩的戰爭時代。如果丘處機寫的是大鬧天宮的情節,那就有說服力了。
根據以上分析,那麽《西遊記》的作者應該是丘處機。但邱作裕有壹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丘處機是壹個真正的道士,也是壹個道教信徒,在道教界也很有名氣,對道教有著重要的影響,甚至在整個道教史上有著決定性的意義。而西遊記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方拜師學佛,是佛教的最高神。此外,書中對佛教神話和佛教所使用的術語是恰當的。《西遊記》如果不是壹個信佛的孩子,至少應該是壹個了解佛教的“中間派”寫的,說壹個道士寫這樣的作品是不合邏輯的。除此之外,《西遊記》中還有很多對道家至尊神——太上老君的描寫是對道家的不敬,這就進壹步證明了《西遊記》絕不會是道家寫的,也就是說丘處機不會是《西遊記》的作者。
既然《西遊記》不是丘處機寫的,那麽《西遊記》作者之謎三論的最後壹個可疑對象李春芳是真的嗎?根據學者沈承慶的遺作《談吳承恩——揭秘《西遊記》作者問題》,考證李春芳,江蘇興化縣人,嘉靖年間狀元,因善寫“青詞”而升任宰輔。年少時在江蘇華陽洞讀書,故名“華陽洞大師”,又有《西遊記》第九十五回的詩句:“五彩芬芳,壹座荒山突然吉祥;虹流千年清河海,電繞長春西遊唐。花草樹木雍容華貴,野花滋潤芬芳。古有長輩留遺物,今有明君降寶堂,我為之高興。”沈先生發現,這首詩的第四、五、六、七句暗含“故人留”的意思,卷首“華陽東田師專”的意思是“編西遊記”。當然這是有道理的,但是沒有更多的證據。在九十五首詩中,“李春芳老人留下”大概是巧合吧。但是,施德堂新刻的官版《西遊記》正面的“華陽洞師院”字樣,可能是因為李春芳是同時代的實錄,地位很高,又因為總校過了永樂大典,施德堂才在新刻的官版《西遊記》正面印上“華陽洞師院”字樣,這很可能是因為施德堂當時弄錯了,或者是為了討好李春芳。
三個可疑人物都排除了,那麽西遊記的作者是誰呢?這裏還有別人嗎?我覺得不太可能。《西遊記》問世至今300多年的考證,真正的作者肯定就在這些可疑的候選人之列。我們的工作只是在幾個可疑的人中找出真正的作者。那麽西遊記的作者是誰呢?我以為不是壹個人,而是兩個人,吳承恩和李春芳。原因如下:
1.江蘇興化和淮安距離很近,兩地方言屬於同壹語系。所以《西遊記》中出現的方言,很可能是興化話和淮安話的混合體,再加上壹些民間傳說、元雜劇、平話中的地方方言。
第二,《西遊記》描寫了九個國家之間的人,包括朱紫國和法國人。這些國家的君主比較昏庸放縱,偏愛道士,祈雨煉丹,渴望長生不老,和當時明世宗嘉靖皇帝差不多。寫這些,不與當時的皇帝搞好關系是不可想象的,如仆從和寵臣,但李春芳有這個獨特的優勢。他是當朝宰相,執掌朝政,經常為嘉靖寫綠字,供道士們祈福上天。他對嘉靖的腐敗生活壹定了解和看到很多,還能在小說中寫出影射嘉靖的精彩情節,這不是壹般人能做到的。
第三,至於吳承恩,他是個普通人,沒見過皇宮的豪華,寫不出天宮的壯麗。所以李春芳作為宰相,壹定是看到了,他壹定能夠把天宮寫得很寫實,很華麗。
四、吳承恩和李春芳有書信往來,不排除兩人壹起寫《西遊記》的可能。
雖然關於吳承恩和李春芳合寫《西遊記》的猜測很有邏輯,但這只是壹種猜測,並沒有更多的證據,只是作為壹種假設供後人考證。
特征分析
人物是小說的要素之壹。《西遊記》作為小說中的經典,在人物塑造上達到了無與倫比的水平。小說中的人物性格鮮明,每個人物都體現了作者強烈的愛恨情仇。
a、唐僧:雖然他是排名第壹的和尚,但是如果把他們四個看成壹個團隊的話,那麽唐僧就是這個和尚團隊的領頭人,但是作者對唐僧印象不好。雖然在歷史上,唐玄奘百折不撓,意誌堅強,走了數萬裏,自己克服艱難險阻,用自己的智慧征服了途經國家的君臣,取回了佛經,建立了中西友好關系。回國後,他馬不停蹄地翻譯佛經,為佛教在中原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至今有人認為佛教傳入中國始於玄奘(其實是東漢明帝派人到天竺取回)。這雖然是謬論,但足見玄奘在廣大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小說中,唐僧是作者塑造的壹個全新形象。他雖然頑強,頑強,慈悲但迷茫,不辨善惡,就像郭沫若詩裏說的“人妖混淆是非,對朋友慈悲。”雖然“唐僧肉被剁碎”被毛澤東認為是中間派,但唐僧是佛經集團四人之壹。甚至“豬比傻子聰明”,即使是有很多缺點的豬八戒也比唐僧強。在我看來,取經的成功離不開唐僧。西遊記裏,每次四師徒晚上沒地方住,都要找壹家人過夜。不過悟空兇神惡煞的樣子經常嚇到人,恐怕也沒人會這樣把豬八戒沙僧借給他們。自然,只有唐僧才能調和他們與當地人的關系。沒有唐僧,他們取經的路上恐怕會殺的更多。而且每次孫悟空和豬八戒鬧矛盾,如果沒有唐僧,恐怕早就分手了。我們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麽?所以唐僧的領導地位雖然是名義上的,但實際上也起到了維護佛經集團內部團結的作用。只有唐僧在這裏,才能象征佛經群體的團結。所以每次唐僧被抓,孫悟空他們三個都不知所措,沒有統壹的意見。妖怪壹騙他們吃了唐僧,豬八戒立馬起了解散的念頭。可見唐僧在佛經群體中的地位不可小覷。
