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粵劇對佛山石灣陶瓷藝術的影響
摘要: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也是陶藝和造型藝術的故鄉。粵劇和陶塑作為佛山的兩大本土文化,具有很高的科技和藝術含量,不僅給佛山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也陶冶了佛山人的精神、品位和審美。它們在發展過程中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成為嶺南文化的傳統特色,不僅為嶺南文化寶庫做出了突出貢獻,也為中國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關鍵詞:粵劇陶瓦脊娃娃
多年來,關於粵劇和佛山石灣陶塑藝術的研究和探討的論文和專著很多,這些作品分別對粵劇和石灣陶塑藝術的成就做出了精辟的判斷。然而,在粵劇的影響下,佛山石灣陶藝與造型藝術相互影響的淵源卻鮮有論述。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也是陶藝和造型藝術的故鄉。粵劇和陶瓷作為佛山的兩大本土文化,具有很高的科技性和藝術性,它們不僅給佛山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也陶冶了佛山人的精神、品味和審美,在發展過程中相互滲透、相互影響。
粵劇與佛山的淵源
粵劇,又稱粵劇、廣府劇,誕生於明朝中葉。明代以來,受“外江戲”影響較大。最受歡迎的外江劇團是安徽的徽劇團和湖北的漢劇團。粵劇的黃兒、梆子和西皮與漢劇非常相似。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出現了廣東本地人組織的戲班,當時還是“外江戲”。壹些較大的劇團還雇了壹艘大船,沿河南北航行,在各地演出。演員的宿舍和設備都在船上,這些劇團被塗上紅油作為紀念,也被稱為“紅船”。正是這些劇團揭開了粵劇發展史的序幕。粵劇是結合各種劇種的長處,吸收廣東各種地方曲調發展起來的。所以聽起來既有梆子腔的質樸高亢,又有昆山腔的飄逸深沈。它既有皮黃腔音樂的流暢和活力,又有廣東音樂的輕快和優美,數百年來壹直是當地人喜愛的藝術形式。
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佛山瓊花會館創建於明朝中葉,是最早的粵劇行業組織。粵劇至今仍有“無八和,先有吉慶,無吉慶,先有瓊花”的說法。到了明代,佛山的民間演劇活動興盛起來,地方戲班相繼出現。嘉靖年間,這座名為瓊花堂的歌劇院落成。地點在佛山大吉圍。它也被稱為瓊花宮,因為它是獻給歌劇院的創始人華光的。它是當地戲曲演員排練、教學和學習藝術的場所,也是當時歌劇院的管理機構。在會館涉水頭附近立壹塊石碑,刻著“瓊花涉水”四個字。夷陵落在水上的戲箱裏,乘船到處演出。瓊花會館的出現,說明佛山已經成為當時粵劇發展的中心。
清代佛山的戲劇活動相當繁榮。由於不斷吸收廣東音樂和民歌,改為粵語演唱,融合了南方武術,並使用大鑼、大鼓、笛子、管子,形成了生動傳神的風格,通俗的語言,獨特的聲音,新穎的武術。這是壹部群眾喜聞樂見的大型地方戲。粵劇團以紅船為交通工具巡回演出,因此粵劇藝人也被稱為“紅船之子”。據記載,當時佛山鎮方圓有大大小小30多個戲臺。清代有這樣壹首竹簡詩:“梨園歌舞競興,紅船夜泊沙中,但每年天日,萬人圍瓊花。”可見當時粵劇活動正蓬勃發展。經過數百年的兼收並蓄,粵劇不僅流行於廣東、廣西及港澳臺地區,還隨著廣東僑民的流散而傳播到美洲、澳洲、歐洲和非洲,成為海外最受歡迎、最具影響力的劇種之壹,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佛山粵劇蒸蒸日上。粵劇在民間的演出絡繹不絕,榕樹下、公園裏、文化站裏到處都能聽到人們的歌聲。走在大街上,經常會被粵語小曲喚醒耳朵,那是壹首歡快愉悅的荔枝頌歌,是壹首永恒的“帝王花”,是壹首氣勢磅礴的《步步驚心》...據了解,目前佛山有官方名字的私房局有206家,加上居民家庭沒有名字的私房局數量。
