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年7月,也就是永樂三年,明成祖命令鄭和率領大軍乘坐海船出航。他們的編隊非常龐大,大約有240艘公務船和大約2萬人跟隨。還訪問了30多個國家,分別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
鄭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國與東南亞和東非的交流。幾次下西洋的經歷,讓鄭和體力透支。在他最後壹次中國之行中,他死於過度勞累。民間還有壹個故事,鄭和下西洋的經歷叫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到過爪哇、蘇門答臘、阿拉伯、古裏等國,最遠到達的地方是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擴展數據:
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1430),明宣宗朱瞻基命鄭和率宦官王景洪、、、楊震、尤少保洪寶等人前往休謨等西域諸國公幹。第七次下西洋的人數,據明代朱雲明《下西洋前的故事》中記載,包括工匠、水手、民間首領等27550人。,如官學、旗兵、舵手、班主、普工、文員、博士、鐵錨、物資。
宣德六年(1431),鄭和船隊抵達福建長樂港,在長樂停留約半年。在此期間,鄭和率領興平三味統領千家萬戶和州府官員,遠赴福建湄洲島賣木賣石,重修湄洲天妃宮。
長樂縣南山三峰寶塔寺旁,長樂天妃宮建成,11月竣工。建立了天妃功效紀念碑,鑄造了銅鐘。碑文上寫著:“永壽供養,祈西洋平安,吉祥如意,大明宣德六年,1911年盛夏吉日,宦官鄭和、王景弘等官兵,立心鑄銅鐘。”
在這次航行中,鄭和船隊從珠布向西航行,最遠到達非洲南端,逼近莫桑比克海峽。鄭和在這次航行中去世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鄭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