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說法把駕馬車比喻為治國。比如孔子編的《尚書》裏有壹句大禹訓誡後代的話:“妳在百姓面前,六馬之主,便是不敬。”
他特別強調“敬”,認為治民要慎之又慎,就像用爛繩趕疾馳的馬車壹樣。如果妳駕著壹匹韁繩腐爛的馬,危險將會壓倒壹切。孔子也把“敬”作為治政之本,所以他也說“愛和敬是政治之本。”
擴展數據
原詩中“抱團而舞如兩匹馬”描述的是開車的姿勢。壹般是四匹駕馬,四匹馬的韁繩總是握在壹起握在手中,就像用絲帶或織帶時的經線壹樣。兩邊的馬與馬很和諧,像跳舞壹樣整齊。就像壹匹馬按照駕駛者的意識行動壹樣,簡直是出神入化。
這只是梁和趙福在《淮南明》中的駕車。“上了車,馬兒為整齊而和諧,都是合拍的,而且輕松和諧,身板輕盈,所以能努力,若前進,若馳騁,若鞭左右,若繞來繞去。”
如果國家達到壹定程度,懂得治國之道,這樣開車就完全得心應手了。所以孔子特別重視這首詩。在孔子的《家語:好生》中,孔子說:“對於這個詩人,他懂得政治!”孔子在《呂氏春秋》中說:“若審此言,則可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