數量已經超過400了。粵劇仍然是佛山城市文化最重要的形式。
粵劇對娃娃機的影響
瓦脊陶又稱“花脊”,專門用於屋頂建築裝飾,故稱“瓦脊”。以陶俑、動物、花卉裝飾,體現了嶺南民間建築裝飾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由於其主題往往是壹些故事或戲曲,壹些大型瓦脊往往像國畫長卷壹樣表現故事的主題,或由幾部故事片的內容組合而成整體瓦脊陶塑。這種卡通式的陶瓷畫卷,需要幾個甚至上百個人物,以瓦脊為舞臺,以陶瓷人物為“演員”,組成整個瓷磚脊。屋頂裝修上,有單面的,也有雙面的瓦脊,大部分是雙面的。壹般正反主題是不壹樣的。單面的多放在眉脊上。“瓦基娃娃”的創始人是康熙年間石灣著名的陶藝家,技藝精湛,作品深受大眾喜愛。後來,他的兒子孫把壹大批歷史人物、戲曲人物和傳奇人物搬到了瓦窯,使瓦窯的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石灣人熱愛粵劇,熟悉粵劇。石灣老人每次說起粵劇,都津津有味。從事陶藝的人對粵劇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的壹些師傅善於研究粵劇舞臺上的表演技法。石灣人對劇中的歷史故事和童話故事非常熟悉,對劇中出現的人物的各種行當、走秀、劇情、出場都了如指掌。可見石灣人和粵劇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
誠然,粵劇對佛山陶瓷影響最明顯的是石灣的“瓦吉娃娃”。它是壹種高浮雕藝術,將高浮雕陶器安裝在屋脊的寬面上,是壹種獨特的藝術裝飾。石灣藝人的主要特點是將粵劇系列的故事和人物搬到瓦基的廣闊區域,由動態的表演藝術變為靜態的高浮雕藝術,人們看到人物的故事裝在瓦脊上,呈現出鮮艷多彩的色彩,襯托出脊梁高聳、檐牙飛升的建築,顯示出雄偉的精神。中國南方的氣候潮濕、炎熱且多雨。高溫燒制的瓦脊耐高溫、耐腐蝕、熱脹冷縮,歷經風雨,顏色依然鮮艷美麗。而“瓦基娃娃”作為壹種建築裝飾,突出了它的顯著性和耐久性,這也成為陶瓷塑料建築的高浮雕藝術裝飾備受推崇的原因。“瓦脊娃娃”高高地聳立在屋頂上,壹段壹段連接起來。所有的人和動物,無論大小,都必須身體前傾,這樣下方的觀看者才能仰視與平面剛好相反的視角,壹目了然。各種作品的空間、位置、大小比例也各不相同。各種飛禽走獸翺翔漫遊,馳騁跳躍,栩栩如生。各種花草五顏六色。它們上下疊放,左右相觸,層次分明,相互呼應,連成壹個藝術整體。
佛山祖廟、廣州陳家祠、羅浮山徐沖廟等著名古建築,均采用石灣制的人物瓦脊。這些“娃娃”的大部分內容取自粵劇、中國歷史故事和童話故事中的主題。粵劇、人物臉譜、表演節目對石灣的瓷磚嶺影響很深,如“姜子牙是神”、“穆掛帥”等。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等題材也體現在陶瓷雕塑藝術中,小小的、方方正正的瓦脊上,粵劇場景結構嚴謹,亭臺樓閣逼真,猶如在舞臺上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在鑼鼓聲中作出精彩表演。這些“娃記娃娃”分別是同治年間和光緒年間由文如璧、於君等店家制作的。這些陶塑也是粵劇舞臺上人物服飾的真實寫照。陶藝家對粵劇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們采用壹定的戲劇情節來揉捏穿著特定服飾的人物的輪廓。有的請粵劇名家鑒定泥人衣服的表情和人物,然後放入地窖燒制。精致生動的“瓦吉娃娃”壹直為粵劇觀眾所稱道。
