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中國人通常慶祝六個主要的農歷節日,其中最重要的是農歷新年。年初親戚朋友互相拜年,送禮,孩子也給“利市”(紅包)。春末的清明節,孝子和孫子們會去掃墓。端午節在五月初五,也就是初夏。人們賽龍舟,吃粽子。農歷七月的第壹天到第三十天是玉蘭節。據傳說,地獄之門大開,人們開始施舍死者。許多慈善機構會在各區舉行分發大米的活動。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親戚朋友們交換月餅、酒和水果,市民們幫助老人和年輕人在公園和郊區賞月並點亮燈籠。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民間有爬山的習俗,紀念爬山避禍的古人。許多人也利用這個節日去掃墓。
佛誕是壹個宗教節日。除了中國的傳統節日,自英國統治以來,三個基督教節日,耶穌受難節,復活節和聖誕節,被列為公共假日。在這些宗教節日期間,信徒們舉行慶祝或紀念活動。
風俗習慣很多香港人除了祈福占蔔,還相信風水命理。比如裝修,很多人會先看風水;大部分婚禮和開業的商家也是先查勝利,選吉日。
另壹方面,香港很多人也有中西合璧的觀念,對不知名的數字或名字有所忌諱。比如香港有些建築沒有含四個字的樓層,比如4樓,14樓(中國用“四”的音接近“死”,避四;但新河2007年以後建的樓除外,保留字頭4),也有開發商考慮到13不吉利(13在西方是忌諱的),所以會出現12的上層是15的奇怪現象。
上一篇:從長春到延吉有多少公裏?下一篇:65438+2023年10月30日是最好的開盤日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