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宮遺址位於麟遊縣新城區。原為隋朝仁壽宮。它建於明啟十三年(593年),由右侍郎蘇陽監造,著名建築師宇文愷為校對大師,負責設計和監造。它完成於開帝15年3月。隋文帝曾六次來此避暑。唐太宗貞觀五年(631),對其進行了修繕擴建,改名為九成宮。從那以後,大宗來過五次,每次呆半年左右。高宗皇帝在位時,改名為萬年宮,後改名為九成宮。90%都是九層或者九層的意思,就是個子高。武則天之後,九成宮逐漸荒蕪,唐未毀於洪水。自1978以來,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多次勘探和發掘。1991年6月,發掘出壹處保存完好的唐代宮殿遺址,即九成宮37號宮殿遺址。
九成宮內置禁園、軍械庫、宮廟,圍墻1800級臺階,涵蓋現在的東北溝、梳妝臺、水漫嶺、天臺寺、西北溝。東溝和西溝之間有天臺山。山上有原來的九龍堂,即排雲堂,有柱基、石塊、殘磚、殘瓦和兩座土葬墓的遺跡。九龍堂東西兩側的崖壁上,可見當日建築的夯土和石柱基礎痕跡。殿下,這裏有壹個18平米的夯土臺,壹個著名的梳妝臺。西邊有唐代的福昌院,又名天山寺。在貝斯山北坡,有貞觀六年魏徵、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和唐高宗的《萬年宮銘》。
九成宮遺址附近的官坪村,據傳是唐宮官邸所在地,包括馬房、南房、西房、北房,可能是禁衛軍紮營、放馬的地方。
37號遺址位於縣城中心郵局的院子裏,坐北朝南,寬五間,深兩間。裏面減少了柱子,警戒室略寬。前後有門,14青石蓋盆柱排列有序,完好無損。盆的表面還留有木柱的痕跡。南門和北門西側各有兩個漢白玉門枕。墻基的磚槽和壹些墻基石條在原來的位置。發現有宮殿的定位鐵樁,壹個位於寺廟遺址的中心,另壹個位於西北角柱的底座。四個角柱的柱基外約五米處有四個帶檐柱的柱基。這種帶檐柱的宮殿建築布局,最早發現於唐代。