從《瓦姬娃娃》可以看出粵劇服飾造型的地方特色。當時的陶瓷藝術家不僅掌握了高超的造型技巧,而且對粵劇的表演藝術也有著深刻的理解。陶俑的服飾也嚴格遵守戲劇規則,有句話叫“穿壞了總比穿錯了好。”外貌也有各種不同:文武,善惡,貧富,高低,老少,範漢。皇帝和將軍的著裝:玉帶、圓領、寬袖的繡袍,袍腳繡水、雲紋,上身、袖子繡龍、蟒紋,群龍、蛟龍繡龍、蟒紋。歷史劇《剪黃袍》裏的趙匡胤和三國戲裏的曹操、劉備壹般都穿紅蟒。粵劇大多在胸前有壹面所謂的“護心鏡”,用紅、黃、藍、白、綠的紮帶圍在背後。這些粵劇服飾,從瓦脊陶就能看出來。從瓦脊陶武士的盔頭額部可以看到有壹個小圓頭裝飾,叫“結”。粵劇的大花臉、二花臉插圓形空心結,不畫臉的人物插蛤殼形狀的圓形結。男披風、女披風、僧尼服飾、宮女服飾、梅香服飾等在舞臺上仍被廣泛使用。瓦脊陶女裝有壹種“竹肩”,現在舞臺上很少見。二花臉、大華殿、宮角等粵劇風格的人物形象在《瓦姬娃娃》中栩栩如生,充滿了自豪感。
廣繡服飾的特點,也可以從“瓦姬娃娃”的人物看出。雖然不直接表現各種色彩,但服飾刺繡圖案豐富多樣,如百花齊放、龍鳳呈祥的佛山剪紙圖案,鴛鴦戲蓮、獅子保齡球等粵繡圖案。早在唐朝就興起的粵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壹。《瓦姬娃娃》上的服飾圖案,起伏的草藤流暢委婉,蓮花花瓣飄逸美麗。荷葉不沾泥,代表純潔無邪。所以在服飾上刻畫荷葉是很常見的。從《瓦基娃娃》中看到的傳統粵劇服飾和古樸的服飾圖案,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為上壹代藝術家傾註了巨大的心血,閃耀著藝術智慧的光芒。
“瓦吉人偶”不僅塑造人物服飾、道具的表現形式,更註重神似的表現。如《楊家將》中的孟良、焦贊以武將、俠客的形象出現,而溫武生造型的楊六郎則會被雕刻成壹個大臉人,不僅鮮明生動,而且讓觀眾仿佛在觀看粵劇《楊家將》的表演,審美感受隨著劇情的發展變化而波動,從而進行聯想和再創造,獲得美好的感受和體驗。這時候,觀眾並不在乎人物的面部和服飾是否符合史實,但人的感情比陶片中人物忠義背信棄義的表情更重要。而且有了戲劇面具、服飾、道具,跟著表演藝術的動感腳步,陶俑“瓦吉娃娃”會更加色彩斑斕、絢麗絢爛,建築美化的裝飾效果更強,氣氛更濃。
顯然,石灣陶塑以粵劇、臉譜、表演節目為藍本創作的“瓦吉娃娃”更符合包括東南亞華僑同胞在內的嶺南人的審美體驗和要求。從而形成了石灣“瓦吉娃娃”獨特的藝術風格:壹是人物臉譜化強,二是“走秀”清晰,三是道具服飾吸收運用。在《瓦姬娃娃》中,通過貼捏等豐富技法的塑造,得到了很好的發揮,進而得到了藝術化的展現,使服裝道具系統化、多樣化、有序化。
粵劇對石灣陶偶的影響
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改善和提高,石灣的陶俑逐漸從屋頂裝飾上的“瓦脊娃娃”走下屋頂,使陶俑成為案頭裝飾品。