b、孫悟空:這個人物是《西遊記》中的壹號英雄。他勇敢、堅強、剛毅、果斷,熱愛自由,富有戰鬥精神。他是壹個積極浪漫的英雄形象。但又不乏猴子的頑皮好動等天性,使神性、物性、人性融為壹體,為小說增添趣味。可以說,孫悟空在前七次中扮演了壹個叛逆者的角色,向最高統治集團——天宮發起了巨大的沖擊,沈重打擊了他們的統治基礎。當然,孫悟空被降服了,最後跟著唐僧去了西天取經。永遠無法用階級鬥爭的框架來解釋:據說起義集團被消滅,最後被統治集團利用。小說故事第壹主角不降服不皈依佛門是真的嗎?故事怎麽繼續下去?孫悟空大鬧天宮,並不是單純的諷刺統治者的腐敗無能,更重要的是為孫悟空取經途中打妖怪時所向披靡,所向披靡做鋪墊。當然,還有壹個問題要問孫悟空:為什麽取經途中的孫悟空和大鬧天宮時的孫悟空完全不壹樣?的確,孫悟空面對天庭仙人可以所向披靡,但他在被壓制了500年後出來打怪,往往需要天庭仙人的幫助?我的解釋是:情況不同。想想吧。天庭大亂,神仙撤退,孫悟空進攻,孫悟空進攻失敗。本來他就是壹只壹無所有的猴子。如果他被打敗了,他可以再來。即使他被抓住了,他也會永生。但是神仙不是這樣的。他們在守衛天宮。他們只能贏不能輸。如果他們輸了,“國家”就會毀了人,所以他們有心理壓力。而且神仙們在和孫悟空鬥的時候,只能互相鬥,不能變,不能定計劃,因為要定計劃就得先退,後面可是淩霄堂。而打架自然對孫悟空有利。取經路上,妖怪和孫悟空打架,往往便宜不了。有時候妖怪打敗了孫悟空,經常玩壹個把戲把唐僧帶走,然後就在家裏呆不下去了。如果他們來挑戰,就會出來稍微處理壹下。如果他們失敗了,他們會躲起來。阿斯加德的神不能這麽做。阿斯加德不能待在室內。妳就是不出來,他也能進孫悟空,因為天宮不比妖洞強,所以孫悟空能無敵;而且取經途中,孫悟空打妖怪保衛唐僧,自己也被保衛。俗話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而孫悟空為了防守打了壹場防守戰,戰術上輸了;更何況孫悟空這個妖怪,想要唐僧肉,被打敗了,但是吃不到肉,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就放下心來打了。俗話說“無懼無敵”,但孫悟空放不下心思,又輸了壹局。有了這兩個損失,就算孫悟空再厲害,也不能輕易做妖怪。
c、豬八戒:他是小說中最有特色的人物。他也是所有角色中缺點最多的。他好色、貪婪、懶惰、懦弱。他愛說閑話,經常漏事情,但是他的心很好,單純善良。他不好色,不貪婪,不懦弱...試想誰沒有這些缺點?只是這些缺點在他身上更明顯,他從不掩飾。這總比那些表面高貴,內心骯臟的上流社會人士要好得多,可愛得多。所以也更受人們歡迎。我覺得豬八戒也是英雄,真正的英雄。他從不掩飾自己的缺點和做作,而是豁達深情。與孫悟空相比,他對佛經群體的貢獻不可同日而語,但卻比孫悟空更真實、更豐滿,仿佛他和我們壹樣是有血有肉的,既有光明的壹面,也有黑暗的壹面。所以我認為豬八戒是中國小說史上第壹個有影響力的現實主義形象(雖然《西遊記》是壹部浪漫主義作品)。
D.沙僧:這是壹個不可或缺的人物,作者寫的很少。沒有他,誰來挑路費和包裹?白,誰來帶頭?孫悟空挑了壹根扁擔,怎麽玩。八戒懶,挑不了壹桿,沙僧就如後勤唐僧的“小和”。眾所周知,蕭何最終被劉邦認為是開元十八功之首。所以按照這個邏輯,沙僧對佛經成功的貢獻也應該排在第壹位。沙僧吃苦耐勞,對組織安排有很強的認同感。他天生就是做後勤的料。如果孫悟空和豬八戒辛辛苦苦打了妖魔鬼怪,勝利回來連東西都吃不下,肯定不幹了。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沙僧的作用是巨大的。當大哥(孫悟空)和二哥(豬八戒)吵架時,他往往能在他們之間進行調解,以維護佛經集團的內部穩定。每當唐僧決定趕走孫悟空時,總能說服唐僧,保證群體的團結統壹。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沙僧的幫助,小說的故事永遠不可能成功。而且,雷音寺授勛時,沙僧是四大師徒中最底層的,但沙僧無怨無悔,精神可嘉!
參考資料:
/s/blog _ 4a 72 b 84 f 010009 rq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