粵劇對佛山陶瓷影響明顯的是石灣的“泥人”。人物雕塑是石灣陶器中最常見和最多產的品種。石灣《陶人偶》人物塑造生動傳神,講究細致入微的刻畫和雕刻,“服裝線條復雜,線條流暢,表情生動”,人物面部大多不上釉,使人物的表情更能體現作者雕刻時的筆觸。每壹部作品都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各種造型都達到了“百物千人千面”的藝術境界,雷同少,物分細致,所以形象生動。自明清以來,歷代藝術家塑造了數百個屈原、鐘馗、關公的形象,這些形象在外貌上都大同小異,各有特色,但絕不雷同。這是因為藝術家強調自己的藝術理解,形成自己的風格,而不是互相抄襲。這種造型方法是石灣陶塑工藝的優良傳統。粵劇與石灣人民的關系非常密切,自然成為石灣陶塑的選題之壹。如劉玲、畢卓、楊貴妃、史湘雲、濟公、曹國九、宋武、打虎(或醉門童)都是石灣陶俑中常見的醉酒人物,但每個人物的性格都非常鮮明,讓人壹看就知道是誰的形象:劉玲清瘦、飄逸、超脫;畢卓胖胖的,和藹可親;貴妃嫵媚;史湘雲喝醉了也活潑開朗;姬宮的邋遢透露著機智和熱情;曹國九執大板,慷慨大方;宋武是勇敢和英勇的,等等。再比如“八仙過海”,這也是很多藝術家喜歡塑造的題材。但八仙在每壹部作品中,除了服飾和法寶之外,動作和表情都不壹樣,個性明顯,生動活潑,動感十足。
2005年9月1日,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潘柏林在佛山祖廟萬福臺向廣東粵劇博物館贈送限量版作品《第000號陸幽香》永久收藏。這件陶瓷藝術珍品中的陸遊,高50 cm,以素胎為基本基調,突出古樸端莊的韻味。他的作品形象生動,內涵豐富,形神兼備,雄心勃勃。這壹形象壹出,立刻引起了在場眾多陶瓷人的關註。潘柏林選擇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家寶先生作為創作原型,展現了陶瓷與粵劇的成功融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梅文鼎認為,這壹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壹代粵劇“蝦腔”藝術大師的精神和風範,集粵劇和陶塑的藝術精華於壹爐,從而使作品生動傳神,極具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潘柏林說:“我之所以選擇羅先生的舞臺形象作為創作對象,首先,我從小就喜歡粵劇,尤其是‘蝦腔’,其獨創的唱腔和表演藝術都有很高的藝術造詣,所以我非常尊敬羅先生;其次,我想用壹個最具代表性的創作來表達羅先生的藝術成就,所以我選擇了他的舞臺代表形象——陸遊。這個創作完全是受粵劇的啟發。”
可見粵劇對石灣陶塑藝術創作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泥人”的出現,造就了壹批優秀的陶瓷大師。同樣,這些陶瓷大師也創作了許多代代相傳的“泥人”作品。
總之,粵劇和佛山石灣陶塑藝術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時期,成為獨具嶺南文化傳統特色的藝術形式,融合了南粵民族和民族生活的審美感受,積累了深厚的經驗,不僅為嶺南文化寶庫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為中華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粵劇和陶塑藝術是佛山兩大地方文化。希望他們以後能更好的結合,更好的體現佛山特色。
參考資料:
[1]作者林明體。石灣陶瓷雕塑藝術[M]。廣東人民出版社
[2]馬孜-能。佛山陶瓷文化[M]。廣東經濟出版社
[3]張維護。廣東石灣陶藝[M]。廣東旅遊出版社
僅供參考,請大家自己學習。
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